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模拟预测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模拟预测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模拟预测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模拟预测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模拟预测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九年级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2.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学校举行九年级语文适应性测试,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13分)古人徒步泛舟,登临揽胜,面对湖光山色,或游目骋怀,思接千载,忆往追昔,感慨系之;或▲事感怀,借景抒情,吐露心声,表达(bào)负,壮怀激烈。留下的诸多诗文凝成了历史文化的底(yùn)。六一居士携众出游滁州,吟咏出了,意在彼不在此的名句——“(1),(2)”(《醉翁亭记》);东坡居士于丙辰中秋创作的《水调歌头》中,“(3),(4)”,道尽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青莲居士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5),(6)”两句诗含蓄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之情;稼轩笔下的名句“(7),(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报国之志于醉梦中闪现,苍凉悲壮。1.根据第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4分)(1)加点字“骋”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1分)A.pīngB.pìngC.chěngD.chèng(2)填入文中▲处最恰当的字是()(1分)A.既B.即(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表达(bào)负底(yùn)2.对语段中的人物称谓,判断错误的一项是()(1分)A.六一居士——欧阳修B.东坡居士——苏轼C.青莲居士——李清照D.稼轩——辛弃疾3.请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8分)(1)(2)(3)(4)(5)(6)(7)(8)4.学校开展以“做好人生规划,唱响青春之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根据下列要求完成相关任务。(9分)(1)“学校对全体九年级学生开展了关于人生目标确立情况的问卷调查,请你根据下面的调查统计结果,写出一条结论,并提出两条建议。(3分)×中学九年级学生人生目标确立情况调查数据统计目标十分明确目标规划之中走一步算一步完全没有规划25%40%30%5%结论:建议:(2)针对调查结果,学校组织开展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请你替主持人为这下面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联词。(3分)①演讲《志当存高远》②歌曲《男儿当自强》(3)作为校广播站的播音员,你准备向全校师生朗诵“青春寄语”。请你从重音和语调、感情等角度为开头这句话作朗读设计。(3分)有人说:“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祖国召唤时,我们正青春”。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6分)老央白先勇①讲到我的启蒙老师,第一个恐怕就要算我们家的厨子老央了。老央是我们桂林人,有桂林人能说惯道的口才,知道的鼓儿词奇多,因为他曾是火头军,见闻广博,三言两语,把个极平凡的故事讲得妙趣横生。②冬天夜里,我的房子中架着一个炭火盆,炉灰里埋着几个红薯,火盆上搁着一碗茶水,以去火气。老央小心地放好火盆上的茶碗,回头问我:“昨天讲到哪里了,五少?”“薛仁贵救驾。”我说。老央正在给我讲《薛仁贵征东》。那是我接触的第一本小说。而那银牙大耳,身高一丈,手执方天画戟,身着银盔白袍,替唐太宗征高句丽的薛仁贵,便成了我心中牢不可破的英雄形象,甚至亚历山大、拿破仑,都不能跟这位大唐壮士相比,老央一径裹着他那件油渍斑斑、煤灰扑扑的军棉袍,两只手的指甲里乌黑黑的尽是油垢,一进来,一身的厨房味。可是我一见到他,便如获至宝,一把抓住,不到睡觉不放他走。③那时,我才七八岁,便染上了二期肺病,躺在床上,跟死神搏斗。医生在灯下举着我的X光片给父亲看,父亲脸色一沉,我的右边肺尖上照出一个大洞来。那个时候没有肺病特效药,大家谈痨色变,提到“肺病”两个字便乱使眼色,好像是件极不吉利的事。家里的亲戚佣人,一走过我房间的窗子便倏地弯下身子去,不让我看见,然后一溜烟儿逃掉,因为怕被我抓进房子讲“故仔”(故事)——我得的是“童子痨”,被传染了还了得④一病四年多,我的童年就这样在与世隔绝中虚度过去。我很着急,因为我知道外面的世界有许多好玩的事情发生,我没份参与。嘉陵江涨大水,我擎着望远镜从窗户看下去,江中浊浪滔天,许多房屋、人畜被洪流吞没,我看见一些竹筏上男男女女披头散发,仓皇失措、手脚乱舞,竹筏被旋涡卷得打转。我捶着床哀叹:“嗳!嗳!”然而家人不准我下去,因为我还在发烧。我躺在床上,眼看着外面许多生命消逝,只能心中干着急。⑤得病以前,我受父母宠爱,在家中横行霸道;一旦被隔离,被拘禁在花园山坡上一栋小房子里,我顿觉备受冷落,变得郁郁不得志。一个春天的傍晚,园中百花怒放,父母在园中设宴,一时宾客云集,笑语四溢,我在山坡上的小屋里,悄悄掀开窗帘,窥见园中大千世界,一片繁华。我的哥哥姐姐、堂表弟兄,也穿插其间,个个喜气洋洋。霎时,一阵被人摒弃,为世所遗的悲愤涌上心头,我禁不住痛哭起来。⑥那段时间,火头军老央的《说唐》,便成为我生活中最大的安慰。我向往瓦岗寨的英雄世界,秦叔宝的英武、程咬金的诙谐、尉迟恭的鲁莽,对于我都是刻骨铭心的。当然,《征西》中的樊梨花,亦为我深深喜爱。后来看京剧《樊江关》,樊梨花一出台,头插雉尾,身穿锁子黄金甲,足蹬粉底小蛮靴,一声娇叱,顾盼生姿,端的是一员俊俏女将。然而这在我看来很眼熟,因为我从小心目中便认定樊梨花原该那般威风。⑦病愈后,重回到人世间,如同囚禁多年的鸟,一出笼,感到有翅难飞。我变得不合群起来。我拼命读书……除了学校,我还有另一个世界,我的小说世界。一到寒暑假,我便去街口的租书铺,抱回来一堆一堆牛皮纸包装的小说,发奋忘食,埋头苦读。很多小说,从头到尾,我看过数遍。《三国》《水浒》《西游记》,似懂非懂的看了过去,小学五年级便开始看《红楼梦》,以至于今,床头摆的仍是这部小说。(选自《课外阅读》,有删改)5.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头交代老央是桂林人,曾经当过火头军,是为了塑造他能说会道、见闻广博的形象。B.文中第②段画横线句子是对老央邋遢的外貌描写,表现出“我”对他的厌恶、嫌弃之情。C.文中第⑤段画横线句中加点词“拘禁”是被囚禁被关押的意思,写出了“我”因为生病而被隔离,备受冷落,内心充满了孤寂和失落。D.本文中作者成年后看京剧舞台形象觉得很熟悉,这一部分情节照应上文说书的内容,儿时说书给作者留下了太过于深刻的美好记忆,既写出文学的精彩让“我”刻骨铭心一生不忘,也暗含“我”对老央的深切感激之情。E.文章标题是“老央”,却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我”生病,在“我”最孤独无助烦闷的时候,是老央给了“我”心灵的慰藉,这样写,导致文章详略安排不当,不能突出老央的人物形象。6.文中的“病”实际上促成了“我”的成长,请结合文本内容梳理“我”的成长史,完成表格。(4分)过程阶段“我”受到的待遇“我”的行为表现得病前备受父母宠爱在家中横行霸道病中①__________________不再孤独,开始关注文学的世界,形成对文学人物的认知病好后被放出囚笼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冬天夜里,我的房子中架着一个炭火盆,炉灰里埋着几个红薯,火盆上搁着一碗茶水,以去火气。8,文章第⑦段作者写道:“除了学校,我还有另一个世界,我的小说世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我”的小说世界给“我”带来了哪些收获?(答出两点即可)(4分)(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9-11题。(12分)【文本一】读书“三戒”①读书如交友。有益有损,或受益良多,或贻害匪浅。尤其在科技迅猛发展,印刷术相当发达的今天,很多出版物的质量及所承载的观点、思想令人堪忧。在这种情形下,读书之人于书如不择、不疑、不化,其结果实在让人汗颜。这里笔者提出“三戒”的观点,希望与嗜书人或做学问者借鉴。②一戒杂而不择。遇好书如遇良师益友,临坏书如陷贼穴盗窠。读书要择尤为重要。尤其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当代,抛开为谋私己违法盗版、急功近利有意炒做、放弃信仰适合低级趣味的泛黄之书、为浮躁心理寻求包装的快餐之书不说……就当代有良知学者、作家其治学著书的严谨风范与前人比之,亦有值得审视反省之处。在这种状况下,嗜书之人如不警觉,依然以为开卷有益,实则上当不浅。并非前人所语与今不再试用,而是读书之人应该知道这句话适用是有个前提的,即是所谓开卷有益者,所开之卷应均为好书良卷。如其不然,在杂且多的图书之中,如不择其良者而读之,则是个十分严重而首要的问题。③二戒信而不疑。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如与人交,不仅要听其言,更要察其行。书者往往为一家之言,无论其说理叙事皆出于作者个人观点。而其观点的形成,必受作者的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所限制,亦必有其局限性。因此读者在接受作者观点之前也一定要质疑、要批判,用发展的、实证的方法接受并发展作者的观点。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管怎么说,读书一定是一个思考、思辨、质疑与批判的过程。然而现实的境况令人担忧,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总认为写进书的就一定是对的。无论什么观点只要书中所述,尤其所谓经典之述均无条件的接受,最终引起自己思维的混乱,害人害己,误人深甚。鉴于此读书之人敢于质疑,不盲从迷信书中之观点,则凸显出重要之意义。④三戒学而不化。学而不化等于无学。学习的最终极目的是为了运用,将所学转化为实践的方法,才是学习最后落点。学而化之,学而用之,理论之“矢”应始终瞄准现实之“的”,正所谓有的放矢。有人把学习的过程概括为“他——你——我”三个阶段。“他”之阶段谓学之阶段,“你”之阶段谓思辨之阶段,“我”之阶段谓实证、实践阶段,在实践中证明理论,发展理论,形成自我之体系。如毛泽东主席所教导: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的发展到理论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的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诚如是,学而化之,则为学问而做学问者思之,鉴之。(作者:王长松。有删改)【文本二】做一个了不起的读者(节选)①读书人可以借助阅读获取知识、探索未知、拓展思维、完善自我,即所谓的“开卷有益”。但是,阅读能力并不等同于识文断字的能力,每一个读者的价值观、胸襟眼光、智力淬炼、精神状态都不相同,必然制约和影响着对文本的接受和认知。简言之,就是同样一本书不同的读者总是各取所需、各有所得。②从眼到心的距离很近,但也会很远。有些读书人可以说是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但遗憾的是,他们可以一目十行却不能真正把书读到心里。③人类学家费孝通在英国有个同学叫里奇。虽为同门,里奇却认为人类学是蹈空谈玄的“纯粹的智慧演习”“与价值判定无涉”。费孝通不屑于做一个“倦拥残书听雨眠”的书斋读者。他认定人类学应该是一门“应用研究”的学问,这本“乡土中国”的大书必须在实地调查的原野中去读。实地、实际、实时,费孝通回到农村家乡,秉持“三实”的原则投入了艰苦细致的田野调查,最终写出了有里程碑意义的《江村经济》,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他是书的作者,也是大地田野、乡村故土的读者,岂能不谓之“了不起”。(作者:郑蜀炎。有删改)9.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两个文本均在开头段落便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观点,以此来引出后文的论述。B.文本一第②段通过形象的比喻,突出了书籍好坏对人的影响,论证了读书要择的观点。C.文本一第④段引用毛泽东的话意在强调要通过实践去检验真理,做到学而化之。D.费孝通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回到乡村故土,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艰苦调查。E.文本一主要通过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来论述观点,文本二则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10.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11.两个文本同样都提到了“开卷有益”,但二者论述的内容却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10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③焉。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选自《资治通鉴》)【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哂(shěn):微笑。③野宿:在郊外露宿。12.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方法提示词语解释联系常见成语虽不能察(1)____________根据语境推断或请重法以禁之(2)___________________迁移课内字词自是数年之后(3)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字形推测外户不闭(4)___________________13.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2分)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14.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15.甲、乙两文中都讲到了“民本”思想,请分析鲁庄公和唐太宗对这一思想认识的区别。(2分)(二)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16-17题。(6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6.某位同学非常喜欢这首诗,特意画了一幅本诗的思想情感曲线图。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帮其填空。(2分)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