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一册数学教案_第1页
小学一年级一册数学教案_第2页
小学一年级一册数学教案_第3页
小学一年级一册数学教案_第4页
小学一年级一册数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全册教学要求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

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

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一、>、V",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

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与初

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

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

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

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

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

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

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

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

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

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

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

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

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

动之中。

3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都处在浅显的阶段,应该充分利用学

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

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对参与程度的评价,应从学

生能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考察。对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评价,应

从学生是否主动地与同学合作、是否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是否愿意与同

伴交流各自的想法等方面考察。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

学过程和问题情境,随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对

数学的兴趣。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通过平时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

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五、课时安排:

周次时间单教学内容课时数机动

1一入学教育数一数4

2二比一比4

3:三1----5的认识5

4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

5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

60的认识和有关0的3

加减法

7四认识物体和图形4

8认识物体和图形4

9五分类22

10六6、7的认识和加减法4

116、7的认识和加减法4

128、9的认识和加减4

138、9的认识和加减法4

1410的认识和有关104

的加减法

15连加、连减、加减混6

16七11-20各数的认识6

17八认识钟表4

18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6

192、8、7、6加几6

203、5、4、3、2力口几6

211■总复习4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入学教育

教学目的:1、介绍学校生活,感受校园乐趣。

2、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的重要性,对学生提出学习数学要求。

3、让学生产生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通过师生交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数学书、数学奖品。

教学过程:

情感导入,设疑引入。

师: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生自由猜想。

师:我姓钟,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你们应该怎么称呼我?

让学生说,并适时教学生使用礼貌用语和体态。

师:我希望我能成为大家的好朋友,和大家一起快乐的学习数学。数学是一门

很有趣、很重要的课程,我们生活中比如买东西、乘车、旅游等都离不开数学,

工人制造机器、农民使用化肥、科学家把火箭、卫星送上太空,更是需要数学。

从今天起,我们大家可以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努力,看谁学得最好。

介绍校园生活。

新环境介绍。

你眼中的新校园、新班级是什么样的?

新朋友认识。

你叫什么?你认识了哪些同学?

新课本认识。

封面、编者的话、目录、内容。

你看了我们的课本想说什么?

提出新要求。

摆一摆、听一听、看一看、问一问、做一做。

奖励机制。

红桃心:奖励作业完成优秀的孩子。

黄桃心:奖励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

绿桃心:奖励课堂上遵守纪律的孩子。

任意十面桃心可以到老师那里兑换星级红花一朵。

6,介绍老师看作业的评价方法:优良一般差

三、课堂小结。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

数一数(活动课)

教学目的:1、熟悉学校,亲身经历在自然环境中数数。

2、学会将事物分类,数一数,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具体事物,发展抽象思维能

力,简洁的记录数据的能力。

3、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运用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有序的观察,安静整洁的记录。

教学准备:将班上的同学编排的队伍,确定观察范围,带好纸笔。

教学过程:

将学生编队,选小组长,确定观察范围,带好纸笔。

纪律要求:

不能乱跑、不能高声大喊、安静守纪。

内容要求:

参观我们的校园里有哪些事物?数一数有多少?并用手势表示多少。

四、带领学生参观校园

按照从校园外到校园内、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校园。

从校门一花园一花园的两边f操场

小组长带小组成员各就各位,观察事物,自由地数一数。

集中交流小组成员比一比谁看到的东西多,数的结果是否一样,然后决定是否

要重数。

五、带领学生回到教室交流。

请各小组的小朋友在小组内互相汇报情况,你看到了什么?有多少?

推送一位观察仔细,记录工整的小朋友汇报。

评选出最优秀的学生,并评一评其他学生。

六、小结。

交流参观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七、作业。

1、数一数院子里的树木有多少?

2、数一数家里的碗、筷?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数一数

教学目的:1、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培养学生数数的能力和数数的方法。

2、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学习、爱同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教会学生数数的方法,学会按顺序数数。

教学准备:投影仪、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口头数数。

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同桌同学互相拍手数数,然后请几位会数数的同学数给大家听,再让不会数的

试着跟大家数几次。

看图数数。

激发观察兴趣。(投)

师:有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

来了,大家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互相小声讨论,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

一种,教师要反复问:还有什么?

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从小到大或从远到近、从高到低等顺

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国旗:1单杠:2凳子:3垃圾桶:4

远处的楼房:5花:6小鸟:7树:8

女孩:9男孩:10

数到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

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老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数数看。

在数的过程中结合图片内容渗透团结同学、爱护环境、尊敬老师、热爱科学、

爱运动等思想教育。

认读1一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老师再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学生

说数。

数教室里的实物。

儿歌《拍手歌》。

小结。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长短

教学目的: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

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

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比较的方法,会比较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准备:两根长短不一的铅笔、几根长短不一的尺子、绳子,投影。

教学过程:

感知物体有长短。

引导观察。

师:请小朋友把学具袋打开看看,有什么?

生:有尺子、铅笔、绳子。

交流、汇报。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里面的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长短。

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学生可能说:看出来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用绳子测量;用尺子量的……,

只要有道理,师都要予以肯定。

师: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

是把小棒平放在桌上,都有一个共同点:一般要把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反馈练习。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小组合作,想比什么就比什么。

学生学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

巩固练习。

投影练习一第6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

投影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整理学具。

先把学具中最长的装进去,再把学具中最短的装进去,最后剩下的也放进去。

课堂小结。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高矮

教学目的:1、通过学生观察,懂得把垂直摆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高矮,

初步感知物体有高矮,通过学生的活动探讨比高矮的不同方法。

2、通过小组活动,懂得长短和高矮在实际生活中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感受

到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初步感知高矮。

找三个身高相差比较大的同学,让生说说谁高谁矮,使生对高矮有一个直观的

认识。

找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让学生判断高矮。分小组自由讨论,

看一看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师:高矮实际是属于比物体长短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垂直摆放

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高矮,把水平摆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

让学生明白比高矮实际上就是比长短。

实际操作。

游戏。

⑴同桌比一比高矮:你们是怎么比的?

站在同一个高度上,不能提脚,不能蜷腿.

⑵排队游戏:5个同学站一排,高的站在前面,矮的站在后面。小组讨论并排

一排,你们是怎么排的?

书上12页第7题。

通过判断图中的三种动物的高矮,可以巩固知识。

书上13页第8题。

左图是摸高游戏,右图是摆木块游戏,学生通过活动,丰富“高矮”的感性认

识。

书上13页第9题。

第一组是比高矮,通过活动使学生加深对高矮的认识和了解比高矮的正确方

法。

第二组是间接比较讲台和课桌的长短,必须借助字条来进行。

第三组是一个有趣的猜长短的游戏。

把最矮的树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把爬得最高的小兔圈起来。

把五个蘑菇从矮到高排列起来。

小结。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同样多、多、少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

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教学难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

教学准备:'主题投影、苹果、圆片、三角形等图片。

教学过程:

听故事导入。(投)

老师讲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引出三只小猪帮邻居小兔子盖房子的画面。看,

小猪搬木头,小兔子搬砖头,大家干得可欢了!小房子很快就盖好了!屋前草地

上的小石桌上摆着许多好吃的,那是小兔子用来感谢小猪的。

探究新知。

体验同样多。

师:观察图上有几只小兔子?一只小兔子搬了多少块砖?

生回答,师一边贴小兔子和病的图案。

师:一只小兔子搬一块破,小兔子的只数和砖的块数谁多谁少?

生回答师总结:一只小兔子对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

我们就说小兔子和砖的数量同样多,这样一个对一个的方法就叫一一对应。板书:

同样多。

体验多一些、少一些。

师: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生回答,师一边贴小猪和木头的图片。

师:是小猪多还是木头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回答,师用连线的方法,一只小猪对应一根木头。

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板书:

多、少。

图上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比?

学生动手操作。

第一行摆4个圆,在圆的下面摆三角形,三角形比圆多一个。第二行摆几个三

角形?

第一行摆5个苹果,第二行摆的比第一行少一个,第二行摆几个?

可以让学生任意摆,然后用“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和谁同样多”说一

说。

三、小结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0的认识

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说图与故事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明白0的含义,

它既表示没有,同时又可以表示起点。

2、要求学生会读、写0。

3、掌握一个数与0相加、相减的运算。

4、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难点:“0”的含义,有关。的运算。

教学准备:数字卡6张、小猴图1张、桃子图2张、直尺1把。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小猴历历今年上了一年级,星期天,妈妈在家想考考历历的本事,于是

拿出了两个桃子作为奖品,对小猴说:“历历,你能说说什么是0吗?如果你能

说出来,妈妈就送给你两个桃子。”小猴神气的说:“那还不容易,我现在就告

诉你。”

出示P29页的图,先从小猴跟前拿走1个桃子,说说桃子哪去了?再

吃掉1个,还有桃子吗?历历哈哈大笑:“妈妈,还有桃子吗?”一个桃子也没

有也就是“0”个桃子。

学习“0”。

①小朋友你知道“0”是什么意思吗?请几个小朋友说说。

②“0”除了表示什么也没有之外,还表示起点。出示直尺,看看“0”排在什

么哪里?表示什么意思?

③“0”像什么?学习写“0”。

有关“0”的运算。

⑴小猴回答了完妈妈的问题,高兴的来到了树林里,在树林里,它听到了小鸟

在树上唱着动听的歌曲,小猴很想跟它们交个朋友,于是它爬上了树枝,想想会

发生什么事呢?

引导看图:3-3=0

⑵小猴来到了池塘边。

①小猴看到了什么?左边的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右边的荷叶上有几只青蛙?

一共有几只青蛙?

②小猴觉得小青蛙蹲在荷叶上一动也不动,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用什么算

式表示?

4-4=0

③小猴觉得真没趣,谁也不跟它玩。这时,它看见了5条小鱼,它很想抓一条

鱼来玩玩,想想它抓到了鱼没有?

看算式:5—0=

⑶回顾所学。

想想“0”表示什么意思?观察板书你发现了什么?

3-3=04+0=4

4-4=05-0=5

练习。

P29页“做一做”。

P30页Tl、T2题。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比大小

教学目的:1、认识符号“=”、"V"、“>”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

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图片、投影。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新课。

师:(投影)看一看图上画了什么?谁来根据画面编一个故事?小组内先互相

说说。

师:猴哥哥过生日,它请了朋友们来家里做客,它一共请来了几只猴子?(2

只)它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水果呢?(梨、香蕉、桃子)每种水果有多少呢?(梨

4个、香蕉2个、桃子3个)

师:(摆图片)水果摆得很乱,怎样整理可以让大家看得出哪种水果多,哪种

水果少?

学生动手操作。

1、师:请大家来摆一摆,比一比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

(摆完后)哪样多?哪样少?桃子多还是少?(因为没有谁

和桃子比)引出先要确定“谁与谁比”。

观察并讨论哪两种水果可以进行比较,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梨和桃子比、

梨和香蕉比、桃子和香蕉比、桃子和梨比、香蕉和桃子比、香蕉和梨比。

(看图)我们比的时候要一个对一个比。

2、教学。

师:梨和桃子比,梨有4个,桃子有3个。梨的个数比桃子多,也就是4

比3多或者说4比3大,我们可以写成:4>3。“>”叫做大于好号,读作:4

大于3,观察的写法,大口朝左,小尖朝右,像右手虎口部分张开的样子。

请生分析梨和香蕉的比较情况,得出:4>2,读作:4大于2

比较:4>3、4>2,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联系?

(相同点:都是4和一个数比,都是〉;不同点:一个4大于3,一个4大于2;

联系:2、3、4中,4最大。)

3、教学。

师:哪种水果的个数是三种水果中最少的呢?

香蕉和梨比(写成2<4,读作2小于4)

香蕉和桃子比(写成2V3,读作2小于3)

观察“V”的写法,大口朝右,小尖朝左,像左手虎口部分张开的样子。

4、小结:“<”、非常相似,它们都是大口朝大的数,小尖朝小的数,

不同的是大数在左,“V”大数在右。

5、独立练习。

桃子和梨比(3<4)

桃子和香蕉比(3>2)

猴子和梨比(3<4)

猴子和香蕉比(3>2)

猴子和桃子比。(没有多余的猴子,也没有多余的桃子,我们就说猴子的只数

等于桃子的个数,用算式表示:3=3,读作3等于3。)

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P17页、P18页做一做第一题、P21页第5题和第6题。

P17页:可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思考,看出萝卜多兔子少,所以不够吃;

或者是兔子是5,萝卜是4,5>4,所以不够吃。

P18页做一做第一题:首先要学生理解“<”、">”的含义,其次看图填数。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第几

教学目的:1、知道几个和第几个,能够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教学重点:知道几个和第几个,能够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教学准备:图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能吃,一天他在一家蛋糕店吃蛋糕,他吃一个

不饱,又吃了一个还不饱,直到他吃第4个,才觉得饱了;他拍了拍肚子,

叹了口气说:“要知道吃第4个才能饱,先吃第4个该有多好啊!”

师:他说得对不对呢?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师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教学“第几”。

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一共有几个人在排队?谁排地第一个?从前面

数,第3个人是谁?

从前面数,戴帽子的叔叔站在第()个,从后面数戴帽子的叔叔站在第

()名。

用一句话描述背包的阿姨的位置。(背包的阿姨站在从前数的第二名或者从后

面的第四名的位置上。)

小结:“第几”是表示一个位置。

教学“几个”。

从前面开始数数到小朋友,一共数了多少个人?是哪几个人“从前面数”在这

里起什么作用?如果去掉这几个字会出现什么情况?

(从前面数”限定了数的顺序,具体是哪几个人,如果去掉,所数的人可以是

前面的3个,也可以是后面的3个,也可以是中间的3个,还可以是任意的3

个。)

比较“第几”和“几”的区别。

师:同是一个3为什么有时表示“3个人”,有时表示其中的“1个人”呢?

小结:一个数既可以表示几个事物,既表示多少,也可以表示位置,即“第几”。

练习。

书上P18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照片上一共有几个人?从左数爷爷排在第几个?从右数

奶奶排在第几个?我的左边有几个人?

三、巩固练习。

1、一共有()个水果,从右数第5个是(),从左数柿子是第()

个,苹果是第()个,苹果的左边有()个水果,右边有()个水

果。给第5个水果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用第几或者几表示的事吗?

四、全课总结。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几和几(练习)

教学目的:1、能熟练、准确地说出4和5的组成,通过各种游戏达到熟记的

目的,为学生准确地计算加减做好准备。

2、培养学生的表象思维能力。

3、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4和5的组成。

教学难点:准确无误地说出4和5的组成。

教学准备:4个数字小动物、5个数字小动物。

学生准备:5张小纸片。

教学过程:

回忆所学。

上节课我们在小圆片和小棒的帮助下,学习了4可以分成几和几,5

可以分成几和几,今天我们要把小圆片和小棒放在脑子里,让他们帮助我们。

复习4和5的组成。

在脑子里想出4个小圆片,在脑子里分分,想一想4可以分成几和几。

444

AAA

312213

记一记,背一背。(背熟了的好玩游戏)

在脑子里想出5根小棒,在脑子里分分,想一想5可以分成几和几。

5555

AAAA

41322314

记一记,背一背。(背熟了的好玩游戏)

手势游戏。

4的组成:我出1,你出(),1和3组成4。

5的组成:我出1,你出(),1和4组成5。

找朋友。

出示1—4四个数字动物游戏。

和组成4就是好朋友,帮小动物找到它们的好朋友。

出示1一5五个数字动物游戏。

教法同上。

读一读。

练习。

P22:T8、T9、T10„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几和几

教学目的:1、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培养学生有序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4和5的分解和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石头、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4的分解和组成。

师:金石头,银石头,老师手里有几颗石头?(师右手出示4颗石头)。猜一

猜:左手有几颗?右手有几颗?

生:猜不着。

师:你们试着分分看,看谁和老师分得一样。

动手操作,学习4的分解。

生小组自由分,老师巡视,生一一汇报结果,师将结果板书在黑板。

生:OOOO

OOOO

OOOO

师: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1和3。

板书:444

AAA

312213

师:把谁拿来分谁就是整体,这里谁是整体?(4是整体,3和1、2和2、

1和3是部分)当整体不变时,左边的部分减1,右边就会加1。

学习4的组成。

师:刚才分石头时,左边摆3颗,右边摆1颗。为什么?

生:因为3和1合起来是4。

师:左边摆2颗,右边一定摆2颗,为什么?

左边摆1颗,右边一定摆3颗,为什么?

生回答,师板书:

312213

VVV

444

练习。

书上P19页的做一做。

动手操作,合作学习5的分解和组成。

自学。

小棒图分解组成

练习。

书上P20页的做一做。

巩固练习。

1、下面添上几就能组成5呢?在()里添上梨子。

2、书上P22页的第8题。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加法(练习)

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说图意,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能正确算出结果,

并逐步过渡到抽象计算。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表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含义,正确地计算加法。

教学难点:不借助实物说出计算的结果。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

你看到了什么?用什么算式来表达?为什么要用加法?加法表示什么意思?

(合在一起)

在观察图片时要仔细看看到底是离开了,还是走来了,一定要分辨清楚。

2:练习。

P27页T1题:用手把右边的这副图盖住,看左边的图。

你看到了什么?请几位小朋友说说。(2+1中2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1还可

以表示什么意思?)

2+2中2可以表示什么意思?(2只小花狗、2只小灰狗)

P27T2题:摆出自己的小棒作好准备。

1+1想一想该怎样摆小棒,动手摆一摆。

2+1先在脑中想想该怎样摆小棒,动手摆一摆。

1+2

3:说一说:2+11+2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P27T3题:现在我们要收起小棒,没有小棒,怎么做算式呢?

2+1

在大脑中想想,2根小棒,再摆1根小棒。

利用数的组成。

P27T4题:看图说图意,把算式补充完整。

4:课堂作业。

在中字本上试做几道加法计算题0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加法

教学目的: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

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

心。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投影、5个圆片、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复习。

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出示数字,读书。

按顺序填数。

()3()5

二:探究新知

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后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师:一名同学与两名同学走到一起,一只红纸鹤和两只蓝纸鹤放在一块就是和

起来的意思。

学习加法算式。

由人和纸鹤的数量抽出数字1和2。

师: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用尺子书写“+”。

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老师板书"”并在等号后

面写上3o

师: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

读加法算式。

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他能用1+2=3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师:这副图还可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来表示。

①有2只蓝纸鹤,有1只红纸鹤,合起来就是3只纸鹤,算式是2+1=3。

②有1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3个小朋友。1+2=3。

③有2个男同学,1个女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2+1=3。

④有1个女同学,2个男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1+2=3。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做一做”左图。

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2)“做一做”右图。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②学生操作。

③汇报交流。

4+1=5、1+4=5、3+2=5、2+3=5、...

看图,体验加法含义。

观察P23页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思,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看算式摆一摆。

看练习三的第2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表示。

四、全课小结。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减法(练习)

教学目的:1、能用语言正确地表达图意,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2、能准确地计算减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准确的计算减法。

教学准备:教师和学生都准备5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出示教学挂图。

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要求说出物体的个数、动态的形式。

用一个什么算式表示图中的小朋友跑了?

这个算式怎么读?在田字格怎么写?

出示第二副图。

方法同上。

完成书上的练习。

P27页T5题:对照竖式,说一说两副的意思,想想书上,你想问一个什么问

题?要求说出原来、跑了、还剩等关键词。

P27页T6题:拿出自己准备的5个小圆片。

集体学习:3-2我该先摆几个小圆片,再摆几个,最后还剩几个?

学生自己摆一摆:4-35-2请摆的好的小朋友上台摆一摆。

P27页T7题:没有小棒怎么摆呢?说说你的方法。

独立完成P28页T8、T9题。

加减混合。

复习数的组成,完成练习。

P28页T10题:尽量利用数的组成。

拿好车票去上车。

先把车票上的算式先读一读,然后再计算结果,该上哪路车就往哪里贴。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认识1—5

教学目的:1、认识1-5,会用1一5这五个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地读、写1一5这五个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利用“野生动物园”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

数学的快乐,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学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1—5的写法。

教学准备:图片、计数器、投影。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秋天到了,老师带小朋友去动物园参观。小朋友可开心了,他们看到了许

多动物。出示“野生动物园”图。学生小组自由观察。

图画里有什么?各有多少?师提示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数。2、用

1—5表示图画中的人和物。

在学生说出人和物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图中的人和物。

师同步在黑板上同时出示图片和数字:“生活中许多事物都可以用数来表示,比

如太阳的个数可以用“1”来表示。”并提问:图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1”表

示?2、3、4、5的教学过程仿“1”的教学方法。3、

游戏:P16页的做一

做。

请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一5各数表示。

4、1-5各数形状的认识。

同桌互相说一说1一5这五个数字像什么?用你喜欢的方式最快的记住它

们。

指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认识数序。

逐次感知1—5的数序。

教师出示计数器,一个珠就用数字1表示,一边拨珠一边问:再拨上一个珠是

几颗珠?用数字几来表示?

整体感知1—5的数序。

让学生将点子图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一边问: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

几?……

课堂练习。

练习二的1—4题。

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图中是什么动物?数一数有几只就在后面写几,写的时

候要认真、工整。

第2题:引导学生先看第一幅图:有几只口哨?用数几表示?然后完成其它三

道题,连线时要求学生用尺画线。

第3题:使学生明确应根据下面给出的数来涂色。

第4题:引导学生先想想1-5的排列顺序,然后在小旗上填数。

三、小结:学了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整理和复习2

教学目的:1、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和序数的意义,并要求学生用一一对应来

比较多少。

2、会正确、熟练的书写0—5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序数和比多少。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多少。

教学准备:水果图片5张、小猴图片2张、桃子数个。

教学过程:

一:小猴的生日卡片。

师:小朋友们,今天是小猴的生日,它受到了一张奇怪的生日卡片,说如果能

全部答对,就会一个让他惊奇的礼物,你能帮小猴拿到礼物吗?(出示5以内的

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回答)

二:分礼物。

师:小猴拿到了礼物很开心,为了表示感谢,他要邀请5个小朋友到它家去做

客,谁去?(指名学生上台)

师:小猴准备了一些水果给你们吃,(出示4个水果)谁来给他们5个人分分?

(指名一个学生上台分)

师:一个人吃了一个水果,这种方法叫一一对应。那么大家看看,是水果多一

些?还是人多一些?至少还要几个水果才够吃?

三:完成练习。

P31T6题。

只要求正确,不提速度方面的要求。

P31T7题。

先让学生说说图意,老师同时也介绍一下有关体育的知识,再让学生把图中小

选手位置用数字表示出来。

P31T8题。

引导学生看图,一只小鸡对一条虫子,有2只小鸡没有虫子吃,小鸡有多余,

小鸡的只数比虫子多2,还可以说虫子的只数比小鸡少20

P31T9题。

学生除了可以在书上描数字外,还可以在中字本上练习写写,每字写一排。

四:P31页的思考题。

这是一道条件不确定的开放题,右边小猴篮子里桃子的个数不确定(0或非0),

所以不能确定右边小猴桃子的个数肯定比左边小猴的多。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整理和复习(1)

教学目的:1、本节课将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如:数数和数序、“0”

的意义、数的大小等。

2、正确理解计算加减法,并初步理会交换律,与初步感受数学中的变

化规律。

教学重点:数数、数序、数的计算与运算规律。

教学难点:算式中所蕴涵的汇率。

教学准备:动画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森林舞会)

请几位小动物出场:数一数有几只动物?用手势告诉老师并说说你是怎样观察

的?

又跑来几只小动物,现在都到齐了,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谁能把它们排成整齐

的队伍?

二:报数游戏:谁排第1?谁排第2?谁排第3?

从左数、从右数。

老虎大王的难题。

把没有顺序的0到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从中随意抽2个数字比较他们的大小。

三:复习“V”。

完成书上的练习。

1、P30看图完成T3。

看看这三幅图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不同?随后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相同多

的苹果,摘下的越多留下的就越少。

2、P30T4看图完成填空。

说说:3+0=30+3=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P30T5引导看图。

4个鸡蛋,打破了1个,还剩几个?

4-1=3

独立完成其余各题。

看看这几幅图以与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认识物体和图形(立体图形)

教学目的: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

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

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

间观念。

教学准备:图形卡片、投影仪、各种形状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小朋友,今天智慧爷爷给我们带来了一大袋礼物,你们想知道这是什么

礼物吗?请小朋友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看,智慧爷爷还有一个提出一

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分一分,揭示概念。

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师巡视。

小组汇报。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揭示概念。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三:摸一摸,感知特点。

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

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汇报交流

O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能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应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说出来。)

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

体图形。

用同样的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

圆柱和球的图形。

四:记忆想象。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再让学生把这些

图形贴在黑板上,然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

让学生闭上眼睛按老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图形。

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老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让学生例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做“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

平的面,能任意的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较稳

固。

游戏:看谁摸得准。

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老师说物体图形,学生摸。

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五的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

个?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完成

0

五:全课小结。

游戏。

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搭一

搭。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认识物体和图形(平面图形)

教学目的:1、使学生直观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说出它们

的名称,并能识别。

2、体会平面和立体的联系与区别。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协作精神,渗透“事物之间有

着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平面和立体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冬天来了,下雪了,小鸡、小鸭和小猫都跑到雪地上玩,雪地上留下了一

幅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来猜猜这些画是谁画下来的?

(生自由回答)

—:探究新知。

由立体图形抽出平面图形。

师拿出长方体把其中长方形的一面贴在黑板上,描出一个长方形。

师:小朋友,请你们照着老师的样子把手中的立体图形用铅笔在纸上描出它的

某一个面,看谁描得又快又好。

生分小组,自由描出立体图形的某一个面。

三:整理归类。

师在黑板上用立体图形描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平面图形,请学生

把手中的图形和黑板上一样的图形贴在一起。

学生汇报,老师概括名称。

你看看这一类图形有什么特征?

长方形:是方的,有两条长长的边和两条短短的边,有四个尖角。

正方形:是方方正正的,四条边都一样长,有四个尖角。

三角形:是尖尖的,只有三条边,有三个尖角。

圆:是圆圆的,没有直边,没有角。

摸一摸,形成平面图形概念。

请你闭上眼睛,摸一摸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自己说一说你有什么感

觉,然后老师指名说一说。

四:课堂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例举生活中的物体说说,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的平面图形。

学生可能会说“铅笔盒是长方形的”此类错误,老师要与时纠正说“铅笔盒的

这一面是长方形”,防止混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2、“做一做”第2题。

师出示一幅由各种平面图形组成的蝴蝶画,请学生说说它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

成的。

让学生自由想象,利用学具,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来,并

将部分作品展览。

3、P37T4题。

请学生用手中的平面图形的学具拼一拼,拼成各种自己喜欢的图形。

4、P37T5题。

请学生在立体图形的实物上摸出这个平面图形来。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复习物体和图形

教学目的:1、在练习中熟练的辨别各种平面图形和各种立体图形,同时渗透

分类数的思想。

2、利用手中的学具拼一拼、搭一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合

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的辨别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并能分类数。

教学难点:在一个拼或搭的图形中,数出各类图形的个数。

教学准备:生:彩色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各一个,长方体、正

方体、圆柱体各一个。

教学过程:

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老师这里有一幅很美很特别的画,大家

想不想看看?

二:练习。

P36T1、

观察图,图中有没有我们学国的图形?在哪里?用我们学过的图形还能画成这

么美的画。

这幅画有一个小小的缺点,你能看出来吗?听老师的指挥,拿出彩色笔为它

涂上美丽的色彩。

把圆形涂上黄色,把正方形涂上兰色,把长方形涂上紫色,把三角形涂上红色。

T2、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能构成这么美的图案,其实用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球能搭成更神气的玩具。

书中用它们搭成了什么/你想不想搭一搭?那我们必须知道用了几个长方体?

几个正方体?几个圆柱?几个球?学生数一数后订正。

T3、

看一看下面是什么图案?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

圆形?

学生认真的数一数,填一填。

T5、

一行一行的观察,右边的物体哪个能画出左边的图形?

重点思考:圆柱、圆锥、球哪个能画出圆形?

T6、总结思考:

我们这节课练习了什么?

你想不想用手中的学具拼一拼、搭一搭,和你的同桌动脑摆摆搭搭。

展示学生作品。

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分类⑴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观察房间书柜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

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每小组2袋不同的学具。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激趣导入。

师:最近晨晨搬了新家,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参观一下晨晨的新房间。

CAI:出示小朋友房间乱七八糟的镜头。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对晨晨说些什么?

(生自由发表意见)

2、感知分类。

CAI:出示小朋友开始整理房间,把物品一层一层分类摆放好的镜头。

师: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师:小晨晨整理完以后房间看起来干净了,东西也比较容易找到,希望小朋友

们能养成讲究卫生,把东西有序摆放的好习惯。

分类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你们家有没有把同一类东西摆放在一起的现象?

(生自由回答)

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摆一摆”。

师:秋天到了,有许多好吃的水果,邱老师想开一个水果超市,我运来了

很多水果,请你当一回超市员工,帮邱老师把这些水果分类一层一层放在货架上

去。

(各小组齐动手,将学具袋中的图片倒出来,贴在货架纸上)

师:你们分得都很好,请每小组推荐一个人上台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摆放

的?

(每小组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摆放情况)

2、“数学乐园”。

师: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为了谢谢你们,邱老师请你们去“数学乐园”

玩一玩。

CAI:出示“数学乐园”,通过四关,就能获得大奖。

①“分一分”。

CAI:P39“做一做”

(各小组将学具袋中的图片倒出来,分一分。老师不提要求,分完后让学生说

说为什么这么分。注:可以按水果分、按颜色分也可以按图形分)

②“圈一圈”。

CAI:P40T1题。

(先让学生说说有些什么?请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再说说为什么这么圈)

③“涂一涂”。

CAI:P40T2题。

师:你看到了什么?对,这些都是一些交通工具,首先请你把这些交通工具分

一分。(生分完后,师提要求请把汽车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④“找一找”。

P40T3题。

CAI:逐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