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21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总结_第1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21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总结_第2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21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总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总结〔网络构建〕〔拓展深化〕一、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的演变1.农耕文明阶段(1)工具: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早期人类主要以石器、骨器或木器等为主,后随着青铜出现,人类进入青铜时代,但各文明中青铜农具较少。冶铁技术出现以后,由于铁器更为锋利与原料易得,人类进入铁器时代,尤其是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2)劳作方式:经历氏族公社集体劳动到奴隶制集体耕作,再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家庭式劳作。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处于“刀耕火种”阶段,早期人类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公有的社会制度。伴随着阶级、国家的产生,各文明进入奴隶制集体耕作阶段,使用奴隶进行集体耕作。铁农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劳作方式,尽管庄园在西方中世纪占重要地位,但庄园内部,仍是家庭式劳作。手工业则以手工业家庭和手工业作坊为主要形式。2.工业文明阶段(1)工具:18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蒸汽机和电动机、内燃机的先后出现,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成为重要劳动工具。(2)劳作方式: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手工工场被近代化工厂所取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与资本的集中,产生垄断与垄断组织这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机械化的使用推广也使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可能,粗放式经营转变为集约化经营。3.信息文明阶段(1)工具:二战后,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传统产业逐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人类进入信息时代。(2)劳作方式:互联网出现后,电子商务在改变传统贸易方式的同时,也改变当代企业的生产方式,订单式生产、远程办公及智能控制使现代企业纷纷出现。阶段劳作方式的变化人类社会的主要改变古代人类的农业生产工具经历了石器、木器到铁器的演进过程,铁制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①劳动工具变得多样化和精细化,人们开垦的耕地越来越多,人口数量也随之增加②在农耕时代,生产开始借助畜力、机械力、自然力来提高生产能力近代工业革命中机器大生产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劳作方式①机器大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占主导地位,劳动分工得到极大发展②工厂制度普遍实施,人们开始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③社会日益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④工业化在提高社会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分化现代新科技革命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①网上看病、网上授课、网上会议、网上购物、网上娱乐等成为人们新型的生活方式②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还极大地降低了人类脑力劳动的强度,并辅助人类进行数据分析或事务决策③人们易沉迷网络;网络的开放性使个人的隐私和安全问题凸显;网络使现实中真实的伦理道德关系日趋松散,人际关系渐趋淡漠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1)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二是多学科互相交叉,形成了综合性科学。三是两门学科交叉,形成了边缘科学。(2)科学技术发展的高速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数量增加极快。二是科学技术的新发现和新发明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设备和产品更新率也大大加快。(3)“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新兴技术应用于生产,使生产科学化。三、现代科技进步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1.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石器工具;农业机械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2.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纳米技术使人类有了更多更新的生产资料等。3.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4.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最明显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自从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业迅速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