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全套_第1页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全套_第2页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全套_第3页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全套_第4页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全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MNXF/CX(02)—2017程序文件依据:GB/T19001—2016idtISO9001:2017版次修订:C/0受控状态:受控审核人:xxx批准人:xxx2017-08-17发布2017-08-17实施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目录TOC\o"1-1"\h\u24875程序1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MNXF/CX-7.5.3-2017 MNXF/CX-9.1.2(02)-2017《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MNXF/CX-8.7(02)-2017《不合格品控制程序》7记录表单JL-7.5.2-01《客户信息登记表》JL-7.5.2-02《客户意见反馈处理记录》JL-7.5.2-03《售后服务追踪表》修改记录修改号更改申请单编号拟稿日期审批日期程序11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MNXF/CX-8.5.2(02)-20171.目的对公司的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从原辅助材料的接收、生产、成品入库,直至出货,都保持相应的标识,以确保在需要时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实现追溯;规定相应检验状态的标识种类和管理办法,确保合格的原料才能使用,合格的成品才能出货。2.范围2.1凡本公司的原材料、在制品、成品、仓储、交货各阶段期间的识别、追溯均属此范围。2.2确认产品经检验与测试的符合性。3.职责3.1生产部与技术质量部是该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4.工作程序4.1进料标识与追溯:4.1.1库管员依据厂商出货单,确认进厂原物料的数量、规格、批号等是否正确。并在原料出入库时在入库单或物料卡上注明原料批号以备追溯。根据原料储存管理依据《原料/成品储存与防护管理办法》规定办理。4.1.2原料进厂时应先放置于“待验区”,库管员通知技术质量部前来检验。4.1.3原料经检验后,技术质量部出示《判定单》,库管员依据判定结果,决定是否入库。4.1.4原料经检验不合格时,将不合格品放置于“不合格区”待处理。4.2质量追溯4.2.1追溯流程成品批号成品批号成品入库单物料卡领料单生产计划单供应商原料批号4.2.2技术质量部各生产阶段巡检,经检验后判定为合格品时,应于《判定单》上加盖“判定合格章”加以确认。7.5.3技术质量部相关人员在巡检中如发现不合格项时,向责任部门出示《不合格报告》,在不合格项上贴上标签以便识别,并于标签上签名或盖上质检章加以确认,并要求责任部门将不合格品放置于特定区待处理。7.5.2原材料入厂后,在《入库单》上注明原料批号。原料入库批号编制原则:为原料名称汉语拼音首字母大写加年月日。如:17年1月1日入厂硅铁原料,原料编号为:GT170101。4.3产成品标识与追溯:4.3.1产成品(待入库成品)经技术质量部相关人员抽检后,对抽检产品进行判定,后向入库单位出具《判定单》,根据判定结果,决定是否进行入库处理。4.3.2产成品在检验时如发现不合格品时,则将成品置于不合格区,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4.3.3若判定的不合格品需复检时,依据原判定程序进行重新判定。4.4产品上标识、标志的管理:4.4.1对于客户要求公司提供其产品上作出标识、标志的,生产部严格遵照客户要求制定标识、标志。4.4.2带有产品标志的模具于生产加工前,由生产车间负责维护保养,确保模具完好,以保证客户产品标志的明确、清晰。4.4.3包装前由技术质量部负责,对判定合格的产成品,向相关部门发放《合格证》,后进行包装。4.4.4对于客户要求产品外包装上的标识时,销售部将客户信息及时传递给生产部、技术质量部。生产部按照客户要求执行,技术质量部负责过程技术指导、质量监督。4.4.5技术质量部、生产部按照本程序的规定执行各阶段原料、产品标识,发现标识不清或无标识的情况,应及时追溯处理。4.4.6销售部依照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发货,填写《发货申请单》、《产品出库审批单》进行产品出库,并向技术质量部做出《质量证明书》申请,随货发运。4.4.7各检验印章由技术质量部及相关部门负责保管。5.相关制度MNXF/CX-8.7(02)-2017《不合格品控制程序》BFGk/ZD-8.5.2(03)-01《原物料/成品储存与防护管理办法》BFGk/ZD-8.5.2(03)-02《进料检验规范》6.记录表格JL-8.5.2-01《发货申请单》

JL-8.5.2-02《产品出库审批单》

JL-8.5.2-03《判定单》JL-8.5.2-04《出库单》JL-8.5.2-05《不合格报告》JL-8.5.2-06《合格证》JL-8.5.2-07《质量证明书》修改记录修改号更改申请单编号拟稿日期审批日期程序12产品防护控制程序MNXF/CX-8.5.4(02)-20171.目的防止产品从生产、交付到预定的地点等阶段的变质、损坏和错用。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产品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保护和交付的质量控制。3.职责3.1生产部是搬运、贮存、包装和交付的归口管理部门。3.2技术质量部负责制订产品防护技术文件、物资检验工作。4.工作程序4.1搬运在生产过程的各阶段对物资的搬运,必须采用防止物资损坏的搬运方法和手段。4.1.1车间的物资搬运人员在物资搬运过程中,要采用与物资特点相适应的容器和搬运工具,如采用料斗、木排、叉车等进行搬运。4.1.2对有防震、防压、防潮等特殊要求的物资必须有防护措施,运输过程中如气候变化要有防雨等防护措施。4.1.3搬运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搬运方法及正确使用搬运工具。4.1.4搬运中保护好产品标识和产品检验判定标识,防止丢失或损坏。4.1.5确保物资完好,正确无误运送到指定的目的地。4.2贮存4.2.1对原材料、成品在使用或装运前,必须配备安全贮存场地或仓库,并有适宜的环境条件,以防物资损坏和变质。4.2.2进库的生产物资(大宗原材料),均由技术质量部的检验人员进行入库前检验,检验合格的物资方可办理入库手续。7.5.3由库管员负责物资的接收和发放,做到出入手续齐全,帐、物、卡一致,标识正确、齐全。7.5.2库管员确保贮存区域清洁整齐,物品堆放做到定位定架存放,使用适当的贮存方法,做到物资先进先出。4.3包装4.3.1技术质量部根据产品特点、运作条件、搬运方式、贮存条件及合同要求等因素,规定包装技术要求,明确包装防护材料,包装方法和标志等防护措施及发运中的注意事项。4.3.2生产部负责按包装技术文件中要求实施包装。4.4保护产品包装后,在等待发运期间,对产品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和隔离措施,以防止损坏和误用。4.5在产品最终检验试验完成后到顾客接收产品期间(发运前),在企业短期保管、运输途中,到顾客处正式验收产品前,对经过最终检验的产品质量采取保护措施,对各种中间环节,如托运、运输、装卸等通过相应合同来明确保护产品的责任。产品交付中要满足合同要求的交付进度、交付状态、交货条件的要求,合同有要求时这种保护产品的质量责任一直延续到交付的目的地为止。5.相关文件MNXF/CX-8.5.2(02)-2017《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6.质量记录(保存一年)JL-8.5.4-01《产品库存状况定期检查表》修改记录修改号更改申请单编号拟稿日期审批日期程序13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MNXF/CX-7.1.5(02)-20171.目的对检测设备、计量器具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的精度和准确度满足规定的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配置、校准和使用控制。3.职责3.1生产部归口管理检验、测量设备、计量器具管理。3.2检测中心等各使用部门负责协助对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进行维护和保养。4.工作程序4.1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采购、设计及制造的控制4.1.1依据公司的检测和计量任务对准确度的要求,各使用部门负责选定和配备适用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由各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填写《设备购置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由采购部负责采购。4.1.2新购置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由生产部验收(技术文件和合格证等)合格后,由检测中心自检或送往有检定资格的机构进行检定,不合格的由采购部负责退货。4.1.3对用作检验手段而需本公司自制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由使用部门负责设计及制定技术规范,生产部负责制造,使用部门负责按规定要求校准、复验及保管。4.2检测设备检定4.2.1对现有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应形成周期检定计划,并进行汇总,便于检索。4.2.2生产部应对检测设备、计量器具进行统一编号,并建立《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台帐》及《检定档案》,每年对检测设备制定《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由检测中心自检或按时送具有检定资格的单位进行检定,以控制和保证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的准确度。7.5.3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经周期检测维修后,应在《测量监控设备履历卡》上予以登记。7.5.2生产部负责保管检定、校准的记录和有关资料。经校准、检定合格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应有合格标识,并注明有效日期。4.3封存与报废4.3.1对闲置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应封存,并在设备及相关记录和有关的记录上做出标识,重新启用之前,重要新校准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4.3.2对没有修复价值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经生产部主管审核,报管理者代表/总经理批准,予以报废,同时在相关记录上消除。4.4发现检测设备、计量器具未处于校准状态时采取的措施。4.4.1报废程序当发现检测设备、计量器具失效,其检测结果不具可靠性时,使用者应立即报告生产部,经调查确认检测设备失效,将停止使用。4.4.2失效设备器具的处置失效设备、器具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贴上“停用”标签,并保证完全修好且按规定重新校准、检定合格后才能使用。4.4.3使用检测设备、计量器具检测过产品的处理使用部门应查明使用失效检测设备、器具,检测过的产品的品名、数量、生产日期,并检验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采取纠正措施。4.5检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4.5.1检测设备在贮存和使用时,应确保温度、湿度、防尘等环境条件满足规定的要求。4.5.2检测设备在搬运贮存时,应有保护和防护措施,按规定要求操作和维护,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完好。具体详见《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4.6从事检测量和试验的人员均须经培训合格。5.相关文件MNXF/CX-8.5.2(02)-2017《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MNXF/CX-7.1.3(02)-2017《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BFGK/ZD-7.1.5(03)-01《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6.相关记录(保存三年)JL-7.1.5-01《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台帐》JL-7.1.5-02《设备检定档案》JL-7.1.5-03《测量监控设备履历卡》JL-7.1.5-04《设备购置申请单》修改记录修改号更改申请单编号拟稿日期审批日期程序14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MNXF/CX-9.1.2(02)-20171.目的对顾客满意程度进行监视和测量,衡量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明确改进的领域。2.适用范围适用于销售部对顾客满意程度的监视和测量。3.职责3.1销售部负责收集与顾客满意程度有关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顾客满意的程度和不满意的程度进行评估。3.2管理者代表/总经理负责确定改进范围,并组织落实改进措施及对改进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4.工作程序4.1销售部负责收集与顾客满意程度有关的信息,包括:顾客反馈的产品质量信息征询单;b)服务的记录;c)顾客投诉及其处理品的记录;d)销售部对主要顾客进行访问了解到的产品使用情况的信息;e)销售部的市场调研报告;f)本公司内部对产品改进的意见;g)其它相关社会团体的调研报告。4.2销售部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对产品先进性方面的评价;b)对产品可靠性方面的评价;c)对产品外观和内在成分等方面的评价;d)对产品包装方面的评价;e)对产品价格和交付期限方面的评价;f)对服务方面的评价;g)其他方面的评价。4.3销售部对每类信息进行分类,分析顾客满意与不满意的信息。4.4销售部根据信息对顾客满意度做出评估,形成报告。4.5管理者代表/总经理依据顾客满意程度做出评估报告及统计资料,确定改进范围,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改进措施,并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和验证其有效性。5.相关文件MNXF/CX-8.2.3(02)-2017《订单评审控制程序》MNXF/CX-8.5.1(02)-2017《服务过程控制程序》MNXF/CX-10.3(02)-2017《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相关记录(保存三年)JL-9.1.2-01《顾客满意程度调查表》JL-9.1.2-02《产品质量征询意见单》JL-9.1.2-03《产品服务记录》JL-9.1.2-04《顾客投诉处理记录》JL-9.1.2-05《产品使用情况反馈表》JL-9.1.2-06《市场调研表》JL-9.1.2-07《竞争对手调查表》JL-9.1.2-08《产品内部改进意见表》修改记录修改号更改申请单编号拟稿日期审批日期程序15内部审核控制程序MNXF/CX-9.2(02)-20171.目的验证质量体系及其各要素的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或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和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3.职责3.1技术质量部在管理者代表/总经理领导下,策划、组织、实施内部质量体系审核。3.2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职能部门协助、配合。工作程序4.1内审策划4.1.1技术质量部在管理者代表/总经理的领导下,根据审核活动、质量体系运行状况和重要程序及上次审核的结果,应于每年初编制《年度审核工作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总经理批准后作为例行内审实施,确保一年内把公司所有部门、所有要素覆盖审核一次。4.1.2在审核过程中,审核员不应审核本部门的工作。4.1.3对于例行内审,每次审核前,技术质量部应编制具体的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总经理批准后执行。内审计划内容应包括:审核目的、范围、方法;b)审核依据;c)受审部门、地点;d)审核时间;e)审核组成员及其分工;f)审核日程安排等。4.1.4在下列情况下,技术质量部应增加内审频次:质量体系或其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b)产品出现重大质量事故;c)顾客有重大投诉。上述情况应经管理者代表/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执行。4.2审核准备4.2.1管理者代表/总经理任命审核组长和内审员组成审核组。4.2.2每次内审前,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按计划要求提前将计划通知被审核部门,被审核部门如对内审日期、项目及有关安排有异议,可在两天内反馈审核组,经协商后再作计划调整。7.5.3内审员收集并查阅有关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作为审核的依据,编制《内审检查表》,经审核组长审定。同时各内审员应准备审核记录表。4.3内审实施4.3.1首次会议4.3.1.1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其内容包括:宣布正式开始审核以及公布审核组成员;b)明确审核目的、范围;c)明确审核的依据;d)介绍审核采用的方法和程序;e)明确审核时间和受审的部门;f)澄清审核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确定末次会议时间。4.3.1.2参加人员为内审员、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及陪同人员、公司领导及管理者代表等。4.3.1.3首次会议应准时、简短、明了,会议应做好记录,形成《首次会议记录》,与会人员须签到。4.3.1.4公司领导及管理者代表讲话,强调内审的重要性及要求等。4.3.2现场审核4.3.2.1内审员按内审计划和《内审检查表》的要求实施现场审核,通过观察、调查或抽样等方式收集客观证据。4.3.2.2审核过程中发现不合格项时,须仔细核实客观证据,详细记录,并经陪同人员确定。当双方有异议时,由审核组长组织复审。4.3.2.3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客观、公正和有礼貌的工作态度。4.3.3内审结果汇总分析4.3.3.1每日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应按计划安排召开内部会议,总结当日审核情况,整理审核记录,填写《内审不合格项报告》,并经被审核部门负责人签字认定。4.3.3.2现场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须召集全体审核组成员,依据不合格报告,对内审的检查结果作一次汇总分析,对受审核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做一次总的评价,做出内审的结论性意见,并与受审核的部门沟通。4.3.3.3集中式内审或滚动式内审结束后汇总分析,应针对整个质量体系。管理者代表应该参加,并形成《内审不合格项汇总分布表》。4.3.4末次会议4.3.4.1结束审核的当日,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末次会议,指定人员作好会议记录并签到。4.3.4.2参加人员为公司领导及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及陪同人员、内审员等,与会人员签到。4.3.4.3审核组长应在会上提出审核组意见,说明不合格报告的数量、分类及分布情况,并按重要程度依次宣读不合格报告:宣布审核结果,提出采取纠正措施的要求,以及如何实施跟踪、监督,宣布内审报告的发送日期,澄清或回答受审部门的问题等。4.3.4.4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应作总结性发言,对此次内审活动进行评价,强调纠正措施的重要性等。4.3.5编写内审报告4.3.5.1《内审报告》由审核组长或内审员在管理者代表/总经理指导下编制,内审报告的格式应规范化。4.3.5.2内审报告应如实反映审核的内容和情况,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时间、受审核部门、审核人员及组长;内审计划的执行情况;汇总分析的不合格数量、分类及分布情况;审核的结论性意见及建议等。4.3.5.3内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审批后,分发有关领导及部门,并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部分。4.3.6纠正措施4.3.6.1受审核部门在收到内审报告及内审不合格报告后,应制定纠正措施,经审核组认可后交管理者代表/总经理批准,限期对不合格项实施纠正措施,并填写在《内审报告》及《内审不合格项报告》相应栏目。4.3.6.2管理者代表/总经理负责对不合格部门的纠正措施实行跟踪验证,纠正措施实施结果和验证记录列入下次审核的重点。4.3.8.1.3内审记录审核组负责内审记录,并在内审结束后,由审核组长移交技术质量部,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保管及控制。5.相关文件MNXF/CX-7.5.2(02)-2017《质量记录控制程序》6.相关记录(保存三年)JL-9.2-01《年度内审计划》JL-9.2-02《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JL-9.2-03《内审检查表》JL-9.2-04《内审不合格项报告》JL-9.2-05《内审不合格项汇总分布表》JL-9.2-06《内审报告》JL-9.2-07《内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表》修改记录修改号更改申请单编号拟稿日期审批日期程序16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监视控制程序MNXF/CX-8.6(02)-20171.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生产和产品的实现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满足顾客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对进货、生产过程、最终产品、包装的监视和测量进行控制。3.职责3.1技术质量部负责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控制。3.2技术质量部负责制定《过程检验规则》等。3.3技术质量部负责送检、抽检,库管员负责检验后产品的管理。3.4检测中心负责按《原材料进厂检验规则》、《成品出厂检验标准》执行产品的成分的监视和测量。.4.工作程序4.1过程的监视和测量4.1.1技术质量部负责针对本公司产品和各个过程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如内部审核、过程审核、工作质量的检查活动、过程及其输出的监视和测量、过程有效的评价等),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证实过程是否具有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4.1.2当过程监视和测量反映出过程未能达到预期结果时,相应部门应进行数据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予以纠正。首先通过纠正活动使不符合要求的过程数据得到有效的处置,然后进一步采取纠正措施来消除运行中引发不合格的原因。纠正措施具体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4.1.3在过程监视和测量或其后采取的措施中,选取适当的统计技术,如抽样检验、控制图、工序能力分析、排列图、对策表等。4.2进货产品的监视和测量4.2.1送检原材料进入公司后,库管员按《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规定做好产品标识,将产品放入“待检区”,由质检员进行取样、制样,送检测中心检验。4.2.2检验或验证检验员接到《送检单》,按《原材料进公司检验规则》中的规定项目作好检验,由技术质量部结合成分和宏观质量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若合格,则办理合格品入库手续;若不合格,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7.5.3紧急放行的控制7.5.3.1当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或验证时,在可追溯的前提下,可由技术质量部提出申请,并填写《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经技术质量副总审批,批准放行后做好标识。7.5.3.2库房管理员根据批准的《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办理出入库手续,同时质检员按规定数量留取同批样本送检,其余由库管员在《出库单》上注明“紧急放行”后放行。工艺及车间在其后生产的《工艺单》、《生产记录》上也注明“紧急放行”。7.5.3.3在放行的同时,检测人员应继续完成该批产品的检验,若不合格,技术质量部负责对该批紧急放行的产品进行跟踪处理。4.3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分为自检、专检,由操作者或专职质检员根据《过程检验规则》进行检验。4.3.1自检每位员工应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进行自检。4.3.2专检对各关键工序,除要求操作人员自检和做好生产记录外,还要求质检员对生产过程进行专检,做好专项检验记录(《生产巡检记录单》),生产结束后对根节点进行判定。质检员按要求进行抽样送检,送检后,在《样品送检登记表》上填写样品信息,成分测定审核后,检测中心出具《产品化学成分检测报告单》。技术质量部结合宏观和成分检定的检定结果,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并向入库单位出具《判定单》。具体过程按《过程检验规则》、《成品检验标准》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中的要求执行。4.3.2例外放行控制在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完成或必须的报告收到之前,不得将产品放行,如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而例外放行,则由质量技术部提出申请,填写《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一式两联,报技术质量副总审批,批准后,第一联由技术质量部保存,第二联由保管员保存。b)在《工艺单》或《入库单》中注明“例外放行”后放行产品,同时通知检验员按规定数量留取同批产品样本检验。若检验不合格,技术质量部负责对该批例外放行的产品进行追踪处理,车间主任协助技术质量部工作。4.4最终产品的监视和测量4.4.1检验检测人员接到技术质量部送来的样品后,按《成品检验标准》中规定的检测项目、技术要求等进行检验,作好相关检验记录。由技术质量部与相关标准作对比,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出货前,根据销售部申请,出具相应的《产品质量证明书》,签署姓名和日期。如成品检验内容与过程检验内容重复时,可以减少一次检验,并以过程检验结论为准。4.4.2包装的监视和测量每种产品包装过程及结果,由质检员进行检验。包装车间负责按《生产计划表》及相关技术要求对产品进行包装。4.4.3判别、标识与处置检测中心出具《检验报告单》报给技术质量部,由技术质量部结合宏观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单》汇总做出判定,并出具《判定单》一式两份,一份由技术质量部存档,另一份由被判定部门接收,库管员以此作为入库凭证,不合格品则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由技术质量部与技术质量副总、生产副总商定返工、报废或降级等。4.5最终产品的放行4.5.1在所有规定的过程完成以后,技术质量部要根据销售合同及《产品出库审批单》要求出具质保书(即《产品质量证明书》)。除非顾客急需,否则在所有规定活动均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因顾客要求而放行的特例,应考虑:这类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b)这类特例并不意味着可以不满足顾客的要求。4.5.2库管员核对《判定单》及《入库单》无误后,办理相关入库手续。4.5.3产品出库时,销售部提出发货申请,库管员核对发货申请内容,无疑问后办理出库手续,销售部内勤再次进行核对无误后,签字提货。4.6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记录4.6.1技术质量部负责建立并实施产品监视和测量记录,在监视和测量记录中应清楚地表明产品是否按规定标准通过了监视和测量要求。4.6.2技术质量部保存相关记录,记录应完整、明确、真实、清晰。5.相关文件MNXF/CX-8.5.2(02)-2017《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程序》MNXF/CX-8.7(02)-2017《不合格品控制程序》MNXF/CX-10.3(02)-2017《预防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BFGK/ZD-8.6(03)-01《原材料进厂检验规则》BFGK/ZD-8.6(03)-02《过程检验规则》 BFGK/ZD-8.6(03)-03《成品出厂检验标准》6.质量记录(保存三年)JL-8.6-01《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JL-8.6-02《样品送检登记表》JL-8.6-03《原料化学成分检测报告单》JL-8.6-04《产品化学成分检测报告单》JL-8.6-05《金相检验报告》JL-8.6-06《生产计划表》JL-8.6-07《工艺单》JL-8.6-08《生产巡检记录单》JL-8.6-09《生产记录单》修改记录修改号更改申请单编号拟稿日期审批日期程序17不合格品控制程序MNXF/CX-8.7(02)-20171.目的对已发生的不合格品进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各阶段出现的不合格品控制(标识、记录、报告、评审、处置)。3.职责3.1技术质量部负责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审和处置。3.2采购部和生产部会同技术质量部负责不合格品的评审。3.3生产车间负责在产品、半成品、成品的不合格品的隔离和报告。4.工作程序4.1不合格品的标识和记录4.1.1质检员和检测人员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凡不符合规定要求均为不合格品。4.1.2经检验和试验发现不合格品时,质检员应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进行记录,按规定进行处理。4.1.3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由班组负责人负责进行标识、隔离,并向质检员进行报告,由技术质量部按规定处理。4.2不合格品的隔离4.2.1各责任部门接到《不合格品处理单》时,应立即按规定核对标识,实施隔离。4.2.2隔离方法主要为少量不合格品放入相应物料袋内或置于规定标识的区域,大量不合格品则存放在指定标识的区域,或加挂不合格品标识。4.3不合格品的分类4.3.1不合格品可分为三类:A类:严重不合格品;极重要质量特性不合格,不符合设计要求,影响关键和重要功能的实现,造成经济损失,并影响产品正常交付。B类:一般不合格品;检验时批量不合格或重要质量特性不合格,常规抽样批量不合格;属于质量通病类型不合格品,不影响产品关键和重要功能的实现,经鉴定和处理后能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C类:轻微不合格;A类、B类以外的轻微不合格或一般质量特性不合格,宏观或轻微超差不合格,不影响产品功能的实现。4.4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4.4.1C类不合格品由技术质量部部长评审即可:B类不合格由技术质量副总评审;A类不合格由技术质量部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评审,必要时总经理参加评审。4.4.2对不合格品,本公司的处置方法为:退货,一般用于进货检验,退回供方;b)返工,以达到规定和预期的使用要求;c)报废;d)让步接收,向客户提出书面申请《产品让步接收申请单》,经顾客同意后执行。4.4.3经评审后的不合格品,返工后由技术质量部负责重新检验及送检,合格后方可入库。4.4.4对采购物资经评审确认为退货产品后,由采购部根据《不合格品处理单》填写《供方质量信息单》,向供方办理退货。4.4.5经评审确认为报废产品的,应搬运至废品区。4.5对不合格品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5.相关文件MNXF/CX-8.5.2(02)-2017《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MNXF/CX-10.3(02)-2017《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相关记录(保存一年)JL-8.7-01《不合格品处理单》JL-8.7-02《供方质量信息单》JL-8.7-03《返工通知单》JL-8.7-04《产品报废单》JL-8.7-05《产品让步接收申请单》修改记录修改号更改申请单编号拟稿日期审批日期程序18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MNXF/CX-9.1.3(02)-20171.目的通过数据的采集、分析和使用,有助于提炼和揭示生产过程显见的和隐含的规律,为质量改进提供可靠的信息。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它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3.职责3.1技术质量部是数据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统筹本公司对内、外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负责统计技术的选用批准、组织培训及检查统计技术的实施效果。3.2各相关部门负责有关数据的调查收集、汇总分析、传递与交流,并报技术质量部。4.工作程序4.1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4.2数据的来源4.2.1外部来源政策、法规、标准等;b)地方政府检查的结果及反馈;c)上级部门下达的年度质量指标;d)市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e)相关方(如顾客、供方)反馈及投诉等;4.2.2内部来源a)日常来源: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检验试验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它记录;b)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c)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d)其它信息,如员工建议等。7.5.3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质量记录、书面资料、讨论交流、电子媒体、声像设备、通讯等方式。4.3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4.3.1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应提供如下信息:顾客满意或不满意程度;b)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c)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发展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d)供方的信息等。4.3.2外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4.3.2.1技术质量部负责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机构的监督检查结果及反馈数据、技术标准类数据政策法规信息的收集分析,并负责传递到相关部门。对出现的不合格项,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4.3.2.2技术质量部及其他部门积极与顾客进行信息沟通,以满足顾客需求,妥善处理顾客的投诉,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4.3.3内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4.3.3.1技术质量部通过相关渠道传递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方案、内审结果、更新的法律法规、标准等信息。4.3.3.2各部门依据相关文件规定直接收集并传递日常数据,对存在和潜在的不合格项,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4.3.3.3紧急信息由发现部门迅速报告公司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处理。4.3.3.4其他内部信息获得者可书面或口头反馈给技术质量部处理。4.4数据分析方法4.4.1为了寻找数据变化的规律性,通常采取统计的方法。4.4.2本公司基础统计方法的选择对于市场、顾客满意程度、质量、审核分析一般采用调查表;b)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当合格率在正常控制范围内可采用调查表法;当合格率低于质量目标的控制时,可采用排列图、因果图等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的不合格项,分析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c)根据产品类别及对质量的影响,对产品的检验采用相应抽样检验。4.4.3统计方法实施要求a)技术质量部负责组织对有关人员进行统计方法培训;b)正确使用统计方法,确保统计分析数据的科学、准确、真实。4.4.4对统计方法适用性和有效性的判断a)是否降低了不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损失;b)是否能为有关过程能力提供有效判定,以利于改进质量;c)是否能提高产量、利润和工作效率;d)是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4.5技术质量部对各部门统计方法应用记录进行监督检查,对主要的质量问题要求责任部门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4.6统计记录的管理对于统计记录的管理分清职责和权限,进行分极管理,各部门按照《文件控制程序》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对统计记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5.相关文件MNXF/CX-7.5.3(02)-2017《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MNXF/CX-7.5.2(02)-2017《质量记录控制程序》MNXF/CX-8.6(02)-2017《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MNXF/CX-10.3(02)-2017《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质量记录(保存三年)JL-9.1.3-01《产品要求评审率、合同履行率汇总分析表》JL-9.1.3-02《顾客投诉处理率汇总分析表》JL-9.1.3-03《工序产品质量达标汇总、分析表》JL-9.1.3-04《供方供货、质量统计分析表》JL-9.1.3-05《质量统计分析表》修改记录修改号更改申请单编号拟稿日期审批日期程序19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MNXF/CX-10.2(02)-20171.目的采用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2.使用范围适用于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3.职责3.1管理者代表/总经理负责归口管理改进控制。负责组织对体系、产品持续改进的策划,并负责跟踪验证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3.2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3.3销售部负责有效地处理顾客意见。工作程序4.1持续改进的策划4.1.1组织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持续追求对质量体系各过程的改进。4.1.2日常改进活动对日常改进活动的策划和管理参照7.5.2.3条款执行。4.1.3较重大的改进项目涉及对现有过程和产品的更改及资源要求变化时,策划和控制应考虑: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b)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c)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结果。4.1.4管理者代表/总经理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积极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