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 章节习题答案 胡宏伟 第6-10章 学位论文概览-引文规范_第1页
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 章节习题答案 胡宏伟 第6-10章 学位论文概览-引文规范_第2页
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 章节习题答案 胡宏伟 第6-10章 学位论文概览-引文规范_第3页
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 章节习题答案 胡宏伟 第6-10章 学位论文概览-引文规范_第4页
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 章节习题答案 胡宏伟 第6-10章 学位论文概览-引文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章节习题答案第6章学位论文概览关键术语:学位论文学术型学位论文应用型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MPA案例分析型论文调研报告型论文问题研究型论文政策分析型论文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所提交的用于申请相应学位的文献,表明作者在所从事的研究中取得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见解,是学术研究的产物,包括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学术型学位论文:学术型学位论文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类型,总结学术型学位论文的规范性写作要求,以及掌握学术型学位论文写作的内容要素,是规范编写学术型学位论文的有益工具。应用型学位论文:应用型学位论文的选题及撰写可参考以下四种类型及要求(MPA学位论文为例),即案例分析型论文、调研报告型论文、问题研究型论文、政策分析型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是本科毕业生撰写的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掌握了基本的基础理论和较为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所研究课题有一定的见解,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对所研究的题目有独到见解,有一定的研究分析能力。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是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要求博士研究生掌握相当渊博的本学科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具备相当熟练的科学研究能力,与导师共同协商,选择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深耕研究领域,提供对本学科有益的创造性见解。MPA:公共管理硕士(MPA)是以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为基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项目,旨在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从事政府管理、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研究等方面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案例分析型论文:案例分析型论文是针对公共管理实践的典型事件,主要采取实证调研和数据挖掘等方式获得资料和数据,形成完整的案例描述,并基于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分析案例的成因,提出案例的解决方案,总结案例的经验教训以及理论提炼与拓展,提供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材料与理论和方法支持。调研报告型论文:调研报告型论文是以公共管理实践中的某种工作、存在的某类问题、发生的某个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定性或定量),对某项工作、某类问题或某个事件进行了解、梳理,并将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得出研究结论,为公共管理实践提供理论、经验和方法的支持。问题研究型论文:问题研究型论文是针对公共管理领域内具有理论价值或现实意义的现实问题,运用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辨析问题、分析成因,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论证,为公共管理改革、决策和发展提供经验、理论和方法的支持。政策分析型论文:政策分析型论文是对于一个(或一类)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监控、终结和变迁以及政策内容进行研究,可以对一个(或一类)政策的内容的某一个方面、政策过程某一个环节或全过程进行分析,也可以对不同领域以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做比较研究。政策分析的程序及内容涉及政策的议程设置、内容界定、目标设立、方案规划、后果预测、方案抉择、执行与监测、评估与终结、调整与变迁等。复习思考题:1.学位论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科学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即科学使用学科和领域内研究方法,包括科学设计实验、客观研究对象,从而体现作者专业的研究能力。数据选取的科学性。即论文所运用的数据资料可靠和真实。样本选取的科学性。在调查阶段内,选取样本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要高度关注样本的代表性,还要保障具有充足的样本量,这样才能够合理地代表研究对象的整体情况。 (2)创新性。论文的创新性和价值性是论文立论的依据和落脚点,对于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应当有可靠的研究结论和相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体现为能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或者在研究领域中提出新的理论探索。 (3)规范性。规范性是学位论文的重要评价维度之一。在学位论文中,规范性通常主要表现在基本规范、研究程序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内容规范、引文规范、学术创新规范等方面。 (4)时限性。学位论文写作是一个周期性过程,其中任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包括撰写开题报告、开题答辩、中期答辩、预答辩以及最终答辩。(5) 特殊性。学位论文与学术论文存在不同,具有特殊性,具体包括学论文不以公开发表为主要目标、篇幅要求严格、详细程度远高于学术论文等。 (6)明确性。确定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是学位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其基本要求便是研究主题的明确性,包括明确的研究对象和明晰的核心概念。 (7)严谨性。学位论文的严谨性体现在论文的结构框架上。只有建构好科学的框架体系,再充实以相应的研究内容,才能形成一篇较为规范的论文。 (8)论述性。学位论文是议论文,不同于散文、诗歌的叙述风格,论述以务实为目的,须以准确的语言讲清理论和事实,用严密的逻辑分析深入的现象。2.学位论文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1) 提高学习能力。在学位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够提高问题意识、学术思维、信息搜索能力、组织能力。 (2)获得相应学位。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包括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种。只有撰写了合格的学位论文,并完成学位论文的开题和答辩,学生才能被授予相应学位。(3) 研究领域创新。与简单的“编造”和“复制”不同,学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创新”。学位论文忌讳大而全、毫无创新的赘述,需避免毫无意义的重复。3.学位论文的类型有哪些?从论文目的上,学位论文分为学术型论文和应用型论文两大类。目前,大多数学生(包括部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撰写的学位论文以学术型论文为主,应用型论文的撰写仍处在不断发展和推广的过程中。以公共管理硕士(MPA)为例,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早在2018年发布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类型与撰写指导性意见(试行)》,其中提出:“MPA学位论文可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等,以应用型为主。MPA应用型学位论文的选题及撰写可参考以下四种类型及要求,即案例分析型论文、调研报告型论文、问题研究型论文、政策分析型论文。”4.不同层次的学位论文有何区别? (1)专业知识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要求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础技能;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又博又专。 (2)研究课题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课题有基本见解;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分析创造能力;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在科学和专业问题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3)研究能力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研究能力较强,在特定领域、特定问题上较为专业,有一定创新性见解。5.学术型学位论文写作的内容要素包括哪些?有何写作要求?内容要素:(1) 引言:引言是对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包括选题背景、选题的意义、研究问题的界定、研究方法(阐述研究中资料收集的方法、标准及处理依据)等内容。 (2)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客观描述和分析其他学者在本研究领域、研究主题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3) 概念、假设与研究方法:在概念、假设与研究方法部分,应清楚界定核心概念,陈述研究假设,阐述研究方法,详细说明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和资料本身的代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及资料处理与分析方法及其选择依据。(4) 对主要研究内容进行论证和说明:论证部分是论文研究的核心,其主要目的是对提出的研究问题、研究假设进行论证和说明,对研究结果与已有结论进行比较性评述,或应用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必要的实证研究或案例研究。(5) 结论:结论部分通常总结主要观点,揭示研究结果及其分析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并指出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有时结论部分还会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可参考的建议。(6) 注释:注释是对文内内容的解释或补充性说明,一般不放在正文中,而是采用页下注或文后注的方式。(7) 参考文献:研究过程中所参考或引用的主要文献资料必须完整、准确、规范地注明,一律采用尾注的形式放在论文结论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具体依据高校要求而定。 (8)附录:附录中应列出学位论文中涉及的所有原始资料和数据,或论文从其他地方参考和引用的详细数据,例如调查问卷、原始数据等。写作要求: (1)学位申请人应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在科学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2)学位论文撰写。方法与资料。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应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以及利用公开出版和其他来源的资料。成果与创新。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或研究方法应具有创新性,对现有知识体系有重要贡献,或者可以为实践活动提供创造性视角。写作与规范。学位论文应当用规范汉字撰写,除古汉语研究中涉及的古文字和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外文文献之外,均采用简体中文撰写。6.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包括哪四种类型?有何写作要求?类型: (1)案例分析型论文是针对公共管理实践的典型事件,主要采取实证调研和数据挖掘等方式获得资料和数据,形成完整的案例描述,并基于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分析案例的成因,提出案例的解决方案,总结案例的经验教训以及理论提炼与拓展,提供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材料与理论和方法支持。 (2)调研报告型论文是以公共管理实践中的某种工作、存在的某类问题、发生的某个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定性或定量),对某项工作、某类问题或某个事件进行了解、梳理,并将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得出研究结论,为公共管理实践提供理论、经验和方法的支持。(3) 问题研究型论文是针对公共管理领域内具有理论价值或现实意义的现实问题,运用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辨析问题、分析成因,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论证,为公共管理改革、决策和发展提供经验、理论和方法的支持。(4)政策分析型论文是对于一个(或一类)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监控、终结和变迁以及政策内容进行研究,可以对一个(或一类)政策的内容的某一个方面、政策过程某一个环节或全过程进行分析,也可以对不同领域以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做比较研究。要求: (1)案例分析型论文基本要求。论文选题。案例分析型论文的选题一般来源于公共管理实践的典型事件,并且该事件务必真实有效。研究目的。案例分析型论文通过提出案例的解决方案,总结案例的经验教训以及理论提炼与拓展,提供公共管理实践经验材料与理论和方法支持。资料收集。案例分析型论文一般以一手资料、访谈内容或统计数据为写作基础,以实证调研与数据挖掘作为收集方式。字数要求。在案例分析型论文中,对于绪论、案例描述、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或结论等核心部分的写作,原则上不少于2万字。 (2)调研报告型论文基本要求。论文选题。调研报告型论文的选题通常以公共管理实践中的某项工作、存在的某类问题、发生的某个事件为研究对象,往往需要了解全部情况和材料。研究目的。调研报告型论文通过解释调研现象的本质,寻找规律,总结经验,为公共管理实践提供理论、经验和方法的支持。资料收集。调研报告型论文中必须有附录资料,这些资料包括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访谈记录、档案复印件、数据来源等。字数要求。在调研报告型论文中,对于绪论、调查研究设计、调研结果描述、调研结果分析、对策建议和附录等核心部分的写作,原则上不少于2万字。 (3)问题研究型论文基本要求。论文选题。问题研究型论文的选题范围通常是在公共管理领域内具有理论价值或现实意义的现实问题。研究目的。问题研究型论文通过辨析问题、分析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论证,为公共管理改革、决策和发展提供经验、理论和发展的支持。字数要求。在问题研究型论文中,对于绪论、理论基础、问题与成因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结论与建议等核心部分的写作,原则上不少于2万字。(4) 政策分析型论文基本要求。论文选题。政策分析型论文选题的内容范围包括政策的议程设置、问题界定、目标设定、方案规划、后果预测、方案决策、执行与检测、评估与总结、调整与变迁等。研究目的。政策分析型论文的研究目的可以是对一个(或一类)政策的内容的某个方面、政策过程的某个环节或全过程进行分析,也可以是对不同领域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做对比研究。字数要求。在政策分析型论文中,对于绪论、理论基础、政策描述、政策分析、结论等核心部分的写作,原则上不少于2万字。第7章学位论文评阅关键术语:学位论文评阅评优审核权重程序标准MPA匿名评审书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所提交的用于申请相应学位的文献,表明作者在所从事的研究中取得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见解,是学术研究的产物,包括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学位论文评阅是指在一定规则下,由专业人员多维度、客观性评估学位论文的价值。学位论文的评阅,通过建立统一标准、评价论文成果和研究能力,能够更好地规范学术领域、促进学术发展。评优:评选优秀专业硕士论文,一般包括高校内部评优以及全国范围内评优两个层面。审核:包括导师审核和学院审核,学生的导师需要在答辩申请上书写论文评语,选择是否同意该学生申请答辩。学院审核是论文评阅前准备工作的最后一步,由学院检测学位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权重:学位论文的评阅根据权重类型,可以分为有权重的评阅和无权重的评阅。程序:评阅过程通常是匿名评阅,通常由校内和校外的评阅老师共同打分。相关机构送审匿名评阅的硕士学位论文,为保证评阅专家有充分的时间审阅学位论文,校学位办一般需要3~6周的时间完成匿名评阅工作。评阅意见返回后,校学位办对返回的匿名评阅意见做匿名和保密处理,后交付答辩委员会或相关机构。标准:不同学位论文的评分标准不同,具体依据高校要求而定。MPA:公共管理硕士(MPA)是以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为基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项目,旨在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从事政府管理、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研究等方面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匿名评审书:由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办公室根据候选人条件全面衡量,选择2~3名论文评阅人,将论文密封后寄送评阅人,并附上一致的评阅标准,即匿名评审书。复习思考题:1.学位论文评阅的内容有哪些? (1)选题是否有价值是学位论文评阅的重要维度。“题好文一半”,选择什么题目、题目是否有价值、是否可以研究需要作者反复思考、不断锤炼。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有创见、有新意、有特色,选择前人没有发现或者没有解决、能够获得一定学术价值的问题。(2) 创新与否是学位论文最为关键的评阅内容之一,尤其是在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中。一篇不能获得新思想、新成果、新进展的论文,不能被称为较为优秀的学位论文。 (3)论文规范性是指写作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规范性原则。从开篇的引言、核心的主体、收尾的结论三方面展开介绍。 (4)基础理论是指学位论文写作中用到的理论,即前人已经研究过的、权威的理论或观点,包括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理论内容的概述、理论的发展趋势以及理论在国内外的应用案例介绍等。当然,也有部分论文有自己在理论上的贡献,比如提出新的理论,但这具有一定挑战性。 (5)语言表达是指在学位论文中,文字、数字、图表、标点符号等的规范表达。 (6)成果意义是衡量一篇学位论文价值的重要标准,涉及理论价值、学科价值、实践价值三个方面的内容。2.学位论文评阅的价值体现在何处? (1)学位论文的评阅是必要的毕业环节之一,程序较为严格,主要分为校内评阅和校外评阅。校内评阅是指隐匿学位论文的学生与导师信息,一式多份,在答辩前递交至校内评阅专家评阅,发现论文存在的问题并指明改正方向。校外评阅是指将学位论文匿名递交至校外评阅专家,由校外评阅专家评定学位论文合格或者不合格,并给出评阅意见。 (2)学位论文评阅是对学生的研究能力进行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评估。通过评估这一最终的学术成果,可以看出学生是否有理论基本功,以及基本功是否扎实。 (3)学位论文评阅环节,专家会反馈评阅分数和评阅意见。其中,评阅意见能够客观、科学、系统地反映学位论文所存在的问题,包括论文写作问题和学术规范问题。3.学位论文评阅程序一般包括哪些阶段? (1)准备工作。评阅准备阶段包括论文撰写、资格审查、答辩申请、导师审核、学院审核。论文撰写是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引言、主体及结论的撰写,并经过修改形成答辩前的终稿,能够交予评阅老师查阅。资格审查包括审查学生提交的个人情况简表,近年来所有课程学习成绩单,是否按培养方案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是否通过学位外语、专业课程综合考试,以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等。答辩申请需要学生本人提交答辩申请书,包括姓名、专业、指导教师、论文题目、论文完成日期、申请答辩时间、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发现、本人保证等。学生的导师需要在答辩申请上书写论文评语,选择是否同意该学生申请答辩。只有导师审核通过后,学生才能正式向学院提出答辩申请。学院审核是论文评阅前准备工作的最后一步,由学院检测学位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 (2)评阅过程。评阅过程通常是匿名评阅,通常由校内和校外的评阅老师共同打分。相关机构送审匿名评阅的硕士学位论文,为保证评阅专家有充分的时间审阅学位论文,校学位办一般需要3~6周的时间完成匿名评阅工作。 (3)评阅结果。一般来说,专家的评阅结果分为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不同意答辩三种,可以分为五档。具体依据高校要求而定。4.学位论文的评阅原则有哪些?(1) 专业性。专家评阅。学位论文评阅强调专业对口,参与学位论文评阅的人选一般都是本学术领域的专家。专业评价。评阅专家依据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及所了解的专业信息,对学位论文做出全面评价。专业建议。评阅专家以专业的视角提出问题,对学术成果给予专业性的建议。(2) 客观性。由于论文评阅的主体是同行专家,专家们的经验、认知和偏好也可能会对评阅标准形成一定影响。因此,评阅过程中,评阅专家应当时刻警醒、保持评阅的客观性,根据论文完成度,严格按照量化指标完成评阅。(3) 严谨性。指评阅专家从多方面、多维度对学位论文进行严谨的评价,主要包括从基本要素,如题目、摘要、正文、图表、结论、参考文献等方面,对论文进行逻辑性、完整性、科学性的评价,以及对论文成果做出基本评判。除此之外,评阅专家还应从创新性、写作能力、论文规范等多个维度对学位论文进行严谨的评阅。(4) 匿名性。由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办公室根据候选人条件全面衡量,选择2~3名论文评阅人,将论文密封后寄送评阅人,并附上一致的评阅标准,即匿名评审书。(5) 公正性。建立学位论文评阅规范和责任制,以规章制度约束和要求每一位专家尽职尽责,并在评阅和投票之前保证每篇论文的最低阅读时间。5.无权重的评阅和有权重的评阅有何区别?请举例说明。(1) 有权重的评阅。有权重的评阅是指对于论文每个模块赋予不同的权重,根据权重占比进行计算。如:选题占20%,论文创新性占30%,基础理论占30%,写作能力占20%。 (2)无权重的评阅。无权重的评阅是指对论文总体质量进行评价,如“好、较好、一般、差”;或对每一项进行不同级别的评价,如“优秀、良好、中等、及格”。 (3)有权重的评阅示例:选题与综述10%,基础知识10%,方法与能力30%,实践与应用40%,写作质量10%,论文总分根据单项得分与权重,系统自动计算。(4) 无权重的评阅示例: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成果、科研水平、论文规范,各项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种。6.全国MPA学位论文的评优标准与程序是什么?评优标准: (1)研究意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当代公共管理实践,论文有重要现实意义。(2)论文选题:选题为公共管理现实问题,具有较大实用价值,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鼓励论文选题与作者本人管理实践相结合。(3)研究方法:论文运用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严密的分析和论证,展现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4)论文内容:论文主题明确,论点清晰;论据充分、科学、可靠;论文分析综合全面,推论严谨,逻辑性强。(5)研究结论: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科学严谨,论文成果科学有效。(6)学术规范:文字表达精练,引证规范。程序: (1)各培养单位自行评选。各培养单位依据前述要求评选本校优秀论文,提出推荐名单,填写导师组推荐意见和作者简况表,同论文一起报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2) 教指委进行统一评阅。首先,秘书处组织专家进行通讯评阅,产生初选名单。其次,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委员和专家根据初选结果进行评阅,评选出当年度MPA优秀论文。 (3)教指委公示评选结果。评选结果由MPA教育指导委员会予以公布,公示期20天。7.高校MPA学位论文的评优标准与程序是什么?请举例说明。评优标准: (1)评选原则:评选工作遵循“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2) 评选范围:每学年评选一次,凡是在本学年度参加学位论文送审和答辩且成绩优异者,均可参加评选。每次评选的优秀学位论文名额不超过上一年度获得我校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人数的10%,具体数量取决于参评论文质量。 (3)入选条件:论文送审成绩在优良及以上。论文答辩成绩在良好及以上。 (4)评选标准:论文选题为公共管理前沿问题,紧密结合当代公共管理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在理论或研究方法上有创新,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较好的应用前景。论文主题明确、论点清晰;论据充分、科学、可靠;分析综合全面,推论严谨,逻辑性强;调研、实验、设计等方法先进可行;结论准确、严密;文字表达精练,引证规范。(5) 奖励办法:获奖论文如获推荐参加全国MPA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并获优秀学位论文的,另行奖励学生和导师各××元。程序: (1)候选名单。采用自愿报名、匿名评审的形式。每一个MPA论文答辩小组对答辩情况进行打分,由高到低按照12%的比例提出候选名单。 (2)高校评审。MPA教育中心组织专家组(至少5名)对入选论文进行评审,MPA教育中心设计专门的论文打分表供评委使用。评委对论文的打分单独进行,每人一份评分表,不进行集体讨论。评委老师对自己指导的论文实行回避。 (3)公示名单。MPA教育中心根据论文总得分的高低确定优秀论文,并公布MPA年度优秀学位论文名单和论文全文。第8章开题与答辩关键术语: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答辩毕业答辩PPT汇报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所提交的用于申请相应学位的文献,表明作者在所从事的研究中取得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见解,是学术研究的产物,包括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实际上是一份内容详细、逻辑清晰的研究计划书(researchproposal),包括研究背景或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拟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具体步骤、主要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论文的框架结构与研究的进度安排。开题答辩:开题答辩是论文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影响选题的通过与否,准备充足的开题答辩会使研究者受益良多。一方面,通过一些关键语句概述文章重点内容,可以有效训练演讲能力;另一方面,答辩专家围绕选题提出中肯意见,有利于后续的文章写作。毕业答辩:学位论文的毕业答辩程序,包括答辩申请流程、答辩前准备工作、现场答辩三个方面。PPT:PPT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文字准确表达论文的构想、分析方法、实验结果,便于老师理清论文的逻辑关系,把握重点部分,增加层次感。汇报:学位论文汇报主要通过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将所研究的论文成果有重点、有条理、全面地汇报给答辩专家。复习思考题:1.开题报告一般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包含内容:(1)选题背景。选题背景是指研究者在什么环境下选择研究问题,可以从理论或现实层面论证选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研究问题。研究问题是开题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有时直接决定一篇论文的价值性与创新性。学位论文在于研究而不在于描述,必须要有一个明确问题在前引领和追问,来作为研究的支点。(3)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本研究具有何种理论与现实意义。需要注意,针对研究意义的论述应尽量翔实且具体,避免过于笼统和空泛。(4)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指论述和评价与研究问题直接相关的文献。一般而言,文献综述涵盖的内容包括该领域的研究背景、研究发现、研究方法等。(5)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开题报告的核心组成部分,通常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内容。(6)创新与不足。创新点是论文写作的关键,也是衡量论文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在于精而不在于多。通过创新点的设计,可以突出本论文和已有的论文有何不同、有何贡献。论文的不足是指本论文已有限制或有待改进之处,一般以2~3条为宜(以具体实际情况为准)。(7)论文大纲与进度安排。论文大纲,由各级标题组成,一般到三级标题,有利于评阅辨别文章的全面性与逻辑性。进度安排,包括研究基础和已具备的工作条件、研究进度以及各阶段时间安排。(8)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包括与论文写作直接相关、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的数量不能过少,外文文献(以英文文献为主)的数量不应与中文文献差距过大。报告要求: (1)论文的研究问题具有可行性,这是研究得以开展的最基本要求,包括恰当的理论、合理的研究方法、准确的数据收集、精准的数据分析、严谨的逻辑论证等。(2) 开题报告的价值性往往体现为该研究问题的提出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在理论意义上,该研究可以对理论本身或其应用做出学术贡献;在现实意义上,该研究能够适用于社会实践,或对某观点提出支持或反对的意见。 (3)开题报告的创新性是指研究者提出的研究问题前人尚未研究或解决,其相关论述未出现于既有文献。论文的创新性也是研究的意义所在,代表了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学术潜力与研究经验。2.开题报告与学位论文的关系是什么? (1)顺序关系。一般而言,合格的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写作的必要条件,开题报告通过与否决定了学位论文是否以及何时能够进行撰写。因此,开题报告在先,学位论文写作在后。 (2)内容关系。开题报告与学位论文并非完全独立的两个部分,而是具有一定的包含关系。开题报告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有时会成为学位论文的“引言”部分。 (3)价值关系。学位论文的价值不在于原版的复刻,而在于理论与实践的创新。通过开题报告,专家们能够由此预判学位论文将要运用的研究方法与实现的研究成果,因此,开题报告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学位论文的价值性和可行性。3.开题答辩中有哪些注意事项?(1) 心态。在开题答辩过程中,答辩者需要保持心态的平稳、谦逊、开放和韧性。 (2)定位。在开题答辩过程中,要正确定位答辩者与答辩专家之间的关系,双方是平等交流关系、汇报者与建议者的关系、施助者与受助者的关系。 (3)仪表举止。在答辩场上,答辩者需要身着合适的正装或较为正式的服装,避免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同时要注意言谈举止,做到心平气和、语气平稳、面带微笑。 (4)展示。在开题答辩的展示过程中,应注意语言表达、PPT设计、时间规划三方面。 在答辩过程中,有交流就会有思想和话语的碰撞,答辩人需要平衡好辩护者、交流者、倾听者三种角色。老师提出建议,答辩人是倾听者;老师提问、阐述观点,答辩人是交流者;老师提出批评或问题,答辩人是辩护者,需要有理有据、态度端正地回应。4.毕业答辩的申请流程是什么?举例说明。 (1)答辩申请流程一般包括“论文提交—论文评阅—论文答辩”三大阶段,具体依据高校要求而定(见教材表8-4、表8-5)。(2)如某大学2022年春季MPA答辩流程为:自论文撰写、资格自审后,需在线申请答辩、提交匿名论文,由导师、学院先后审核、系统查重,合格后进入论文评阅阶段,校外与校内双重审核,返回评阅结果,并按照要求进行修改,后进入答辩阶段,答辩通过者提交论文定稿。5.毕业答辩前一般需要做哪些准备? (1)制作所需PPT。PPT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文字准确表达论文的构想、分析方法、实验结果,便于老师理清论文的逻辑关系,把握重点部分,增加层次感。 (2)常见汇报问题与准备。答辩前可以从选题、理论、研究设计、资料与数据、分析过程、发现与观点、结论与建议和其他方面分析常见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准备。 (3)其他答辩材料。正式答辩之前,除了制作PPT,答辩者还应准备相关的其他材料。例如,根据答辩老师的人数,准备相应数量的装订成册的纸质版论文;准备个人的讲演稿并标注重点;准备纸和笔,方便记录答辩意见,以便后续改进;为了拷贝PPT,应准备U盘。6.现场答辩的程序是什么?举例说明。 (1)现场答辩是将所研究的论文成果有重点、有条理、全面地汇报给答辩专家的正式过程,为保证答辩的顺利进行以及程序的公正,现场答辩需要遵循规定的程序,一般包括“答辩者陈述—答辩委员会提问—答辩者回答—答辩委员会评分”四个阶段,具体依据高校要求而定。(2)以复旦大学为例,答辩者要在8分钟内根据PPT汇报论文内容,答辩委员会根据论文内容提问,要求答辩者做出针对性回答,然后答辩者暂时退场,答辩委员会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论文是否通过(同意票数达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为通过),最后答辩者进场,答辩委员会宣布表决结果。7.现场答辩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陈述环节。进行自我介绍和论文介绍,简明介绍学位论文的题目、选题原因、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使用的概念和方法、结论和发现,重点介绍论文的研究问题、主要发现、结构安排和新意,观察听众反应,加入停顿或变换语调,使用图片、模型、思维导图辅助说明。(2) 提问与答辩环节。保持交流互动,减少无关陈述,避免言语争执。(3) 致谢环节。分清哪些内容适合书面致谢,哪些内容适合口头致谢,避免致谢内容过多,能突出重点。第9章学术规范与学术失范关键术语:学术规范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学术伦理学术委员会学术基本规范研究程序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内容规范引文规范学术创新规范学术发表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规范:学术规范是从事学术活动的行为规范,是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的准则,是保证学术共同体科学、高效、公正运行的条件,它从学术活动中约定俗成地产生,成为相对独立的规范系统。学术失范:学术失范,与学术规范相对,通常指学术研究中出现违背学术共同体约定俗成、必须遵守的学术规范的现象和行为。学术不端:学术不端主要指教研人员、学生、管理人员等在学术活动中违反学术规则的行为,包括剽窃、篡改、弄虚作假、私自署名、发表不当言论等。学术腐败:学术腐败主要是指利用学术领域内的优势、资源(如地位、声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或是利用自己的各类资源获取学术成果的行为。学术伦理:学术伦理是指学术共同体成员应该遵守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和在从事学术活动中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及对这些道德规范进行理论探讨后得出的理性认识。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指我国的高等院校、专门科学研究机关及企、事业部门所属的科研机构中设立的学术评议与审核机构。学术委员会一般分为校、院/系两级。各组学术委员会由副教授以上学衔的人员组成。学术基本规范:学术基本规范是贯穿学术活动的规则与准绳,既是各学者进入学术事业的门槛,也是划定学术成果内容的红线,学术基本规范通常包括避免学术不端和禁止学术腐败。研究程序规范:研究程序规范包括宏观程序、微观程序和前期准备程序等方面的规范性要求。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在整体的研究过程中承载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方法规范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关注方法论与研究方法选择、不同研究方法的使用规范、定量研究的规范等。研究内容规范:研究内容是论文写作中一个庞杂的部分,包括文章的标题、摘要、关键词、章节安排、文献综述、论文主体、结论等。在研究内容的规范性上,需要注意论证分析、内容表达、图表格式、符号使用等的规范性。引文规范:引文引用规范。论文写作中需要正确使用引文,区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准确表达引用的观点,不得私自篡改或者断章取义,按照格式要求注明作者、文章标题、出版社和出版年份等信息。参考文献规范。参考文献一般位于文章末尾,列出研究过程中所借鉴和引用的文章和书目,以供查阅参考。注释规范。注释是对文章中的某一词语、人名或是背景做进一步介绍,为防止篇章冗杂,注释放在段落之外,分为夹注、脚注和尾注,论文写作中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和要求进行标注。学术创新规范:学术创新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目标,也是学术事业发展的必要基石。学术创新规范主要是指学术创新的路径规范,包括原有路径的创新、新路径的创新,具体表现为认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充分收集代表性材料,深入开展研究考察。学术发表规范:学术成果的发表是指该作品以文字或其他形式在相应的平台上公之于众。发表是学术研究活动的末尾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好的学术作品可以通过发表来扩大学术影响、推动学术进步。学术发表规范通常包括期刊投稿规范、著作出版规范、网络发表规范和责任者署名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评价是指学者们对于学术研究或其他学术活动的评价,学术评价规范主要包括同行评议专家的要求和运用引文计量评价的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批评是指以学术问题为对象,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指导着学术事业的发展,也使学术研究在批评的声音中得到创新。学术批评主要包括批评的基本原则、批评的方式与要求、书评制度的规范。复习思考题:1.学术规范的内容有哪些?(1) 学术基本规范。学术基本规范是贯穿学术活动的规则与准绳,既是各学者进入学术事业的门槛,也是划定学术成果内容的红线,学术基本规范通常包括避免学术不端和禁止学术腐败。(2) 学术研究规范。研究程序规范。研究程序规范包括宏观程序、微观程序和前期准备程序等方面的规范性要求。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在整体的研究过程中承载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方法规范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关注方法论与研究方法选择、不同研究方法的使用规范、定量研究的规范等。研究内容规范。研究内容是论文写作中一个庞杂的部分,包括文章的标题、摘要、关键词、章节安排、文献综述、论文主体、结论等。在研究内容的规范性上,需要注意论证分析、内容表达、图表格式、符号使用等的规范性。引文规范。引文即引用他人话语,意在论证自己的文章观点。学术创新规范。学术创新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目标,也是学术事业发展的必要基石。学术创新规范主要是指学术创新的路径规范,包括原有路径的创新、新路径的创新,具体表现为认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充分收集代表性材料,深入开展研究考察。 (3)学术发表规范。学术成果的发表是指该作品以文字或其他形式在相应的平台上公之于众。发表是学术研究活动的末尾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好的学术作品可以通过发表来扩大学术影响、推动学术进步。学术发表规范通常包括期刊投稿规范、著作出版规范、网络发表规范和责任者署名规范。 (4)学术交流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评价是指学者们对于学术研究或其他学术活动的评价,学术评价规范主要包括同行评议专家的要求和运用引文计量评价的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批评是指以学术问题为对象,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指导着学术事业的发展,也使学术研究在批评的声音中得到创新。学术批评主要包括批评的基本原则、批评的方式与要求、书评制度的规范。2.学术失范的内容有哪些? (1)学术基本失范。失范行为。学术基本失范行为包括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私自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以私自署名的方式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缺乏良好的学术素养,学术成果东拼西凑、粗制滥造,以及通过自身资源获取学术成果、通过学术资源谋取非正当利益等缺乏学术责任心的行为。失范后果。学术基本失范不仅会造成个人名誉扫地,还会破坏整体学术圈的氛围,导致部分学者不当跟风,影响学术研究的生态环境,甚至阻碍一个国家的学术创新能力。 (2)学术研究失范。研究程序失范是指研究人员在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设计研究方案等步骤出现的不规范或偏离正确研究轨道的行为。研究方法失范是指在选择研究方法、使用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或错误行为。研究内容失范是指标题、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论文主体、论证分析、图表格式等内容的失范行为。引文失范是指研究过程中违背有关文献、话语、注释的引用规则。学术创新失范是指在运用新材料、发现新路径、撰写新理论等创新过程出现粗制滥造、缺乏内涵、权力主导等“伪创新”现象。(3) 学术发表失范。在学术论文的发表过程中,出现不符合期刊规范要求、署名不当、作品责任方式缺乏规范的问题。在学术论文发表中出现为取得不当经济利益一稿多投或其他谋私利现象。部分发表者在考核指标的驱动下急功近利,这与学术精神背道而驰,也对学术风气造成不良影响。 (4)学术交流失范。学术评价失范。学术评价失范是指学者在学术评价时没有遵循客观标准和学术要求,导致对学术成果和学术过程的价值评估出现偏差,评价过高或过低。学术批评失范。学术批评失范是指学者在学术批评时未能遵循学术规则,在分析、议论、反思和批判中出现偏差,导致学术的无效争鸣和探讨。3.为何要坚守学术规范?请从学术规范的作用、学术失范的危害两方面展开论述。学术规范的作用:(1) 提供共性标准。一般的文学写作讲求“文无定法”,突出鲜明风格而独树一帜,但这种写作思路并不适用于学术写作。学术研究和写作需要有一套基本、标准的规章制度,即学术规范,以此作为学术评价的适用性标准。 (2)界定学术底线。学术规范承担着把握学术底线、维持学术生态的重要作用,学术规范的种种要求就好比准入门槛,合规的进入学术事业的大门,不合规的则予以修改或拒之门外。(3) 搭建交流载体。学术规范是学术交流的重要条件。从外部环境而言,学术规范允许国内外学者在同一轨道上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或批评。从内部环境而言,学术规范可以使学术创作区别于文学创作,将学者们讨论的焦点聚集在学术本身,而不是个人特色、用词方式等边缘细节。(4)利于学术创新。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密切相关。学术创新是学术规范的重要组成,没有创新的学术不能被称为合格的学术,不符合学术创作的规范。同时,学术规范促进了学术创新,学术规范的存在提高了学术门槛,通过优胜劣汰留下真正的精华,促进学术领域纵深发展。学术失范的危害:(1) 个人层面。对个人来说,学术失范首先会造成个人信誉和名誉上的损害,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承担一定处罚,从而对其未来的学术发展造成不利影响。(2) 学术领域。学术领域如果纵容学术失范行为,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公正、清廉的学术风气,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从而制约学术领域发展。(3) 社会层面。一个学术研究课题的产生是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聚集,学术失范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不仅会影响社会公平,甚至会破坏整个国家的学术氛围和学术环境。4.论文内容的常见规范问题有哪些?请从规范要求与失范问题两方面展开论述。标题: (1)标题的表达。常见规范要求。标题的要求包括措辞精简、用词准确等。标题的表达既要专业,能够准确运用学术词语,又要得体,符合标题的一般规范及要求。常见失范问题。包括标题冗长、使用非专业词语,表达不恰当、不得体,甚至偏离研究问题。(2) 标题的字数。常见规范要求。中文标题一般在20以内(也有规定25字以内),外文标题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具体依据期刊、出版社和高校要求而定。常见失范问题。在写作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想将文章的全部内容包含进标题里,结果往往是字数过多超出限制,反而表达不恰当。(3) 标题的层级。常见规范要求。在中文的标题层级中,一般论文包含三个层级及以下的标题,个别论文超过三个层级标题,而每一级标题的个数不少于两个,以三或四个最为常见。学位论文的标题层级可能会超过三级。常见失范问题。标题层级过少,内容冗杂、不分重点,例如,一个层级中仅存在一个标题;或是层级过多,内容偏于单薄。 (4)标题的衔接。常见规范要求。副标题的作用在于补充主标题或是对主标题做时间、空间、人物上的限定,一般在主标题后面用破折号连接。常见失范问题。很多论文写作者会混淆主次标题的定位,出现主副标题颠倒,或者是副标题范围大于主标题的情况。摘要: (1)摘要的人称。常见规范要求。摘要是为了不加评论和解释地叙述文章主要内容,一般采取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常见失范问题。摘要中出现“本文”“作者”“我”“笔者”等人称使用不当的词语,夹杂主观色彩。 (2)摘要的表达。常见规范要求。撰写摘要时,首先注重摘要的凝练性,不做多余介绍;其次注重内部逻辑性和完整性,正确引导读者理解文章架构和中心思想。常见失范问题。摘要的写作中经常会出现表达冗赘、表述模糊、缺乏逻辑的问题。例如,摘要的篇幅过长、用词不当导致信息无法准确表达、先描述文章结尾再描述开头等问题。 (3)摘要的内容。常见规范要求。摘要的内容往往包括研究问题、研究过程、研究发现和研究结论等,让读者一目了然,同时透出文章的实践、理论的价值意义等。常见失范问题。在摘要写作中,常常会出现内容不完整的问题,特别是遗漏研究发现和研究结论。 (4)摘要的评价。常见规范要求。摘要的评价需要简要阐明学术的贡献与价值,重点明确论文所做出的新贡献,例如,论文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观点、新规律和解决的现有争议、对研究成果的补充等。常见失范问题。在摘要的评价中未能客观、公正,错误评估学术贡献与价值。关键词: (1)关键词的专业性。常见规范要求。关键词应尽量选用本领域内的专业词汇。常见失范问题。选取口语化或指向性不强的通用词语作为关键词,常常会检索出大量无用的信息。 (2)关键词的核心性。常见规范要求。关键词应反映论文主题和核心内容,通过关键词能够明白文章的主题框架和内容。常见失范问题。选取与论文主题和核心内容无关的词语,或是缩略语和不正式的短语作为关键词。(3) 关键词的顺序性。常见规范要求。论文中表达主题概念、核心要义、价值的词语都可列入关键词,并且,一般会根据研究过程、外延宽窄和重要程度,对所选出的关键词排序。常见失范问题。在关键词的排序中极易出现排序混乱的情况。 (4)关键词的词语属性。常见规范要求。关键词没有规范化的词表,但在正式论文中一般为名词属性。常见失范问题。使用动词、动名词,甚至是缩略词作为关键词。 (5)关键词的数量要求。常见规范要求。对于关键词的数量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标准,一般而言,论文选取3~8个关键词为宜,具体依据高校、期刊要求而定。常见失范问题。过多、过少的关键词会影响文章质量,通常也不符合高校、期刊的要求。(6) 关键词的格式要求。常见规范要求。关键词之间需要使用分号或空格;有英文摘要的论文,根据要求设置英文关键词大小写。常见失范问题。关键词之间未按要求分隔,未按要求设置英文关键词大小写。引言: 常见规范要求。根据所撰写、发表的文章类型确定引言内容,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用精练的语言突出研究重点,切入主题,也可以循序渐进、逐步展开,按照一定的逻辑逐步聚焦研究问题。引言可以分为学术论文引言和学位论文引言,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又相互区分。常见失范问题。引言的内容安排中,研究背景铺陈过多,或大篇幅介绍常识、描述现象等,语言冗余、过度渲染,以至于埋没研究问题。文献综述: (1)文献使用。常见规范要求。文献应筛选而后运用,要选取与选题相关的、有重要性、有代表性的高质量文献。同时,规范引用文献,在引用后要有逻辑地整合、梳理文献,保证文献的完整性。常见失范问题。遗漏具有重要性、代表性的文献,滥用不相关文献或低质量文献,对文献不规范引用,出现杂乱无章和“打补丁”等情况。(2) 文献评价。常见规范要求。文献综述又名文献述评,既包括“综述”又包括“评价”。文献评价过程中先肯定后否定,既指出其优点也批评其不足,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同时,文献评价需要和论文内容切实相关,为选题做铺垫。常见失范问题。文献评价中仅有“综述”没有“评价”,或仅有“评价”没有“综述”。文献评价不全面,一味地肯定或一味地否定。对于文献的评价缺乏客观性,夹杂主观情感和喜好。评价与选题无关,不能与论文选题有效呼应。 (3)规范表述。常见规范要求。文献综述的写作需要保持流畅性和逻辑性,在表述中注意人称的使用,并且区分作者观点与文献观点,一般先阐述文献观点、后阐述作者观点。常见失范问题。由于误读文献而扭曲文献观点,表达缺乏逻辑性,混淆作者观点和文献观点。论文主体:(1) 分析过程。常见规范要求。分析过程中应严谨、准确选择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应适用于本研究且能为大众所接受,避免出现缺失分析过程、缺失比较内容、逻辑不清晰、语言不规范等问题,同时数据罗列要恰当,资料素材选择要适宜。常见失范问题。研究方法欠妥、不适用本研究,分析过程松散、逻辑不紧密,资料素材不适、与论文分析无关等都是分析过程中的常见失范问题。 (2)研究发现。常见规范要求。用清晰的语言阐释研究发现,表述准确、清晰、有逻辑,并能用专业语言进行解读,便于读者进一步理解。常见失范问题。研究发现的表述不准、语言冗余,或是论文对研究发现的解读不到位、不易理解。(3) 研究讨论。常见规范要求。研究讨论需要通过比较前人研究成果,客观评价本研究的成果发现、明确价值和启示、指出研究局限。常见失范问题。研究讨论中未能充分比较前人研究成果,或是主观评价本研究成果、缺乏客观性与真实性,研究价值不明确。结论: (1)结论内容。常见规范要求。论文写作中,需要明确研究结论,归纳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客观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常见失范问题。结论部分的内容安排过于冗杂,未能明确研究结论,或是归纳不准确、不清晰,没有对研究价值进行归纳评价,缺乏对本研究不足之处的总结。(2) 结论表述。常见规范要求。对于研究结论的表述应当客观、准确,用词精确且简练,能够呼应主题、点明论点,用浓缩的话语解释本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常见失范问题。不能客观、准确地描述研究结论,而是夸大其词、主观随意,措辞不准、表述不清,或是偏离主题等。5.材料呈现、撰写要求、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署名与发表的常见规范问题有哪些?请从规范要求与失范问题两方面展开论述。材料呈现: (1)格式。常见规范要求。图与表标题位置一般不同,图的标题常位于图的下方且居中,而表的标题常位于表的上方且居中。图与表的资料来源通常列示在图表的下方。具体依据出版物要求而定。常见失范问题。图表的标题位置错乱,遗漏单位等部分信息,排版、格式不符合出版物要求。(2) 编号。常见规范要求。图与表类别不同,需要分别编号。例如,图1、图11、图1.1,表1、表11、表1.1等。在不同的图表中,标注好子图与整图、子表与整表之间的包含关系。常见失范问题。图表合并编号,图表编号混淆,未对子图、子表进行序号标注,甚至遗漏编号。 (3)风格。常见规范要求。在一篇文章中所有图表需要按要求统一风格,根据要求确定图案或颜色。常见失范问题。图表之间风格差异较大且不美观,图片颜色过深、图案模糊。 (4)内容。常见规范要求。图表的内容要清晰,增强可视化程度,有逻辑性,与论文内容保持一致。常见失范问题。图表因内容冗杂而显得不清晰、混乱,甚至难以理解。撰写要求(格式、文字、标点符号):(1) 格式。常见规范要求。文章撰写的格式一般依据不同规则适当调整,并没有通用的格式。例如,发表文章须遵从杂志社要求,出版专著须遵从出版社要求,学位论文须遵从高校要求,但同一篇文章内部的字体、行间距、脚注等格式仍需保持统一。常见失范问题。论文写作中忽略格式要求或使用错误格式,以及使用同样的格式向不同期刊投稿(格式要求不同)。 (2)文字。常见规范要求。论文写作中要准确使用文字,保持逻辑前后顺畅,文字表述符合语法,语句表述清晰、凝练等。常见失范问题。论文中的文字表达有逻辑问题、语法问题、表述不准确、模糊不清,存在错别字、词。 (3)标点符号。常见规范要求。句号代表一句话表达完整,顿号或分号代表观点或事实的并列,引号代表直接引用,破折号代表补充和说明,冒号代表解释和说明。常见失范问题。文中“一逗到底”,直接引用中不使用引号,单双引号混淆,一个句子中有多个冒号,等等。论文结构: 常见规范要求。一篇合格论文的基本要素包括论文的标题、目录、引言、文献综述、论文主体与分析论证、结论、参考文献、附录(非必须)、致谢(非必须)等,各种要素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常见失范问题。论文结构不完整,遗漏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等重要内容;或是论文结构安排不当,引言、主体、结论等前后逻辑顺序颠倒。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指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直接从某类社会群体的样本处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的研究方式。调查研究中常见的失范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研究设计阶段。在抽样设计阶段,常见失范问题包括总体界定不清/不准,抽样方法选择错误,设定分析单位不准确,样本量较小,操作化与测量错误等。研究实施阶段。在调查研究的研究实施阶段,常见失范问题包括调查员缺乏训练,缺乏对调查进展的质量控制,相应调研条件保障不充分,调研数字化程度有限,问卷分发和收集过程中存在问题,访问(初次访问和随访)的成功率较低等。资料分析和得出结果阶段。分析过程、分析方法、分析工具等方面的失范,也会影响最终分析结果,导致研究工作失败。常见失范问题包括错误使用数据,不当修改数据,生成伪造数据,统计方法不当,统计结果解读不当,分析单位中出现“区群谬论”或“简化论”的问题。 (2)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指在某种高度控制条件下,通过操纵部分变量,对结果进行观察和测量的研究,一般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等要素。实验研究中常见失范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研究设计阶段。实验研究与其他研究不同,在研究各个阶段往往会出现更为复杂、种类繁多的失范问题,包括操作化与测量错误,实验测量工具选择不当,未满足实验要素,未能控制实验刺激,未能控制实验环境,错误选择实地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等。研究实施阶段。在实验研究的研究实施阶段,由于种种人为或自然原因,出现未能随机分组,忽略或无法控制重大事件对后测的影响,忽略实验对象的发育、实验对象的缺损、“初试复试”效应,未能有效控制实验环境等问题,这都属于实验执行中的失范问题。资料分析和得出结果阶段。在实验研究的资料分析和得出结果阶段,需要使用正确的科学统计方法,并且要准确无误地录入数据,防止因方法或个别数据的错误影响整体的研究结果。 (3)实地研究。实地研究是指深入现场,利用观察、搜集、访问等方式获取信息的研究方式。实地研究又称实地调研,可以使被研究者不与原来生活的自然环境相分离。实地研究中常见的失范行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研究设计阶段。实地研究往往需要在调研前做足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状况,在实际情况中,仍会出现实地研究对象与研究主题不符,研究地点/案例不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研究地点不方便进入,忽略获准进入,忽略信任和友善关系的建立,未周全准备观察/访谈内容设计,错误使用结构化访谈等问题。研究实施阶段。在实地研究的研究实施阶段,研究人员常常会忽略参与观察中对环境和群体的影响因素,或者出现资料收集不完整和不全面,观察不系统,观察不深入,忽视无结构访谈中对被访谈者的主观影响,忽略伦理问题等,这是实地研究实施过程中常见的失范问题。资料分析和得出结果阶段。在实地研究的资料分析和得出结果阶段,常见的失范问题包括资料分析方法不科学,选择性呈现观察和访谈结果,结论和资料分析倒置等。 (4)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是指通过描述和分析现有的文献来分析事物特征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文献既包含一手文献,也包含二手文献,例如,信件、日记、报刊、官方文献、备忘录等内容。文献研究中常见的失范行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研究设计阶段。常见的失范问题包括错误地将文献收集、文献综述工作界定为文献研究,错误地选择文献分析方法等。因而,在文献研究的研究设计阶段,研究者需要明确哪些研究可以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研究实施阶段。在文献研究的研究实施阶段,有时会出现文献收集不全面、文献收集不规范、文献管理不当等问题,这些属于文献收集、整理中的失范行为。资料分析和得出结果阶段。在文献研究的资料分析和得出结果阶段,常见的失范问题包括对于缺乏标准化的文献进行编码,未使用特定的文献分析方法,文献类别、节点的确定过于主观等。署名: 论文或著作的署名是指给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署上姓名,以示知识产权和责任所属。下文将从责任方式、署名方式、署名条件、署名问题四个方面,对署名的常见规范要求或问题展开讨论。发表:(1) 正式发表。正式发表是指作者完成文章撰写后,通过学术期刊、出版社、正规网络媒体等渠道进行发表。常见失范问题涉及投稿、审稿、签订合约等多个环节。投稿时,出现部分作者未按出版方要求提交稿件、重复发表、一稿多投或中外同时发表等问题。审稿时,有意选择审稿人。签订合约时,存在为利益发表、利用权力发表、发表过程中的作者权益不公平等问题。上述行为都属于投稿、发表过程中的常见失范行为。 (2)非正式发表。非正式发表是指通过学术研讨会、学术演讲、课堂等对尚未定稿的研究成果进行发布。学术界对于非正式发表能否引用、行为是否侵权等方面仍有争议。当前,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成果时,是否需要引用、如何规范引用都是存在争议的规范问题。6.如何坚守学术规范? (1)重视营造良好学风。营造良好学风,需要从坚守学术道德、重视学术平等、鼓励学术交流、推崇学术自由、反对浮躁作风、弘扬科学精神、公平公正竞争做起。 (2)加强科研管理工作。加强科研管理工作,应从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完善规范检查机制、完善学术诚信体系等方面着手。 (3)加强学术伦理审查。加强学术伦理审查,应从成立审查机构、建立审查方案、严格伦理审查、形成监督机制等方面着手。 (4)严格学术不端调查。严格学术不端调查,包括完善识别标准与办法、确定主要责任机构、规范举报与受理程序、确定结论与惩罚。第10章引文规范关键术语:引用引文参考文献注释脚注夹注尾注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引用:引用是指在以自己所著为主、他人所著为辅的情况下,将他人的话语、书面材料或做过的事作为依据,达到自己注释、评论、参证等目的的行为。引文:引文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引语”,即对他人的话或者文字进行直接引用;第二层含义是指其来源,通俗来讲就是参考文献,包括最常见的书籍、报刊、网络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指对一个信息资源或其中一部分进行客观、准确、详细的著录,位于文末或文中的信息源。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说明作者在撰写著作时所用到的有价值的文献,也体现了学术写作的传承性与创新性。注释:注释是指对文章中的语句、背景、引文等内容做进一步介绍、解释或评论的简短文字,对正文编写起补充说明之用。脚注:脚注又称页下注,与夹注字数受限不同,脚注具有承载长信息和完整信息的特点,通常为每页重新编号,常用①②③形式,表现为在句子的相关处用上角标标出脚注排列数字顺序的信息,然后在当页的页脚列出与正文上角标对应的相关信息,通常包括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期刊或出版社名称、发表年份及页码等。夹注:夹注又称文内注,包括行间注和字间注两种,通常包括作者名、出版或发表年份、页码(见专栏101)。例如“(李四,2022:10)”。夹注的注释方式最为直接且操作便利,所用字数不多就能使读者直接了解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文本外信息。尾注:尾注又称文后注,位于整个文档的末尾,是对文本或参考文献的补充说明,通常为连续编号,读者只需要根据文本内标出的尾注标识码到文末寻找对应信息即可。尾注由两个关联的部分组成,包括注释引用标记和其对应的注释文本。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指不加任何修改地抄录原文或原图,通常文字前后会加双引号。在一篇文章中,为保证原创性,直接引用的内容不宜过多,应限制在合理范围内,需用引号标明他人观点,以与自己的文章进行区分,并且应当通过夹注、脚注或者尾注等形式表明信息来源。间接引用:间接引用是指作者只引用原文含义,而不引用原文内容,即转述原文某一部分的意见和观点。由于间接引用往往注入了作者的理解,因此,间接引用是一种知识创造活动。例如,“张强说‘毕业后我要创业’”,这属于直接引用;“张强说他要创业”,这属于间接引用。复习思考题:1.引用与转引的区别是什么? (1)引用是指在以自己所著为主、他人所著为辅的情况下,将他人的话语、书面材料或做过的事作为依据,达到自己注释、评论、参证等目的的行为。在目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引用通常体现为抄录或转述之前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著作参证、注释或评论,以方便自己的研究及写作,进而支撑自己的观点。引用是重要的学术规范制度,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学术积累贡献的尊重,也是推动人类学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制度。(2) 转引,是指引用某个作者的话或观点,但由于找不到原始文献,被引用的话常是出自另一作者文章中的引用。学术研究强调引用原始文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和条件限制,有时需要从A作者的文章中引用B作者的观点,此时就使用了转引的方法。2.简述引文的定义、格式和功能。 (1)引文的定义:引文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引语”,即对他人的话或者文字进行直接引用;第二层含义是指其来源,通俗来讲就是参考文献,包括最常见的书籍、报刊、网络等。在论文的基本形式中,引文通常表现为通过引用他人的话语或是数据,使自己的观点得到支撑和证明,或者是对他人的观点进行一定的学术性批判,抑或是论证某个假设。 (2)引文的格式:常见的引文格式分为两种,分别为期刊引文格式和图书引文格式。其中,期刊引文格式包括作者、篇名、期刊名、卷、期;图书引文格式包括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3) 引文的功能:对于文章本身,引用引文可以交代学术期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和学术著作等的来龙去脉,充实文章内容,增添论证色彩,增强研究力量。对于引文,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证明作者的研究越被认可,在业内越有专业性、可靠性,并且被引用的次数达到一定数量时还可以帮助作者评职称、奖项等。3.参考文献的类别标识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1)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 (2)电子资源载体和标识代码。电子资源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其中,联机网络的标识代码为OL,磁带为MT,光盘为CD,磁盘为DK。学术论文写作中,以引用联机网络数据库(DB/OL)、联机网络期刊(J/OL)、联机网络电子公告(EB/OL)更为常见。4.参考文献表的组织方式有哪些?参考文献表可以按顺序编码制组织,也可以按著者出版年制组织。 (1)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按正文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排列,正文中所标注的[1]、[2],即为参考文献中的[1]、[2]。(2) 著者出版年制。各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