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因果型选择题-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必背答题模板与题型精练(统部编版)_第1页
专题07 因果型选择题-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必背答题模板与题型精练(统部编版)_第2页
专题07 因果型选择题-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必背答题模板与题型精练(统部编版)_第3页
专题07 因果型选择题-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必背答题模板与题型精练(统部编版)_第4页
专题07 因果型选择题-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必背答题模板与题型精练(统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7因果型材料选择题中考历史中的因果型选择题是一种常见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因果型选择题通常表现为题干描述某一历史结果或现象,备选项则列出可能的原因或影响因素。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理解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的因果链,明确哪些因素是结果的原因,哪些是结果的影响。同时,题目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程度性词语,如“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等,要求考生对原因进行区分和判断。1.明确因果关系:在审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的是原因还是结果,然后仔细分析题干和备选项,找出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注意区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2.理解历史背景:对于历史事件或现象,要理解其发生的背景,包括时间、地点、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这有助于把握历史事件的整体脉络,进而分析因果关系。3.排除干扰项:有些备选项看似合理,但实际上与题干描述的因果关系不符。这时,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辨析,排除干扰项。4.结合所学知识:在解答因果型选择题时,要紧密结合所学知识,将题干中的信息与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和联系,从而找出正确答案。5.注意时间顺序:在时间顺序上,原因通常发生在结果之前。因此,可以根据时间顺序来判断因果关系的正确性。1.下列事件中,因果联系搭配正确的是(

)A.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新航路开辟 B.三角贸易——印度民族大起义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D.法兰西第一帝国——第二次鸦片战争2.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联系。下列几组历史事件,主要体现因果联系的是(

)A.八王之乱——北魏孝文帝改革 B.玄奘西行——鉴真东渡C.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 D.倭寇扰边——戚继光抗倭3.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主要讲述明朝的灭亡及其原因,以供后人借鉴。此文主要是纪念(

)A.戚继光抗倭 B.努尔哈赤建立后金C.李自成起义 D.清军入关4.南宋时期,江南地区一度出现了农民竞相种植春小麦的现象,种麦倍于种稻。其原因在于(

)A.土地开垦数量增加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稻北麦格局改变5.如图是1943年艺术家古元根据自己在延安的见闻,创作的木刻版画(局部)。该木刻版画(局部)从侧面反映了(

注:上图中“擁護咱們”简体字为“拥护咱们”;“軍隊”简体字为“军队”。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B.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C.敌后抗日武装壮大的原因 D.东北抗日义勇军组建的原因6.根据《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分析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其中正确的是(

)民工担架大小车牲畜筹粮挑子船只543万人30.5万副88万辆76.7万头48万吨20.6万副8500只A.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B.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C.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 D.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7.根据《唐朝人口统计表》,分析人口数变化的主要原因,以下正确的是(

)时间人口数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1900万人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4141万人741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4531万人A.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B.唐玄宗重视文教事业C.唐朝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D.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8.据统计,1979年秋,小岗村全队共收粮食13.2万多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5年产量的总和;向国家出售粮食2.99万斤,是任务的10倍;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上升到400元,“讨饭庄”一跃为“冒尖庄”。小岗村成为“冒尖庄”的主要原因(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9.有学者探究了中国古代部分王朝选择都城的主要原因人物都城定都的主要原因商王盘庚殷土地肥沃汉高祖刘邦长安易守难攻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洛阳▲明成祖朱棣北京威慑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可将表格补充完整的一项是(

)A.发迹之地 B.军事需要 C.宗教信仰 D.推行改革10.“人类文明的发展常常有惊人的巧合。在近现代世界大舞台上,最早在西方成长为现代工业化国家的,是亚欧大陆西北端的岛国英吉利;与此相对应,最先在东方追随西方世界走向现代化道路、迅速成为发达工业国家的,则是亚欧大陆东北端的岛国日本。”下列选项属于两个岛国“走向现代化”共同原因的是(

)A.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 D.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11.如果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展开探究,首先应关注的是(

)A.《波茨坦公告》 B.《联合国家宣言》C.《开罗宣言》 D.日本投降书12.淮海战役结束后,陈毅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下列所述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材料相符的是(

)A.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B.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D.正确的战略战术13.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有2263.7亿斤。1978年粮食产量提高到6095亿斤。2014年粮食产量是12142亿斤。但由于土地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量耕地撂荒、种子问题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等原因,我国粮食安全还面临严峻挑战。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粮食已能够满足全国人民需要 B.粮食增产得益于党的农村政策C.当前农村应发展经济作物生产 D.粮食增产但仍存粮食安全问题14.观察下面图片,分析城乡变化原因(

)70年代的深圳

现在的深圳

70年代的农村

现在的美丽乡村A.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B.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挥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D.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5.“我们的朋友遍天下”,20世纪70年代,我国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包括了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第二次建交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我国()A.外交事业开创了新局面 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D.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16.秦朝能够集中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儒家思想的影响C.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D.统一六国的需要17.图表为1913~1937年苏联(俄)工业产值变化曲线图。导致1925~1937年工业产值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苏联(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实行自由贸易C.推行余粮征集制 D.实施国家工业化18.右图是新中国某个时期农村粮食产量的变化示意图(单位:亿吨),对图中数据变化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进行土地改革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C.完成三大改造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下列有助于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A.《诗经》赫赫宗周,褒姒灭之。B.《吕氏春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C.清华简(出土的战国楚简)记载了周幽王进攻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西周灭亡,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D.历史学家的观点举烽传警乃汉代备匈奴之事,非周代所能有。A.A B.B C.C D.D20.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万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棉纺织业的发展 B.蒸汽机的改进C.电力的广泛应用 D.内燃机的发明21.我国在2001年进出口总值达4.22万亿元,到2023年进出口总值高达41.76万亿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城市 C.加入世贸组织 D.开放内地城市22.“当北伐军攻占汉阳后,工人即日恢复生产,为北伐军制造武器弹药。鄂南等地的农民送了大批的竹木梯子,供北伐军攀登城墙之用。”这段材料揭示了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在于(

)A.人民的大力支持 B.北伐的正确战术 C.国际力量的援助 D.北洋军阀的腐败23.对如图呈现的数据变化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英国申请专利数量统计图A.君主立宪制确立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殖民体系的瓦解 D.工业革命的开展24.下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折线图。与①③两个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相关的史实是(

)A.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D.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25.北宋交子的发行、夜市草市的出现、市舶司的设立、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有一个共同的原因,下面最恰当的是(

)A.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 B.商品经济的发展C.海外贸易的发展 D.思想观念的转变26.导致图1到图2局势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C.《凡尔赛条约》签订 D.德国分裂27.比斯卡多是个热情的独立鼓吹者,他为独立事业留给后世一部遗著《致西班牙美洲人的信》,出版于1799年。比斯卡多写道:“新大陆就是我们的家园,它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历史,我们应该到这段历史中去寻找我们目前处境的原因。”造成“目前处境的原因”是(

)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B.西班牙在屡次争霸中获胜C.美洲的开发较晚长期落后 D.美洲人不了解自己的历史28.高德步在《世界经济通史》中写道:“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作者认为战争的原因在于(

)A.文化差异 B.经济矛盾 C.种族矛盾 D.宗教矛盾29.下列各项,属于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0.中国历史上迁都的原因有很多,如战争,改革、环境等。下列事件中,为了推进改革,学习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商朝盘庚迁殷 B.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C.明成祖迁都北京 D.元朝忽必烈迁都大都31.《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指出:“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斗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但丁、伏尔泰B.达尔文、马克思C.爱迪生、牛顿 D.梵高、贝多芬32.探寻历史原因和结论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地解释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因果联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原因结果A庄园在欧洲流行英国最早出现租地农场B市民阶层逐渐形成中世纪城市兴起C欧洲早期大学兴起教会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D《罗马民法大全》编成拜占庭帝国灭亡A.A B.B C.C D.D33.如表是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由此可见(

)《诗经》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吕氏春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清华简(出土的战国楚简)记载了周幽王主动进攻中国,中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西周因而灭亡的事件,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A.文献记载都是真实历史 B.考古发现史料价值最高C.史事全都没有统一定论 D.史学研究需要多重论证34.其一是要在政治和外交上,招徕各国前来朝贡;其二是在经济上,重新打开中国与东南亚及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通道。基于这些原因的行动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行 D.郑和下西洋35.如图中,世界石油产量出现了急速增长。其原因主要是(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B.对外进行殖民扩张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36.斯大林认为,1927年底苏联发生粮食收购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苏联农业没有借助先进的农业机械进行生产,导致粮食生产率低,不能提供充足的商品粮。为此,苏联(

)A.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B.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实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改革 D.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37.如图是17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中国人口增长的近似曲线(单位:百万)。导致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曲辕犁的发明 B.《农政全书》的发行C.占城稻的引进 D.玉米等高产作物的推广38.对下图不同时期人民军队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的解读都正确的是(

)A.1927年到1931年人数不断增多,主要原因是工人阶级的参加B.1931年到1937年人数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革命根据地的扩大C.1937年到1945年人数迅速增长,主要原因是抗日战争的推动D.1945年到1946年人数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39.电影《起义》再现了1857—1859年的反英民族起义,下面是起义爆发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英国向印度大肆倾销棉纺织品和鸦片 B.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土地C.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士兵的优厚待遇 D.英国不尊重印度士兵的宗教信仰40.有学者说:“如果说中世纪的时候,大家的内心世界主要是信仰和服从,那么到了十四世纪以后,人们的精神世界就逐渐发生变化了。”导致人们精神世界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新航路开辟鼓励人们探索世界 B.科学技术进步解放人们思想C.庄园经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D.租地农场与手工工场的发展参考答案1.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欧洲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重大影响,A项正确;三角贸易是往返于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血腥贸易,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无关,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是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压迫,B项搭配错误,排除B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使英国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C项搭配错误,排除C项;法兰西第一帝国1815年便覆灭了,1856年与英国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是法兰西第一帝国,D项搭配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2.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明朝中后期倭寇扰边,16世纪中期,戚继光奉命抗倭,组建“戚家军”,平定浙东地区倭患,D项正确;八王之乱发生于西晋,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没有因果联系,排除A项;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都属于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典型事例,没有因果联系,排除B项;张骞出使西域和郑和下西洋分别是西汉和明朝对外交流的典型事例,没有因果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3.C【解析】根据“主要讲述明朝的灭亡及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主要是纪念李自成起义,李自成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统治,C项正确;戚继光抗倭反映的是明朝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史实,与明朝灭亡无关,排除A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这一女真族政权,与明朝灭亡不符,排除B项;清军入关时明朝已经灭亡,排除D项。故选C项。4.C【解析】据所学可知,南宋初年,北方战乱频繁,北方中原地区被金军占据,大量人口南迁,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了小麦在南方的大量种植,C项正确;土地开垦数量增加与种植什么农作物无关,排除A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在唐朝中期,排除B项;南稻北麦格局并未改变,排除D项。故选C项。5.C【解析】依据材料“”1943年艺术家古元根据自己在延安的见闻,创作的木刻版画《拥护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军队》”中,可以看出,一位穿戴整齐的长者伸出双手紧紧握住迎上来的士兵,另一名士兵则双手捧合、欠身致意,长者身后跟随的是一支举着旗帜、扭着花鼓舞、赶着羊群骡马的欢快劳军队伍,这幅画表现了人民与军队的亲密关系,从侧面反映了敌后抗日武装壮大的原因,C项正确;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1928年,排除A项;工农红军长征胜利是在1936年,排除B项;东北抗日义勇军组建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排除D项。故选C项。6.A【解析】据题干《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中的数据“民工543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筹粮48万吨”“挑子20.6万副”“船只8500只”等可知,人民的大力支持是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在题干中并无法体现出来,排除BCD项。故选A项。7.C【解析】据题干“《唐朝人口统计表》”可知,649年至741年唐朝人口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治世局面“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达到鼎盛时期。因此,唐朝前期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为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人口的增长与社会风气无关,排除A项;唐玄宗重视文教事业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但与人口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与人口增加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8.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979年”“小岗村”,结合所学可知,小岗村1978年实行了大包干的分田到户,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所以有了1979年的大丰收,C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因为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经济问题,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三大改造1956年底已经基本完成,与“1979年”相隔较远,排除B项;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改革的内容,小岗村属于农村,排除D项。故选C项。9.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进行汉化改革,为了推行汉化改革,他迁都洛阳,这样,就有利于改革的进行,D项正确;北魏发迹于北方草原,排除A项;洛阳易攻难守,因此,迁都洛阳并不是出于军事需要,排除B项;北魏信奉北方草原的萨满教,洛阳盛行佛教,排除C项。故选D项。10.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向资本主义,所以,两个岛国“走向现代化”共同原因的是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项正确;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是英国,排除A项;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的是日本,排除C项;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的是日本,排除D项。故选B项。11.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的根本原因,B项正确;《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7月,敦促日本投降;《开罗宣言》发表于1943年12月,协调了对日作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发表投降书;三者反映了二战的进程,且均晚于《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时间,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2.A【解析】根据题干“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结合所学知识,在淮海战役中调动了民工达500多万人,大小车88万辆等,从粮食弹药的接济、医疗救护等方面为作战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解放战争,使人民解放军获得深厚的兵源,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了后方,人民群众的大力支前,这就是保证人民解放军打胜仗,夺取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A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正确的战略战术的信息,排除BCD项。故选A项。13.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虽然今年粮食产量在增加,但是由于地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量耕地撂荒、种子问题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等原因,我国粮食安全还面临严峻挑战,说明虽然粮食增产了,但是仍然受外界影响较大,一旦出现灾害或国际风云变幻,就会带来粮食安全问题,D项正确;AB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项。14.C【解析】依据题干图片“70年代的深圳”“现在的深圳”和“70年代的农村”“现在的美丽乡村”分析可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C项正确;题干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无关,排除A项;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挥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而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排除B项;选项D说法过于绝对,也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15.A【解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从而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而导致的外交僵局,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推动了新中国在70年代迎来了建国后的第二次建交高潮,A项正确;1953年我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D项;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排除C项。故选A项。16.A【解析】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最大好处是能调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大型工程的修建。A项正确;秦朝治国思想是法家,排除B项;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排除C项;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是秦朝统一六国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17.D【解析】苏联从1928年实行一五计划,苏联的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1928——1937年,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1925~1937年工业产值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苏联实施国家工业化,D项正确;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时期,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时期实行自由贸易,排除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推行余粮征集制,排除C项。故选D项。18.A【解析】根据题干图中数据变化,从1949年到1952年农村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是因为1950-1952我国进行土地改革,A项正确;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排除B项;1956年底完成三大改造,排除C项;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D项。故选A项。19.C【解析】清华简(出土的战国楚简)属于第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C项正确;《诗经》《吕氏春秋》、历史学家的观点带有主观色彩,可信度不是最高的,排除A、B、D项。故选C项。20.D【解析】根据所学,石油产量的增加主要是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的影响,D项正确;AB项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蒸汽动力,与煤有关,排除AB项;电力与石油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21.C【解析】根据材料“我国在2001年进出口总值达4.22万亿元,到2023年进出口总值高达41.76万亿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因此,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C项正确;设立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开放沿海城市是在1984年,开放内地城市是在1992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22.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北伐军”、“工人”“制造武器弹药”、“农民”“送了大批的竹木梯子”,可知,人民群众大力支持了北伐军的胜利进军,A项正确;B项是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但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题干材料中涉及到“北伐军”“工人”“农民”,并未涉及“国际力量”,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北洋军阀的腐败”,排除D项。故选A项。23.D【解析】根据材料“1760--1825年英国申请专利数量统计表”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1760--1825年间英国申请专利数量持续上升,D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排除A项;在工业革命影响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而材料强调的是1760--1825年间英国申请专利数量,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英国申请专利数量持续上升不能说明殖民体系的瓦解,排除C项。故选D项。24.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民族工业产生阶段,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洋务运动的诱导;①是洋务运动;③处于一战期间,结合所学,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因此,①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与材料中的阶段并不符合,排除AB项;辛亥革命属于③这个阶段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之一,概括不全,排除D项。故选C项。25.B【解析】根据题干中“北宋交子的发行、夜市草市的出现、市舶司的设立、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结合所学可知,四川地区出现交子反映的是商业繁荣,夜市草市的出现说明经商的时间不再受限制,体现宋代商业贸易发展突破时间限制,市舶司是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体现海外贸易兴盛。由于商业发繁荣,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长,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因此,共同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体现在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上,题干中未出现相关信息,排除A项;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能全面概括题干中交子的发行、夜市草市的出现、市舶司的设立、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的原因,排除C项;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思想文化方面有关,题干中属于经济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26.D【解析】此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题干所示从图1到图2体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局势变化,材料没有体现德国的分裂,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题干所示内容从俄国到苏联的变化,奥匈帝国的变化,都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一战爆发后,作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的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内实行反人民的政策,对外继续进行世界大战,激起人民的强烈反对,最终引发了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导致图1到图2局势发生变化的原因,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签订是导致图1到图2局势发生变化的原因,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27.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热情的独立鼓吹者”“新大陆就是我们的家园,它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历史,我们应该到这段历史中去寻找我们目前处境的原因。”和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在拉美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并疯狂殖民掠夺,A项正确;造成“目前处境的原因”是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与西班牙在屡次争霸中获胜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造成“目前处境的原因”是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美洲的开发较晚长期落后”不是造成“目前处境”的原因,排除C项;美洲人了解自己的历史,排除D项。故选A项。28.B【解析】依据材料“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分析可知,作者认为战争的原因在于经济矛盾,都是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B项正确;文化的差异不是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原因,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且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种族矛盾不是经济政治矛盾,不是战争的原因,且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宗教矛盾不是经济政治矛盾,不是战争的原因,且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9.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元末年之后,唐玄宗追求享乐,杨贵妃得宠,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尖锐,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成为安史乱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唐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坏,从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中央招募的这些军队战斗力不强,而地方上节度使权力很大,通过募兵制扩大自己的军事力量,威胁中央。因此,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①②④,D项正确;农民负担过重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③说法不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30.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为了推进改革,学习先进文化,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把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实行汉化改革,B项正确;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排除A项;明成祖迁都北京是因为政治因素,排除C项;元朝忽必烈迁都大都是因为加强对国家的管理,排除D项。故选B项。31.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生存斗争和阶级斗争”的“两个学说”分别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达尔文指出一切物种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B项正确;但丁、伏尔泰是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排除A项;爱迪生的贡献在电力方面的发明,牛顿是近代英国科学家,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使得物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梵高、贝多芬是艺术家,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2.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随着欧洲早期大学的兴起,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大学取得自治权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C项正确;租地农场出现的背景是垦殖运动的开展和庄园的衰落,排除A项;中世纪城市兴起是市民阶层逐渐形成的背景,排除B项;导致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是外敌入侵,排除D项。故选C项。33.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烽火戏诸侯”在《诗经》和《吕氏春秋》中都有记载,但考古发掘的清华简中却没有此记载,说明史学研究需要多重论证,D项正确;清华简属于考古发现,是第一手史料,《吕氏春秋》和《诗经》文献记载是第二手史料,但是文献记载中的内容在清华简实物史料中没有,不能说文献记载都是真实历史,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强调考古发现史料价值最高的信息,排除B项;史事全都没有统一定论也无法从材料中体现出来,排除C项。故选D项。34.D【解析】根据材料“其一是要在政治和外交上,招徕各国前来朝贡;其二是在经济上,重新打开中国与东南亚及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通道”结合所学知识,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