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术语”常考_第1页
古诗词“赏析术语”常考_第2页
古诗词“赏析术语”常考_第3页
古诗词“赏析术语”常考_第4页
古诗词“赏析术语”常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赏析术语”常考汇总古诗词赏析是中考必考题型,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篇汇总了古诗词常考“赏析术语”,供同学们复习备考。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2.常见的表现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诗词常用典故和惯用意象古诗常用典故,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平时接触过后和常识的一定要尽可能多掌握。如“武陵人”、“烂柯人”、“廉颇老矣”等。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中常用“柳”、“月”等意象,抒愁写恨的常用“流水”、“春雨”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等。送别类意象(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叙写别后的思念)1.杨柳。“柳”与“留”谐音,借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如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2.长亭。送别之所,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如李白《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3.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4.酒。酒除可排解愁绪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如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思乡类意象(多表达思念家乡、牵挂亲人之情)1.月亮。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鸿雁。如王实甫《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3.双鲤。因古人常将书信叠成双鲤形或将书信夹在鲤鱼形的木板中寄出,故文学中常以“双鲤”作为书信的代称。如晏几道《蝶恋花》:“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4.捣衣砧声。古时,妇女常于寒冬来临之际的秋夜,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板(称为“砧”,一般为石制)上,用木棒(称为“杵”)把布帛敲平,这个过程称为“捣衣”。捣衣的妇女听着砧声,不由得思念远行之人,担忧他们的饥寒,进而逗惹出斩不断的离情别绪;在外漂泊的游子听到砧声,不禁回想起家中的温暖,于是徒添胸中无尽的乡愁。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愁苦类意象(用以表达忧愁悲伤的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的气氛)1.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2.芭蕉。表达孤独忧愁的心绪,特别是离情别绪。如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3.流水。多为抒写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又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猿猴。古代诗歌中,写到猿啼时多指哀音。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无以出之,故借猿啼而写出。如李白《远别离》:“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5.杜鹃/子规。杜鹃鸟的哀鸣,多代表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如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6.斜阳(夕阳、落日、残阳)、西风。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7.黍离。多表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姜夔《扬州慢》:“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萧德藻)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1.菊花。代表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如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2.梅花。代表孤清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如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3.松柏。代表坚贞不屈的人格。如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4.竹。古人有“君子比德于竹”之名言,代表不争艳丽、不媚不谄、凌雪不凋、顽强不屈的高尚品格。如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5.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爱情类意象(表达爱恋、相思之情)1.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2.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3.连理枝、比翼鸟。多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如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战争类意象(表示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的向往)1.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2.楼兰。指边境之敌。古诗文中,常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3.羌笛。多见于唐代边塞诗,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1.东篱。因陶渊明在《饮酒》一诗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以文人多借“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悠闲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2.三径。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古诗词中常见题材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山川美景,抒写热爱祖国河山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格。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常见情感(1)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感(2)沧海桑田、昔盛今衰的感慨(3)借古讽今,委婉批评当今统治者(4)追慕先贤的才华与功绩,抒写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怆(5)借古人故事言自己的生平遭遇,感慨悲愁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颂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宝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涵。常见情感(1)单纯咏物,表达诗人热爱自然、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2)托物言志:名为咏物,实则为了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行、不俗的志向和远大的抱负(3)托物喻理:通过咏物来表达一定的哲学或社会道理(4)托物讽世: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常见情感(1)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2)表示对黑暗官场或社会现实的不满(3)表达对自由宁静的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4)表明超脱、淡泊、闲适、恬静的心境,表现自己不同流俗的清高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这类诗成就最高明的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常见情感(1)抒写将士奋勇杀敌、舍命报国、英勇无畏的豪迈气概(2)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舍己为国、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3)赞美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和有别于中原的风土人情(4)描写征人思乡之苦,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5)表达对饱受战争之乱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无休无止的战争的厌恶和反感赠友送别诗常见情感(1)哀婉凄伤的离别之愁。这是送别诗中最传统的基调和最常见的情感风格。(2)忧伤愤懑的不平之意。这类诗借送友别,或表明心志(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或表达失意之情、愤懑之气(多见于贬谪、归隐时的送别诗)。(3)激昂慷慨的勉励之情。在一些因宦游(外出求官)而别、杀敌报国而别、新官上任而别的送别诗中,文人士子们在诗中更多的是表达激昂高亢、蓬勃奋发的精神。(4)劝勉慰藉的关切之意。这类诗主要借送别,表达作者对友人关心、抚慰、牵挂、勉励之情。羁旅思乡诗常见情感(1)表达对遥远故乡和远方亲人的思念(2)抒写旅途生涯的艰辛痛苦和漂泊零落之感(3)反映对幸福安定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爱情闺怨诗常见情感(1)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或表现夫妻相濡以沫的生活,或表现夫妻别离后的真挚思念,又或表现夫妻间生死不渝的爱情。(2)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主要表现幽居宫中的凄凉与孤独,宫内生活的单调与无聊和对命运的哀痛与怨恨,对自由、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些诗歌借“宫怨”之名,抒发郁结于心的某种怨情。(3)空闺独守的思亲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