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对策策略_第1页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对策策略_第2页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对策策略_第3页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对策策略_第4页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对策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对策策略<摘要>:《纲要》中指出“教师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而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告状行为是幼儿比较典型的一种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化的常见行为之一。告状行为是幼儿发起的几种师幼互动中发生频率最多的一次,所占比率高达28%左右。随着对幼儿教育的关注,人们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幼儿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告状?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若处理不当,会影响幼儿之间,师幼之间以及幼儿人际的关系,并对幼儿的性格、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要求我们教师在一日生活中正确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关系到他们能否带着正常的心态步入社会。理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认识真实的幼儿社会生活世界。<关键词>:幼儿现象的产生社会行为教师的态度<正文>:一.问题的提出: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我们一直会遇到小朋友告状的情况。大事、小事他们都会来找老师来解决问题。例如:每天我都会听到许多的“老师,他抢玩具!”“老师,他打我了!”“老师,他不跟我玩!”“他说以后不和我做朋友了!”然后缠着要老师当“裁判”,那么,遇到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到底该如何适当的应对呢。二.状况的分析: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集体规则,老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或3—6岁的幼儿将自己或别人受到的欺负向教师陈述的过程。对含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从告状的主体来说,它是3-6岁的幼儿,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在处理问题上存在依赖性和试误性。在幼儿期,幼儿的认识水平交低,缺乏生活经验,心理过程,特别是认知过程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独立性等都很差,而依赖性又较强,因而,他们对周围所发生的事件不能进行全面的、完整的评价,也不能应付和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或他们周围的问题,而成人特别是我们教师则毫无意外的成了他们心中的权威,幼儿一旦出现问题或遭受挫折,他们的告状行为就频繁出现,以求得教师的裁决和答复;另一方面是由于道德水平逐渐提高,他们已懂得把自己和别人的言行与一定的行为规则作比较,产生了一定的道德体验,当他们觉得别人的行为与行为规则不相称时,也会向教师告状。幼儿的告状内容不外乎这几种:一是受欺负,二是利益受损,三是打抱不平。三、幼儿园告状行为的主要类型幼儿的告状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各样的,但我认为幼儿的告状行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主要有以下几类:1.

幼儿希望获得教师的关注或认同而产生的告状行为。这种告状行为在幼儿园可以经常性的遇到。幼儿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如“老师,你看,她还没有吃完饭,我都吃好在玩了!”“老师,你看他把娃娃乱扔,我把它捡起来了!”这些幼儿的行为并不是为了制止同样的行为或者是为了惩罚对方,而是为了向教师表功,获得教师的赞赏,以此来抬高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2.幼儿为了能够得到教师公正的裁决产生的告状。这类告状行为在幼儿的告状行为中占很大比例。例如,有的幼儿在进行自由阅读活动时,常常一人独占好几本书,其他的幼儿不能进行正常的阅读活动,便向老师告状:“老师,他一个人拿了好多书,我都没书看了!”又如,“老师,是我先拿到玩具的,他抢我的。”3.

幼儿为打抱不平或维护纪律而产生的告状行为。有的幼儿遇到一些小朋友欺负别人时,就会产生正义感和同情心,会批评和制止这些不良行为,向老师检举:“老师,他把某某小朋友打哭了。”4.幼儿为了逃避责任,害怕受到批评而产生的告状行为。有些幼儿在欺负别人之后,当教师介入询问原因时,他们就会告诉教师:“是他先打我的”或“是他先骂我的”5.幼儿为了试探教师的态度而产生的告状行为。有时幼儿不大明确教师的要求或者不确定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教师的要求,产生的一种变相的询问。有一些幼儿报告的事只是其他幼儿的一些行为,如:捏橡皮泥时,教师要求捏鸭子,幼儿看到其他小朋友在捏别的东西时,他会对老师说“某某小朋友不在捏鸭子,老师你来看。”其实,他可能也想尝试捏其它的东西,想得到老师的允许后进行。6.幼儿嫉妒别人产生的告状行为。当幼儿看到别人在某方面都比自己强,自己又无法拥有或马上胜过他,也会向教师告状:“某某刚才说话了!我没理他。”其实是利用告状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这种不通过具体的行为来缩短与他人的差距,具有一定的消极性。7.幼儿“报复”别人产生的告状行为。比如A小朋友先向老师告状说B小朋友哪里做错了。B小朋友会故意找出A小朋友不对的地方,然后立刻跑到老师面前说“A小朋友刚才把娃娃家的玩具拿到拼图角了。”等心理品质教育,培养他们经受挫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教学活动中涉及的心理品质的教育,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隐形教育更是必不可少,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隐性的教育比在课堂上对幼儿进行的教育,幼儿更容易接受。由于遗传的因素不同,幼儿的类型各异,在加上生活环境的差异,因此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特有的行为表现,教师可以针对个别幼儿的行为和事件进行适时适当的教育。3.帮助家长正确树立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现在的孩子都是读生子女,家长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但是父母和爷爷奶奶不同,许多父母也知道不能溺爱孩子的道理。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但是严格并不是简单地等于态度上的严厉,在家里家长对孩子太严,幼儿没有一定的自由,这样幼儿只能在幼儿园发泄。有的家长还有好有一些错误观念自己的孩子绝对不能吃一局亏,别人打了你你一定要还手。因此教师要帮助家长正确树立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遇到困难是可以与老师商量,或是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六.结论:幼儿爱告状,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非常普遍的现象,作为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告状”对他们各个方面发展的价值,做一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在幼儿的世界里有许多成人不了解的东西,幼儿的头脑里也有许多成人不知道的想法,爱告状的幼儿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有许多的可爱之处。教师对告状行为的处理会影响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会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