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教师讲解,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课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诗人通过景物描写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学生对古诗意境的领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①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色图片,阳光洒满大地,绿树成荫,小溪潺潺。图片色彩鲜艳,景物丰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②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这幅图片,你们想到了什么?是不是感觉特别美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初夏美景的诗,大家想不想知道诗人都写了哪些景物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引导感知,初步了解
①教师简单介绍诗人曾几及其生平,帮助学生建立对诗人的初步印象。
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大家看看图片里都有哪些景物?和诗中提到的有哪些是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的?”引导学生将诗中的景物与图片中的景物进行对照,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③教师进一步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初步理解诗人的情感。
(3)过渡总结,明确任务
①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指出诗歌中蕴含的初夏美景和诗人的愉快心情,同时强调学习这首诗的重要性。
②教师布置任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诗,去欣赏那美丽的景色,感受那愉快的氛围。首先,请大家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为后续的自主学习环节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
(1)独立阅读课文
①学生独立阅读《三衢道中》全诗,借助拼音工具,解决生字新词。教师巡视课堂,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及时予以指导和帮助。
②教师播放课文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跟着音频节奏进行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初步理解内容
①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插图,尝试理解诗句的大意,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
②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梅子黄时"等关键词语,并鼓励学生在文中找到与这些词语相关的描写,进一步加深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③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本组成员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教师点拨提升
①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帮助学生理清诗歌的主要内容。
②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人曾几的生平简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
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梳理自主学习的收获和感受,为接下来的合作探究环节做好准备。
(三)合作探究
(1)讨论“梅子黄时日日晴”
①教师抛出问题:“诗中提到的‘梅子黄时日日晴’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初夏景致?"
②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每组推选代表进行汇报。
③教师总结学生汇报内容,并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梅子黄”暗示了梅子成熟、时节已至初夏,“日日晴"则表现出这段时间天气特别晴朗,阳光照耀下的自然景色分外美丽。
(2)品味“绿阴不减来时路”与“添得黄鹂四五声"
①教师提问:“‘绿阴不减来时路’中,诗人用‘不减’一词表达了什么?而‘添得黄鹂四五声’又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听觉享受?”
②学生再次分组讨论,尝试从字词含义、情感表达等角度进行分析。
③教师引导:“‘绿阴不减来时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不减’意味着景色依旧美丽,甚至可能更加迷人;而‘添得黄鹂四五声’则为我们带来了悦耳的鸟鸣声,增添了旅途的愉悦与惬意。"
(3)深入剖析诗人情感
①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结果,并进一步提出:“通过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②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回答进行深入分析:“诗人通过描绘初夏的美景和悦耳的鸟鸣,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同时也展现了自己轻松愉悦的心情。"
③设计目的:通过讨论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诗句背后的深层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讲解分析
(1)分析诗文首句与二三句
①教师提问:“同学们,让我们先来看这首诗的首句‘梅子黄时日日晴’,你们能从中感受到什么样的景色呢?”
②学生回答,教师点评:“非常棒!大家感受到了梅子成熟的季节,天空晴朗的美好景象。这里诗人通过‘梅子黄时’和‘日日晴’两个词,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初夏时节的明朗画卷。"
③教师继续提问:“接下来,我们看诗的第二三句‘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这里的‘小溪泛尽’和‘山行’是什么意思呢?它们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呢?”
④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补充:“‘小溪泛尽’意味着诗人乘坐小船,已经沿着小溪走到了尽头。而‘山行’则是指诗人决定继续前行,踏上山间小路。这里的‘却’字,展现了诗人高涨的游兴。而‘绿阴不减来时路’则告诉我们,诗人行走在山间小路上,依然能感受到与来时相同的浓密绿荫,这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
(2)深入探讨诗歌意境
①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的末句‘添得黄鹂四五声’,诗人为什么会在诗歌的最后提到黄鹂的叫声呢?这对整首诗有何影响?”
②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诗人提到黄鹂的叫声,为诗歌增添了生机与活力。黄鹂的欢快叫声,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好,也反映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这样的描写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意境深远。"
③教师进一步启发:“最后,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这首诗的整体意境。它描绘了诗人在初夏时节,行走在三衢山道中的所见所感。那明朗的天空、流淌的小溪、浓密的绿荫以及欢快的黄鹂,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而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也通过诗歌的描写得到了充分体现。”
④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回顾,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与感悟。
(五)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与指导
首先,学生自行朗读《三衢道中》,要求读得通顺流畅,同时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教师巡视课堂,关注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2)配乐朗读与情感体会
随后,教师选择一段优美的音乐作为背景,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朗读。通过音乐的渲染,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朗读结束后,教师提问:“你们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到了哪些美好的景象和情感?"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激发课堂互动。
(3)角色扮演与情感表达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组扮演诗人和游客,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诗人在三衢山道中的所见所感。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4)集体朗读与课堂总结
最后,全班学生齐读《三衢道中》,共同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表现进行点评,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感受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六)生字新词教学
(1)生字教学
①“梅子”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梅子吗?它是什么味道的呢?
生:(互动回答)梅子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师:非常棒!梅子就是梅树的果实,味道酸甜可口,通常在初夏时成熟。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找到“梅子黄时日日晴"这句诗,看看这里的梅子是如何与天气联系起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的“梅子黄时”,并指出这代表着初夏时节。)
②“黄鹂"
师:诗中还提到了另一种小动物,是什么呀?
生:(互动回答)黄鹂!
师:对啦!黄鹂就是黄莺鸟,它的鸣声特别悦耳。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静谧的山林中,突然传来了黄鹂的鸣叫声,是不是感觉整个环境都生动起来了呢?
(教师描述黄鹂的鸣声,引导学生想象诗歌中的场景,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2)新词教学
①“绿阴”
师:在这首诗里,有一个词用来形容树木的浓密树荫,你们找到了吗?
生:(互动回答)绿阴!
师:没错!绿阴就是指树木的浓密树荫,给人们带来凉爽和舒适。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看看绿阴是如何与诗人的行程相伴随的。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绿阴"的含义,并体会其在诗中的作用。)
②句子解析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绿阴不减来时路”这句诗。这里的“绿阴不减”说明了什么呢?
生:(互动回答)说明诗人回来时的路上,树木还是一样茂盛,树荫也很浓密。
师:很好!这句诗通过对比诗人来时和回时的绿阴,突出了自然景色的恒久不变和美丽。让我们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职院校实习基地建设方案示范
- 中公卫生招聘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赣州银行从业考试及答案解析
- 墙纸安装合同(标准版)
- 重庆安全员证题库及答案解析
- 基金从业资格证考试讲课及答案解析
- 客运从业资格证换证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功能性乳品添加剂开发应用及市场潜力研究报告
- 2025-2030化妆品临床试验设计优化与数据合规管理研究
- 2025-2030动力电池固态化技术研发进度与产业化时间表预测报告
- 2022年河北石家庄市鹿泉区司法局招聘专职人民调解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考地理经验课件
-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 GB/T 5599-2019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鉴定规范
- GB/T 4937.20-2018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20部分:塑封表面安装器件耐潮湿和焊接热综合影响
- 【课件】高一数学《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 GB/T 12152-2007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油含量的测定
- 废纸再生新闻纸生产过程及存在问题
- FZ/T 73042-2011针织围巾、披肩
- 优化提升税收营商环境专题讲座课件
- 二十四山年月日时吉凶定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