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章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章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章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章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弘扬主体精神的儒家

儒家不仅是我国先秦时期最为显赫的思想流派之一,而且也是被古代中国统治者确立为官方正统学说。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儒家文化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了一个直到现在仍然能够强烈感受到的“东亚儒家文化圈”。至今,在我国港台地区和海外仍然存在一个以复兴儒家文化为己任的现代新儒家。儒家文化倡导的中庸精神、仁爱精神、礼让精神以及自强精神等,奠定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基调,成为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相区别的根本性标志。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传统,都与儒家及其创始人孔子的影响密不可分。

一、周文化与儒家文化的缘起

世界上任何民族的文化,都经历了一个由以神为本向以人为本发展的过程。就中国文化史而言,殷商时代兴起的垄断神坛、把持政坛、执掌学坛的巫史,便是这种神本文化的人格化体现。从西周开始,社会文化的浓郁的宗教迷信氛围渐次被注重世事的精神所冲淡。

(一)、殷文化到周文化:从神本到人本的文化转向

1.巫史:中华民族的第一代文化人

巫史在殷商西周时代的社会宗教、政治生活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巫史不仅是社会的精神领袖,而且在政治统治机构内,也居于显赫地位。

(1)卜筮

龟卜和占筮龟卜,是将龟腹骨和兽骨钻孔火烤,出现的裂纹称为“卜”,依据卜的形状断定人事的吉凶。占筮,是计算蓍草变化的数目,得出八卦之象,依卦象推测吉凶。(2).祭祀殷商西周时,祭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祭祀活动中,巫史是权威的组织指挥者。通过这些活动,人们的愿望、祈求、心愿与自然神、祖先神的旨意得以交通,而巫史则是这种交通的桥梁。

祭祀舞蹈(3).书史巫史的另一重要职责是记史。举凡先公先王的世系,当代君王的言行,军国要务,祸福灾祥,都在巫史的记载之列。

(4).星历卜筮、祭祀、书史,都免不了涉及许多天象、历法方面的知识。我们在甲骨刻辞中,已经看到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纪录

(5).教育日用知识,如计算、文字、礼乐射御之类,非巫史无以教之,而宗教、古籍等高深学问,更非巫史莫属。

(6).医药殷商时代,治病的方法,或者祭祀祈祷,祈望神的饶恕,或者用药物治疗。不管哪种方法,都由巫来施行。相传有巫咸和巫彭等十巫,与神灵相通。云南火神祭祀2.巫史对早期中国文化的影响

学术与政治纠缠。神学与科学交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混杂文、史、哲汇通。3.宗天、尚鬼、嗜酒的殷人

(1)神鬼震慑下的殷人A.占卜殷商时代,迷信的空气笼罩整个社会。日常生活中,事无巨细,都要先卜而后行,几乎到了无事不卜、无日不卜的地步。

B.宗天

宗天,意味着对自然神的虔诚崇拜。殷人祭风雨、祭星辰、祭山川、祭土地,但在他们心目中,地位最崇高的,乃是太阳神。

崇拜太阳的殷商三星堆遗址C.尚鬼殷人又将祖先的忌日记为神主、庙号,祭祀某一祖先的日期,必与其忌日相符。殷代行六十甲子纪日。每旬都有人逝去,于是每旬都必须举行繁复的祭祖仪式,周而复始,不得空闲。殷人尚鬼,成为一大特殊的文化现象。日常起居,诸多禁忌,神经紧张,疑神疑鬼。祭祀祖先的宗庙(2)嗜酒风习殷人的宗教迷信与他们嗜酒风习息息相关。到了殷代,酿酒技巧已达相当水平。殷代文化遗址中的酒器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对于殷商统治阶级来说,宗天、尚鬼和嗜酒的日趋极端,却把他们连同整个社会送进了地狱。

《酒诰》对于殷人“荒顽于酒”的严厉谴责,正是对他们泛滥成灾的宗教活动和极端迷信思想的变相批判。

4.周人对殷文化的继承与批判

周人是后起的部族。在古公旦父时代,定居于周(今陕西岐山),还在穴居野处。经过王季、文王两代,仅仅五六十年时间便骤然强盛,取殷而代之。

西周版图政治上的兴旺,并不能掩盖周人文化上的贫乏。周人在股废墟重建统治秩序时,更多地是从殷人而非自己的先辈那里继承思想资料。在天命观上,也不例外。周人也认为是上天保佑着周王,使他江山巩固,多福多益,享有百禄,一切兴旺。周人对天的敬畏之情,又比殷人那种僵化、机械的宗天迷信有所进步。殷人原本是天之骄子,为什么上天后来却一改初衷,转而给予周人以格外的青睐呢?对这一问题的严肃思考,周人得出“天命靡常”的逻辑结论。(二)、周文化对儒家学说的影响

1.周文化的观念创新:“天命靡常”,敬德保民“天命靡常”有两方面的政治目的。一则警告殷商遗民;一则告诫周初统治者。周人进而提出“德”的概念,作为统治者“宜民宜人”的理论依据。西周初年形势图只有统治者自身修养达到“德”的境界,才能实现“宜民宜人”,从而得到“靡常”天命的长久垂青。《诗经》、《尚书》反复赞颂的周代先王,就是“敬德”的模范。“敬德”观念落实为“宜民宜人”的种种具体行政措施,又可以概括为“保民”,这正是对殷人“尚鬼”的文化反拨。2.周文化的制度创新:宗法建构从西周开始,祖先的世界与神的世界逐渐分开,成为两个范畴的问题。周人把上帝与人类始祖的血缘联系一刀截开,把人与神划分到不同的血缘系统中去。西周水鼎割断人神之间的脐带以后,人类本身、氏族本身的自然血缘关系便成为压倒的因素。宗法制是一个庞大、复杂但井然有序的特殊社会构造体系。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周王自称为“天子”,即上天的长子,接受并管理上天赐于的土地和臣民。西周开国天子周武王封建与宗法制关系图秦汉以后,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已不复存在,但它的基本精神却以另外的形式顽固地存在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这就是家族制度或者叫宗族制度。宋代以后,士族丧失了他们的社会影响。一些人主张重建古代的宗法组织,在经过一定的调整之后,修族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等这些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家族制度的具体内容被人们逐渐接受了下来。清明扫墓。宗族活动的重要内容。

从消极方面看,宗法制度下的宗族成为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唯一场所和不可逾越的界限,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社会关系的多样化发展,从而束缚了社会的进步;从积极方面看,一个个单独的社会分子被宗族血缘关系紧密地联接为一个整体,借以克服单个分子所无力克服的困难,承受单个分子不能承受的压力。宗族祠堂3.周公政治思想:儒家文化的直接源头

周公名旦,是我国西周王朝的奠基者和制度的制定者,他经历了小邦周灭掉大邦殷商的历史沧桑之变。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周公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提出了系统的政治主张和理论,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开山鼻祖。周公的封地是鲁国。由其长子伯禽代为受封。因此,到春秋之世,鲁国对周公的礼制资料保存的最为完整。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更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文化巨匠。孔子开宗立派,首创儒家学说,然而,追根溯源,其思想的一个重要源头正可以上溯到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开山鼻祖——周公。孔子对周公崇拜至极,除毕生追求“克己复礼”(周公所制“周礼”),还不时“梦见周公”。

我国著名学者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宗桂教授在《孔子研究》发表书评代序,认为:“这部著作资料丰富,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文笔流畅,是填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空白的、富有创意的优秀著作。”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四川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贾顺先教授在《道德与文明》发表书评说:“《周公评传》一书,填补了我国有关周公研究学术专著的空白,对于推进先秦儒家文化源头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四川大学哲学系张国祺教授在《社会科学研究》发表书评说:该著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可信而又有创意的独到见解。……不仅资料丰富,观点新颖,论证严密,而且文笔流畅,可读性强。有志于此的同仁,一旦开卷尝试,还能令你掩卷沉思,颇多启迪。”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黄修明教授在《读者报》发表书评说:“笔者在认真阅读了该书以后,感觉作者确实为我们研究周公疏理了繁茂芜杂的史料,并提供了一个较高的学术平台。”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郑丽娅副教授在《天府新论》发表书评说:“从该书的内容来看,这不是一部仓促成文的急就之作,而是在对周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颇具学术价值的精品。”

上海《新民晚报》2006年5月4日以《谁是孔子的老师?——周公,一位不该被遗忘的大思想家》为题对该书作了报导;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吴野研究员认为,该书“论题集中,资料嵬集丰富,且客观地介绍了古今学者在若干问题上相互对立的观点,又能言之有据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成一家之言,从多个侧面论述、评介了传主的历史功绩,主线突出,不枝不蔓,文笔流畅,可视为一部既具学术探索意义,又能适合众多普通读者对中华文化认知需求的较好著作。”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刘方健研究员评价指出:“周公是历史上尚无专著加以研究,且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作者将笔墨集中于此,具有填补史学研究空白的作用。……当前举国上下正掀起宏扬祖国传统文化、提高公民道德水准、提倡法制的高潮,该书的出版一定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周公在政治思想上对孔子产生的影响:周公的“敬德保民”思想。“明德”即是周公发布的一系列诰命的思想支柱,德”是其得天命与治天下的“合法性”的根本保证。慎罚既是德的内容之一,又与德并列,常称“明德慎罚”。刑罚绝不可少,却又须慎而勿滥。于是周公强调以善用法,以德施刑。周公山风景“保民”是周公提出的又一新的政治概念。周公格外强调治民要谨慎从事,并认为应把民之苦痛视为己之苦痛而加以格外重视。他一再告诫子弟臣僚,要约束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不要贪图安乐,切忌恣意妄为,要能体察民情。周公还提出要把民众视做自己的镜子。

周公画像周公制礼对孔子的影响

周礼主要是有关社会等级秩序与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制度性规定。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也正是西周以来的思想传统。据史载,周礼便是由周公制订的。

孔子生长于原属周公封地的“犹秉周礼”的鲁国。在孔子看来,周礼经过对夏商两代之礼的损益,已达十分完备,因此他不仅兴办私学而把礼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认为礼是一个人立身的基点;而且认为礼又是治国之本。

观看影像资料(11分钟)

西周礼乐文化二、孔子、孟子与儒家文化的产生

(一)、孔子学说及其传播1.孔子生平与事迹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的祖先是殷人后代,宋国的贵族,因在上层政治斗争中失败,流亡于鲁国,父亲做过鲁国的小官。孔子像孔子早年地位低贱,当过管理仓库和看管牛羊的“乘田”、“委吏”之类的小吏和家臣,以后主要是从事帮助贵族办理丧事赞礼的“儒”的职业,后来作过鲁国的大司寇,并一度“摄行相事”,但为时不长。他推崇西周政体,以西周社会为蓝本构建其政治理想,并四处奔走,周游列国,上说下教。

孔子讲学图他整理三代典籍,删诗书,定礼乐。中年后收徒讲学,为后来儒家学派的形成和儒学理论体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他的及门弟子和再传弟子将他和学生的言行编纂整理成书,是为《论语》。《论语》是今人研究和了解孔子及早期儒家思想的最主要的资料。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立了儒家学说

首先,它注重人的因素,主张“仁者,爱人”。第二,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关注社会问题。第三,希望实行“仁政”,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第四,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精神。第五,提倡“中有”、“中和”,注重天人和谐、人生自身的和谐。

(2)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

孔子兴办私学,培养了第一批儒家弟子,并奋力宣传和实践自己的思想主张。孔子作为从贵族阶级没落而来的下层的“士”,他首先揭起私学的旗帜,招收弟子,推动了学术下移。孔子的思想初步形成以后,他的一生都在为宣传和实践自己的学说而努力。

孔子故乡的泰山(3)整理了古代文化遗产

孔子整理古代文献的对象主要是所谓“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诗》、《书》、《礼》、《乐》,主要在于重新编订。孔子赞《易》,阐发其中的哲理,《易传》为孔子所作。至于《春秋》则为孔子所2.孔子的基本思想

(1)孔子的仁学思想孔子解释,仁者“爱人”,强调血缘纽带是“仁”的最基本含义,这决定了儒家思想区别于其他各家的最大特征。其一,它是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孔府其二,“仁”在众德的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其三,仁是最完全的人格的内涵。其四,仁是人道之根本。

孔府大成殿(2)孔子的礼制思想

孔子把春秋时代,看做是“礼坏乐崩”,臣杀君,子杀父,“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糟得很的大乱局面。孔子认为要制止各种“邪说暴行”的流行,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而其要害就是要正名。

孔庙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他一生的梦想就是要复兴这个“周礼”,用周礼来约束人们的一切行动。孔林他非常强调的“正名”,就是要使人人都明白自己在社会之网中的位置,控制自己的“欲”,不超出由“名份”规定的“度量”范围,从而消除争乱。孔子这种用名以正实的观点,就是后来所谓的“名教”。孔子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复周礼所制订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孔庙鸟瞰孔子对周礼的“损益”孔子要求复兴周礼,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因为完全因袭已不再能充分地发挥周礼的作用了,所以,他对周礼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他特别提出要掌握周礼的思想实质。他对周礼的补充和发展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

孔林(3)孔子的认识论思想

推崇学而知之。孔子强调以知(智)为认知手段,诱导社会成员知仁、循礼、行义。孔子承认人的先天素质有差异,“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之;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非常重视耳目见闻,认为它是知识的可靠来源。

学问之道

学必须与习结合起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必须与思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才是明智的态度。儒学将对人民的教化寓于日常生活之中,“君子之3.先秦时期孔子思想的传承

孔门弟子随孔子学习,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分,而每个人也各有所长。孔子曾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孔子弟子中较为著名的还有不少,据说,在所培养的3000名弟子中,学有所成的就有72人。孔子庙孔子去世后,孔门弟子及其后学不断分化,逐渐形成了儒学的不同派别。《韩非子·显学》指出:“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梁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这便是所谓“儒分为八”。孔子研究院孔子一生经历坎坷,到处奔走,孔子的学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其言行也没有得到认真的整理。正如他所说:知其不可而为之!而到后来,不仅孔子的思想得到了继承、弘扬和传播,到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甚至成了诸子学说中的“显学”,这都是孔子弟子的宣扬之功。

在孔子生前,有的弟子可能已经学有所成,离孔子而到各地。孔子去世后,一些孔门弟子守丧三年(子贡庐墓六年),然后亦相诀而去。孟子、荀子对弘扬孔子学说,并使儒家之学成为百家之学中的“显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观看影像资料:(32分钟)

孔府、孔庙二、孟子学说及其影响1.孟子生平及其事迹孟子是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城)人。孟子的祖先是鲁国公族“三桓”中的孟孙氏,到孟子时代,孟孙氏已经衰落下来。孟子幼年丧父,母亲织布为生,家境比较贫寒。据传,孟母为儿子的成长,曾“断机教子”,并三次迁居,即所谓“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稍长,从学于子思的弟子。孟子通晓五经,尤其长于《诗》、《书》、《春秋》。他虽然没有直接受业于子思,但却属于子思学派。他的思想与孔子、子思一脉相承,以子思和孟子为代表,形成了“思孟学派”。孟子一生的与孔子相似。经过青年时期的刻苦学习和钻研,孟子在后来便开业授徒了。中年以后,他怀着政治抱负游历各国,但终不见用。孟子是继孔子以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由于孟子的宣扬,战国时的儒学才成为诸子之学中的“显学”。正因如此,后世的学者十分推崇孟子,南宋的朱熹把《孟子》一书列入《四书》。2.孟子的基本思想

A.性善论:仁学的心性学根据恻隐之心孟子从人的心灵深处探究“仁”的心性学根据。他并没有满足于一般地讲“爱人”,而是透过“爱人”的表层现象,深入到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进行探讨。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或者说对别人的“同情心”。

孟子故里“不忍人之心”孟子也叫做“恻隐之心”。除此以外,孟子认为人人生来都有的天赋本性还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或叫“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就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观念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

孟子塑像修养办法

孟子从他的天赋“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一套修养办法。他认为,人要达到他所讲的这些道德的标准,根本问题在于本人的主观方面,即“反求诸己而已”(《公孙丑上》),也就是在于主观的反省,注意保存天赋的那四种“心”。孟子认为,还要培养一种由“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集合(积累)起来的、充塞天地之间的、有巨大力量的加秘的“浩然之气”。

B.“良知”说和“劳心者治人”的社会分工说

孟子认为,道德观念都在人“心”中,都是人生来在本性中就固有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他称这种不用学习,不用思虑就具有的知识、才能为“良知”、“良能”。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这是说,求知识、才能没有别的途径,而只要把他放弃(散失)掉的天赋本性找回来就行了。“尽心”也就是“思诚”。“诚”的中心内容是“善”,“思诚”的中心内容也就是要“明乎善”。他说:“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所以“思诚”或“减其身”,也就是“尽心”,也就是要恢复和保持“良知”、“良能”。C、“仁政”学说与民本思想

仁政孟子主张用他自己设想的“仁政”措施,通过“井田制”的形式来推行封建制度。孟子把他这种“制民之产”的“仁政”描绘成是一种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孟子的仁政学说,在政治上还主张采用“以德服人”的办法。孟子故里民本主义

孟子首先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命题。其一,轻刑薄税,制民以产其二,听政于国人其三,与民同乐孟子画像3.孟子在唐宋儒家道统说中的显赫地位

古文运动的旗帜是“文以明道”。韩、柳所欲明的道,并非一般性地强调文章内容,而是传统儒学的复兴。韩愈明白地指出了这一点:“吾所谓道也,非而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韩愈韩愈的“道统”论为宋代诸子,尤其是朱熹所承继。在对“道”的进一步论述中,韩愈极为强调修身正心的重要性。对孟子之学高度推重,开启了儒学向思孟学派转化的契机,从而初步展示了传统儒学由“内圣”、“外王”合一走向“内圣”与“外王”相离异,“内圣”之学逐步占据优势地位的动态。

三、宋明理学与儒家文化的发展

(一)、秦汉至隋唐时期儒家文化地位的演变1.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文化的浩劫

公元前213年,秦将蒙恬率军30万北击匈奴,夺取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消息传来,秦始皇为此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庆功宴会。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对秦始皇歌功颂德。有个叫淳于越的博士却较起真来,他站起来反驳周青臣说:“我听说殷周两代延续了千余年,就是靠封子弟功臣作诸侯,来辅助帝业。今陛下拥有海内,而自己的子弟却为匹夫,如果朝廷突然遇到犯上作乱之事,陛下没有诸侯的辅助,又怎么能够相救呢?”

秦始皇丞相李斯反驳淳于越说:“古代之所以天下散乱,不能统一,是因为各地诸侯兴起。大家说话都称道古人,责难当今,巧饰虚言以乱实际,每个人都用自己的那套主见,非难朝廷所建立的制度和政策。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而天下的私学却相与教授一些非法的东西,儒生听说了朝廷的政令,便总是拿各家的私学来议论,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如此不能禁止,那么陛下的权威就会下降,下面的朋党就会形成。臣请求陛下批准,史官将不是秦史的书都烧掉。如果不是朝中的博士,天下敢有藏《诗》、《书》者杀头。以古非今者灭九族。官吏知道不举报者与之同罪。令下30日不烧书的,处以黥刑,充军边境。若有学法令者,以官吏为师就行了。”

秦始皇焚书下达后,除了医药、卜筮、种树类图书,全国一片焚书的浩劫,许多读书人迫于酷刑只好把珍藏的书籍交给政府。秦始皇听说侯生与和卢生逃走后,龙颜大怒,他让御史严刑审讯这些儒生,儒生们熬不过严刑,又互相告发,最后有所犯禁的儒生多达460人,秦始皇下令将他们全部坑杀在咸阳城外。这就是历史上闻名的“坑儒”事件。秦始皇塑像观看影像资料:(21分钟)秦始皇陵2.刘邦:促成儒家文化地位转变的天子

刘邦是一位起于小吏的草头天子,汉初大臣们对儒学没有任何的了解和兴趣,因此,儒生们不得不谨小慎微。他即位称帝之初,对儒家的《诗》、《书》等典籍没有丝毫兴趣,也就是说他对儒家典籍的教化作用一无所知。可是,后来的刘邦却与先前判若两人。

刘邦在促成汉初儒学地位的变化方面,人们很推崇陆贾,有人说“汉代重儒,开自陆生也”。这主要是就他撰著《新语》而言的。陆贾(约前240~前170)是楚国人,高祖建立汉朝后,陆贾奉命出使南越(在今广东),他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就收服南越王赵伦,回朝复命时,高祖大喜,升他为大中大夫。陆贾说:“骑马打天下,难道就能骑马治天下?秦始皇取天下用暴力,治天下用刑罚,传到二世就亡国。如果秦始皇平定天下之后,以仁义为本,推行礼教,那么皇帝宝座还有您的份吗?”刘邦塑像高祖见陆贾说得有道理,他说:“好!好!讲得好!你回去把你讲的道理写出来,明天让朝中百官来讨论讨论。”大约半个多月,未央宫每天上朝的时候,首先由陆贾读他所写的文章。陆贾连续写就《道基》、《术事》、《辅政》、《无为》、《辨惑》、《慎微》、《资执》、《至德》、《怀虑》、《本行》、《明戒》、《思务》等十二篇文章。朝中文武百官虽然有所议论,但还是明白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

刘邦斩蛇纪念馆3.董仲舒进献《天人三策》:儒家文化独尊地位的形成

汉初的统治者为了修复战争的创伤,整个朝廷崇尚无为之治,并以黄老之学作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因此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汉武帝继位以后,他打算用儒术治国。但一开始却遭到其祖母、崇尚黄老之学的窦太后的阻挠。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死,这就为“罢黜百家”扫除了障碍。第二年,汉武帝下诏要各地官府举荐人才,提出更为积极的治国之策。

汉武帝在汉武帝举行第二次策问时,召来了一帮儒生。儒家大学者董仲舒,就在这次对策中脱颖而出。董仲舒(前176一前104),河北广川(今河北衡水市景县广川镇)人,博通六经而专治《春秋公羊传》。他在呈给汉武帝的第一策中,依据《春秋公羊传》和《易经》的阴阳之道,提出了“法天”、“正始”、“教化”、“更化”四策。董仲舒在他的第三策中建议:“凡是不在《易》、《诗》、《书》、《礼》、《乐》、《春秋》六经孔子学说范围内的议论、学术,应该全部罢去不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仔细阅读董仲舒进献的对策,基本上采纳了他的建议。朝廷在京城长安设立了太学。太学为《易》、《书》、《诗》、《礼》四经各设了三个专科,为《春秋》一经设了两个专科。每个专科都任命相应学派的当家大学者为博士官,负责传授各自的学说。董仲舒像4.汉末名教信仰危机:儒家文化地位的衰落

所谓“名教”,即指儒家的政治原则,名即名分,教即教化。名教即通过正定名分、教化天下,以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和等级制度。东汉时期,一方面,统治者通过学校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又通过察举孝廉等方式罗致人才。东汉王朝通过提倡经学,表彰名节,弘扬了封建礼教思想,从而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了重视名节的风气。东汉陶俑东汉末年,人们对儒家所提倡的封建礼教的信仰却出现了危机。首先,人们的君臣观念出现了淡漠的趋势,与之相应,父子、夫妇、朋友等方面的人际关系也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东汉末年政治家曹操东汉后期的两次党锢之祸,给官僚士大夫以沉重的打击,在自身的生存都不能自保的情况下,他们无力顾及其他,因此,他们对于如何维系社会的统一与稳定已经不再十分关切。自东汉以来,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儒家的思想主张已不能挽救社会危机,因而便对汉代以来的儒家思想进行反思,出现了像王充、桓谭、扬雄、仲长统等社会批判思想的代表。儒家原有的一些社会文化功能在无奈中丧失。

5.唐太宗:儒家文化地位的有力倡导者

李世民(599~649)虽然是行伍出身,但他的文化造诣却不一般。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在秦王府新设置“文学馆”,聘请了大学者杜如晦等十八人为“学土”,分三班轮流进府值宿,陪他谈论儒家各经经义和天下大事。李世民登位为唐太宗,他又在皇宫正殿的左边设置“弘文馆”,派当朝大臣中著名儒家学者虞世南、诸遂良等人兼任“馆学士”,每天退朝之后,陪唐太宗研讨儒家经义,规划国家大事。后来形成了一条规矩,凡是宰相都要有大学士衔。

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开始扩充国子学。他把国子学分设国学、大学、四门、书算等四个大学院。并且还在校园建了一座儒家先圣庙。按唐太宗旨意,立孔子为儒学先圣。从此,历朝在国家和地方各级官办的学校里,都立庙祭祀孔子。国子学又经常举行演讲会,请著名学者演讲经义,凡读书人都可以去听讲。唐太宗剧照贞观年间,大唐国势强盛,由于重视文化事业,世界各地的学者纷纷前来交流学问,中国的国家高等学府开始对外接受外国留学生。文化事业的发达,使国民的道德和文化素质空前提高,相传当时长安城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国子祭酒孔子后人、大儒孔颖达负责,组织一班学者一起整理汉末以来流传天下的各家经解,去伪存真,取长补短,写定一百七十卷《五经正义》,颁发全国。唐代大儒孔颖达6.宋初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922~992),字则平,幽州蓟(今北京)人,他既读圣贤之书,又懂兵法,善长谋略。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普与赵匡义合谋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赵普因是开国功臣被封为右谏议大夫,充职枢密直学士。赵普为宋太祖出的“杯酒释兵权”的妙计,顺利地削夺朝中诸将兵权,同时又不伤昔日征战兄弟的和气。赵匡胤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赵普建议削夺节度使兵权,削弱地方财权,并加强中央禁军建设。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春,太祖任赵普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开宝九年,太祖辞世,其弟赵匡义继仕,是为宋太宗。太宗继位后,凡军国大事都听取赵普的意见。赵普赵普他好读书,退朝回家后经常是手不释卷。有一天,宋太宗问赵普:“听说爱卿只读一部《论语》,其他的书不读,可有此事?”赵普爽快地回答说:“臣一辈子的学问,就在《论语》这部书中。过去,我就靠着半部《论语》帮助太祖夺得大下,今后还要以另外半部辅佐您治理天下。”宋太宗二、宋明理学的流变1.“北宋五子”与宋代理学的开端与奠基理学,亦称为新儒学。理学是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北宋五子”指“理学宗主”周敦颐、象数学家邵雍、“大化”秦人的“关学”领袖张载和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兄弟。宋画《清明上河图》局部周敦颐周敦颐一向被视为“道学宗主”,理学开山。提出了一种新的宇宙观。在《太极图说》中,周敦颐建立了“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男女”——“万物”的宇宙生成图式,并从中导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自注:无欲故静)的结论,从而为理学的发展奠定了方向,以后的理学诸子在修养人上从未离开过“主静”、“窒欲”这条路径。周敦颐提出了一种新的伦理观。在《通书》中,周敦颐依据《易》与《中庸》之论,以“诚”为最高道德伦理境界。他更进一步将《太极图说》中的宇宙图式与“诚”——“几”(善几、恶几)——“德”(爱、宜、理、通、守和仁、义、礼、智、信)的伦理范畴勾通起来,从而显示了理学借释道宇宙论、认识论的理论成果以构造伦理哲学的基本趋向。周敦颐还提出了“主静立人极”的伦理观,“主静”就在于“无欲”。通过内心的道德修养,遏制思想,制约情感,不偏不倚使个人行为符合伦常标准。《爱莲说》反映了周敦颐的伦理境界邵雍

邵雍长于象数学。他依据道教的《先天图》,提出“先天象数学”,构造了一个包括自然和人类历史在内的世界图式。由于邵学重数术,后人不视他为理学正统,而以他为修仙、占卜、算命的宗师。邵雍的思想贡献主要是在对于宇宙本原及其演化规律的探讨上。所著《皇极经世》一书,创造了象数体系来概括宇宙的一切。邵雍还指出太极为心。以心为太极,则宇宙万物生于心;宇宙的法则就是我心的法则;由此,邵雍认为人的认识并不在于如何把握客观外界,而是如何认识自心。邵雍便将儒学原来的经学传统转换为心性之学从而为理学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邵氏的致思趋向与其他理学诸子颇为近似,他提出“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邵雍所论,将“天下之物”所具的“理”与人的“心”、“性”沟通为一体,并加诸子“公而明”的价值判断。他进而将“我”、“情”、“目”等感性因素推为“理”、“性”的对立面,斥其特质为“偏而暗”。此种观念与周敦颐“无欲”论相映照,为后世理学诸子的“天理”、“人欲”对立论开启了道路。张载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北宋凤翔眉县(今陕西眉县)人。他开创的关学与周敦颐的濂学、二程的洛学、朱熹的闽学并称为理学的四大派。张载年轻时的理想是从戎打仗。张载接受范仲淹的教导,用功读书。他读完《中庸》、《老子》、《庄子》等著作,把儒家文化作为自己学术依归。张载是一位唯物论的气一元论者。然而,张载与其他理学家一样,更为关注的还是重建以人的伦常秩序为本体轴心的孔孟之道。在宇宙论的基础上,张载深入地探讨了“天”(宇宙)“人”(伦理)合一的关系。他的代表作《西铭》使体现了把人之为人的“所以然之故”,上升为宇宙(“天地”)的“所以然”的致思趋向,从而将“人性”与“天地之性”混然一体,使伦理学获得本体论的论证。《西铭》部分原文

2.二程天理说:伦理的本体化二程乃程颢、程颐两兄弟。他们是周敦颐的学生,邵雍的晚辈,张载的姻亲。二程居住于洛阳,后人便以“洛学”来称呼他们这一学派。较之周敦颐、张载和邵雍,二程进一步摆脱了道教的影响而回归到儒学正宗。二程开始充分论证的“理”是宋明时期儒学的最高范畴,而已这时期学术思想的体系与规模也是二程确立的。程颢二程兄弟在总结了先秦关于理和道的观念以及宋初以来的思想家关于理的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理”抽象为宇宙的本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提出来,构造了一个以理为最高本体的唯心论体系。程颢说:“吾学虽有所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万物都是由“理”派生出来的。不仅如此,在人类社会中,封建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纲常,也是天理的表现。程颐二程兄弟对于“理”的体认也同中有异。程颢认为,理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趋势,“理者,天也”;强调“我”与天地万物不可分,理心一体,万物皆在我心中,因此人们不须要去认识了解客观世界,而只需要认识自己的心即可。程颢的这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直接开启了此后的陆王心学。程颐所认为的“理”,重在指客观事物之所以然,如水之所以寒,火之所以热,是自然之理。还认为,一物须有一理,但一物之理即是万物之理,而万物之理就是一个天理。程颢手迹程颐特别强调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外部世界的客观性,其客观唯心主义倾向比较明显,他的思想后来由朱熹全面继承并大成。我们通常所说的“程朱理学”中的“程”主要是指程颐,而非程颢。二程故里“天理”两字最早在《乐记》中出现。在张载、邵雍的著作中也曾提及,但只是在程氏兄弟的理论体系中,“天理”才成为脱离物质载体的纯粹理念世界。自二程发明“天理”,再经朱熹的一番推扬,所谓永恒、无限、普遍、必然的“理”成为不增不减无所欠缺的本体存在。“天”——“命”——“性”——“心”统统由“理”贯串起来。程颢讲学图3.居敬穷理:二程提倡的道德修养功夫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个“程门立雪”的故事成为历代之佳话。当年,佛教禅宗二祖慧可前去拜见达摩祖师。当时,达摩祖师正在静修,那夜,先是下起小雨,后来变成大雪,慧可顶着雨雪,冒着严寒,在山洞外一直站到第二天早上。达摩祖师见他心诚意坚,于是就把衣钵传给他。程朱一派理学家讲求圣王之学,自认为是儒家道统的中兴大师,注重静坐、静修、诚、敬的内心修养功夫。尤其是程颐,他可能从慧可立雪中悟到一定的道理,认为如果用主敬的方法代替佛道主静的方法,便很容易达到对伦理伦常的敬畏心,从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程颐讲学处“居敬”中的“居”是安于其中的意思,“敬”是自觉认同自己至善本性的一种心态,“居敬”的实质就是要求人们在心中自觉地树立道德信念,并通过人心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不断得到加强。程颐认为“居敬”是最简易的道德修养工夫,人只要做到“敬”,他的心里就有了主,就不会被外在的事物所引诱,从而保持自己至善的本性。程颐墓程朱理学的另一个道德修养方法是“穷理”。

“居敬”侧重内在、行为的一面,“穷理”侧重外在、知识的一面。

程颐、朱熹所特别发扬的是“穷理”。在他们看来,道德实践必须接受理性的指导。宋代山水画4.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安徽婺源人。婺源古属新安郡,所以他常自己署名“新安朱熹”。又因他寓居福建,所以他的学术有“闽学”之称。学者多称他为晦庵先生。朱熹年轻时兴趣很广一泛,知识面很宽。五岁即开始跟随父亲读书,十四岁时又遵父命师事于几位二程的信徒。同时也大量阅读其他书籍,对释道之学十分留心。正是在“集游儒之大成”并充分吸取释道哲理的基础上,朱熹对理学展开了一次系统的、创造性的总结,从而成为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定“四书”。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朱熹被朝廷任命为南康军(今江西星子县)太守,他一上任首先就修复了白鹿洞书院,并且亲自撰写了书院的学规。为了搞好教学,朱善继承二程的传统,重点讲授《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朱熹思想体系及其影响

在自然观方面,他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的本原或根本,天、地、人、物都是因“天理“而存在,都是由最根本的“理”所产生、所承载。朱熹在讲到宇宙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问题时,着意发挥“理一分殊”的思想。他借用了佛教的“月印山川”来解释。月印山川在人性论方面,朱熹把“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纳入自己的体系。朱熹认为性是天理的体现,是形而上的本然状态;人禀气而生,是形而下的有形存在。人和万物都是天理的体现,人是禀气而生的,万物也是由气而构成的。据此,人与物一样。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讲,人与物又有根本的不同,只有人才具备仁、义、礼、智、信,而物则没有。朱子所构建的理学体系,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人们的伦理行为不应是盲目、自发的,而应是高度自觉,即具有自我意识的。为指明自觉认识天理的途径,朱熹精心改造了汉儒编纂的《大学》,突出了“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故居朱熹儒学体系的价值在于总结先前儒家学者的贡献,回答了当时所能回答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儒学真正摆脱几百年来佛教与道教的冲击,重新恢复了权威和信心。孔、孟的一系列思想在这一体系中被加以新的形而上的解释,释道两教关于个体修炼与宇宙论、认识论的思想精粹亦被广为摄取入内。自两汉以来多元发展的思想意识形态至此越过“正”——“反”阶段而进入“合”的集大成境地。朱熹亦因此成为儒学“正宗”承统者和“礼教”的圣人。朱熹塑像5.“宇宙即吾心”:陆九渊心学陆九渊是宋代理学之心学的创始人。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今江西临川县)人。由于他曾经在江西的贵溪象山讲学,又自号“象山居士”,所以历史上称他为象山先生。陆氏家道整肃,以诗书传家,州里闻名,宗法伦理十分严格,宋孝宗曾称赞陆氏“满门孝悌”。陆九渊陆九渊自幼颖悟,性若天成。陆九渊13岁时,有一次在家里读古书,读到书中有宇宙二字,书中解释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令来曰宙。”他忽然大省,放下书大声说:“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二十四岁以《周礼》中举,三十三岁又以《易经》中进士。五十岁开讲于象山。陆九渊塑像陆九渊思想及其地位、影响陆九渊的名言是“吾心即宇宙”。他耐心解释这个命题:“吾心的这个‘心’,是根据孟子‘万物皆备于我’而来的。此心此理,我固有之,这就是‘万物皆备于我’。从前的圣贤之心,同我的心是一致的,只是先于我心所得而已。”从“吾心即宇宙”出发,陆九渊进一步提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从“心即理”这一基本前提出发,陆九渊教人的易简功夫就是“自存本心”。他认为,“自存本心”是人生的基本功,只要“自存本心”,就可以充分了解和认识天下之事物以及该事物之理,做到一理通则万理通。所以做学问最重要的是向内心用功,发明本心,不必向外去探求。陆象山充分发挥了孟子的一系列思想学说,认为首先应该“先立其大”,然后再反身内求,这样就能达到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功夫。陆九渊的心学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了禅学的影响。主张“安坐瞑目”,时常夜以继日,修心养性,这显然是受了佛教禅宗“顿悟”修炼方法的启示。在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上,但由于象山心学更为强调感性,实际上已为理学分裂并最终走向瓦解潜埋下种子,而这一任务,将由明代王阳明来完成。陆王的心学更具有哲学的思辨色彩,客观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明清一代的思想家,如唐甄、李贽、谭嗣同等人,都曾利用陆王心学的一些理论反对权威崇拜,破除教条,宣传革新思想。6.鹅湖之会:南宋理学辩论会鹅湖之会是南宋时期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学派与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学派进行的一次学术辩论会。会议于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鹅湖寺举行。此年四月,婺学代表人物吕祖谦意欲调和朱熹、陆九渊两派的争执,邀请朱、陆两人和两派学人到鹅湖寺聚会。鹅湖之会故地,今江西上饶市鹅湖书院鹅湖之会的中心议题是修养方法,同时也涉及到本体论上的问题。在修养方法上,朱熹主张“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即从博览群书和观察外物来启发对理的认识,强调的重点是“道问学”和即物穷理;陆九洲从心即理的本体论出发,在修养方法上主张“先发明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反对朱熹多在读书穷理上下功夫,他强调的重点是“尊德性”。朱熹纪念馆鹅湖会议上,陆氏兄弟在诗中以“心”为基础,把他们的方法概括为易简功夫,而把朱熹的方法讥讽为烦琐破碎的“支离事业”,引起朱熹的十分不满,朱熹指责陆氏兄弟的方法为“空疏”。双方不断提出自己的主张,辩论非常热烈。这次集会,没能消除歧见。鹅湖之会实际上是以朱斋、陆九渊、吕祖谦为首的南宋理学三大学派举行的一次规模盛大的学术研讨会。朱熹读书处7.王阳明心学:高扬人的主体性王守仁字伯安,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死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溢文成。他的祖籍是浙江余姚,青年时,随父迁家于山阴(越城),后来他结庐于距越城不远的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都称他阳明先生。他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的主要著作为《传习录》,后人把他的思想材料编为《阳明全书》,共37卷。王阳明“心学”是一种高扬“心”亦即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为目标,同样鼓吹“明天理去人欲”。朱子与王阳明的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理”哲学更多地突出了起感性现实的先验规范,而没有给人以应有的地位。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人欲支配的客体。而“心”哲学则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西方人本主义杰作——大卫塑像王阳明的“心”本体论,以“心”为天地万物主宰,进而从主体的角度去观照万物。“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自然的天永远存在,但是没有主体去仰视它,它就没有高的意义,也不作为高的食物存在;大地永远存在,但如果没有主体去俯瞰它,它就没有深的意义,也不作为深的事物存在。离开价值的世界,主体也就不能作为主体存在。显而易见,王阳明通过心本体论,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指明了人是世界的主体,人所生活的世界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王阳明故居立足于“心”本体论,王阳明又提出“心即理”、“心外无理”的著名命题。既然世上人人有心,人人也就心中有理。以“心”去裁判外间事物,一切是非的价值便有了重估的必要。不仅如此,王阳明甚至认为人人都是圣人。张大千绘王阳明像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又一重要命题。而这一命题同样是在极大地强调主体实践(道德行为)的能动性。所谓“知行合一”,即“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义处即是知”,这实际上是把一切道德归结为个体的自觉行为。王守仁解释说:“说一个人知孝,必定指此人曾真行孝;说一个人知味,此人一定尝过此味;说一个人知路之险夷,一定是他亲身履历过这条路。总之,知与行是不能分开的。学习书法,就必须每天临池挥笔;学习骑身射,就必须引弓挟矢,经常练习。”爬山致良知为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纲领性口号。“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良知既是本体,就无待于外,“致良知”也就意味着在自觉的伦理行为中,去证实、肯定和扩展人的存在,“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这就在强调伦理学的意志自律的原则上,极大地突出了个体的历史责任感以及道德的自我意识。王阳明学说的影响由于王阳明感应明中叶以来社会氛围和心理状态的变迁,从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上顺次展开他的宇宙论、认识论、价值主体论,从而否认了用外在规范来人为地管辖“心”禁锢“欲”的必要,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地位,造成对正宗统治思想的一种反叛。士子们从“王学”中感悟到思想启蒙。在四方热烈响应的氛围中,“王学”成为晚明人文思潮的哲学基础。王阳明的门下弟子王艮,是明中叶率先高扬人自然之性的先导性人物。晚明高扬人的自然之性的文学的代表作《金瓶梅》8.理学与中国文化礼治秩序重建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至为紧要的影响之一,便是在新的哲学基础上重建传统礼治秩序。“礼”由初民的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经孔子、子思、孟子、荀子以及董夫子等哲学家的反复改铸,终至形成具备完整哲学体系与礼仪程序的礼治秩序。东汉末年以来,礼治秩序趋向式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反礼法思潮活跃一时,隋唐时期人们的礼法观念也颇为薄弱。祭祀祠堂理学家们立足于“理”本体说,对礼治哲学展开了新的阐述。“礼”实际上通过形形色色的文饰和形式体现天理的等级规定,执行天理原则对人的节制,使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从而使“理”的原则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得以实现。理学家们对“礼”的重新诠释,使“礼”在以“理”为最高范畴的伦常系统中获得至关紧要的地位,“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