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道德与法治项目式教学策略_第1页
论小学道德与法治项目式教学策略_第2页
论小学道德与法治项目式教学策略_第3页
论小学道德与法治项目式教学策略_第4页
论小学道德与法治项目式教学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项目式教学,又称项目化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驱动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探究,调动其知识、能力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其形成对核心知识与学习历程较为深刻的理解,且能在新情境迁移。目标牵动、活动联动、问题驱动以及评价推动等,都是小学道德与法治项目式教学的有效策略。一、设定有高度的目标,以目标牵动项目任务清晰、明确的项目化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项目化学习任务的指南。为了更好地发挥项目化学习任务在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教材内容以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作用,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石,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定有高度的目标。(一)以教材内容为基石,设定有高度的目标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辅助工具,也是教师开展项目化教学的主要支撑材料。在教材中包含着丰富多元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内容有趣的典型案例等。因此,教师应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以相关的教材内容为基石,设定有高度的项目化教学目标。以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美丽文字民族瑰宝”这部分内容为例,通过深入挖掘教材,教师发现:这部分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了中华民族美丽的文字,包括中华文字的起源、演变过程、音形义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内容能够让学生清晰地认识与了解“象形文字、金文、小篆、隶书、楷体、草书、行书”等不同类型的美丽文字以及这些美丽文字的演变过程。同时,从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插图表格等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中,学生也能够感知、体会到中华民族多样化文字的独特魅力,如:维吾尔族文字、藏族文字等。这一切,又能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教材中的这些内容为基石,教师设定了项目化学习目标:以探究中华文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为契机,激发学生探究、理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进而让他们逐渐形成文化自信。(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定有高度的目标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是项目式教学的风向标。因此,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定有高度的目标。以项目化学习任务——“汉字里的秘密”为例,教师从政治认同和道德修养的视角,设定了项目化学习目标,具体如下:在政治认同方面,学生能够以了解汉字文化、中华民族多样化的文字为契机,产生对中华文字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对发明美丽汉字的中华民族产生价值认同;在道德修养方面,学生能够以汉字文化、中华民族多样化的文字为切入点,感知、体会汉字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包括汉字中的“仁”“义”“礼”“智”“信”“友善”“勤劳”“节俭”等。通过理解、传承、弘扬汉字中的这些传统美德,助力学生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政治认同与道德修养,是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在本课时中,教师从政治认同和道德修养两个方面设定的项目化学习目标,既比较清晰,也比较有高度。以该目标为引领,学生能够在深度理解中华汉字文化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二、设计有密度的活动,以活动联动项目任务项目化学习,通常是由主题鲜明、环环相扣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为了更好地发挥项目化学习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作用,教师应围绕项目化学习目标,联系异彩纷呈的实际生活,设计一些高密度的输入和输出活动,并以这些活动联动项目任务。(一)高密度的输入活动输入和输出是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输入是前提,输出是拓展;输入是吸收,输出是内化。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学生顺畅输出,教师应依托主题鲜明的项目化学习任务,有序、有趣、有效地开展高密度的输入活动,让学生更为扎实、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汉字里的秘密”这一项目化学习任务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搜集资料”“分析整理”“探究秘密”等学习任务活动。首先,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各种途径,广泛搜集了一些关于中华民族文字演变历史、汉字文化等内容相关的资料,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汉字的演变历史,汉字文化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脉络清晰地梳理。之后,学生以合作探究、分享交流的形式,从这些资料中进一步分析、整理源远流长的汉字历史、多姿多彩的汉字文化以及多样的文字等;分享交流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程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度。紧接着,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究一些汉字中所蕴含的秘密,包括象形文字的形成过程,小篆的演变过程等。通过高密度的输入,学生逐渐对汉字里的秘密有了全面、深入、细致、清晰的认识与理解,学生对汉字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了更广、更深、更透的理解。而这,也为学生流畅、自如地输入关于汉字的历史、文化等秘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高密度的输出活动项目化学习中的输出活动,是学生灵活运用、逐步内化相关知识的一个过程。聚焦输出活动,教师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相关知识的能力。以输出为契机,学生也能够将中华汉字文化内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品格,将各种汉字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语言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化学习任务“汉字里的秘密”时,教师设计了“微演讲”“微创作”“微展示”等高密度的输出活动。在“微演讲”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搜集、整理、归纳的汉字历史、汉字文化、多样化的中华民族文字等素材,展开了声情并茂的演讲。以“微演讲”为契机,学生之间能够互通有无,更全、更深、更细地理解“汉字里的秘密”。在“微创作”活动中,学生以“文字‘年代尺’”“古今汉字对照表”“手抄报”“海报”等形式,展现了汉字里的秘密。形式多元的“微创作”形式,让项目化学习任务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对汉字文化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晰、准确。在“微展示”活动中,教师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清晰、完整展示了学生的创新成果,包括学生设计的文字“年代尺”,古今汉字对照表、手抄报等。高密度的输出活动,能够联动项目化学习任务,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参加项目化学习。同时,在流畅、自如的输出活动中,学生也能够充分调动已有知识、能力、品格等,创造性地解决项目化学习任务中的问题,以此将相关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养。三、设置有梯度的问题,以问题驱动项目任务问题驱动是项目化学习的一个典型特征。本着更好地发挥问题在驱动项目化学习任务方面的作用之目的,教师应参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以及项目主题等,设置有梯度的问题。(一)根据学生认知,设置问题梯度在利用问题驱动项目化学习任务时,如果问题情境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间距离过大,那么,问题的驱动作用也就会减弱,甚至失灵。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设置一些难易适度、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有梯度的问题。例如,在驱动学生完成“搜集资料”“分析整理”“探究秘密”等项目化学习任务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设计了这样一条问题链:1.汉字是中华民族唯一的语言文字吗?2.除了汉字之外,中华民族还有哪些语言文字?3.从中华民族多样性的语言文字中,你能够体会到什么?4.现代的汉字与古代的汉字有哪些异同之处?5.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哪些过程?6.不同时期的汉字,分别具有哪些典型的特征?7.书法的字体有哪些?分别是什么?8.分析整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9.相比而言,运用哪种方法整理资料,效果会更好?10.在探究汉字里的秘密时,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因为教师设置的问题梯度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相符,所以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能够轻松、自如、高效地完成项目化学习任务,并以此为契机,开阔文化视野、发展思维品质以及提升道德修养等。(二)根据项目主题,设置问题梯度在设置项目化学习任务问题情境时,教师不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要紧紧围绕项目主题。项目化学习任务中一系列的问题情境,都应该紧紧围绕项目主题,且犹如通向项目主题的一道道阶梯。通过思考、分析、解决与项目主题相关的问题,学生就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升华项目主题,提升学习效益。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微创作”项目化学习任务时,教师设置了这样一条问题链:1.通过搜集资料、分析归纳、梳理总结,你发现了汉字中的哪些秘密?2.这些汉字中承载着哪些古代文化信息?这些文化信息之间是否存在联系?3.从汉字中,你能够发现哪些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这些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是否密切相关?4.在你的海报、手抄报、年代尺、古今汉字对照表等“微创作”中,如何清晰、直观,且有创意地展示、表现汉字里的古代文化信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等“秘密”……以紧扣项目化学习主题的问题为驱动,学生不仅能够更进一步地理解汉字里的秘密,而且能够在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形象、直观、清晰、创新地表现这些秘密,以此引领学生迁移运用汉字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塑造他们的文化品格。四、实施有广度的评价,以评价推动项目任务《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应发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和以评育人的功能。在项目式教学中,评价也具有促学、促教、育人的功能。教师应对照有广度的评价量规,立足有广度的评价过程,以评价推动项目任务,以评价提升项目式教学的效益。(一)评价量规有广度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在各种各样的项目任务活动中的实际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无论采取哪种评价方式,教师都必须要运用评价量规。为了更好全面、细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际表现,教师应设计、参照有广度的评价量规。例如,在评价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任务——“搜集资料”中的实际表现时,教师参照以下评价量规:1.如果学生真实地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搜集、整理与汉字的秘密相关的资料,则可获得1分;如果学生在搜集与汉字的秘密相关的资料时,存在抄袭行为,则不得分;2.如果学生搜集资料的方式多元,搜集资料的兴趣比较浓厚,则可获得2分;如果形式单一,兴趣不浓,则不得分;3.如果学生搜集到了丰富、多元、详实的资料,则可获得3分;如果学生搜集到了一些资料,但是,仍然不够丰富、不太多元、不甚详实,则不得分。在评价项目化学习任务“微创作”时,教师参照的评价量规如下:1.如果学生的设计思路简单,缺乏创新性,则可获得1分;2.如果学生的设计思路比较新颖,作品有一定的创新性,则能够获得2分;3.如果学生的设计思路非常新颖,作品特别具有新意,则能获得3分;4.如果学生的“微创作”成果,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则能获得3分;如果主题比较鲜明、内容比较丰富,则能获得2分……无论是评价“搜集资料”项目化学习任务的评价量规,还是评价“微创作”项目化学习任务的评价量规,都具有一定的广度。如:评价“搜集资料”的量规,从“是否真实进行资料搜集,搜集资料的方式是否多元、兴趣是否浓厚、成效是否显著”等几个方面,有广度地进行评价;评价“微创作”的量规,则从“设计思路、作品创意”等方面,进行了有广度的评价。(二)评价过程有广度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促教、促学、育人功能,教师应针对学生在各种各样的项目化学习任务中的实际表现,对其进行持续的、有广度的评价,以此触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以浓厚的兴趣、高涨的热情完成项目化学习任务。例如,聚焦“搜集资料”“分析整理”“探究秘密”“微演讲”“微创作”“微展示”等项目化学习任务,教师对每一位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任务中的实际表现进行了动态、持续、量化评价,包括学生在完成项目学习任务时,是否积极主动;学生在以合作的形式完成项目任务时,是否能够密切配合、有效合作……此举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产生了获得感、成就感、自信心,让学生逐渐揭开了中华民族文字的神秘面纱,对汉字里的秘密有了更为全面、清晰、深入地认识与了解。依托多元的评价主体,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更加有广度的评价,让评价的过程更加客观、细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