四川省达州市2024届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达州市2024届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达州市2024届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达州市2024届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达州市2024届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达州市2024届中考二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1980年11月17日,新华社第一次刊发的“万元户”照片。山东省临清县八岔路镇农民赵汝兰,在包产到户的第二年,就靠着种棉花卖棉花,成了当地第一个万元户。赵汝兰的家庭致富得益于下列哪一政策?()A.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实行企业经营责任制2.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A.胡夫B.伯里克利C.汉谟拉比D.穆罕默德3.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下列最能体现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4.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A.设立关卡、禁绝贸易 B.抑制商业、实行海禁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 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5.农业的发展决定着亿万农民的幸福感。1952年农民产生了“获得感和幸福感”,这反应了当时的历史史实是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C.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D.农村实行“联产承包”6.对罗斯福新政的“新”,最确切的理解是()A.提供了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B.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C.整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银行业 D.采取了对经济全面干预的措施7.《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昭告中外:“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兹特正式对日宣战……。”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国民政府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时就正式对日宣战B.日本对自身的侵略行为进行了认真的反省C.日本对美国发动战争使二战进一步扩大D.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8.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以下是古希腊文明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B.金字塔C.万神殿D.雅典娜神像9.“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回回族的形成是在A.唐朝 B.宋朝C.元朝 D.明朝10.绘制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年代尺。据此判断,A处的关键词最有可能是A.“开国大典”B.“南昌枪声”C.“五四风雷”D.“中共诞生”11.第一国际是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它的正式名称是国际工人协会。它由哪些国家的工人代表组成()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中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它以明确的规则,相互的承诺,为各国的经济交往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平台,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中国在2001年加入该组织。该组织是()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如秦朝和隋朝,汉朝和唐朝。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关于这四个朝代的问题:秦朝和隋朝都结束了之前长期分裂局面而完成了大一统。为巩固统一局面,都制定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请你分别列举其影响深远的制度一例。秦朝和隋朝都是暴政而亡的短命王朝,但它们灭亡的教训都对后世王朝产生了积极影响,促使汉唐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为汉唐保持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请你分别列举汉朝和唐朝初期的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而采取的统治政策或措施各一例。汉朝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两个传世久远的国家,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请你列举两个王朝的盛世局面一例14.请写出20世纪中国的三大历史性巨变。15.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的历史进程中,主要经历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这些思想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分别起了什么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80年和关键词“包产到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赵汝兰的家庭致富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选项B符合题意;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改造的形式,排除A;经济特区的建立针对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排除C;实行企业经营责任制是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的改革,排除D。故选B。2、C【解析】

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石碑”,联系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被刻写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C项符合题意。胡夫是埃及的国王,建有胡夫金字塔。A项不合题意;伯里克里时期,古典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B项不合题意;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3、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隋文帝时期出现繁荣景象。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由此可见,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是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故C符合题意;统一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故A不符合题意;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故B不符合题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对清朝的闭关锁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及理解文言文题干材料的能力。材料前者是通过增收关税来限制商业,后者是严格限制出海的海禁政策,结合题体现了清朝后期抑制商业发展,实行海禁政策。ACD都概括内容不全面,具有片面性。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5、A【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A项符合题意;1953年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B项不合题意;为了加快社会建设,但是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1958年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C项不合题意;1978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点睛】1952年农民产生了“获得感和幸福感”是解题的关键,反映了1952年的某件历史事件给农民带来利益,带来了幸福生活。据所学,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6、D【解析】

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对经济全面干预的措施,D符合题意;提供了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表述与罗斯福新政不符,A排除;罗斯福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B排除;整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银行业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之一,C排除。故选择D。7、C【解析】依据材料“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兹特正式对日宣战”的内容可知,这段材料体现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持续四年后,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时已经正式对日宣战,A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本身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材料描述的内容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D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8、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娜神像是古希腊文明的成就,D符合题意,两河流域孕育了古代西亚文明。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在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他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A不符合题意;金字塔出自古埃及,B不符合题意;万神殿属于古罗马文明,C不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9、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0、D【解析】

根据“1921”、“上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1、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国际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实际上的领袖。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把包含④的BCD项排除,故选择A。【点睛】运用排除法解决本题。1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世贸组织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成立于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宗旨是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长;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大幅度削减和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并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中国经过努力争取,最终于2001年11月加入了世贸组织,简称WTO,A项与B项成立于二战后,C项成立1989年11月5日至7日,是区域性经济组织,本题选D。考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同学们要引起注意。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度或郡县制(任意一个即可)隋朝:科举制或三省六部制(任意一个即可)(2)汉朝吸取秦朝教训采取的措施:休养生息政策、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或轻徭薄赋、或提倡勤俭治国、或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等符合题意和汉初史实的任意一点措施即可,答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不能得分。唐朝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的措施:唐太宗虚心纳谏或知人善任或减省刑罚或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等任意一点符合题意和史实的即可。(3)汉朝的盛世局面: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光武中兴。任举一例即可唐朝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任举一例即可【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500多年的分裂局面,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局面,二者都实现了全国统一;秦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隋朝确立了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等。(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等。唐朝前期,唐太宗从隋末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因此他吸取隋亡教训,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政策,同时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减省刑罚、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等因此,贞观年间,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同时政治比较清明,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汉武帝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东汉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唐朝贞观年间,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同时政治比较清明,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任用姚崇等为相,励精图治,出现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出现盛世局面“开元盛世”局面。14、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三次巨变分别是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毛泽东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邓小平时期实行的改革开放。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此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而引导中国人民“富起来”。这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点睛】三次历史巨变要跟中国近代以来三次社会性质发生变化进行区分,三次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事件指的是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15、(1)洋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