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可水解氟化物、酸度的现场检测方法》_第1页
《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可水解氟化物、酸度的现场检测方法》_第2页
《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可水解氟化物、酸度的现场检测方法》_第3页
《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可水解氟化物、酸度的现场检测方法》_第4页
《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可水解氟化物、酸度的现场检测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xx.xxx

Fxx

备案号:xxxxx-201x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xxx—201x

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可水解氟化物、酸度

的现场检测方法

On-sitedeterminationofmineraloil,hydrolysablefluorideandacidityinsulphur

hexafluoride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7年2月)

201X-xx-xx发布201X-xx-xx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xxx—201X

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可水解氟化物、酸度的现场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可水解氟化物、酸度的现场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可水解氟化物、酸度的现场检测,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

可水解氟化物、酸度的实验室检测可参照本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022工业六氟化硫

GB/T8905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

DL/T919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含量测定法(红外光谱法)

DL/T918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法

DL/T916六氟化硫气体酸度测定法

3方法原理

3.1矿物油含量测定方法原理

六氟化硫气体矿物油含量的测量,通过半透膜分离出六氟化硫(SF6)气体中矿物油,再用红外传

感器的方法进行吸光度的测量,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其原理是:以固定面积的半透膜过滤定量体积的

六氟化硫气体,测量吸收后半透膜的吸光度,根据质量-吸光度工作曲线,得到对应吸光度下半透膜增

加的质量m再计算出矿物油含量。

图1六氟化硫气体矿物油含量测定装置示意图

2

DL/Txxx—201X

3.2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方法原理

六氟化硫气体的可水解氟化物含量,通过测量气体吸收溶液中氟离子浓度进行测量计算,测量装置

如图2所示。其原理是:用碱液吸收六氟化硫气体中的可水解氟化物,并进一步调节吸收液的pH至5~8

之间,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来测定溶液中的氟离子浓度,从而计算出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的含量,

结果以氢氟酸(HF)的质量和六氟化硫气体质量比表示(μg/g)。

图2六氟化硫气体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装置示意图

3.3酸度测定方法原理

六氟化硫气体的酸度,通过测量气体吸收溶液的pH进行测量计算,测量装置如图3所示。其原理

是:先用配制的硫酸溶液中和固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混合液的pH为7~9范围内的某精确值,记

录消耗的硫酸溶液的体积及此时混合液的pH值;用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六氟化硫气体中的酸

性物质,吸收完成后加入上述中和氢氧化钠溶液所用相同体积的硫酸溶液,记录此时溶液的pH值,根

据两次pH值的变化计算出六氟化硫气体的酸度,结果以氢氟酸(HF)的质量和六氟化硫气体质量比表

示(μg/g)。

3

DL/Txxx—201X

图3六氟化硫气体酸度测定装置示意图

4测量装置与材料

4.1矿物油含量测量装置与材料

测量装置(见图1)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红外光源:功率不低于4W;

——盐窗:在3250~2750cm-1范围内透光、无选择性吸收;

——红外检测器:任何适用的红外检测器;

——半透膜固定衬板:不锈钢多孔材料,半透膜通过卡口固定,方便更换,半透膜孔径为0.01μm;

——压力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500kPa,精度不低于±0.01kPa;

——吸收腔: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材料,被半透膜分隔为左右两腔,容积约为80mL。

4.2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量装置与材料

测量装置(见图2)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氟离子选择电极:精度不低于±0.01ppm;

——pH选择电极:精度不低于0.1pH;

4

DL/Txxx—201X

——吸收池: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材料,体积为120mL,长宽比为8:1;

——压力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500kPa,精度不低于±0.01kPa。

测量材料包括以下两种:

——氢氧化钠溶液:约0.02mol/L,配制方式为在100mL烧杯中,称取1.60g分析纯氢氧化钠(精

确到0.05g),用纯水完全溶解,转移到2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

——硫酸溶液:约0.0033mol/L,配制方式为在100mL烧杯中装入适量纯水,称取浓硫酸0.68g

(精确到0.01g),转移到2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

4.3酸度测量装置与材料

测量装置(见图3)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pH选择电极:精度不低于0.01pH;

——吸收池: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材料,体积为120mL,长宽比为8:1;

——压力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500kPa,精度不低于±0.01kPa。

测量材料包括以下两种:

——氢氧化钠溶液:约0.02mol/L,配制方式为在100mL烧杯中,称取1.60g分析纯氢氧化钠(精

确到0.05g),用纯水完全溶解,转移到2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

——硫酸溶液:约0.0033mol/L,配制方式为在100mL烧杯中装入适量纯水,称取浓硫酸0.68g

(精确到0.01g),转移到2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

5测量方法及步骤

5.1矿物油测量方法及步骤如下:

a)在矿物油测量装置内的半透膜固定池中,如图1所示,装入半径为r2的半透膜;

b)记录在气量计处的起始温度t矿1、大气压力p矿1和体积读数V矿1,以不超过20L/h的流速从进气口通

入约10L六氟化硫气体,记录气量计处的终结温度t矿2、大气压力p矿2和体积读数V矿2(读准至0.025L);

c)记录半透膜3250~2750cm-1的光谱图,测定2930cm-1吸收峰的吸光度,依据m—A工作曲线上得

到该吸光度对应的矿物油质量m矿。

5.2可水解氟化物测量方法及步骤如下:

a)在可水解氟化物测量装置的吸收池内,如图2所示,加入30mL氢氧化钠溶液;

b)记录在气量计处的起始温度t氟1、大气压力p氟1和体积读数V氟1,以不超过20L/h的流速,向

吸收池内通入总量约10L的六氟化硫气体,记录气量计处的终结温度t氟2、大气压力p氟2和体积读数

5

DL/Txxx—201X

V氟2(读准至0.025L);

c)向吸收池内加入硫酸溶液中和,调节pH至5~8,记录加入硫酸溶液的体积V氟酸,

d)读取此时溶液中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数值,依据工作曲线得到溶液中氟离子的浓度n氟。

5.3酸度测量方法及步骤如下:

a)在酸度测量装置的吸收池内,如图3所示,加入30mL氢氧化钠溶液;

b)向吸收池内加入硫酸溶液,调节溶液pH至7~9范围内某一精确值,记录此时加入硫酸溶液的

体积V酸酸及溶液的pH值pH酸1;

c)排尽吸收池内溶液,通入纯水冲洗干净,再向吸收池内加入30mL氢氧化钠溶液;

d)记录在气量计处的起始温度t酸1、大气压力p酸1和体积读数V酸1,以不超过20L/h的流速,向

吸收池内通入总量约10L的六氟化硫气体,记录气量计处的终结温度t酸2、大气压力p酸2和体积读数

V酸2(读准至0.025L);

e)向吸收池内加入步骤b中相同体积V酸酸的硫酸溶液,读数稳定后,记录此时溶液的pH值pH酸2。

6结果计算

6.1六氟化硫气体体积的校正

1

(p1p2)293

V2V(1)

C1

101325273(tt)

212

式(1)中:

p1、p2——起始和终结时的大气压力,Pa;

t1、t2——起始和终结时的环境温度,℃;

V——六氟化硫气体的体积,L。

6.2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含量结果计算

a)式(1)计算在20℃和101325Pa时(V矿2-V矿1)体积的六氟化硫气体的校正体积V矿(L);

b)按式(2)计算矿物油总量在六氟化硫气体试样中所占的百万分率(μg/g),即:

6

DL/Txxx—201X

2

mr

矿2103

2

r1

O矿(2)

6.16V矿

式(2)中:

O矿——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的含量,μg/g;

m矿——实测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读出的矿物油质量,mg;

——做工作曲线时所用半透膜的半径,;

r1mm

——检测时所用吸收矿物油的半透膜的半径,;

r2mm

6.16——六氟化硫气体密度,g/L。

6.3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结果计算

a)按式(1)计算在20℃和101325Pa时(V氟2-V氟1)体积的六氟化硫气体的校正体积V氟(L);

b)按式(3)计算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以氢氟酸μg/g表示):

6

2010n氟V氟酸0.03

HF氟(3)

6.16V氟

式(3)中:

HF氟——六氟化硫气体中以氢氟酸(HF)质量比表示的可水解氟化物含量,μg/g;

n氟——溶液中的氟离子浓度,mol/L;

V氟酸——可水解氟化物测定时加入的硫酸溶液的体积,L;

20——氢氟酸摩尔质量,g/mol;

0.03——吸收用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L;

6.16——六氟化硫气体密度,g/L。

6.4六氟化硫气体中酸度含量结果计算

a)按式(1)计算在20℃和101325Pa时(V酸2-V酸1)体积的六氟化硫气体的校正体积V酸(L);

b)按式(4)计算六氟化硫气体中酸度含量(以氢氟酸μg/g表示):

6

HV酸酸0.032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