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总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环境爱护及小鸟的关
系
教学目的:
I'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能富有感情地演唱。
2、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
3、在讨论论环境爱护及小鸟的关系时能普遍参及,思维活泼。
教学重'难点: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
教学过程:
1、导入:
今日学唱的歌曲是《小鸟请到这里来》•我们请小鸟到这里来做客。
是请它长期居住里,成为我们的伙伴,为此我们打算了什么呢?正如
歌词中所唱的那样:"这里树木长成排""这里草地像绿海""这里清
泉为你流""这里鲜花为你开"同学们看•这是多么美丽的风光啊!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小鸟才能宛转歌颂,才能自由翱翔,才能留恋不
愿离去。所以我们请同学们首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环境及小鸟的
关系,请同学们思索大胆发言。
教师总结:鸟儿是人类的好挚友,给我们带来了奇妙的歌声和千姿百
态的舞姿,鸟儿捉害虫■爰护着森林果木。鸟粪落在地里使土壤更加
肥沃。但是鸟儿也须要有良好的环境才能生存'在空气'河流被污染
树被砍光的地方•鸟儿是不会光临的。报纸上已经有很多的新闻:某
地由于环境爰护得不好,原来冬天来栖息的鸟儿们都不来了,后来当
人们改善了环境鸟儿们又纷纷回来了。
今日我们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少年儿童及小鸟和和谐相处的《小鸟请
到这里来》。先请大家朗读一遍歌词。
2、学唱歌曲
(I)欣赏童声合唱《小鸟请到这里来》两遍。
(2)播放《小鸟请到这里来》的伴奏带。
学生朗读歌词,以配乐朗读的方式使学生熟识歌曲的旋律及用词的内
容°
(3)随录音带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⑸讨论:
我们看教科书第5页,有一个问题:唱一唱下面两句旋律哪一句的心
情亲切为什么?(学生答复)
教师:对,第二句增加了一小节。将"小鸟"重复了一次就产生了恳
切和亲切的语气•就不似第一句那样僵硬了。所以我们在演唱时也要
唱出这种语气来。
"这里树木长成排”"这里清泉为你流"这两句旋律■一字对一音•
要留意吐字的清楚像粒粒珍宝在滚动。"这里草地像绿海""这里鲜
花为你开"这两句旋律,尾句要开阔•把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尽
情地抒发出来、如今再请同学们唱一遍(要求声情并茂)。
(6)如今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
学生随教师的歌声学唱歌谱•必要时可以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在教唱过程中应留意的节奏和八分休止符•并要求学生留意到第1'
3乐句完全一样•第2、4乐句一样。
3、小结: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要求学生自学歌曲的第二乐段。
随笔:学会演唱本歌曲,普遍参及讨论环境爰护及小鸟的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演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二乐段合唱局部。
2、欣赏重声合唱《林中的鸟声儿》。
3、节奏创建。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的合唱局部。
2、能普遍参及节奏创建活动•挖掘学生的创建潜能。
3、能专心欣赏童声合唱作品,从中受到启发•改善自己的歌声。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的合唱局部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唱了《小鸟请到这里来》的第一乐段,让我
们先来复习一遍(学生唱)
2、学习合唱局部
(1)如今我们来学习这首歌的第二乐段合唱局部,请先细致听几遍
录音(放录音)。
第二乐段的旋律及第一乐段有什么联络呢。(学生答复有很多及第一
乐段一样的旋律)
如今先让我们来学习第一声部的歌词,教师边舞边唱•学生跟着轻声
哼唱、重点在"尽情地唱吧小鸟"和"自由地翱翔吧小鸟"这两句
的弱起局部,要求学生可以刚好进入、第二句结尾也是练习的重点■
这一句音调较高,并有七拍的长音。
教师确定要用良好的示范让学生逐步体会用较高位置来歌颂的感觉,
防止用胸声粗厉地喊叫。
(2)学唱第二声部。
第二声部中有两句是及第一声部一样的•所以我们只要重点学习这三
句,当然还有第二段结尾中有很多Mi~fa之间的半音进展,也要多
加练习,让学生细致听辩,防止将fa音唱得过高。
(3)两声部的协作
教师要合理安排好声部,要有意识地将程度较高的局部学生安排到第
二声部中去,不行使学生误以为第二声部是不重要的。
在条件较好的班级中,第一二声部可以互相交换,即每个学生既要会
唱第一声部,也要会唱第二声部。
在两声部协作时,不要不提任何要求一遍遍地反复唱,而应耐性地多
作分句的协作练习,如"尽情地唱吧小鸟"和"自由地翱翔吧小鸟"
这两句就应作屡次协作练习,第二结尾也应作屡次协作练习,才能真
正进步合唱的质量•到达教学的目的。
3、欣赏歌曲《林中的鸟声》
这首歌曲及我们学唱的《小鸟请到这里来》是同一题材的作品,但却
不一样。曲作者李群是一位深受少年儿童宠爰的女作曲家,她特别关
心红领巾,一生写了很多儿童歌曲,这首歌是其中较为优秀和流传较
广的一首,请同学们边看教科书第6页边专心欣赏。(放《林中的鸟
声》童声合唱录音)
我们欣赏童声合唱不仅要看着歌词听它的内容,同时也应留意演唱者
的声音和表现,录音中的演唱者都及同学们年龄相仿,大多是小学高
年级的学生,他们可以唱这么好•我们经过努力也确定可以。比方这
首歌曲中有不少地方运用了顿音记号,还有不少"XOXO"的节奏•
欣赏时就要留意别人是怎样唱的,怎么会唱得这么亲切动人,要以他
们的歌声为典范•改善自己的声音■所以欣赏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
比自己歌颂更为重要的学习,下面请同学们再细致听一遍(再放一遍
录音)
4、节奏创建
在刚刚这首歌中■你们印象最深的是哪局部?(学生答复:"滴哩哩"
仿照鸟鸣的腔调),则它的节奏是什么呢?(学生答复是"")。让我
们来学唱这首歌中的这一句:
(学生学唱)
我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歌曲《滴哩滴哩》吗?
学生:记得
(唱)
这两者节奏有什么不同?
(学生答复)
对!所以,音乐的表现不是一模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建,只
要能较为精确生动地表现鸟鸣,用什么节奏都可以自由创建,这是没
有标准答案的。
下面■请同学们为"嘀防防"或"嘀哩哩"创建出各种节奏。
(学生们创建)
大家看•我们创建的节奏是多么丰富啊!
(学生们一一评论,试唱)
假如将这些节奏配上音高,就可以用到歌曲中去了
学生试唱
5、师:可见音乐创作也不特别神奇•只要大家努力,我们就可以用
集体的才智创建出奇妙的音乐来。
随笔:学会演唱本歌曲的合唱局部。学生能普遍参及节奏创建活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百鸟朝凤》
教学目的:
1、倾听《百鸟朝凤》这首喷呐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
培育学生的创建意识和想象力。
2、在参及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爰。
教学重、难点:理解喷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喷呐、钢琴。
教学过程:
-'倾听《百鸟朝凤》音乐
导言引导学生思索。
(1)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2)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3)在什么地方看过?在什么地方听过?
(4)喷呐演示。
1、专心倾听'体验。
2、表达听后的感受。
(1)心情欢快热情'生动而好玩。
(2)喷呐的特点:音亮大、音色光明而粗旷。
(3)民间节庆、婚丧喜事和戏曲场面。
让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
二、提醒课题。哼唱主题音乐。
引导学生思索:
(1)鸟类的大王?
(2)"朝"意指什么?
(3)"百"是什么意思?
(4)还可以起其他名字吗?
1、动物中的大王是狮子•鸟中的大王是凤凰。
2、"朝"指朝拜之意
3、"百"是虚指•表示多的意思。
4、千鸟朝凤、万鸟朝凤、众鸟朝凤等等。
5、哼唱主题音乐。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建力•加深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感受。
三、分段倾听乐曲
1、引导学生思索:我仿佛听到……,我仿佛看到……。
2、激励学生用文字或者画画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1)引子:用语言叙述。
(2)主题。
(3)模拟各种鸟的叫声。
(4)小组活动。
(5)小组汇报。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进展二次创作。
四、小组活动、总结
1'你知道多少鸟的名字?鸟是我们的挚友•我们应当怎样爰护?
(1)学生讨论(看谁知道鸟的名字最多?)
(2)小组叙述鸟的名字和怎样爰护鸟类?激发学生理解更多的学问
和对环境的残护。让学生和鸟交挚友。
板书设计:鸟类的大王?"朝"意指什么?"百"是什么意思?
随笔:初步理解了民族乐器喷呐,熟识了它的音色。对优秀的民间乐
器作品产生爰好■对民间艺人产生敬重之情。
第二单元绿水江南(总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学目的:
1、能用纯洁'美丽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2、能主动地参及小组的活动•以合作的方式创编几个舞蹈动作。
教学重、难点: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
(—)复习歌曲
1、留意第一小节五度音程的音准。要具有跳动感。
2、留意第二小节圆滑线的唱法。要唱得连接、柔软,和跳动的形成
比照。
3、留意第三小节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可按顿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匀称的
节奏感•好象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后一个乐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轻,并要做到声断
气连,使歌声既分开又连接寄予着少先队员热爰茶山的情感。
6'唱时要留意乐句的分句•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做到正确地换气。
(二)欣赏有冬采茶的音乐作品。
1、器乐合奏《采茶扑蝶》
2、广西民歌《采茶歌》
(三)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
板书设计:纯洁、美丽
随笔:学会演唱本首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童声合唱《西湖春晓》
2、理解及西湖相关的音乐和文化学问。
教学目的:
1、随音乐的节拍轻轻晃动身体。
2、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
3'理解赞美西湖的诗歌,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晓
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教学重、难点: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
教学过程:
(-)理解西湖的美景
1、播放有关西湖的录象片■简要介绍有关西湖的传闻。
2、有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西湖的文字、图片资料。
(二)欣赏歌曲《西湖春晓》
1'第一遍:听一听歌中唱了什么?
2、在歌曲的背景音乐中朗读歌词。
3、第二遍: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感受八六拍音乐的韵律。
4、第四遍: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
(三)补充欣赏描写西湖的古诗及为古诗谱写的歌曲。
1、朗读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2、朗读扬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四)板书设计: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
(五)课后小结
随笔: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理解一些赞美西湖的诗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
教学目的:
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美丽而又欢快的心情和竹笛隙亮光明的
音色。
2、辨别《江南好》的乐曲构造。
3、学问拓展,理解及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重、难点:辨别《江南好》的乐曲构造
教学过程:
—'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宠爰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生:北京、
沈阳、成都……)今日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一看。我有一个问题要问
一问大家,你们对江南有什么理解?(生:在我国的南方、有水乡之
称)
2、师:首先我们来看地图,谁能介绍一下江南的地理位置?(生:
江南的地理位置:人们习惯上把长江以南称为南方•一说到"江南水
乡",又以江、浙一带最为典型,这里江河纵横、水网密布,自古以
来就是鱼米之乡)
3、师:你知道江南的历史么?(生:江南的历史:在七千多年前,
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创建了良渚和河母渡文化•留下了很多宝贵
的遗物'遗址。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渐渐成为中国最富有的地区,南
北朝时江南地区就是"一郡丰收•可供数郡运用",宋代时更有"苏
湖熟•天下足"之彦。宋王朝的南迁使这里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4、师: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江南的风情?(生:江南的特产:江
南的物产丰富,风味小吃多,闻名的有太湖"三白",阳澄湖的大闸
蟹,莲藕,鸡头米•菱角,橘子•枇杷,栗子,白果,糕团。)(生:
江南的文化艺术:江南文化传承吴越文化的风采,保有楚文化的余韵•
历代文学艺术旺盛兴旺•学术著述宏富绵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
代出不穷,诗歌'绘画等风格明秀绮丽,自成流派)
二、欣赏:
1、师:如今,就让我们随着悠扬的笛声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
感受一下音乐中描绘了江南怎样的风光?
a)初听《江南好》
b)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生:小桥流水人家、烟雨
蒙蒙、小舟摇曳、渔歌飘响、山清水秀……)
c)师:刚刚我们欣赏的乐曲是《江南好》。这首乐曲•是依据江南丝
竹八大名曲之一《快乐歌》改编而成。旋律明快流畅•不仅描写了江
南美丽的风光■更有江南人民的纯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对华
蜜生活的感受。我们再次来欣赏乐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请同
学们思索乐曲分为几局部?
d)复听音乐(生:乐曲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美丽、第二局部欢快)
2、分段复听
a)师:同学们细致的感受第一局部音乐•说一说音乐把我们带到了
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民族乐器把我们带到了江南?
b)生:潺潺的流水、幽静的小巷……。
c)生:悠扬的笛声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
d)师:为什么你认为有潺潺的水声、幽静的小巷?
e)生:速度:中速、稍慢。心情美丽(教师进展评价)
f师:欣赏完备丽的江南风光•不同的美景又印入我们的眼帘。
g)生:细听第二段(师:下面这一段乐曲又表现了什么?)
h)生:水中的鱼儿跃出水面、渔民在开心的撒网捕鱼、人们划着小
舟在水中采摘荷花、莲蓬……(速度是快的、心情是欢快的)
i)师:这一段音乐是如此的欢快。书上用三种颜色的小船把他们分
成了不同的三段,请同学们看一看三种颜色的小船出现了几次?我们
为它们排排依次。
j)生:做练习(教师进展巡察,并且进展指导。)
3、完好欣赏乐曲《江南好》
师:听完了乐曲我们已经知道这首乐曲是由民乐合奏的。领奏乐器
是竹笛,属于民族吹管乐器(出示竹笛•让学生视察并说出:竹制、
上端有吹孔有六个音孔、以及瞭亮光明的音色。并由同学进展吹奏展
示)
三、学问拓展
师:通过刚刚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很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同学们可以说一
说么?
1'咏江南课件展示诗词两首。
读一读:组织学生一起朗读。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
江南?
《送人游吴》——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分析诗词内容:写出了对江南的奇妙回忆,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
光。
引出下一个环节:
2、看江南
(1)小桥流水人家
(课件展示江南的风光•民居)
看一看:
选择的照片是江南的桥,江南的民居,江南的小巷,江南的河流等,
突出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生动场景,从每张照片反映的不同景
象引导学生体会江南的美。
谈一谈:对江南建筑的感受。
(2)苏州园林
(课件中穿插VCD,播放苏州园林风光)
欣赏:苏州是中国闻名的园林城,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
造园艺术之高是数一数二的。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寻求反璞
归真,悠然养性的气氛,折射出深沉的文化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
榭,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构成了苏州园林的基调。
说一说:身边的园林风光。
3、唱江南
(课件穿插VCD,播放《太湖美》)
听一听:江南的曲调,江南风格的音乐。
4、舞江南
(课件穿插反映江南特色的舞蹈《莲蓬娃娃》)
演一演:仿照舞蹈动作
5、画江南
(课件展示描绘江南的绘画作品)
四、课堂小结:今日我们感受了江南的美景,其实还有很多我们没有
理解到的学问内容,课后接着搜集有关江南的资料,使我们可以更多
的感受江南。(放乐曲《江南好》出教室。
6、板书设计:《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
江南?
《送人游吴》——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7、课后小结:
随笔:感受到了民乐合奏美丽又欢快的心情和竹笛嗓亮光明的音色。
2009-6-210:26:00
杨桥柳
头衔:江南烟雨
等级:尊者
声威:4
文章:8325
积分:23868
魅力:32322
现金货币:11497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8年12月17日
第3楼
第三单元五十六朵花(总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洁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
3、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好"。
4、教化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加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用美丽'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精确'美丽、委婉。
教具打算:光盘、歌片、录音机、卡片(节奏火车、歌士于)、视唱卡
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教师放《小螺号》音乐,师生律动表演进教室•互相
问好。
二、创设情境,理解故事,激发情趣
1、师: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广
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对吧?
生:对。
师:广西人杰地灵,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很多人才,在广西壮族
有一位深受人们宠爰的民间歌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生:刘三姐。
2、师:很好,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闻中的歌仙,美丽、聪慧、
活泼、得意,她用歌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华蜜的心声•所以人们特别宠
爰她,也爰唱她的歌。则她究竟有多聪慧•教师给你们放一段《刘三
姐》的电影片断你们就知道了。
3、(大屏幕)放刘三姐带着姐妹及男青年对唱的场面。
师:请同学们留意片中主要采纳的演唱形式?
什么水面翻筋斗?鸭子水面翻筋斗,
什么水面起高楼?大船水面起高楼
什么水面撑阳伞?荷叶水面撑阳伞
什么水面共白头?鸳鸯水面共白头
什么结果抱娘颈?木瓜结果抱娘颈
什么结果一条心?香蕉结果一条心
什么结果包梳子?柚子结果包梳子
什么结果披鱼鳞?菠萝结果披鱼鳞
什么有嘴不讲话?菩萨有嘴不讲话
什么无嘴闹喳喳?铜锣无嘴闹喳喳
什么有脚不走路?财主有脚不走路
什么无脚走天下?铜钱无脚走天下
师: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三姐……。
生:聪慧,有才智。
师:是的•全部的问题刘三姐都是坚决果断、对答如流。则,片中采
纳什么演唱形式?
生:对唱。
师:很好•什么是对唱?
生:对唱就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师表扬)
4、师:广西壮族被称为歌海,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随口就唱,唱的
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情,他们用山歌作为感情沟通的工具,爰歌就象
爰自己的生命一样。
但是,当时有个恶霸地主不让老百姓唱歌,刘三姐就提出了对唱竞赛•
带着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展了斗争。教师也给你们打算了一个片
断,大家一起欣赏。
5、(大屏幕)放刘三姐带着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展斗争的片断。
什么生来头戴冠?中了状元头戴冠,
大红锦袍身上穿。大红锦袍身上穿。
什么生来肚皮大?莫公享福肚皮大,
手脚不分背朝天。见了皇上背朝天。
丫鬟:老爷,头戴冠是大公鸡,肚皮大是老母猪呀!
6、师:同学们都笑了,这段对唱的心情怎样?
生:幽默、幽默的,机灵地骂了财主。
生:滑稽的。
师:很好,这是财主花了重金请来三位秀才及三姐对唱的场面•他们
是秀才吗?
生:不是,是蠢才。
师:是的•是蠢才。学问来源于生活,他们死读书本,没有生活学问•
结果丑态百出,刘三姐凭自己的聪慧才智,带着众乡亲战胜了老财主。
生:财主为什么不让老百姓唱歌?
师:这要从故事的开头说起:
广西壮族歌手刘三姐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沿江漂流,幸被一老渔夫
救起收容。三姐的哥哥刘二沿江找寻,好不简洁才找到她。于是刘二
兄妹及老渔夫一家住在一起•靠采茶、打猎为生。恶霸地主莫怀仁企
图霸占茶山,他制止姑娘们上山采茶,还妄想禁歌。三姐提出和莫怀
仁对唱,如他能取胜,就可以禁歌。莫怀仁为赢得成功,以重金请来
三名秀才来对唱。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聪慧的刘三姐凭自己的才智把
三名酸秀才斗得狼狈不堪。同学们,莫怀仁能善罢甘休吗?
生:不能。
师:是的,莫怀仁不甘心失败,又令爪牙把三姐抢到家里进展威胁利
诱,三姐毫不屈从。老渔夫之子阿牛夜闯莫府•救出三姐。阿牛和三
姐在生活中萌生了真挚的感情•他们用山歌表达了内心的情感,迁居
到新的地方■开场了新的生活。
师:故事讲完了,教师要问你们,刘三姐是哪个民族的?
生:广西壮族的。
师:很好。
三、学唱歌曲:
1、导入:
师: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
生:想。
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片•放录音范唱)
师:我们一起听录音范唱,留意歌曲的速度和心情?
生:(听录音)。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速度和心情?
生:中速、美丽地、宛转地。
生:委婉好听地。
生:甜蜜柔软地。
师:你们说的都特别正确,这首歌曲由我国闻名作曲家雷振邦,依据
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刘三姐》影片一上映•这首歌象插
上了翅膀■马上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宠爰刘三姐•更宠爰她唱
的这首歌。
3、再听,轻声随唱: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留意视察:及我们
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感觉哪儿挺难唱的'特别有特点的?
生:(听后答复)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
号。
师:你视察得特别细致,(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及
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
生:(齐说)变换拍子。
师:感觉哪儿挺难唱的、特别有特点的?
生:教师,这首歌中的"哎"特殊长。
师:很好,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这也是难点
之处。
4、难点解决:(1、2、3、4、依次出示)
师:下面教师带着同学们乘上节奏火车进入"节奏城",把这些难点
----解决了。
1)师:这首歌中只有一小节3/4拍,按2/4的划拍方法,留意突
出强拍。
生:(略)
师:唱时留意附点的韵味。
生:(视唱)
2)师:(出示卡片)歌中还有一处"哎",教师也把它提出来,
大家比照一下,有何不同?
生:旋律一样•节奏变更。
师:很好,大家划拍唱一唱。
生:(略,并把歌曲的第一乐句完好唱一遍)
师:这一旋律在影片中屡次出现,这首歌曲算是一首主题歌。
3)师:歌中还有一处易混淆•(出示卡片)教师也把它提炼出来了。
生:(划拍视唱)。
师:完毕处的“弯又多"前面加上"罗"在歌曲中是弱起,我们来
视唱一下。
生:(略)
5、随录音完好演唱歌曲:(放录音)
师:如今我们随录音来演唱这首歌曲,留意气息的限制。
生:随录音演唱歌曲。
6、视唱曲谱:
1)划拍视唱。留意变换拍子略突出强拍。
2)随教师的伴奏视唱。(一人指谱)
7、唱词,歌曲处理:
1)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2)歌词分析:师:如今我们来看歌词:前两句可看出:老百姓爰唱
山歌•随口就唱,漫山遍野有唱就有对的,"歌海"嘛。后两句:山
歌都是从老百姓心底流淌出来的■多得象春江水数不清。"滩险"实
际是暗喻■比方当时的恶霸权力,江水遇到礁石总会流淌过去,在这
里指刘三姐及众乡亲确定能战胜恶霸权力,这两句应骄傲地演唱。明
白了吗?
生:明白了。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如今你们把自己当成民间传闻中的歌仙,再来演唱一遍歌曲。
生:(随教师美丽的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9、设计演唱形式:
师:唱得特别好,但教师听了,感觉还不解渴■我们刚刚的演唱形式
是•
生:齐唱。
师:我们能否变换一下演唱方法?小组讨论一下•设计成什么形式。
生:讨论并演唱:
1)男女生接力唱,最终一个"罗湾又多"齐唱。
2)领唱及齐唱。
3)创设情境,领唱在江面,齐唱在岸边。
师:(鼓掌)你们的演唱,仿佛把教师带到了山清水秀的广西桂林一
—刘三姐的家乡。
四、学问拓展
壮族风俗歌会"歌好"简介:
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很多民族音乐活动•(出示卡片)最闻名
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好"。大家齐读……。
生:(齐读)壮族风俗歌会"歌好"。
师:"好"是"集会"的意思「'歌仔"就是赛歌、唱歌的集会。你们
想不想理解有关方面的学问?
生:想。
师:下面教师请几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家边听,边观看教师给
大家搜集的图片——壮乡风情(大屏幕)。
生1: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等地。
壮族地区有"歌海"之称•男女老幼都用唱山歌来表达情意。"歌好"
是壮族历史悠久的风俗歌会。
生2:"歌好"活动,有着很多动人的传闻。其中比拟流行的是"赛
歌选婿”的故事。传闻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特别美丽,
又很会唱山歌,老人盼望选择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
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今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生
3:歌奸,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进展社交的场所。
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
动互相酬唱,彼此对唱,所以古代人称之为"墩土于"。
生4: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可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到了明代歌珏
又有了开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实行。壮族歌讦有大有小,各地不一。
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
有风情。
生5:在歌好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找寻别村的青
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巡游歌",视察物色对
手;遇有比拟适宜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
容许■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理解,便唱"仰慕歌";分别时则唱
"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方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
唱后接触,建立确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可再会。
生6:歌好上,除对唱外,还实行丰富多彩的嬉戏活动。有精彩的抛
绣球、好玩的碰红蛋'喧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
等。
师: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同学们可回去搜集相关资
料,下课再沟通。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理解了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学唱了美丽的歌
曲……
生:《唱山歌》。
师:还简洁理解了壮族风俗歌会……
生:"歌好"。
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民歌
很多。我们今日只是学习了壮族民歌海洋中的几滴水,盼望同学们今
后更多地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它代代相传下去!最
终,我们以美丽的歌声演唱《唱山歌》完毕本课。
生:随教师钢琴伴奏有感情地演唱(领唱及齐唱)。
五'板书设计:中速、美丽地、宛转地'委婉好听地'甜蜜柔软地。
六、课后小结:
随笔:能根本正确而流畅的演唱本歌曲。知道理解关于刘三姐的传闻
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侗族大歌《小山羊》
2、欣赏琵苣独奏曲《天山之春》
教学目的:
1'知道《小山羊》是侗族民歌,《天山之春》的旋律取材于维吾尔族
民间音乐,并感受其风格。
2、熟识两个作品的旋律•并能随音乐哼唱。
3、知道中国民族乐器琵琶,并能听辩其音色。
教学重、难点:熟识两个作品的旋律,并能随音乐哼唱。
教学过程:
1、激发爰好,导入《小山羊》的听赏。
2、初听作品•组织简短的讨论。
3、第二次听赏作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歌曲第一局部的旋律,倾听
第二局部两个声部的变更。
4、组织学生分别哼唱《小山羊》两个声部的曲谱后•再播放范唱,
让学生随录音哼唱。
5、组织学生简短讨论。
6、均设"话题",转移欣赏内容。
7、板书曲名及简谱后•播放录音《天山之春》
8、组织简短讨论。引导学生就"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这个
话题
9、再次欣赏《天山之春》。为加强学生随音乐轻声哼唱旋律或仿照琵
琶演奏进展听赏。
10、板书设计:曲名及简谱
11、课后小结
随笔:感受侗族及维吾尔族民间音乐的风格。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久不唱歌遗忘歌》。
2、即兴创编。
教学目的:
1、能根本正确而流畅地演唱《久不唱歌遗忘歌》•并知道该作品是贵
州布依族民歌。
2、能体会歌词中衬词对情趣表现的作用,并能以幽默的演唱进展表
现。
3、主动参及创编理论,并能作出简洁的填词创编或欣赏别人作出的
有价值的创编。
教学重、难点:
1'简洁的填词。
2、欣赏别人作出的有价值的创编。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爰好。
2、出示大歌篇,倾听歌曲范唱。
3、组织简洁的讨论。
4、介绍《久不唱歌遗忘歌》的相关背景及布依族人文风情。
5、引导学生关注录音范唱后,听取学生的评述。
6、指导学生练习衬词的朗读和演唱。
7、完好演唱及多种形式的练唱。
8、引导学生按曲调即兴填词。
9、个人表现及小组合作表现。
10'学生公认的好的填词赐予表扬■通过板书,组织全体演唱。
11、板书设计:久不唱歌遗忘歌乐观幽默
12、课后小结
随笔:会唱本歌曲。体会到歌词中衬词对情趣的表现作用。
2009-6-210:26:00
杨桥柳
头衔:江南烟雨
等级:尊者
声威:4
文章:8325
积分:23868
魅力:32322
现金货币:11497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8年12月17日
第4楼
第四单元学戏剧(总六课时)
教学内容:走进京剧大世界
教学目的: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理解国粹京剧的根底学问,并通过对
唱念做打的仿照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
艺术的骄傲之感和热爰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教学重、难点:仿照京剧的唱念做打
教学过程:
-、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师:刚刚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
生:京剧。
2、师:对了。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则你对京剧有哪些理解
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
们一起来走近京剧。
3、学生答复京剧的有关学问,当学生答复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立刻
加以具体的说明介绍。例如:
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时机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性•并请学生一起
仿照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
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
讲到脸谱时,媒体出示脸谱的同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特性;
讲到票友时•教师说说慈禧太后作为票友•特地为看戏而搭的7米高
的戏台。
三'京剧的形成。
1、师总结:刚刚大家讲到了特别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
初步的相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生答:"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2、师: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
成的,(媒体出示图片或文字•教师口头讲解)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1、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师:京剧依据人物的性别,特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
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
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比方:画面上的这个
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旦"是指女性角色,
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
们刚刚我们介绍的有脸谱的角色。"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
的人•就象画面上的这位水浒传中的石迁一样。
2、请学生表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我们就要请出我们班里的四大名角来为我们演
出•请同学们来做票友,假如他表演得好,就给他喝彩鼓掌,好不好?
3、师拿出京锣伴奏.四位学生分别着生、旦、净、丑的服装依次出
场表演、造型。
4、请学生辨别角色•教师还可以为生角加上假胡须,以辨别老生及
小生。
五、介绍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
1、师讲解。
师: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
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媒体出示。)
你们谁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1、请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唱:演唱
念:念白,具有音乐性•象唱歌。
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象舞蹈。
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2、欣赏《华容道》片段,请生辨别四大功夫。
3、师:教师今日带来了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华容道》,在这个片段
里就包括了这四大功夫,我们一边来欣赏演员的精彩演出,一边辨别
这四大功夫•(简洁介绍《华容道》)。
生观看录象,并请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教师做适当的旁白介绍。
5、请生学一学打斗的动作,形式多样的参及。
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说"台上
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
换来的,我们虽然不能做到则专业•但是我们班里也确定有很多这方
面的好手,我们请大家都来露一手如何?
1)请一生出来,并用京剧的旁白邀请另一位同学,其他的学生还是
做票友,营造气氛。
2)请女生出来表演花旦。
3)请生表演翻跟斗•侧手翻、耍大旗等动作。
4)请多位同学表演跑龙套的动作,教师京锣伴奏。
5)理解旦角的唱腔■并能辨别花旦及老旦的区分。
师:看了很多生角和净角的戏,我们一起来领会一下花旦的美丽唱
腔•在京剧的唱腔中也有很多的讲究和流派。象刚刚曹操的唱腔是
诙谐滑稽,有时又是锵铿有力,我们如今来感受一下花旦那清爽好听
的声音,请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从录象中我们看到演员不仅唱得好•而且从脸部表情到动作都很
到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仿照一下。(师请一女生•请她用京剧旁白
邀请其他同学一起来。)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花旦的美丽唱腔,请大家一起来仿照这
段唱腔。
师:老旦的唱腔及花旦是不同的•我们来欣赏一上李奶奶的一段《血
债要用血来偿》,体会一下两种不同的声音。(花旦:细、娇柔。老旦:
粗、厚实。)
六'介绍京剧的开展•激发学生对京剧的骄傲感。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
断的开展。在现代,京剧除了古装的传统戏以外,还编了很多现代戏,
象闻名的《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
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演
唱形式,很受大家欢送,象《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已传唱大
江南北。在座的同学如有爰好•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
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七、总结本课
1'媒体出示板书。
2、以提问的方式总结。
八、下课。
1、用京剧念白作师生辞行。
2、用京剧武场音乐做跑龙套动作出教室。
九、板书设计:花旦:细、娇柔。老旦:粗、厚实。
十、课后小结:
随笔: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对京剧产生爰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生旦净末丑荟精粹》
教学目的:通过学生小组学习的方式,理解京剧行当的分类以及表演
的特点。欣赏《生旦净末丑荟精粹》•进一步精确把握各行当演唱特
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深沉文化底蕴。
教学重'难点:精确把握各行当演唱特点。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课件《走进京剧大世界》
2、专题学习:《走进京剧大世界》——京剧行当
(1)学生分成若干个组,利用教师供应的网页或书籍作为学习的工
具。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讨论'理解一个行当的分类以及演唱特点。
3、分小组介绍学习讨论成果。
(1)学生介绍:行当的含义。
(2)学生介绍:生行是京剧中重要的一行,扮演全部的男性角色,
由于年龄、性格、表演风格的不同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老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都戴"鬓口",即胡子。特点是唱
和念白都用本嗓。
小生:是剧中的青年人,特点是不戴胡子,唱和念白都是真假声结合•
用小嗓演唱。
武生:是擅长武戏的角色,武生分为长靠武生'短打武生和特型武生。
长靠武生身穿靠头戴盔帽,脚穿厚底靴子■一般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乙酸铵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羌活油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硅溶胶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泡沫包装材料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金属铽项目商业计划书
- 双鸭山市中医院检验技师职业发展规划考核
- 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护理科研入门考核
- 运城市中医院肿瘤随访规范性考核
- 2025年中国陶瓷环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二氧化硅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专升本
- ISO 22003-1:2022《食品安全-第 1 部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中文版(机翻)
- 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电子防滑器检修标准
- DB33-T1238-2021《智慧灯杆技术标准》
- DB11T 1411-2017 节能监测服务平台建设规范
- GB∕T 12237-2021 石油、石化及相关工业用的钢制球阀
- GB∕T 1727-2021 漆膜一般制备法
-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专题训练解决问题
- 小学说明文说明方法及作用(课堂PPT)
- 基尔霍夫定律PPT课件-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