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广东深圳卷)-模拟试卷: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考试版A4)_第1页
语文(广东深圳卷)-模拟试卷: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考试版A4)_第2页
语文(广东深圳卷)-模拟试卷: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考试版A4)_第3页
语文(广东深圳卷)-模拟试卷: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考试版A4)_第4页
语文(广东深圳卷)-模拟试卷: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考试版A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广东深圳卷)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考试顺利!书写(3分)见字如面,写一笔好字,赏心悦目,让我们一起在文字中徜徉吧……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规范、整洁。一、基础(25分)阅读下面文段,请根据要求完成1-4题(9分)。家国情怀(ɡèn)古不变地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家,为我们提供了【甲】生命的土壤;国,为我们筑起了【乙】风雨的屏障。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少仁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丙】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敢于挺身而出,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在祖国建设(pénɡ)勃发展之际,他们可以义无反顾,甘愿付出自己毕生的精力。【丁】因此,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个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奉献,国家的强大,需要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建设。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最真挚的情感共识和最浓烈的精神底色。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①ɡèn()古不变②屏障()③pénɡ()勃发展

2.填入【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甲】滋润【乙】抵御 B.【甲】滋养【乙】抵御C.【甲】滋润【乙】抵制 D.【甲】滋养【乙】抵制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画线句中,“为了”“抛”“热血”三个词语的词性分别是介词、动词和名词。B.从结构上说,“家国情怀”“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精神底色”都是偏正短语。C.【丁】句有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应该将“奉献”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D.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单句,不是复句。4.【丙】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修改意见是:(2分)学校开展“人无信不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5-7题。(6分)5.【“诚信”连对】A组同学搜集了3副关于“诚信”的对联,但顺序已乱。请你根据对联的特点搭配这三副对联,要求先上联后下联。(3分)①拼搏刻苦,治学当以竹为师②世事万千,唯诚实能成大事③宽以待人,无边浩海堪为镜④成而守信,有信大潮可作师⑤诚信善良,立品毋忘松作范⑥人生百岁,只善良可济苍生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6.【讲“诚信”故事】B组同学们整理了几个“诚信”典故,聪明的你,请把这些典故填入语段中,最合适的顺序是(

)(2分)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他通过,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使变法很快推广实施下去;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他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这就是:普通人也有着信守诺言,说过的话就一定做到的故事,最典型的就是,他用生命向世人宣告:“信约重于生命。”①尾生抱柱②立木为信③一诺千金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7.【制作“诚信”报】C组同学们制作了以此次活动为主题的手抄报,并撰写了一则新闻。请你帮C组同学拟写一个新闻标题。(1分)①下午班会课,九(1)班全体同学与班主任老师在教室召开了关于“诚信”的主题班会。②此次班会旨在提倡同学们塑造诚信的良好品质,在生活中坚持“诚信为本”,养成讲诚信的好习惯。③班会首先由班主任老师给大家宣讲了此次班会的目的、内容以及诚信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诚信应考。④随后,班长与团支书分别阐述了自己对诚信的见解。⑤接下来,班级同学踊跃发言,内容涉及学习、工作、生活等。⑥结尾时,班主任老师总结大家的发言,并鼓励我们自尊自信,做个诚实守信的人。8.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0分)(1)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2),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3)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4),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5)怒而飞,。(《北冥有鱼》)(6),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7)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对卖炭翁进行外貌描写的句子是:,。(8)《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二、阅读(47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3题。(14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三章)【乙】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①而谋。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夫吴国甚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轻,好须臾之名,不思后患。王若重币卑辞以请籴②于吴,则食可得也。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越王曰:“善!”乃使人请食于吴。不出三年,夫差③为禽④。(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注】①范蠡(lǐ):人名,越国大臣。②籴(dí):买进谷物。③夫差:吴国君主。④禽:通“擒”,捉住。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A.生于忧患

而王何患

不思后患

敌国外患B.举棋不定

举于鱼盐

举国上下

不胜枚举C.智寡才轻

郁郁寡欢

鳏寡孤独

轻诺寡信D.请食于吴

丰衣足食

食不裹腹

锦衣玉食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王何患焉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其王年少,智寡才轻,好须臾之名,不思后患。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文以议论为主,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严密。B.乙文叙写“夫差为禽”的故事说明居安思危的重要性,突出越王的知人善任,吴王的智寡才轻、不思后患。C.甲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D.乙文详写了“请食”前勾践与范蠡之间的人物对话,略写了“请食”的经过,详略得当,突出主旨。13.有人认为“艰苦的环境有利于成才”,也有人认为“优越的环境有利于成才”,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加以阐述。(3分)(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7题。(12分)材料一:①科学思维是形成生命观念的重要途径,是认知动机、认知行为、认知方式和认知品质的统一。科学思维的表现形式是科学思维方法,即认识事物的本质及事物之间的关系需要一定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中学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思维方法主要是指逻辑思维,包括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批判性思维,是形成概念、建构模型的重要思维方法。②逻辑思维在概念的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概念的建构要用到多种逻辑思维方法,其中分析和比较是基础的逻辑思维方法,其他方法都是建立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的。抽象程度越高的概念,用到的逻辑思维方法就越高级。[摘编自《生物学教学》(第43卷)第11期]材料二:认知动机是科学思维的起点,只有在“崇尚真知,追求科学知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我们才会相信科学,进行科学分析,产生“尊重事实和证据”的认知行为,“尊重事实和证据”是科学思维的前提;认知行为如何具体落实为认知方式呢?进行“正确的逻辑分析和推理”是认识事物及事物之间联系的核心;在认知的过程中,需要坚持质疑和批判的认知精神和品质。由此可见,认知动机、认知行为、认知方式、认知品质,是逐级提升的,体现出科学思维鲜明的逻辑层次。而认知品质在科学思维的全部过程之中得以体现。(摘编自吴成军《试论科学思维及其在生物学学科中的独特性》)材料三:①有人之所以会觉得物理枯燥,除了学科本身的严谨特质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第一次接触物理时一般在小学、初中,这时的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科学认识还不够全面,如果追问得够深入,所有关于“为什么”的问题都会以“不知道”而告终。但当你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把生物切片,每一个过程都是化学;把化学切片,每一个过程都是物理”,你是否又会觉得知识有趣了起来?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科学认识更加全面,从而获得有趣的知识体验,这正是科普的意义和价值所在。②从科普“飞入寻常百姓家”,到“润物细无声”养成科学思维,我们可在观念、内容、方式上持续发力。③一是从理解科学到参与科学。当前,技术飞速更迭、信息海量泛在、万物万众皆媒,青少年科普模式也正从传统的知识导向转变为科学思维导向。因此,亟待从科普观念上进行调整,即不仅要重视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要更多传递知识本身产生的过程,更加注重青少年科学思维养成、科学精神培育以及创新能力培养。④二是用研究科学的精神去做科普。由于青少年认知发展规律的限制,科学思维的养成不可能一跋而就。因此,要根据青少年的年龄和各阶段发展特点,鼓励引导各类传播主体在科普内容供给和科普方式上,强化科普思维养成意识,注重思维培养、方法训练等方面的优化设计,用研究科学的精神去做科普。⑤三是创造性的科学锻炼不可或缺。从科普实践的角度来说,科学普及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更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激发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摘编自《科普,更要普及科学思维》,《光明日报》2023年6月14日)材料四:培养科学思维是中小学学生学习的主攻方向。首先,培养科学思维是义务教育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是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性工程。其次,科学思维是面对未来新情境、新问题的创新思维,只有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养成科学思维,在未来不确定的社会中才能得心应手、迅速适应。再次,科学思维还是学生未来创造幸福生活的必须,有了科学思维,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创造生活、享受幸福。最后,科学思维是引领教师正确地教、学生正确地学,真正摆脱单纯知识学习记忆、为了考试而简单机械学习的必由之路。学生只有摆脱了知识立意的学习,科学思维才能得到培养,简单、机械、碎片化知识学习方式才能够被根除,学生的学习才能走向创造,学生才能够真正走向生命的自主成长。(摘编自《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大家谈》,“中国教育新闻网”2023年6月28日)1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生命观念形成的主要途径就是科学思维,中学生学习的科学思维方法主要是逻辑思维。B.物理学科严谨的特质会让我们觉得其枯燥无味,而科普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帮我们摆脱枯燥。C.因为科学思维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青少年往往受到认知发展规律的限制。D.培养科学思维是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中小学学生学习的主攻方向。15.图文转换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请仔细阅读材料二的内容,完成下图。(4分)16.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从简单科普到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思维,具体需要做到哪几点?(3分)17.请结合材料四的内容,说说义务教育新课标要求培养科学思维,对学生具有哪些现实意义。(至少答出三点)(3分)(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2题。(13分)漫山黄叶深处寻袁亚平①深吸几口,空气中有淡淡的海腥味。②时雨纷纷,点点滴滴注入心,激活了我的儿时记忆……③竹制的篦子上抹一点菜油,将黑发银丝一并往后梳理,盘成髻,罩上黑网套。深蓝色的斜襟布衣,青色的布裤,黑色的布鞋。衣衫整洁如洗。她是我的祖母。因为我的到来,祖母喜滋滋地在厨房忙着。灶膛里噼里啪啦燃着木柴,灶台上的铁镬热气腾腾,翻滚着桂圆。她抓一个鸡蛋,往镬沿轻轻一磕,快速掰开。那蛋清襄着蛋黄直溜而下,在沸水里凝固成白里透黄的一团,蛋香缕绫飘动持一柄铜勺,将桂圆和鸡蛋盛在一个朱红的高脚碗。“圆眼打卵”,这是乡村待客的最高礼遇。④我每年放暑假时,才坐木制的轮船到祖母家去。今年刚回到老家,祖母就煮一镬番薯饭,镬盖一掀,香气扑鼻,馋死人了!⑤祖母取了一个干净的瓷碗,用铜镬铲盛了一碗番薯饭,递给我。这碗番薯饭,番薯多,米粒少。番薯熟透了,一块块全红色的,又香又甜。我端着,风卷残云,很快见了底。桌上几盘菜,豆荚、茄子、青菜,这些都是祖母自己在后院种的。⑥用手一抹嘴巴,我要去玩了。少时的我,对海边的黄华山充满了好奇心。⑦那是瓯江口北岸,沿岸山上。每年秋深盛开野菊花,漫山皆黄。为此起名“黄花山”,“花”同“华”,“黄花山”后来成为“黄华山”。⑧我看过了许公堡,又去码头,看船首描着大眼睛的渔船,看船尾摇着橹的小舢板……直到傍晚,才往回走。⑨屋内有昏黄的光。一个光秃秃的灯泡,吊在横梁下。临窗的木桌上,立着一盏玻璃罩的煤油灯。供电不正常,断电时,就得点上煤油灯。晚饭是一碗番薯粥。祖母精打细算,为节省粮食,晚上吃粥。几个小碟,虾皮、泥螺、乌贼卵、白鳢生。⑩有些空闲了,祖母坐在小竹椅上,手摇一把蒲扇。蒲扇大而圆,沿边缝了蓝布条。我也拉了张小竹椅,坐在祖母对面,听祖母讲起家史。⑪祖父为本地名医,蜚声乡里。有一年霍乱肆虐,乡亲多有染病,腹泻、呕吐、四肢痉挛冰冷,亡者甚多。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祖父毅然出诊,却不料也染病去世。顶梁柱倾倒,殷实之家顿时陷入困境,⑫祖母面对这个沉重的家,搬出织机,开始织布匹和布带。晨鸡未鸣,她已起床。一天忙碌到黄昏。点着一盏菜油灯,灯芯突突的火苗,忽闪忽闪,那是生的渴望!⑬祖母背着一袋自己织的布匹布带,搭坐下海的木帆船。木帆船借风力行驶,出瓯江口。到东海海面。风浪里。船猛烈颠簸。祖母吐得昏天黑地……⑭十多天过去了,祖母挑了一担番薯丝。总算回家来。她脸庞瘦了一圈,两只眼眶发黑。她到了洞头好几个岛屿,用布匹布带与当地人交换番薯丝。以物易物,最原始的交易方式,成了祖母和家人活下去的保证⑮几十年过去了,祖母支撑着这个家。扛锄头,上山种番薯;拿镰刀,下田去割稻;爬木梯,在因里搭瓜棚;系马篓,下海涂拾贝类……风里来,雨里去,多少苦,多少累。⑯祖母用蒲扇帮我扑打脚边的蚊子,一脸的平静。这般苦都过来了,这世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⑰言及吃,祖母讲,潮涨吃鲜,潮落点盐。三寸喉咙深似海。言及做事,祖母讲,事干事干,靠自干。早起三日顶一工。事干着仔细,任何事都要做得比别人好。⑱祖母讲,有理不用高声,坦坦荡荡做人。天塌落只箬笠恁大,不要委屈,没有抱怨。各人头上一片天,心好见得太平年。⑲祖母起身,摸门边开关的线,拉一下,电灯亮了。她走进后面的房间,打开一个古式衣橱,对我讲,这是你阿爷留下的:象牙签,青布匣,线装本的《本草纲目》。还有一些线装书,也都是药书;锡盖,青花瓷的药罐,泛着幽光,沉默不语。这是我的祖父,尽管素未谋面,我闻到他的气息,感到他的脉动。⑳后来,我在北京求学,继而在京城工作。今年清明节,我妹妹去祭扫祖父祖母墓,拍了照片发到我的邮箱。我看得真切,左为松林劲枝的图形,右有一行字:长松之下,当有清风。(原文有删改)18.文章的题目是“漫山黄叶深处寻”,结合文本,谈谈作者寻到了什么?(3分)19.行文回忆了与祖母相关的儿时记忆。细读全文,说说祖母给“我”留下来哪些美好的回忆。(3分)生活层面:给予“我”乡村待客的最高礼遇“圆眼打卵”:①;②精神层面:满足“我”的好奇心。让“我”自由游玩;给“我”讲家史,教“我”做人的道理:③20.选择一个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2分)扛锄头,上山种番薯;拿镰刀,下田去割稻;爬木梯,在因里搭瓜棚;系马篓,下海涂拾贝类……21.请谈谈对文末句子的理解。(2分)我看得真切,左为松林劲枝的图形,右有一行字:长松之下,当有清风。22.小安认为本文可以作为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拓展阅读材料,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分)单元导读(节选)单元目录(节选)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怀景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它们是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又可成为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藤野先生》(鲁迅)《回忆我的母亲》(朱德)《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四)名著阅读,完成23-25题。(8分)【甲】吴用这次起身,已有计了。……便唤李固近前说道:“你的主人已和我们商议定了,今坐第二把交椅。此乃未曾上山时,预先写下四句反诗在家里壁上。我教你们知道,壁上二十八个字,每一句包着一个字。‘芦花荡里一扁舟’,包个‘卢’字;‘俊杰那能此地游’,包个‘俊’字;‘义士手提三尺剑’,包个‘义’字;‘反时须斩逆臣头’,包个‘反’字。这四句诗,包藏‘卢俊义反’四字。今日上山,你们怎知!本待把你众人杀了,显得我梁山泊行短。今日放你们星夜自回去,休想望你主人回来。”李固等只顾下拜。【乙】行者道:“我且问你,他那放火、放烟、放沙的,是件甚么宝贝?”娘娘道:“那里是甚宝贝!乃是三个金铃……”行者道:“利害!利害!我曾经者,打了两个喷嚏,却不知他的铃儿放在何处?”……行者道:“你若有意于朱紫国,还要相会国王,把那烦恼忧愁都且权解,使出个风流喜悦之容,与他叙个夫妻之情,教他把铃儿与你收贮。”2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家里壁上”“卢俊义反”“三个金铃”“风流喜悦”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B.“行短”意为“行为卑鄙”,出自施耐庵的小说《三国演义》,在[甲]语段中意义相同。C.[甲]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四个分句之间是选择关系。D.[乙]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那里是甚宝贝”转换为“不是甚宝贝”后,句意不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