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A.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C.雅尔塔体系的形成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2.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的时间是A.1964年B.1966年C.1967年D.1970年3.前上海市副市长赵启正评价某一重大措施说:“(它)实现了以点带面,壮大上海,带动周边的战略效果,是经济学理论‘点轴开发模式’的典型案例。”这是指A.开放港口城市B.开辟经济开放区C.开放浦东新区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4.三角贸易是人类历史上甚惨的一页,下列对“三角贸易”理解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三角贸易首先从美洲出发C.充分显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D.造成了非洲长期落后5.《二战秘史》的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A.慕尼黑会议的召开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6.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重视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他的主张是()A.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D.顺其自然,无为而冶7.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所述规定A.断绝了中外经济交流B.意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C.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D.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9.山西太原县前清举人刘大鹏在辛亥革命后一直以“清代遗民”自居,直到九一八事变之后,他才逐步放弃“大清”和“民国”的区分,而基本以“中国人”为其身份认同。作为例证,这一变化可说明A.传统士大夫思想保守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国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10.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有一场李鸿章面对八国列强的场景,台词“一群狼进了羊圈还要和羊谈条件……我们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条约签订时的场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1.法国《人权宣言》宣告: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但是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每年缴纳直接税收达三天工资以上者享有选举权,称“积极公民”,未达到者无选举权,称“消极公民”。这说明启蒙运动影响下的法国宪法()A.挟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没落 B.违反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C.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权利平等的原则 D.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12.下边的漫画《“拯救”人权》的寓意是A.科索沃地区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B.美国名为拯救人权实为武装干涉C.美国试图恢复科索沃地区的和平D.北约与俄罗斯在科索沃冲突加剧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民族团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清朝前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管辖,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各举两例)(2)清朝统治者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什么?14.请写出联合国的主要机构。15.列举19世纪中期,哪些国家为挽救国内危机进行了哪些活动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不符合题意,因为1936年11月德国和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加入该协定,正式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意大利加入协定标志着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选项C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得益于1945年初的雅尔塔会议;选项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年《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所以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北地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邓稼先为“两弹一星”作出巨大贡献。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3、C【解析】

由材料“壮大上海”结合所学可知,1990年我国开放开发上海浦东新区,实现了以点带面,壮大上海,带动周边的战略效果,故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4、B【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英国的商船首先从欧洲出发,将火器、机械制作品等运往非洲;再从非洲虏获黑奴运往美洲;然后在从美洲购进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欧洲。因为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被称为“三角贸易”。B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三角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大发横财,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A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屠杀和奴役,导致印第安人人说锐减,为了补充美洲的劳动力,欧洲奴隶贩子从非洲抢掠黑奴,运往美洲。在运输途中导致大量的黑奴死去,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C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持续了三百多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动力,导致非洲的贫穷和落后。D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是选择“不正确”的选项,“三角贸易”是解题的关键。据课本所学,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运载一些廉价的工业品到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在把美洲的工业原料运回到欧洲。贸易路线从欧洲——非洲——美洲——欧洲呈三角形,因此称为“三角贸易”。由此可确定答案。5、B【解析】A项慕尼黑会议的召开是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不符合题意;B项《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符合题意;C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美国援助欧洲的经济政策,不符合题意;D项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的重大影响,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反法西斯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它的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援协同作战,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6、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孟子的思想主张。战国时,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故ABD不符合题意。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7、D【解析】依据材料中描述的情景“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这反映了清朝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只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严格限制外国商人来华交易,故选D。8、C【解析】

根据材料“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清政府却无所作为”可知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不懂得利用舆论进行宣传,在甲午战争时期处于舆论被动的局面,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和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故BD错误。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点睛】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切入试题,考查分析概括材料能力。9、D【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刘大鹏在辛亥革命后一直以“清代遗民”自居,但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基本以“中国人”为其身份认同,可见传统士大夫思想保守是在其变化之前,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了刘大鹏这一变化是受到九一八事变即日本侵华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影响,与九一八事变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行动,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了国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D【解析】

依据题干“八国列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符合题意;《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A项不符合题意;《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条约,B项不符合题意;《马关条约》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条约,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1、C【解析】依据材料《人权宣言》宣告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但是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每年缴纳直接税收达三天工资以上者享有选举权,称“积极公民”,来达到者无选举权,称“消极公民”。反映了1791年法国宪法与《人权宣言》关于权利方面内容不同,对人们的权利进行限制,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权利平等的原则。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12、B【解析】依据图片中的文字:科索沃,美国人权,“拯救”人权。可知反映的科索沃战争。结合课本所学,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开始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名为拯救人权实为武装干涉,实质是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平定准葛尔贵族、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建立对达赖、班禅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2)联络少数民族贵族感情,达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目的。(3)恩威并重(书上)或刚柔并济(教参中)【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天山北路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叛乱。乾隆时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叛乱;乾隆时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叛乱后,重新统一新疆,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代建立对达赖、班禅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2)依据所学可知,清朝统治者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主要目的是联络少数民族贵族感情,达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目的。(3)依据所学可知,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恩威并重。14、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在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是联合国的主要审查、审议和监督机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联合国安理会、安理会)是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联合国秘书处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和外地进行联合国组织日常工作的国际工作人员班子。秘书处由秘书长和联合国工作人员组成,其职责是为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服务,并负责执行这些机构所制定的方案和政策。秘书长是联合国的最高行政首长。15、俄国:1861年改革(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