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人物的精神》核心素养教案2_第1页
《写出人物的精神》核心素养教案2_第2页
《写出人物的精神》核心素养教案2_第3页
《写出人物的精神》核心素养教案2_第4页
《写出人物的精神》核心素养教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第一单元第一单元009《写出人物的精神》核心素养教案教学重点1.学习运用抓住典型细节的方法,表现人物精神。2.学习运用对比烘托、议论抒情的方法,表现人物精神。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为写作指导课,第2课时为作文评改课,由教师自行掌握)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写出人物的精神”。那么什么是“人物的精神”呢?请大家看下面这五组词语,找一找哪些组不属于“精神”,哪些组属于“精神”。PPT显示:第一组:活泼开朗风趣幽默第二组:善良自私舍己为人第三组:苗条粗壮貌美如花第四组:优雅妩媚温文尔雅第五组:习惯性摇头走路摇摆预设:第三组不是,这些词表现的是人物的外貌特征。第五组不是,这些词表现的是人物动作的特点。第一组是人物的性格,第二组是人物的品格,第四组是人物的气质,它们都属于人物精神的范畴。明确:人物的精神包括人物的性格、品格、气质、个性等,而人物的外貌特征、动作特点则不属于人物精神的范畴。设计意图要写出人物的精神,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才属于“人物的精神”,文章要表现的“人物的精神”具体又是什么精神,这样才能为后面的表现人物精神确定核心词语和中心方向。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将关注的焦点由教师提供的人物转移到自己生活中的人物,为后面的自主写作作好铺垫。2.一提到“人物的精神”,老师就会想起在旅途中见到的一幕。请大家听听这个故事。那一次我们自驾去西藏旅行,在途经多雄拉山口的时候遇到了风雪天气。当时正是夏天,却与寒冬无异。我们躲在车里,穿着最厚的冲锋衣都还觉得冷。突然眼前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一位独腿行者背着硕大的背包,在风雪中缓慢而坚定地走着。我们问他去哪儿,他说“拉萨”;我们问他要不要搭车,他说“不”。我们好奇他为什么这么固执,他说“要证明独腿也可以做到双腿做不到的事”。一个匆匆的照面,几句简单的对白,那个身影就成为我在所有旅途中见到的最高大的形象。这就是那一位独腿行者。请大家仔细观察照片,并用一个词说说:你感受到了他的什么精神?预设:坚强、勇敢、执着、富有尊严、吃苦耐劳、身残志坚等。3.上面那位独腿行者是令老师刻骨铭心的一位人物。相信在同学们的生活中,一定也有令自己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人,他是谁?他最让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精神是什么?学生自由叙说,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精神。二、抓住典型细节1.提问:如果我们要把这些打动我们的精神表现出来,首先要注意到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4页的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预设:首先要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板书:抓住典型细节)提问:那么,什么是细节呢?用PPT显示要点:细节是事物、人物、环境细小、细微之处的表现,典型细节能够凸显人物的精神,突出文章的中心。2.提问:我们可以抓取哪些方面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呢?看看下边这些细节描写,说说你的感受。用PPT显示要点:(1)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2)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3)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节选)》)(4)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史铁生《秋天的怀念》)预设:(1)抓住了服饰的细节,即牧羊人衣服上的扣子以及补丁的针脚这样的细小、细微之处,表现出牧羊人一丝不苟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2)抓住闻一多“头发凌乱”这个肖像细节,突出了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时的专注认真、锲而不舍的精神。(3)通过语言上的细节,即明明胃不太好,还要“再吃几个”,塑造出一位尊重客人、尊重妻子的鲁迅形象。(4)通过“挡在窗前”这个动作细节,表明母亲不想让“我”看树叶“唰唰啦啦”落下这种景象,免得引发“我”负面的情绪,同时又用“央求般的神色”这个神态细节来表现母亲特别希望“我”能出去走走,让心态变得乐观起来。这两个细节就塑造出了一个深深疼爱儿子的母亲形象。总之,我们可以从服饰、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来抓取典型细节,通过这些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3.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虽然可以从服饰、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来抓取细节,但是不代表所有对服饰、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都是细节描写。什么才是真正的“细节”,我们是要细致辨别的。思考下面这个语段,看看哪些是细节,哪些不是。用PPT显示以下这个语段: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史铁生《秋天的怀念》)预设:这个语段主要写的是母亲的话语,母亲的话语不是细节,“坐在我身边”也不是细节。而母亲在说话中提到了“跑”“踩”,她马上意识到这些词语可能会引发“我”的负面情绪,所以“忽然不说了”,并且“又悄悄地出去了”,这一表现才是细节。从中我们感受到母亲是如何“小心”地避免触动“我”的负面情绪,感受到母亲对“我”关爱的细致与深沉。4.出示写作任务:请同学们选取一两个细节,写一个片段,要求表现出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的精神。5.习作展示及点评。投影部分作品,让学生先读一遍。要求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师生点评。点评的标准是:文段抓住的是“细节”吗?这些“细节”能够表现人物的精神吗?设计意图此一环节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教授学生什么是典型细节,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抓住典型细节,并特别提示了如何才能辨别出真正的“细节”。接下来就是学生运用抓取典型细节的方法写作。这样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写作课程的特质:在写作中学会写作。三、运用烘托对比1.要想写出人物的精神,我们还可以把人物放置于一定的环境之中,通过环境来烘托。(板书:烘托)师引导并提问: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大家讲了独腿行者的故事,当时我们遇到了风雪天气。我们知道,在这个情境中,环境越是“恶劣”,就越能烘托出人物的精神。那么在这个情景中,环境的“恶劣”表现在哪里呢?预设:大雪弥漫,山路曲折,这是视觉所见;寒风呼啸,山谷回应,这是听觉所闻;风如刀割,寒意逼人,这是触觉所感。因此,我们在写环境的时候可以调动多种感官来写。(板书:自然环境)2.请大家阅读下面的语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烘托人物的精神的?用PPT显示以下语段: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预设:这是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烘托人物的精神。在这个语段中,臧克家用“警报迭起”“形势紧张”“凶多吉少”来反复渲染闻一多处于非常危险的处境之中,但是即便如此,闻一多先生还敢于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这就把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正义凛然的精神品质凸显出来了。(板书:社会环境)3.大家在这个单元学习了《邓稼先》,还记得在“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个部分,作者是运用怎样的手法来突出邓稼先的精神的吗?预设:在这一部分,作者将邓稼先与美国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了对比,鲜明地表现了邓稼先忠厚朴实的气质和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品格。对比也是表现人物精神的有效方法。(板书:对比)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授学生通过烘托对比的方法来突出人物的精神,其中烘托又可以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角度来展开。四、添加议论抒情1.师引导:除抓取典型细节、运用烘托对比以外,老师还想给大家介绍一种有效的方法:在片段的结尾处,用一两句简洁有力的语言对人物展开评价,并热情地讴歌人物的精神,从而达到既提炼人物精神品质又升华文章主旨的效果。用PPT显示以下语段: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学生带着讴歌赞颂的语气大声诵读以上语段两遍。教师引导:臧克家在文章结尾处赞美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还说,闻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高度赞扬闻一多的言行高度一致,在说和做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就是在结尾来点议论抒情,以赞美人物的精神。(板书:添加议论抒情——赞美精神)2.出示写作任务。请学生在刚才写作片段的基础上添加环境烘托和恰当的对比,并在结尾添加简洁有力的赞美语言,完善文段。3.展示两位学生的习作并进行点评。以“大家还想听听谁的作品”的方式呈现两位学生的完整语段,教师可要求学生从是否运用了烘托对比、议论抒情的手法,烘托对比、议论抒情是否突出了人物的精神这几个角度进行点评。设计意图此一环节旨在告诉学生,议论抒情也是突出人物精神的有效方法,从而丰富学生表现人物精神的角度。同时,考虑到课堂的实际,将运用烘托对比和运用议论抒情的写作实践合为一次。也就是说,“写出人物的精神”最重要的方法还是要抓住典型细节,烘托对比、议论抒情是相对次要的方法。教师在课堂着力点上要有明确的认识。五、课堂总结1.师总结: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的“写出人物的精神”的方法。用PPT显示要点:抓住典型细节运用烘托对比添加议论抒情2.师引导: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虽然平凡而普通,但是也闪烁着精神的光辉。(可用PPT依次呈现清洁工、乡村教师、消防员、支援武汉的“逆行者”等的图片,并动情地诵读)风雨无阻,苦累不惧,他们用勤劳美化城市;蓬门荜户,甘享清贫,他们用青春守护梦想;浓烟滚滚,烈火熊熊,他们用生命捍卫生命;新冠肆虐,奔赴疫区,他们用仁心战胜病魔……我们带着一颗敬畏、谦卑的心去审视生活,我们就会在平凡人身上发现动人的精神。如果我们用生花的妙笔去刻画这些精神,那么——PPT显示:普通人也会站立成一座让人仰望的丰碑,散发出温暖人心、震撼灵魂的力量。学生齐诵两次。设计意图本环节总结写出人物的精神的方法,并以关注身边平凡人身上的精神闪光点收尾,语言干净有力,旨在让结课掷地有声、直击人心,自然渗透学科育人功能。六、作业1.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将令自己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人的精神表现出来。提示:要抓住典型细节;要将人物放置到一定的环境中,从而烘托出人物的精神;可以将不同人物展开对比,从而突出主要人物的精神;可以在文章的结尾处使用议论、抒情的方式,揭示人物精神,升华文章主旨。2.写完后,使用评价量表对习作进行评价与修改。“写出人物的精神”评价量表评价指标自评互评师评在写作过程中是否明确地意识到所写人物的精神是什么?文章中的细节是否是真正的“细节”?这些“细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