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多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语文_第1页
陕西省汉中市多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语文_第2页
陕西省汉中市多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语文_第3页
陕西省汉中市多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语文_第4页
陕西省汉中市多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何谓“元宇宙”?简单说,就是通过人体感知技术和数字互联网的结合,让人们以身心融入的方式,沉浸在虚拟现实情境中的一种数字化空间。未来,元宇宙有可能会在艺术活动的领域创生哪些美学景观?以前是接受者外在地观看或阅读艺术作品,现在是每个人都以身心沉浸的方式进入艺术活动之中;以前是艺术家执行自己的美学意志,现在是接受者行使自己的美学权力;以前是作品作用于人的视听器官,现在是感知技术令一个人的身体完全沉浸在艺术作品之中,乃至于不通过视觉和知觉也可以看到、不经由耳朵也可以听见——感知技术直接作用于大脑神经;以前的艺术文本鼓励接受者忘记身体,保持观察的视角,现在则要求每个人放弃观察视角,整个身心融入虚拟景观中。元宇宙会给艺术创造出什么意义?波尔特提到,虚拟现实使用的是感知媒介而非符号媒介,所以,“感知逻辑”而不是“观照逻辑”才是元宇宙叙事的核心。显然,“元宇宙”可以颠倒艺术和人的传统关系,彻底改造艺术活动的旧的规则、形态、理论和评价方式。更有意思的是,元宇宙允许任何人在其中建立自己的人生,所以,“宏大故事”的时代将会逐渐终结,而“小故事”时代将会开启。元宇宙将会是各种人、各种欲望和各种故事自然交织形成的“虚拟现实叙事空间”。元宇宙的发展,会给当前的艺术带来哪些可见的新变?第一,“平行现实”型艺术的出现。“元宇宙”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雪崩》中。作者想象了这样一种情形:电脑通过激光识别人的大脑,从而构建或者说是呈现出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真实世界,也就是元宇宙。当前,诸如《盗梦空间》《头号玩家》等都展示了平行宇宙故事的魅力,但是,这些平行世界的故事都是作家臆造的。未来,元宇宙的开发和使用会创造出各种意想不到的真正的平行世界的故事:婚姻、死亡、重生、穿越、权力争夺与阴谋背叛……元宇宙的虚拟现实允许人们把单一的人生变成多次使用的故事,这不再是通过个人臆想实现的故事,而是真实的人类在“虚拟现实空间”里通过“遭遇”实现的故事。第二,“元宇宙化创作”的自觉和繁盛。目前,元宇宙尚处在理念阶段,但是,通过自己的作品人物和社会生活的“创生”,创造一个元宇宙化的世界,开始成为艺术家的自觉。第三,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开拓了一种“沉浸艺术”。如今,越来越多的虚拟设备可以把不同地域的观众带入沉浸剧场空间,也可以把不同地域、国别和时代的演员汇集在一起,打造同台盛会。元宇宙对艺术的革命性影响仅止于以上吗?一种更值得我们思考的可能性乃是建立在“艺术创作元宇宙化”基础上的艺术与生活的一体化。目前来看,元宇宙的开发将会首先在游戏和社交领域有所开拓,这将极大地改变未来艺术创作和消费的逻辑,黑格尔所说的“艺术乃是第二自然”的状况将会被改变。之前,电子游戏对艺术的一个重要影响体现在电影的游戏化。在今天,元宇宙的开发则带来新的“艺术—游戏”生态,艺术活动会成为游戏中的组成部分:游戏直播本身创生新的剧情;人们在元宇宙中通过游戏进行交往,形成新的艺术创作团队。总而言之,元宇宙对艺术新领域新空间的创生总是与这样一种崭新的情形相关:一方面,艺术不再是身体之外的精神之“魂”,而是植根于身体经验的感知之“魄”。每个人都将以“故事人”的形式开拓另一种生存的空间。同时,“故事”也不再是艺术之专有,而成为现实人生的真实经验。“虚拟现实”在这里将要告别它的“摹写现实形态”——通过数字技术建立对现实的高保真呈现、模仿或拼接、叠加,转而走向未来虚拟现实的“创生现实形态”——虚拟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幻觉,还化入人类的生命经验和感知记忆,成为人类的“另一种现实”。从虚拟现实到虚拟成为现实,元宇宙颠倒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并重塑艺术的美学范式。(摘编自周志强《从虚拟现实到虚拟成为现实——“元宇宙”与艺术的“元宇宙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体感知技术、数字互联网、沉浸、虚拟现实情境”等要素是元宇宙数字化空间得以存在的基本要求。B.元宇宙会在艺术活动的领域创生以下美学景观:艺术家执行自己的美学意志,以身心沉浸的方式融入虚拟景观,进入艺术活动。C.元宇宙重塑艺术的美学范式,其中最具革命性影响的是建立在“艺术创作元宇宙化”基础上的艺术与生活的一体化。D.元宇宙的开发首先在游戏和社交领域有所开拓,艺术活动成为游戏中的组成部分,极大地改变了艺术创作和消费的逻辑。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概念入手,以意义和影响作结,用多个设问标示出行文思路,逻辑清晰。B.文章在阐述“传统艺术与生活各自独立的状况会改变”这一观点时,引用了黑格尔的话。C.文章以众多小说为例,论述了在不远的未来,元宇宙会创造出现实的平行世界的故事。D.文章以艺术由“魂”变“魄”为喻,形象地阐明了艺术从虚拟现实到虚拟成为现实的过程。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宇宙将会是各种人与故事自然交织形成的虚拟现实叙事空间,“宏大故事”的时代将会逐渐终结,而“小故事”时代将会开启。B.由于虚拟现实使用的是感知媒介而非符号媒介,即让感知直接与感知“对象”融合,所以,“感知逻辑”才是元宇宙叙事的核心。C.虚拟设备可以把不同地域的观众汇集在一起,如2019年央视以VR的形式直播大阅兵,众多观众通过3D眼镜技术感同身受。D.如果通过数字技术建立对现实的高保真呈现、模仿或拼接、叠加,“虚拟现实”就能从“摹写现实形态”转向“创生现实形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无花果的花被包裹在假果里,从外面是看不到花的。严格意义上讲,我们食用的无花果并不是无花果植物的果实,而是膨大的花托。无花果的花托将雄蕊和雌蕊包裹起来,形成了一个类似果实的结构,植物学上将这种花蕊不外露的结构称为“隐头花序”。隐头花序让风和传粉昆虫都很难为无花果授粉,但是天无绝花之路,在距今7000万~9000万年的过去,许多不同品种的无花果植物相继和榕小蜂建立起了微妙的合作关系。无花果花托的底部有一个名为芭孔的小孔,如果不仔细观察几乎无法发现。苞孔是无花果专门为榕小蜂预留的。榕小蜂很小,只有几毫米长,能够钻进无花果的芭孔。雌性榕小蜂会顺着这个小孔进入果实内部,在此过程中,雌蜂会失去它们的翅膀。接下来,雌蜂会在无花果中产卵,它们身上的无花果花粉(来自它出生时的无花果)掉落下来,为无花果完成授粉。雌性榕小蜂还会向果内的花朵注射一种特殊液体,让花朵膨大形成瘿花,作为榕小蜂幼虫的食物。幼虫长成后,雄性榕小蜂没有翅膀,在与雌蜂交尾后不久就死去,它们一生都待在无花果中。而雌性榕小蜂有翅膀,交尾后会从芭孔中钻出,并钻入另一颗无花果中产卵。一旦雌蜂进入无花果,苞孔关闭,后来者再也没有机会进入。那么,如果榕小蜂钻入无花果时没有携带其他无花果的花粉,这些“只索取不付出”的榕小蜂就会受到无花果的惩罚:如果无花果内的花授粉率不高,这些果实就会掉落在地。掉落在地的果实会在地面微生物和小型动物的作用下快速腐烂,寄生果内的榕小蜂卵来不及完成孵化,便会死去。(选自《无花果的秘密生活》,编译徐宁,《大自然探索》2023年第1期)材料二:在花木家族中,山茶花、迎春花、白玉兰等,都可以戴顶华而不实的帽冠。至于花朵大、果实小的,那更是屡见不鲜。而无花果的朴实简直堪称高风亮节。默默无闻地萌芽,默默无闻地生长,不见开花,不见绚烂,便悄悄孕育出青色的果粒。那青果与绿叶一个颜色,隐藏在枝叶间毫不显眼,没有一丝哗众取宠的意思。待到显眼时必然是成熟了,青果穿上了紫色的外衣。轻轻摘下,那里面不知何时已装满蜜汁。牙齿轻轻一咬,舌尖轻轻一舔,那甜蜜瞬间浸润全身,眼睛都会为之一亮。无花果,真的就无花而结果吗?自然不会,只不过花朵小得毫不起眼。这正是无花果与众不同的做派。无花果在每片叶子与主干的开权处,都挂着一颗果实,可谓是“一叶一果实”。这是果实对绿叶最丰厚的感恩与报答,真不知道花木世界还有哪种植物具有这样的美德。(选自乔忠延《无花果》,《小品文选刊》2021年第17期)材料三:无花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它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每100克无花果含有约80卡路里,而且脂肪含量很低,适合减肥人士食用。同时,无花果还含有大量的纤维,能够帮助消化系统正常运作,预防便秘等消化问题。此外,无花果还含有大量的钙、铁、镁、锰、磷和钾等矿物质,可以帮助增强骨骼和牙齿的强度,促进心脏和肌肉的健康。无花果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B6和叶酸等维生素,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选自《无花果:一种营养丰富的美味水果》)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雌性榕小蜂携带无花果花粉钻进另一颗无花果中产卵,从而完成无花果的授粉任务。B.无花果与榕小蜂是合作关系,前者花托底部的苞孔很小,但后者更小,可以进入其中。C.榕小蜂一生都生活在无花果中,产卵后待幼虫长大,再寻找另一颗无花果,循环往复。D.雌性榕小蜂进入某个无花果时未携带其他无花果花粉,导致该无花果内的花授粉率不高,这个无花果果实就会掉落。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花果有花,但十分小,而且被花托包裹,我们根本看不到;而我们食用的无花果的“果实”实际上是类似果实的花托。B.无花果“隐头花序”的特殊结构,导致其授粉很难,而榕小蜂的参与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体现了生物的共生关系。C.雌性榕小蜂向果内花朵注射特殊液体,使花朵膨大形成瘿花,将此作为其幼虫食物,无花果的苞孔在此之后才会关闭。D.无花果营养丰富,功效非常多,这得益于它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在内的大量营养成分。6.材料二与材料三的内容与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风度铁凝丽景酒店三楼,法兰西,六点。他们是这么告诉她的,她叫程秀蕊。法兰西是他们订的那间包房。她走进法兰西时,胡晓南他们几个以及他们各自的太太和先生,正在高谈阔论。他们和她寒暄并告诉她李博的航班晚点了,李博大约八点才能到。就出生地而言,她生在黑石头村,而他们,是三十多年前从C市去黑石头村插队的人。她下意识地看看胡晓南他们,他们衣着都很随便。胡晓南经营珠宝,可他浑身上下没有一样珠宝,看上去他的夫人也和他一样,两口子就像和珠宝作对似的。王芳芳是某国际品牌化妆品在这个省的总代理,可她自己却从来不用化妆品,也不向程秀蕊她们这些女士推荐。宋大刚供职于一家省级中医药学刊,刚从台湾参加一个两岸中药论坛回来。程秀蕊喜欢和他们相聚,从当年在黑石头村时就喜欢。她觉得他们是不俗的文明的人,而她内心深处总觉得和他们是有差距的。那年,她跑来告诉李博一个消息:她们学校新来了一个名叫吴端的男生。这吴端的父母原是市政府的干部,因为有问题才下放到镇上。吴端在学校显得很突出,他穿浅驼色斜纹卡其布制服短裤,把小方格衬衫扎在短裤里。程秀蕊要说的是,这个名叫吴端的男生会打乒乓球,曾经被市少年体校选中,来到镇上,已经代表校队打过多次比赛,听说是打遍全县无敌手。所有这一切都足以引起一所乡镇中学的注目,而最让程秀蕊兴奋的,是他的球技。她想到了李博,想到他孤单一人和土墙的拼杀,不知为什么,她突发奇想地要促成一场比赛,一场吴端和李博之间的“男子乒兵球单打”。她自然还有一种让李博打败吴端的愿望,如果用敌方和我方来划分,显然她觉得她和李博都属于“我方”。她撺掇李博说,约他来打场怎么样?李博稍微迟疑了一下,结果还是答应了一声“嗯”。在那个五月的下午,李博在黑石头村小学的破院子里和镇中学的乒乓球高手吴端如约会面。据说吴端还是身穿西式短裤小方格衬衫,白球鞋还是一尘不染。他的球拍是“红双喜”的名牌,他站在黑石头村小学的院子里,一定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李博的球拍是低一级“流星”的,边缘的破损处粘着星星点点的橡皮膏。他的衣裳,严格地说,他的衣裳肯定还溅着一些大粪的斑点。但这并不妨碍他和吴端在开赛前和比赛后还互相握手——据说。之所以用了“据说”,是因为这场比赛的策划人程秀蕊没能来看比赛,当时她娘在镇医院做手术。很长时间里,这成为程秀蕊一个特别重要的遣憾。守候了娘一夜的程秀蕊满心惦记的都是李博的输赢。她一回村就迫不及待地向胡晓南和宋大刚打听昨天的比赛。他们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去观战。她又去向村里的大人和孩子打听。谁赢了?她问他们。一些人去小学看了比赛,但村人并不了解乒乓球,他们甚至看不懂输和赢。他们的注意力在另外的地方,比如两个少年人的握手,就让他们称奇并且开怀大笑。他们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赛个球还非得握手不可。谁赢了?程秀蕊又急切地想要去问李博。她听说李博正在地里浇麦子,就直奔八队的麦地。远远地她就看见他正弯着腰改畦口。他的细瘦而有力的胳膊挥动着粗柄铁锨,显得那铁锨挺笨大。她铆足了劲儿冲他喊:谁——赢——啦?谁——赢——啦?麦子正在灌浆,程秀蕊的呼喊声在饱满而又广阔的麦田里顽强地泛着回音。当李博直起腰就站在程秀蕊对面时,她却又谨慎地盯住他的脸,像怕吓着他似的把叫喊变成了小声,她小声问道:谁赢啦?他当然知道她问的是什么,却不作答。他冲她无声地笑笑,她说不清那笑是腼腆还是自豪,是喜悦还是遗憾……接着,他把头微微一偏,望着远方低声感叹道:“那个吴端,嗯,真棒!”李博从来没有告诉过程秀蕊那天的赢家是谁,程秀蕊却永远记住了五月的麦子地里李博的那个瞬间。阳光之下有一个词在她心里突然就涌现了:风度。是了,那就是风度,那就是她在从他们那儿借来的书中见到过却从来没有感受过的词:风度。在这样的风度面前,一时间问和答似都已经显得多余。那时她站在五月的麦子地里,仿佛被定住似的不能动弹,世界也在那瞬间变得安详静谧,洁白纯真。三十多年已经过去,黑石头村的几个年轻人早就各奔东西,程秀蕊也从乡村出来,成了C市的市民。她在城市生活里始终也没再见过那样的风度,而她一生的追寻,一生想要理解和靠近的,又似乎总和出现过那个风度的瞬间有关,直至中年已过,直至老年即近。她喝了一口已经凉了的普洱,听见胡晓南正在讲李博,讲他的科研、他的资产。宋大刚和王芳芳不时呼应着胡晓南,话里话外也不断满意着自己的现状。是啊,程秀蕊觉得胡晓南他们对他们自己无疑也是满意的,他们是生活的赢家。如若不然,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把欢迎李博的地方选在“法兰西”呢?他们刻意占据了这地方,又表现着比它高出不少,不也是时刻在意着某种输赢吗?这样想着,程秀蕊就逐渐清晰地意识到,原来“法兰西”、珠宝、化妆品、“1729普洱”、真假壁炉……在她这样一个退休职工的心里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她赶来参加今天的聚会,其实也和生活的输赢没有关系。是啊,没有关系。她审视着自己从走进“法兰西”就开始的那么一点拿不准自己的小心思,她从那忽隐忽现的小心思里解脱了出来,她自在了许多,身上的黑裙子是长是短便更是无所谓了。(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运用暗喻,“红双喜”与“流星”喻指双方的球拍,反映了他们二人的不同家世。B.“在饱满而又广阔的麦田里顽强地泛着回音”,形象地描写了程秀蕊的呼喊声之大。C.程秀蕊最后解脱的心理,与她开始忐忑而自卑的心理形成了鲜明对比,强化了主题。D.小说最后一段写到“法兰西”,既照应了开头的段落,也有利于描绘程秀蕊的心理。8.小说标题“风度”具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9.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的表达方式,往往采取直接叙述意识流动过程的方法来布局谋篇和塑造人物形象。本文具有意识流小说的一些特点,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围绕关键词“意识流”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材料一: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今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而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材料二:凡与敌战,士卒蹈万死一生之地,而无悔惧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上好信以任诚,则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法曰:“信则不欺。”三国魏明帝自征蜀,幸长安,遣司马懿督张邰诸军,雍、凉劲卒二十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会兵交换,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阵,代兵适交,参佐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邰,却司马懿,一战大克,信之由也。(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故人至A暮B不来C起不食D而待之E明日早F令人G求H故人。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归,归附、归顺,与《项脊轩志》中“吾妻来归,时至轩中”的“归”词义不同。B.“会天疾风”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两句中的“疾”词义不同。C.“以大信为本”与“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本”词义相同。D.妻子,指妻子和儿女,与《过秦论》中“山东豪俊”的“山东”都是古今异义词。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晋文公限定期限攻下原国,结果打了十天还没有攻克,就下令撤兵;从原国出来的人说,再打三天就能攻下原国,但晋文公还是坚持撤兵了。B.吴起遇见了老朋友,于是留他吃饭,老朋友暂时离开了,但答应将回来和吴起一起进餐。吴起等着老朋友吃饭,但老朋友没有马上回来。C.魏明帝派遣二十万大军公开声讨蜀国,诸葛亮当时驻屯在祁山,他把精良武器装备都用在扼守险要之处。适逢部队换防,有些将士将要离开。D.有人建议诸葛亮把换防下来的部队暂留一月,以便壮大蜀军声威。但诸葛亮说,自己统兵打仗一向非常讲究信义,恪守信义的原则不可废弃。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5分)(2)上好信以任诚,则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寄西岩警上人卢纶[注]过雨开楼看晚虹,白云相逐水相通。寒蝉噪暮野无日,古树伤秋天有风。数穗远烟凝垄上,一枝繁果忆山中。何言暂别东林友,惆怅人间事不同。[注]卢纶:“大历十才子”之一,主要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大历年间。虽诗名远播,却屡试不第,仕途不顺。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中“晚虹”和“暮野”等词语表明登楼的时间是雨后傍晚时分。B.“白云相逐水相通”描绘了雨后天空云烟滚滚、地上流水哗哗的景象。C.颈联中诗人视角由近及远,描写内容由眼前到回忆,颈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D.尾联写诗人想起了东林的好友,面对世事纷繁,内心充满了惆怅。15.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劝学》中,“▲,▲”两句指出君子的天性并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是善于借助外物。(2)庄子《逍遥游》“▲,”两句中,蜩与学鸠自述了它们在林中飞行的状态。(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两句表现了词人难以归家的孤独与功业未建的无奈。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马头墙,又叫封火墙,指墙之间的墙垣高耸出房屋,形如马头,是徽派民居的一大特色。马头墙不仅造型精美,而且融合了古人的智慧,在遭遇火灾时,这样的设计A。马头墙的设计颇为讲究,一般为“金印式”或“朝笏式”,以显示主人对读书或做官的追求。天井,徽派民居的又一特色,由正屋和高墙围合而成。天井檐口有水视,四周瓦面向内倾斜,雨水沿瓦面流入水视内,水视沿内壁而下,将雨水排入地下,俗称“四水归堂”,寓意为“B”,体现了徽商聚财、敛财的思想。①天井的地面石板铺砌,②天井具有采光、通风和排水等功能。③庭院内设置假山、盆池和花坛,④人们置身其中,充满清凉和闲适。⑤白墙黛瓦,黑白辉映,双层屋檐,增加了色差呼应和空间层次的韵律美,⑥形成了精彩纷呈的古村落建筑群,⑦其中最出名的以西递、宏村最为著名。⑧2000年,西递、宏村入选世界文化遗产;⑨2008年,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18.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