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考点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考点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考点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考点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考点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与练】(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考点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巩固提升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1、2、3、4土地制度5、6手工业的发展7、8、9、10综合11、12一、选择题1.(2014厦门二模)“耒”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常见的有“耕”(用犁松土)、“耘”(田地除草)、“耦”(两人或两牛并耕)、“耧”(播种工具)等等。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A.重农抑商政策 B.农业生产技术C.土地私有制度 D.农业管理方式解析:B重农抑商政策是指重视农业发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发展,材料没有体现限制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用犁松土、田地除草、两人或两牛并耕、播种工具等信息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技术,而非农业管理,故B项正确,D项错误;土地私有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2.(2014蚌埠质检)“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和“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讲究因地制宜C.强调精耕细作 D.注重自给自足解析:C注意题干要求是“共同反映”。“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强调根据节气安排生产;“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强调因地制宜提高产量,二者都属于精耕细作的范畴,故C项正确,A、B两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教师备用】(2015咸阳月考)《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解析:C材料说明了小农经济的两大特点,男耕女织和辛苦劳作。个体分工只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并非决定因素,故A项错误;上层建筑不能决定经济基础,故B项错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小农经济的出现主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故C项正确;D项与小农经济的形成无关,排除。3.(2014龙岩一模)(汉)《盐铁论·水旱》中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下列有关汉代农业与铁器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铁器用于农业始于汉代B.铁器的使用使农业开始成为“天下之大业”C.铁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当时的农业发展D.汉代农业生产完全依靠铁制农具解析:C材料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本业,而铁器的使用提高了劳动效率,可见铁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当时的农业发展,故C项正确;铁器用于农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农业开始成为“天下之大业”出现在铁器的使用之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其他材质农具使用情况,无法推测出汉代农业生产完全依靠铁制农具,故D项错误。【教师备用】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解析:C据材料可知,元代妇女从田中采摘棉花,织成布,给孩子做衣服,体现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其特点是自给自足,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史实。4.(2014石家庄检测)读“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该表反映了()时间区域东汉后期唐朝前期黄河流域765669长江流域342611A.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 B.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C.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封建自然经济衰落解析:C黄河流域属于北方,长江流域属于南方。唐朝前期较东汉后期黄河流域县城数量有所减少,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增长迅速,说明南方开发程度不断提高,经济重心由于南移的趋势,故C项正确;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县城数量仍超过长江流域,故A项错误;B项材料数据反映不出;唐朝前期封建自然经济在不断增长,故D项错误。5.(2015北京月考)《吕氏春秋》写道:“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表明战国时期()A.土地公有制仍占主导地位B.“铁犁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土地私有调动生产积极性D.政治动荡引发土地制度变革解析:C题干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私田兴起的现象,“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强调了土地私有后生产者的积极性明显提高,C项正确。A项“仍占主导地位”无法从题干中体现;B项“普遍使用”说法与史实不符;D项题干材料无从体现。6.北魏创立的均田制,隋朝到唐初一直沿用,这一制度旨在()A.确立土地私有制B.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C.打击官僚地主的势力D.杜绝土地兼并的问题解析:B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为了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限制土地高度集中,故实行均田制,B项正确。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于春秋战国时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北魏均田制分配的是国家控制的大量无主荒地,不会打击官僚地主的势力,故C项错误;均田制不能解决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问题,因此土地兼并问题无法杜绝,故D项错误。7.(2014苏州调研)《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组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稍(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是()A.在私营作坊工作 B.职业世袭C.频繁地更换工种 D.临时工人解析:B材料反映的是古代官营手工业,不是私营作坊,故A项错误;“教作者传家技”说明工匠职业是世袭的,故B项正确;“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说明工种不能更换,故C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中工匠是世袭的,故D项错误。8.(2015山东月考)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由此可见()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C.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D.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解析:D材料表明,松江府一带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用来种植棉花,说明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故D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松江棉花种植多,不能说明是纺织业中心,故A项不正确;材料只是反映松江地区棉花种植,一个地区的特殊现象不能说明整个国家都是这种现象,故B、C两项不正确。9.(2014长春调研)《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到:(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B.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C.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解析:A题干反映了中国瓷器面向世界,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故A项符合题意。官窑的产品主要是为政府、皇家服务,故不会出现大量投放市场的现象,故B项错误;C项材料无体现,题干强调的是中国在欧洲市场上的瓷器具有欧洲风格,没有体现欧洲采用中国制瓷技术,故D项错误。10.(2014天津二调)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匮乏B.明清时期手工业技术落后C.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D.私营手工业受到官营手工业的压制解析:C明清时期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棉花种植面积广泛,为手工业提供必需的原料,故A项错误;花楼机的发明说明手工业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自然经济仍然处于主导地位,狭隘的市场空间无法推动手工业的技术革新,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已经超越了官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1.中国古代的乡村生活是经济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乡村不断发生变化。随着人口增加、铁制农具广泛使用以及农业耕作技术进步,过去被视为鄙野之地的郊野,逐渐繁荣起来,有的甚至成为新兴商业都市。荒野也陆续开垦,新的居民点不断出现。……拥有一定数量土地、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兼营家内手工业的自耕农成为乡村主要劳动者。隋唐时期,乡村百姓大多聚族而居,小农家庭习惯于组成三代小家庭,“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材料二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上述材料选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春秋战国、隋唐时期乡村生活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的新变化有哪些?这说明了什么?解析:第(1)问春秋战国时期乡村生活的主要特点据材料关键信息“……逐渐繁荣起来,有的甚至成为新兴商业都市”“新的居民点不断出现”“拥有一定数量土地……兼营家内手工业的自耕农成为乡村主要劳动者”分析概括;隋唐时期乡村生活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乡村百姓大多聚族而居,小农家庭习惯于组成三代小家庭”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一部分农民……成为‘上农’……”“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归纳;第二小问乡村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经济作物在乡村普遍种植说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活跃。答案:(1)特点:春秋战国时期乡村生活逐步繁荣,出现新兴商业都市;新居民点不断出现;以自耕农经济为主。隋唐时期乡村生活以家族式村落为主。(2)变化:乡村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经济作物在乡村普遍种植;农民出现了阶层的分化;租佃关系逐渐普遍。说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活跃。12.(2014无锡月考)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国家——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表一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时间史料出处类别文帝三年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汉书·文帝纪》生产和消费并贷元狩三年徙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假予产业《史记·平准书》生产和消费并贷本始四年遣使者振贷困乏《汉书·宣帝纪》生产性借贷地节三年假田与贫民,贷种、食《汉书·宣帝纪》生产和消费并贷初元元年假公田与贫民,家资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汉书·元帝纪》生产和消费并贷表二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年份地区事由贷放措施赈贷物康熙三年浙江海宁刮台风、修海塘动款货币康熙五年广东旱灾动支通省积谷散赈谷物康熙十年淮扬民饥截留漕粮6万担,开仓米4万担粮米康熙三十七年江南海州等九州县水灾发常平仓谷谷康熙四十二年山东济南水灾免额赋、发帑金、截漕粮钱、粮——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与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有关内容整理材料二对于小农而言,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农民依赖于这种剩余而生存,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长久存在……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大都有赈贷之举,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以防崩断国家与小农间的微弱均衡关系。——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材料三夫发仓廪,本以利民,而其弊反甚:仓舍一启,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公家之积,祗以饱市井游食之徒;而野处之民,曾不得见糠秕。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徐光启《农政全书·荒政》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国家农贷的主要特征。(2)据材料一、二,指出国家实施农贷的目的。国家农贷能保持小农“不贫不富”的状态不被打破吗?为什么?(3)材料三反映出国家农贷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境”?解析:第(1)问材料一的表格一“类别”一栏中,可以归结出贷款的共同特点是生产和消费并贷;从表格二的“赈贷物”一栏可以概括出“实物农贷为主”的特点;从“事由”一栏信息可以归纳出有“赈灾救济”性质的特点。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表格中“遣使者振贷困乏”“动支通省积谷散赈”等信息可以归纳出“调节贫富差距”“赈灾救济”的答案,从材料二中“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等信息可以归结出“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扩大国家经济来源、缓和社会矛盾和以稳定和巩固统治”等答案;第二小问先结合所学回答出观点,理由从封建国家收入来源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特点两个方面分析作答。第(3)问从“豪强骈集;里胥乡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