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产品分析》课件-车用柴油_第1页
《石油产品分析》课件-车用柴油_第2页
《石油产品分析》课件-车用柴油_第3页
《石油产品分析》课件-车用柴油_第4页
《石油产品分析》课件-车用柴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车用柴油规格标准解读车用柴油(VI)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车用柴油(VI)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车用柴油凝点的测定实训目的方法概要仪器和试剂实训步骤及操作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与评价车用柴油凝点的测定掌握凝点的测定[GB/T510—1983(1991)]方法和操作技能了解凝点对油品生产及使用的重要性一.实训目的二.方法概要

将装在规定试管中的试样冷却到预期温度时,倾斜试管45°,保持1min,观察液面是否移动。三.仪器和试剂仪器:圆底试管(1支);

圆底玻璃套管;

温度计30~60℃,;0~100℃,;

可旋转的自动冷浴仪试剂:柴油试样;乙醇(95%)四.实训步骤及操作试验步骤1.取样:向干燥洁净的试管中注入试样,使液面至环形刻线处。2.安装温度计:用软木塞将配套温度计固定在试管中央,水银球距管底8~10mm。3.预热试样:将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垂直放入(50±1)℃的水浴中,直至温度达到(50±1)℃为止。4.冷却试样:从水浴中取出试管,擦干外壁,将试管安装在冷却装置的套管中央,垂直固定在支架上,在室温条件下静置,使试样冷却到(35±5)℃。试验步骤5.初测试样凝点范围:当试样冷却到预期凝点时,将试管随冷却倾斜装置倾斜45°,保持1min,然后小心取出仪器,垂直放置试管,观察试管液面是否有移动。当液面移动时,取出试管,重新预热到(50±1)℃,然后用比前次低4℃的温度重新进行测定,直至某试验温度能使试样液面停止移动为止。记录当前温度。当液面没有移动时,取出试管,重新预热到(50±1)℃,然后用比前次高4℃的温度重新进行测定,直至某试验温度能使试样液面出现移动为止。记录当前温度。试验步骤6.确定试样凝点:根据初测凝点范围,采用比移动的温度低2℃或比不移动的温度高2℃的温度重新进行测定。如此反复试验,直至能使液面位置静止不动而提高2℃又能使液面移动,取液面不动的温度作为试样凝点。7.重复测定:试样的凝点必须进行重复测定,第二次测定时的开始试验温度要比第一次测出的凝点高2℃。报告:取重复测定两次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凝点,结果精确至1℃。五.数据记录及处理报告:取重复测定两次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凝点,结果精确至1℃。六.结果与评价车用柴油(VI)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馏程凝点GB19147-20165号

不高于5℃0号

不高于0℃-10号

不高于-10℃-20号

不高于-20℃-35号

不高于-35℃-50号

不高于-50℃车用柴油闪点的测定(闭口杯法)实训目的方法概要仪器和试剂实训步骤及操作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与评价注意事项车用柴油闪点的测定(闭口杯法)掌握闭口闪点测定(GB/T261-2008)方法和有关计算;掌握闭口闪点测定器的使用性能和操作方法。一.实训目的二.方法概要

试样在连续搅拌下用缓慢、恒定的速度加热。在规定时间的温度间隔,同时中断搅拌的情况下下,将小火焰引入试验杯开口处,引起试样蒸气瞬间闪火且蔓延至液面时的最低温度,即为该环境大气压下的闪点。三.仪器和试剂仪器:闭口闪点测定仪;秒表(分度0.1s,1块);

温度计(20~500℃,精度1℃)。

试剂:车用柴油试样;乙醇(95%)。四.实训步骤及操作准备工作(1)清洗试验杯:用清洗剂洗涤试验杯、杯盖及其附件,以除去前次实验留下的胶质或残渣痕迹,然后用清洁的空气吹干试杯。(2)安装测定装置:将测定装置放在避风暗处,用防护屏围好,以便看清闪火现象,并组装仪器。(3)装入试样:试样注入试样杯至环状标记处,然后用滤纸消除气泡然后盖上清洁、干燥的杯盖,插入温度计,并将油杯放入空气浴中。(4)安装温度计:将温度计装入温度计套管中,再将套管与温度计整体放入试验杯中。(5)引燃点火器:打液化石油气总阀,用肥皂水检查各气路是否漏气,如不漏气,微开仪器气阀,用配套的点火枪点燃燃气源,并微调仪器气源开度,将火焰直径调至3~4cm。(6)记录大气压:观察气压计,记录试验期间环境大气压。试验步骤(1)控制升温速度:搅拌速率设置为90~120r/min,整个试验期间,试样以5~6℃/min的速率升温。(2)点火试验:在预期闪点前(23±5)℃时,开始点火试验。对于预期闪点不高于110℃的试样每升高1℃进行一次点火。在此期间要对试样不断搅拌,只有在点火时才停止搅拌。点火时,火焰在0.5s内降至到杯上含蒸气的空间,停留1s迅速回到原位。(3)测定闪点:当试样液面上方最初出现蓝色火焰时,立即记下温度计上的温度读数作为观察闪点。(4)收尾工作:立即关闭加热电压,关闭液化石油气总阀,关闭仪器气路阀,取下试验杯,放置于阴凉处,自然降温,废油降至室温后方可倒入废油回收容器中。关闭燃气源总阀开关。洗涤试验杯、杯盖及其附件。(5)重复测定两次。五.数据记录及处理样品编号

仪器编号

仪器编号

温度计号

温度计号

温度分秒温度分秒温度分秒温度分秒

闪点视温度,℃

闪点视温度,℃

大气压校正值,℃

大气压校正值,℃

温度计校正值,℃

温度计校正值,℃

闪点,℃

闪点,℃

平均值,℃闪点的压力修正:根据观察和记录的大气压力,按照下列公式进行大气压力修正。修正到0.5℃,作为测定结果。报告:取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闪点,平均值作为闭口杯法闪点,精确至0.5℃。结果与评价车用柴油(VI)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闪点(闭口)(℃)GB19147-20165号600号60-10号60-20号50-35号45-50号45注意事项1.试样含未溶解水时,需要提前脱水;2.必须严格按要求将试样装至环形刻线,试样过多,测定结果偏低,反之偏高;3.必须严格按标准控制加热速度;

4.点火的火焰大小、与试样液面的距离及停留时间都应按照标准执行;5.测定装置应放置在无风、光线较暗处;

6.打开孔盖时间应控制在1s,不能时间过长;7.测量完毕后,应对测定的视温度按照标准公式进行压力修正;8.试验完毕后,待坩埚中热油冷却至室将废油回收,切勿倒入水槽。

车用柴油运动黏度的测定实训目的方法概要仪器和试剂实训步骤及操作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与评价注意事项车用柴油运动黏度的测定掌握石油产品运动黏度的测定【GB/T265-1988(2004)】方法和操作技能;掌握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结果的计算方法。一.实训目的二.方法概要

在某一恒定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试样在重力下流过一个经过标定的玻璃毛细管黏度计的时间,黏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液体的运动黏度。

νt=C·τt

式中:C——粘度计常数,mm²/s²τt——试样的平均流动时间,s。三.仪器和试剂仪器:毛细管黏度计(内径0.6mm);秒表(分度0.1s,1块);

烧杯(100mL,3个);

洗耳球(小号,1个);

重垂线(1套);

石油产品恒温水浴测定仪。试剂:车用柴油试样;乙醇(95%);四.实训步骤及操作清洗、润洗、加样

在测定试样的粘度之前,用合适的洗涤剂(95%乙醇)洗涤黏度计三次。用待加液润洗2~3次。运用正确的方法在内径符合要求且清洁、干燥的毛细管粘度计内装入试样。四.实训步骤及操作恒温、测定

利用毛细管粘度计管向口所套着橡皮管将试样吸入扩张部分,使试样液面稍高于标线α。此时观察试样在管身中的流动情况,液面正好到达标线α时,开动秒表,液面正好流到标线β时,停秒表。记录试样的流动时间,应重复测定至少三次,其中各次流动时间与其算术平均值的差数应不超过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平均流动时间。清洗

用95%清洗干净,倒置风干。五.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与评价车用柴油(VI)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运动粘度(20℃,mm2/s)GB19147-20165号3.0~8.00号3.0~8.0-10号2.5~8.0-20号2.5~8.0-35号1.8~7.0-50号1.8~7.0注意事项1.各玻璃仪器需轻拿轻,防止剧烈碰撞破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