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戈尔巴乔夫启动政治改革后,苏联政治体制急剧变化,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其根本原因是A.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的影响B.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了苏共的领导权C.东欧剧变的推动D.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2.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铁路时代 D.信息时代3.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荷兰、西班牙、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国结成反法联盟进攻法国,主要是因为A.它们认为法国孤军无援B.它们害怕法国革命传播C.法国人民处死了路易十六D.拿破仑的军队侵犯了它们4.拉美独立运动的爆发受下列哪些事件的影响()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C.英国工业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D.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5.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革措施是A.废藩置县 B.引进西方技术 C.实行义务教育 D.实行征兵制6.2019年4月5日清明时节,小明同学到革命纪念馆参加了祭扫活动。下面是他的感悟:这是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起点,这是历史之痛、民族之耻!据此判断,小明去的地方应是A.宛平城抗日纪念馆B.九一八历史博物馆C.七七事变纪念馆D.南京大屠杀纪念馆7.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打破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之下的沉闷气息,让思想冲破牢笼。其中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是:A.B.C.D.8.某校初三(1)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课本剧《交通的革命》,他们设计的情节中合理的是()A.福特首先制造出蒸汽机作动力的火车B.本茨建成世界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C.瓦特在电灯下仔细地绘制蒸汽机图纸D.戴姆勒创制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9.如下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它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对“三角贸易”理解正确的是()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造成了非洲长期的落后③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④最先进行“三角贸易”的是英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10.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l300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被历史淘汰。其产生和废除的时间是A.隋朝19世纪末 B.唐朝20世纪初C.隋朝20世纪初 D.唐朝19世纪末11.他是尊崇儒家的,但他的好大喜功、迷信神仙等,又无不与儒家思想相背驰:他有时表现得异常果敢,如痛惩匈奴,却又时时提防别人的暗算。他一生兴高采烈的致力于开边事业,最后却又在痛悔中结束。他是A.秦始皇 B.秦二世 C.汉高祖 D.汉武帝12.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下列属于秦朝的制度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度1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出现了下图所示现象。从图中我们直接可以看出()A.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C.人文主义思想开始诞生 D.地圆学说被充分证实14.《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中的“封建”指的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继承制15.长征途中,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是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16.1920年1月2日,美国司法部长米切尔•帕尔默一声令下,一夜之间,全美33个城市中竟有4000人被怀疑为激进分子,并以“激进分子”的罪名被逮捕。一向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出现这样“红色恐怖”的原因是A.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C.中国红色革命的开展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17.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发动了一次参战部队达105个团,约20余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的进攻作战。这次作战史称A.台儿庄战役 B.长沙会战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18.1941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中说道:“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瓦解,”为完成这个任务,美国A.实施罗斯福新政B.组成反法西斯同盟C.实行“冷战”D.实行马歇尔计划19.2019年5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推特称,从本周五(5月10日)开始,美国对中国价值2000亿美元的输美商品所征收的关税将从目前的10%增加到25%。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到中国“一带路”的朋友圈。材料说明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中美两国操控世界经济C.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D.经济全球化局部受阻,但全局发展20.下图是1957年刊出的新闻漫画“特快列车”。其折射的历是A.土地革命的开展 B.工业建设的起步 C.国民经济的恢复 D.三大改造的完成21.二战后西欧和日本崛起的相同的客观原因有A.英国的扶持B.法国的援助C.美国的扶持D.联合国的资助22.“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D.明清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23.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面属于此类发明的是A.珍妮纺纱机 B.蒸汽机C.电灯 D.火车24.1937年,冼星海在家书中写道:“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材料中“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和“如今……更大的浩劫”产生的起因分别是A.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C.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D.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_____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26.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完成下面问题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二战规模扩大的历史事件: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二战转折点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二战欧洲战争结束的历史事件:27.请根据下列历史信息准确填写相应的中国古代王朝名称姬发灭纣都镐京,封赐诸侯四海平筑城凿墓劳民力,焚书坑儒断史纲光武中兴迁洛邑,传及献帝朝代亡神勇玄宗清女娲,繁荣盛世号开元陈桥兵变代柴周,偃武修文是弱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回眸历史)材料一:除了真正地用武器直接打热战之外,其他的手段都用尽了。……从1946年开始,美国跟苏联就变成了两个超级大国,各自带领盟国相互斗争。——摘编自资中筠《美国十讲》(借鉴历史)材料二:痛定思痛,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国家,首先是西欧国家,探索走上欧洲联合道路,通过联合自强,摆脱了恶性竞争、自相残杀的怪圈;从煤钢联营到欧洲联盟的创建,探索和逐步构建了欧洲一体化这一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和安全等全面协调合作的、崭新的国家联盟体制机制,实现了区城共同治理这一独一无二的创新的政治经济模式。——摘编自伍贻康《“德国问题”与欧洲一体化的兴衰》材料三:当前……不同国家和地区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必须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反思现实)材料四: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特朗普在白宫签字前对媒体说,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2018年新华社消息(1)材料一中提到的美苏争霸的手段被称为什么?请指出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开始走向对峙的标志性事件。(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国家联合的目的,并指出欧盟成立的时间。(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4)针对材料四中美国的做法你持什么态度?请说明理由。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率清军大举进攻,不久占领澎湖……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获康熙帝同意。郑克塽投降归顺,从此成为清的一部分。统一后,施琅认为,乃要害之地,“红毛”“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促成康熙帝决心留守,并于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设立府。——施宣圆《施琅“复台”和“保台”的历史功绩》(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为收复地区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并分析府设置的背景。材料二:从1888年之后,未再增添任何新式军舰。1891年后,因海防经费被挪用修筑颐和园,连枪炮弹药也停止购买。北洋海军本来为抵御日本侵略而建……却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彻底粉碎。——李侃《中国近代史》(2)北洋海军是中国近代哪场探索活动的产物?结合材料二分析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彻底粉碎”的原因。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尽管是一个低收入国家,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略……成立了一批精英聚集的研究机构,比如中国科学院(CAS)。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重大进步证实了这种制度成功的一面。——(美)劳伦·勃兰特、托马斯·罗斯基编《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3)根据材料三,用史实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典型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30.(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对现代世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清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了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舞台。——美国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材料二德美两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站在了世界的前沿劝全民教育为德国培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也保护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以重大科枝发明为基础,迅速赶上并超过了欧洲各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电视纪录片《大国强起》解说词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的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中任选一项发明成果,写出名称并概括其对世界文明产生的影响。(不得抄材料原文)根据材料二,选择一个国家,写出科技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项发明成果。根据材料三,写出作者的观点,举一例说明并阐述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导致苏联由一党制向总统制、多党制转変,国家权力分散,无政府主义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社会动荡,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睛】抓住“根本原因”是解题的关键,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使苏联出现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使苏联的局势进一步激化,直接导致苏联解体。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完成,互联网在全球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解决本题需要了解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分别把人类带进什么时代,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完成,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3、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使欧洲各国君主深受震动,他们害怕革命传播到本国会危及他们的封建统治,决定绞杀法国的革命,因此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所以B项正确;反法联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不是为了帮助法国军队,而是怕革命思想传到本国会危及自己的封建统治,排除A项;法国人民处死路易十六不是反法联盟进攻法国的原因,排除C项;拿破仑发动对外战争之前,欧洲国家已经结成反法联盟干涉法国,因此结成反法联盟进攻法国的原因不是拿破仑的军队侵犯了它们,排除D项。故选B。4、B【解析】

根据课本所学,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拉丁美洲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5、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积极引进西方技术,大力发展近代工业,这是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革措施,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6、B【解析】

依据题干“这是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十四年抗战为1931-1945年,可知这一事件应发生在1931年,宛平城抗日纪念馆与1937年七七事变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故B符合题意。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故C不符合题意。南京大屠杀开始于1937年12月,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发表了《庶民的胜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图片C是李大钊,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人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D项符合题意;1825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A项不合题意;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作业的而革命。B项不合题意;电灯是1879年由爱迪生发明的,生活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的瓦特不可能在电灯下绘制蒸汽机图纸,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9、B【解析】

最先进行“三角贸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①②③项都与三角贸易的史实相符,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10、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期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1905年,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宣布废除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1、D【解析】

汉武帝是我国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皇帝,在他统治期间,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封建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但他也好大喜功,耗费了大量钱财,征兵征税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D符合题意;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A排除;秦二世没有尊崇儒家,B排除;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C排除。故选择D。12、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太尉掌管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B符合题意;西周实行分封制,故A不合题意;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故C不合题意;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秦朝的制度”是解题的关键,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13、B【解析】

依据题干的“直接可以看出”,图中的信息“新世界的玉米、番薯、番茄、花生等物品传到旧世界”,“旧世界的小麦、柠檬、马、牛等物品传到新世界”表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故B符合题意;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地圆学说被充分证实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在题干图中不能直接看出,故AD不符合题意;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与图中信息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14、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以拱卫周王。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社会制度正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5、B【解析】本题考查了遵义会议的历史影响,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6、A【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1920年1月2日”“全美33个城市中竟有4000人被怀疑为激进分子,并以‘激进分子’的罪名被逮捕”“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反映了美国镇压的“激进分子”是无产阶级的宣传社会主义革命的分子。结合课本所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深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引发了其他国家的恐慌。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17、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史称“百团大战”。C正确。八路军是共产党敌后战场,而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都属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战役或会战,AB错误。平型关大捷是1937年8月林彪领导的战役,D错误。综上故选C。18、B【解析】

根据1941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中说道:“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完成这个任务,美国组成反法西斯同盟。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反法西斯各国协调行动,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9、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中美间部分贸易争端说明经济全球化局部受阻,但全局发展,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20、D【解析】

依据题干漫画“公私合营”、“合作化”,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三大改造。公私合营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起来。故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1、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衰退,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实行非军事化政策,对日本进行扶植,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是二战后西欧和日本崛起的相同的客观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C。22、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与八股取士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把科举制度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专制制度。明代的科举制度规定,科考的考题要从四书、五经的文句中摘取;文章的结构要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俗称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把知识分子束缚在四书五经和程朱理学之中,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23、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可知,此内容反映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即机器的发明是建立在科技技术基础之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爱迪生发明照明电灯,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使人类世界大放光明,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极大地便利了人类的生活,故C符合题意;珍妮纺纱机、蒸汽机、火车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建立在生产经验基础之上的发明,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24、D【解析】

依据题意1937年的六年前指的是193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产生的原因是九一八事变,“如今……更大的浩劫”产生的起因是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事件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古田政治建军【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田会议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在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召开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因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这次会议也称为古田会议。26、(1)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2)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3)诺曼底登陆(4)斯大林格勒战役(5)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按照制定的“白色方案”,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2)此题考查二战规模扩大的相关知识点。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苏德战争爆发,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军出动大批飞机,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3)此题考查诺曼底登陆的相关知识点。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处于东西南三面夹击之中,加快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4)此题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相关知识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此后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5)此题考查德国投降的相关知识点。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订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进攻波兰;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7、(1)西周

(2)秦朝

(3)东汉

(4)唐朝

(5)北宋【解析】

(1)根据题干“姬发灭纣都镐京,封赐诸侯四海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武王姬发灭掉商纣王,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

(2)根据题干“筑城凿墓”“焚书坑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朝代是秦朝。秦朝兵役徭役沉重,征发大量民工修建长城和秦始皇陵墓;秦朝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3)根据题干中的“光武中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注意减轻农民负担,任用清廉官吏,使国家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光武中兴”的局面。

(4)根据“神勇玄宗”“盛世号开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与唐朝有关。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开元盛世”。

(5)根据“陈桥兵变陈桥兵变代柴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有关。960年,北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美苏冷战。“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目的:实现自强;避免自相残杀和恶性竞争。时间:1993年。(3)趋势:经济全球化。(4)反对;因为美国的做法属于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非歧视性、开放、公平”原则,这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最终也会损害到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除了真正地用武器直接打热战之外,其他的手段都用尽了。”可知,材料一中提到的美苏争霸的手段被称为“冷战”;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2)依据材料二可知,西欧国家联合的目的是加强合作,联合自强,避免自相残杀和恶性竞争;结合所学可知,欧盟成立的时间是1993年。(3)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三可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4)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四,对特朗普的做法持反对态度。特朗普的做法属于单边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世界贸易组织“非歧视性、开放、公平”原则,处于经济全球化中的世界各国任何一国实行单边贸易保护主义都阻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仅会害别国利益,也会损害自身利益。29、(1)措施:清军大举进攻,占领澎湖;“招抚”政策的实施。背景:战略位置重要;面临西方殖民侵略威胁,需要加强管辖。(2)活动:洋务运动;原因:清政府统治的腐朽。(3)成就: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或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对国防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国内外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等。【解析】

(1)根据材料一“施琅率清军大举进攻,不久占领澎湖……建议朝廷“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