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检测试题-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检测试题-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检测试题-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检测试题-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检测试题-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2、3、4、5英国君主立宪制6、7、8美国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9、10民主政体在欧洲大陆的扩展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4肇庆一模)公元前399年,陪审团以多数票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一千多年后,某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苏格拉底案表明()A.陪审团投票表决,雅典司法公正B.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C.雅典民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D.雅典民主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解析:C“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说明了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并不能说明司法公正,故A项错误,C项正确;苏格拉底之死并不能说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故B项错误;雅典民主与权力滥用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故D项错误。2.(2014太原模拟)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中指出,雅典不仅维护了梭伦改革的原则,还向民主化方面继续跨出了一大步。这里的“原则”主要指()A.打破世袭特权的垄断地位B.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矛盾C.扩大民主政治范围和途径D.满足工商业者和平民要求解析:A注意题干材料信息“不仅维护了梭伦改革的原则,还向民主化方面继续跨出了一大步”,梭伦改革的原则在于打破世袭特权的垄断地位,这为以后建立和扩大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其后的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都继承了这一原则。3.(2014宣城二模)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过:“我们的先辈为后世立下了值得我们尊敬的规则:他们禁止制定针对个人的法律,因为这样的法律其实就是特权主义的体现。……因为法律为所有人而颁布和制定正是法律的观念。”材料体现出西塞罗()A.坚决反对贵族特权政治 B.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尊重罗马法中传统规则 D.推崇罗马法自由平等理念解析:B据材料信息“禁止制定针对个人的法律”“法律为所有人而颁布和制定”可知,其所体现的理念正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B项正确。A项“坚决反对贵族特权政治”也是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表述内涵较为狭窄,故排除;C项只是表面现象,排除;D项表述不准确,排除。4.东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说:“任何意欲研究法的人,首先应当懂得‘法’这个词从何而来。它从□□一词而来:因为法是善和公正的艺术。”□□应该是()A.民主 B.城邦 C.人性 D.正义解析:D材料主要论及的是法的精神,与民主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城邦是孕育雅典民主政治的摇篮,与罗马法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人性”与“法是善和公正的艺术”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法是善和公正的艺术”说明正义是法的精神,故D项正确。5.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完善,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A.法律至上原则 B.人文主义精神C.自由公正意识 D.对公民权的尊重解析:B通过题干内容可看出罗马法充满了对弱者的关怀,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B项正确;A、C、D三项的观点材料中无从体现,错误。6.(2014湖北联考)“国政一公之臣民,其君不以为私。其择官治事,亦有阶级、资格,而所用必皆贤能,一与其臣民共之。……臣民一有不惬,即不得安其位。自始设议政院,即分同异二党,使各歇其志意,推究辩驳,以定是非;而秉政者亦于其间迭起以争胜。”这一描述反映了作者对()A.美国选官制度的赞赏B.美国分权体制的赞赏C.一战前德国政治体制的赞赏D.英国宪政制度的赞赏解析:D从材料中“国政一公之臣民,其君不以为私”,可知该国保留着君主制,据此可排除A、B两项;依据“议政院”“二党……推究辩驳,以定是非”等,可知该国有民主的代议制和两党制,故D项正确,C项错误。7.(2015四川摸底)1693年,英王威廉三世选用了4位宠臣担任了政府要职,到1698年又重新任命了新的政府成员。材料说明()A.英王仍实行专制统治 B.英王仍有很大的权力C.英国的政局长期动荡 D.王权还没有受到限制解析:B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任命政府成员,但受到议会制约,故A、D两项错误,B项正确;“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民主制度,政局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稳定,故C项错误。8.

年3月2日,英国议员马考荣与议会举行辩论时慷慨陈词:“原则是明确的、理智的和连贯的,这就是:承认中产阶级有广泛的直接的代表份额,这对我国制度不会带来暴力震荡。”

处的年代最有可能是()A.1688 B.1689 C.1782 D.1831解析:D从材料“承认中产阶级有广泛的直接的代表份额”说明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所以要增加工业资产阶级名额,这与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内容相符合,故D项正确;A、B、C三项时间均不符合这一背景,故A、B、C三项错误。9.(2014郑州质检)美国学者托马斯·班德认为:“在1776年美国革命乃至巴黎和约签订前的美国历史都是地方史或者单个州的历史,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美国史”。真正开始改变这个局面的是()A.新航路开辟 B.《人权宣言》发表C.《邦联条例》 D.美国1787年宪法解析:D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发表的纲领性文件,故B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前,《邦联条例》使得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美国历史都是地方史或者单个州的历史”。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真正开始改变这个局面,故C项错误,D项正确。10.2013年10月,美国政府与国会间的分歧无法解决,美国政府被迫关门,并造成了一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造成此问题的制度原因是()A.共和制政治矛盾不可调和B.三权分立使政策分歧放大C.联邦制驱使地方对抗中央D.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解析:B美国政府与国会间的分歧无法解决,说明两者权力相当,这是权力的分立与制衡造成的,故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这是政府与国会间的分歧,不是地方与中央,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制度原因”的限定,故错误。11.(2015石家庄月考)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B.君主派顺应历史主动退出历史舞台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D.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解析:A从时间“1877年”,可知D项错误,因为1875年宪法确立了法国共和政体;依据1875年宪法可知,内阁是对议会负责的,且麦克马洪的失败使这一原则得以保留,C项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君主派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依然存在;“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是指不能从制度上确立解散议会的权力,可见,该事件后依然保留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故A项正确。12.(2014皖南八校联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上述材料表明()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B.专制集权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C.容克阶级在政治上能够自我近代化D.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意志国情解析:D德意志帝国是容克地主占主导,而宪法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说明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意志的国情,故D项正确;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是相对立的,A项说法不正确;资产阶级的根本要求是民主,不是专制,B项不正确;C项材料没有体现。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8分,14题24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十款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使用金银币以外的任何物品作为偿还债务的货币……任何一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口货或出口货征收任何税款,但为执行本州检查法所绝对必需者除外。任何一州对进口货或出口货所征全部税款的纯收益供合众国国库使用;所有这类法律得由国会加以修正和控制。任何一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征收任何船舶吨位税,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除非实际遭到入侵或遇刻不容缓的紧迫危险时不得进行战争。——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二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继承。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世界文明史》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1)归纳材料一中联邦政府的权力。分析本条款产生的历史影响。(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继承”这一论断的理解,并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10分)(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政体和世界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8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联邦政府的权力”依据材料从政治、军事、经济等角度概括;再逐项与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前美国的社会状况对比,然后分析其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制度、思想方面回答;第二小问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回答如何解决当时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第(3)问“现代化领导力量”应是资产阶级,而德国却是容克地主贵族掌握,故称为“错位”,其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联邦政府的权力:外交权、财政权、军事权、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权力。(4分)历史影响: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和统一的关税政策,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统治秩序,应对外来威胁,巩固新政权。(6分)(2)理解:美国的民主继承了英国民主的议会制传统;美国民主实践了法国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4分)说明: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缓和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缓和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宪法间接地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缓和了南方州和北方州的矛盾。(6分,答对2点即可)(3)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2分)影响: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6分)14.(2014保定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所能逮及。……由于社会的进步,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万民法,已势在必行。——米健《略论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材料二1787年宪法是新大陆第一份具备高度法律意义的文件,与之相当的就是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和1787年宪法都包含了私法和公法两大门类。但是,在罗马,这两大门类之间并没有清楚的区分,甚至也不存在形式上的划分,而1787年宪法则以公法和私法之间严格的内容和逻辑划分为特征和性格。使人吃惊的是,最终的局势和未来的发展表明,在罗马,私法元素具备了压倒性的地位;而在美国,情况却恰恰相反,是公法元素或者说宪政元素获得了这个地位。——林国荣《托克维尔眼中的美国1787年宪法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之比较》材料三1866年对奥地利战争胜利后,为了使新成立的北德意志联邦“有章可循”,惯于专断的普鲁士首相竟然像签发公文一样,将他拟定的宪法草案送给北德意志联邦议会强行通过。故而有人称这部宪法是俾斯麦的个人“著作”。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就是在这样一部宪法的基础上形成的。——邢来顺《略论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发展趋势》(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势在必行”。(9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两部法律对世界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的相同贡献。(8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1871年宪法出台形式和内容的特点。(7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商品货币经济”“远非市民法所能逮及”“社会进步”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基础、思想观念、公民法的局限、罗马的扩张等角度归纳。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