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半期调研检测试题_第1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半期调研检测试题_第2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半期调研检测试题_第3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半期调研检测试题_第4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半期调研检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半期调研检测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只交答卷(或第II卷),第I卷学生带走,以备讲评。第I卷(选择题共48分)1、“文以载道”在中国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下列对于“文”与“道”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①“文”与“道”的的关系是物质载体与精神内涵的关系②“文”与“道”的关系反映了文化与物质的关系③透过“文”可以透视作者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④“文”属于文化的范畴而“道”则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当时的诸子百家,群星璀璨,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这一事实主要说明()A.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传承性B.文化能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C.文化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3、电视剧《三国》通过描写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三国鼎立,再到司马家族篡魏后天下归晋的整个过程,展现了人文哲思、军政战略、兵法阵法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该剧先后在韩国、日本和美国播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并夺得多个国际大奖。电视剧《三国》成功走出国门说明()①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②文化交流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既有个性也有共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文化教育教师工作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青少年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通过茶文化教育途径已经使广大青少年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在树人立德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教育成果。开展茶文化教育()①是基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②能对茶文化进行大规模的集中传播③是一种更为直观的茶文化传播方式④折射出茶文化传播离不开物质媒介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5、近年来,众多“最美人物”的事迹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等诸多渠道迅速在全国传开。他们的感人事迹点燃了飞速传递于亿万网民之手的“火炬”。这说明大众传媒()①必将取代旧的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③具有影响面广、时效快、传递迅速等传播特点④已成为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的文化传媒A.②④B.③④C.①③D.②③6、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③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④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首先要关注民生,关注百姓诉求,才能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动文化创新。该观点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启示是文化创新()①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②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③要关注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④要从人民的生活中汲取营养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8、在欧洲某城市的街头,矗立着一尊雕像:头顶圆帽、蓄着胡须的男子倒骑着毛驴,笑容可掬。中国人会认出来这是智慧幽默的阿凡提,叙利亚人说他叫朱哈,还有人说这是土耳其的霍加•纳斯列丁……驼铃悠扬的古丝绸之路上,这位骑着毛驴的智者以不同的名字在人民中流传。这一现象,最适合用于佐证()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B.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C.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 D.一方水土一方文化9、近日,为反击国外某些人对中国文化的歧视,一则名叫《说出我的名字》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中国留学生们对自己中文名字的来历侃侃而谈,不仅向世界展现了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的自信风貌,也让我国悠久的文化魅力得到展现。这表明()①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国际视野和世界人民的需求②不同民族的文化只有通过对话才能消除分歧走向统一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④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0、青蒿素正是从中国延续使用了几千年的传统中草药青蒿中提炼出来的,用屠呦呦的话说“是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这启示我们()①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②对中华文化的自身价值应充分肯定③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④注重保留和坚守传统文化的本来内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娘在婚礼上穿西式的白色婚纱,如果穿本民族婚礼服饰就是“土鳖”,只有西式婚纱才能体现自己的高贵。但实际上,全球各地的婚礼礼服丰富多彩、异彩纷呈,都是人类文化大花园的奇葩。这启示我们()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B.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根基C.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D.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人民智慧的结晶12、“无论作诗文,或作画刻印,均需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或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倘复仅凭耳食,随意点缀,则隔靴搔痒,更见其百无一是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艺术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②文化创作要在否定传统的基础上创新③只要参加社会实践就能进行文化创新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3、台风“莫兰蒂”来袭,浙江泰顺三座国宝级古廊桥相继被洪水冲毁。当地政府号召民众抢救古廊桥木构件。国家文物局表示在资金、技术上全力支持廊桥修复工作,短短几天民间捐款超过300万元。修复古廊桥的依据有()①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继承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和继承性③古廊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④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4、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林椿的《果熟来禽图》……一部中国制作的名为《美丽的森林》的动画片,利用动画技术将多幅宋代工笔画从画卷中“复活”。短片从第一帧画面开始,古韵悠然,风吹树叶动,鸟飞展翅高,精妙绝伦的宋代古画仿佛有了生命,其精美的画面,浓郁的中国风,深深打动了观众,目前已成为首部冲击2017年度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中国作品。这主要说明()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纽带B.有价值的文化创新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C.科学技术的运用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15、对于传统艺术或者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这是因为()A.只有否定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文化发展与创新B.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C.对传统文化应先继承,后发展D.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16、文艺创作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这是因为,这样的文艺创作()①缺少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②缺少对外来文化的尊重和包容③是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④是文化上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7、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这句话表明()A.汉字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载体B.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C.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18、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专家修订、审定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考纲中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这是基于()A.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C.教育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段D.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根本任务19、红瓷又称釉里红,自诞生之日起,便以“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形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红瓷艺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薪火相传,推陈出新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成果有《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国民中华民族精神认同现状调查》。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有利于()①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②凝聚和动员中华民族力量③快速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④重塑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21、2017年8月,电影《战狼2》票房突破40亿元,并连续打破单日、单周、最快破10亿等多项华语票房纪录。艺术的精髓就是接通人类的情感,并在情感中传递价值。而《战狼2》所传递出的价值,正是接通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不仅让全球华人集体找到了国家的归属感,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这表明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②对于民族精神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③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是相同的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22、“中国梦”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主题,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它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这表明()①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起促进作用②民族精神是推动我们走向繁荣的动力③实现中国梦就是为了建设文化强国④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23、二十一世纪,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激荡。同时,西方一些势力扩大文化霸权,强势推销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A.是展示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的需要B.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C.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D.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24、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頔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蹿红,引起了众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沿袭传统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②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③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④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25.中国甘肃华亭县把文化扶贫列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以文化阵地扶贫、公共文化服务扶贫、文化产业扶贫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文化扶贫工程,有效解决了文化服务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农村工作的实践证明,“治贫”必先“治愚”,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正如贫困地区农村干部所说的,“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某地文化扶贫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即建起一座小型图书室,并向每座图书室赠书100种。向农村捐赠图书,培养了当地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干部的应用写作能力。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是从根本上实现精准扶贫工作从治标向治本转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优化的必要路径。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就文化的重要性谈谈“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的道理。(12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文化交流合作是“一带一路”的灵魂。通过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互鉴,促进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在促进中华文化自身发展的同时,以“中国智慧”丰富人类文明,主动塑造好文明大国的整体形象,让“一带一路”更加体现中国发展的包容性、普惠性、共享性,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亲和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谈谈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交流合作的现实意义。(12分)2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从历史的视角看,中国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从近代以来的视角看,中国精神引领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从未来发展的视角看,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和精神依托。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10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广西南宁一名青年录制了一段视频,说自己“难受”“想哭”,却因口音之故,听起来像“蓝瘦香菇”。结果,这两个“新词”一夜爆红,在很多新媒体上刷了屏。网络热词,折射网络时代对语言的冲击。互联网进入中国的这20多年,尤其是社交媒体兴起的这几年,可能是汉语变化最为集中、最为巨大的时段。很多发端于网络的词语,展示出汉语的不同可能性,也赋予了这种古老的语言以现代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就曾使用“蛮拼的”“点赞”等网络语汇。不过,这绝不意味着,对于“野蛮生长”的网络热词,可以一意纵容、乃至培土助长。有不少词汇起源低俗、意义恶俗、表达粗俗,已经可说是“网络脏话”了。对于这类新词、热词,就不能听之任之了。语言是一条有生命力的河流,不排斥不同的溪流汇入,才能保持它旺盛的活力。但一味标新立异、忽视汉语传统的所谓“时尚热词”,那种传播奇词怪语乃至低俗语汇的“流行风潮”,只是河流里激起的污浊。新词汇的形成,需要对既往的古典进行再认识,让更多的新词古色古香,充满中国独有韵味;需要沉淀和研磨,大浪淘沙,时间洗礼,才能达到“信达雅”的境界。(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让新词汇达到“信达雅”的境界。(14分)(2)请就如何文明规范地使用汉语提出两条倡议,每条倡议不超过15个字。(4分)20182019学年度(上)半期考试政治参考答案15ACDAD610DCCDC1115CCBCB1620ADABB2124BCDB1、A【解析】“文”与“道”体现了物质和文化的关系,“文”是“道”的载体,体现了“文”是“道”的物质载体,“道”是“文”的精神内涵,①③符合题意。②颠倒了“文”与“道”的关系的关系,观点错误。“文”是物质范畴,“道”是意识的范畴,④表述不科学。2、C【解析】在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发展却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揭示的是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3.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材料不涉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的问题,①②属于无关内容,③④符合题目要求。4、A【解析】开展茶文化教育传播茶文化说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也折射出文化传播离不开一定的媒介,①④正确符合题意。②③分别是人口迁徙和口语对文化传播的特点,不符合材料主旨。5、D【解析】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③正确反映了大众传媒的功能和特点,符合题意。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①表述错误。④为口语这一传媒的特点,故排除。6、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文化。不能说廉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排除①。廉洁文化传承至今,并且有了新的时代要求,可见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故②正确。此题没有强调廉洁文化的作用,排除③。不同历史时期对廉洁的要求不同,新时期又有着新的内容,可见其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故④正确。7、C【解析】材料揭示的是文化创新和人民群众的关系,③④符合题意。①②观点正确但与题旨不符。8解析:选CC项符合题意,“这位骑着毛驴的智者以不同的名字在人民中流传”,体现了阿凡提的形象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当中流传,这能够佐证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驼铃悠扬的古丝绸之路上”可知诸如阿凡提这样的文化交流是通过丝绸之路上的商业贸易完成的,即古代人民在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业贸易的同时也进行了文化交流,题干中的现象最适合用于佐证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A、B、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9、解析:选D①错误,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而不是立足于国际视野和世界人民的需求;②错误,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而不会消除分歧走向统一;③④符合题意,“中国留学生们对自己中文名字的来历侃侃而谈,不仅向世界展现了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的自信风貌,也让我国悠久的文化魅力得到展现”,这表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也说明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③④正确。10、解析: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这启示我们树立高度文化自信,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对中华文化的自身价值应充分肯定,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①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④说法错误,错在“保留和坚守”;故本题答案选C。答案:C11、解析:选C全球各地的婚礼礼服丰富多彩、异彩纷呈,都是人类文化大花园的奇葩,因此,要尊重文化差异,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答案为C项;A、B、D三项与题目指向不符。12、C“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或画谱之类,已落下乘”,说明艺术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①符合题意。“无论作诗文,或作画刻印,均需于游历中求进境”,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④符合题意。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②说法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但文化创新还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说法绝对。故选C。13、解析:选B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继承,修复古建筑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①正确;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和继承性不是修复古建筑的原因,②不选;文化不能作为文化的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③表述错误;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修复古建筑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④正确。14、解析:选C利用动画技术将多幅宋代工笔画从画卷中“复活”,使之成为冲击2017年度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中国作品,这表明科学技术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答案为C项;A、D两项与材料中心不符;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B项错误。15、解析:选B。“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强调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项中“否定传统文化”是错误的;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C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16、解析:选A。材料主要说明,我国部分文艺创作有崇洋媚外的倾向,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17、D.18、A【解析】在高考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是基于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A符合题意;B与设问不构成因果关系;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说法错误;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D说法错误。19、【解析】选B。红瓷以“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形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著称于世,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符合题意。20、B【解析】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凝聚和动员人民的力量,①②符合题意。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不显著的,③中的“快速”表述不科学,排除。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具有稳定性,④表述不科学,排除。21、【解析】选B。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之魂,应弘扬和培育,排除②;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不同,排除③;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22、C解析:文化有精华与糟粕,只有优秀文化有促进作用,故排除①;③说法太绝对,应排除;题干表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作用,故选C。23、D解析:西方一些势力扩大文化霸权,强势推销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目的是改变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因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24、【解析】选B。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不能“沿袭”,①表述错误;《南山南》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被大众所知,这其中科技的作用不可小视,②正确;《南山南》引起众人的共鸣而蹿红说明优秀文化作品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③正确;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④说法错误。25.解析:第(1)问是分析说明类试题,“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强调了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文化扶贫看到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而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强调了优秀文化的作用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其实质就是要肯定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