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学安全教育校本教材_第1页
2023年中学安全教育校本教材_第2页
2023年中学安全教育校本教材_第3页
2023年中学安全教育校本教材_第4页
2023年中学安全教育校本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章防道路交通事故...................................3

第一节交通事故的特点和类型.............................3

第二节交通事故的预防...................................5

第三节交通事故的救助...................................9

第二章防校园火灾......................................10

第一节校园火灾的类型和原因............................10

第二节校园火灾的预防..................................12

第三节校园火灾的扑救..................................14

第三章防校园周边暴力..................................16

第一节校园周边暴力的特点与类型........................16

第二节如何预防校园及周边暴力..........................18

第三节校园周边暴力的救助.............................20

第四章防食品中毒.....................................21

第一节食品中毒的特点及其类型.........................21

第二节食品中毒的预防.................................23

第三节食品中毒的救助.................................24

第五章防溺水.........................................25

第一节溺水的特点和类型...............................25

第二节溺水事故的防范.................................26

第三节溺水事故的自救及急救...........................28

第四节社会各界在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31

第六章防集体活动事故...............................32

第一节集体活动事故的特点和种类.......................32

第二节集体活动事故的预防.............................33

第三节集体活动事故的救援.............................35

第四节防踩踏事故.....................................36

第七章防触电.........................................39

第一节触电的特点及类型...............................39

第二节触电的原因及预防措施...........................40

第三节触电的救助.....................................41

第八章防雷击.........................................43

第一节雷电的特点和类型...............................43

第二节雷击的预防.....................................44

第三节遭遇雷击的救助.................................45

第九章防煤气中毒.....................................46

第一节煤气中毒的特点和类型...........................46

第二节煤气中毒的预防.................................48

第三节煤气中毒的救助.................................50

第十章防地震.........................................51

第一节地震的特点和类型...............................51

第二节地震的预防.....................................52

第三节地震的救助.....................................53

第H-一章防性侵害.....................................56

第一节性侵害的特点和类型.............................56

第二节性侵害的预防..................................57

第三节遭遇性侵害的救助...............................59

第十二章防流行病.....................................60

第一节春季流行病的防治...............................60

第二节夏季流行病的防治...............................62

第三节秋季流行病的防治...............................64

第四节冬季流行病的预防...............................65

第一章防道路交通事故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人

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车辆的保有量剧增,道路交通

管理逐步走向健全和完善的法制轨道。随之而来的是道路交通运输日趋繁忙,交

通流量不断增大,但是,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不强,以致因交通违

章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屡有发生,给人民尤其是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

大的危害。因此,认识和防范交通事故就成为当前我们的要务之一。

第一节交通事故的特点和类型

一'交通事故的特点

根据2004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

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五项的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

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据此,经过对学生

道路交通死亡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生道路交通事故呈现以下特点:

1.就事故发生的时间而言,周末、长假、寒暑假等节假日是交通事故的高发

期。

2.就事故对象而言,死亡的学生中,中学生、男生是发生车祸的高危人群。

3.就交通肇事车辆而言,土方车、集装箱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肇事比例最

高,而且危害性也最大。

4.就交通工具而言,学生骑乘摩托车遭遇交通事故的比例最高。

5.就交通肇事地点而言,国道、人车混杂的公路等机动车道上是高危地带。

针对以上特点,同学们出行时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引发交通事故

或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保障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二、交通事故的类型

站在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交通事故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根据造成的损害后果的程度,可以将交通事故划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四类。

(1)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

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2)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到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

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3)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

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4)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

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

万元以上的事故。2007年6月28日我市发生的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就是三名初

中生骑乘同一辆摩托车与汽车相撞,摩托车上的4人当场死亡。

2.根据交通事故的主体,可以将交通事故划分为车辆之间的交通事故和车

辆与行人、乘车人之间的交通事故两类。我市发生的学生交通死亡事故主要是这

两类。

3.根据事故发生的形态,可以将交通事故划分为具体形态的交通事故和其

他形态的交通事故两类。同向或相向的碰撞、刮擦、碾压等三种具体形态是我市

学生交通死亡事故的主要形态。

其他还有根据交通事故的侵害对象划分为财损事故、人员伤亡事故和人员伤

亡与财损混合的事故,根据交通事故的成因划分为意外交通事故、过错交通事故

和过错与意外的混合交通事故等类型,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节交通事故的预防

众所周知,影响交通问题的主要因素是人。参与交通的主体是人,车辆靠人

驾驶和保养,道路靠人修筑和维护,交通管理靠人实施和加强,交通环境靠人创

造和改善,人在交通中的主体性是显而易见的。人人都是道路交通的参与者。良

好的道路交通环境使每一个交通参与者收益,恶劣的道路交通环境使交通参与者

经常受到威胁。良好的交通环境需要有较高法制观念和文明素质的交通参与者来

共同营造。中小学生每天上学和放学时,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车流量最

大的时段,因此,同学们作为道路交通的主要参与者,更应该学习一些最基本的

交通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在实际生活中遵守和运用来进行自我防范,从而

既能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又能维护社会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这也是对

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基本常识

1.红绿灯

请同学们自觉严格遵守信号灯的指示:红灯停、绿灯行,交通安全才有保证。

2.汽车的制动特性

同学们首先必须明确一点:汽车不是一刹就能停下的。因为驾驶员从发现危

险,采取紧急刹车到汽车完全停住,这期间需要两个过程:制动停车过程和制动

停车距离。制动停车过程有反应和制动两个阶段,因而制动停车距离也有反应距

离和制动距离两段。

(1)反应阶段和反应距离

当司机发现险情,判断要紧急刹车到采取紧急刹车措施,这个阶段叫“反应

阶段”,此阶段刹车还没有生效,汽车还以原来的速度前进,这阶段汽车走过的

距离叫“反应距离”。反应距离的计算公式是:车速X反应时间。

(2)制动阶段和制动距离

刹车生效后,车轮被刹住了,但由于惯性的作用,汽车还得向前冲出一段才

能完全停住,这就是“制动阶段”,此阶段汽车向前滑行的距离就叫“制动距离”。

驾驶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反应的快慢,空车与重车,制动性能较好与较弱,

路面的干与湿,砂石路与柏油路,上坡与下坡,这些条件的不同,制动停车距离

也不同。所以汽车临近时,切不要以为急穿马路不要紧,反正汽车会刹车。俗话

说“人行一尺,车行一丈,与车抢道,不死也伤”就是这个道路。

3.汽车信号灯的含义

汽车上装有种种车灯,这些等既使汽车美观,而且还有实用意义,遇到不同

的情况,不同的车灯就会亮起发出信号。

同学们了解这些车灯的含义后,再遇到车灯亮起时,才能够会意并及时避让,

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行人、车辆通行的基本原则

通行的基本原则是行人和车辆在道路上通行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包括:

1.安全原则2.靠右通行原则

3.各行其道原则4.服从指挥原则

三'走路应遵守的交通法规

同学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路。走在繁忙的马路上,要怎样才能保证安全

呢?简单讲就是:行人走人行道,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但是,在有些道路没有人行道、人行横道,该怎么办呢?在这个时候,走路

时,应尽量靠右走在马路的侧边,不要走车道中央;过马路时,有地下通道或人

行天桥就走地下通道或人行天桥,如果也没有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要“先看左、

后看右”,看看有没有车辆通行,确信安全了,才可直行通过,不能在车辆临近

时突然横穿或中途倒退、折返。

另外,《道理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还规定:

1.不准穿越、倚坐人行道、车行道和铁道口的护栏,不准在车行道内坐卧、

停留、嬉闹。道理很简单,上述这些行为既不文明,而且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

全带来潜在的危险,是滋生交通事故的隐患。

2.不准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滑行工具稳定性能差,道路

上车来车往,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到车轮下,酿成惨剧。

3.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抛物击车等妨碍交通安全的行为。

4.走在马路上不要看书或做其它活动。大家都知道一心不能二用,一边走路

一边看书或玩游戏机、听随身机、踢球等,不注意周围的路况,都是非常危险的。

总之,同学们在道路上行走的时候,与车要各行其道,服从交通指挥,切不

可无所顾忌地在道路中央随意行走,更不要在马路上打打闹闹、追逐嬉戏,车前

不抢道、车后不随便乱插,这样才能保证道路的通畅和自身的安全。

四'乘车应遵守的交通法规

同学们在乘坐机动车时,有条件的,应系好安全带;如果站在公交车、地铁

车厢内,则应站稳扶好,以确保安全。

另外,为了保障乘车人的安全,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道路交通安

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乘坐机动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1.乘车要在站台和指定地点依次候车,不得在机动车道上拦乘车辆。这是为

了维护交通站台的秩序,同时避免妨碍车道上正常行驶的车辆,防止因拥挤而影

响行车和乘车人的安全。

2.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在机动车道上不得从机动车左侧

上下车。

3.机动车行驶中,不得干扰驾驶,不得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不得跳车。

4.乘坐两轮摩托车应当正向骑坐并戴头盔,不得乘坐轻便摩托车,未满12

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坐在摩托车的后座上。

5.乘车时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

6.不要乘坐超员超载车辆。

7.不得乘坐货运机动车的车厢。

总之,同学们乘车时不仅要讲文明、讲礼貌,更要守秩序、求安全。

五'骑车应遵守的交通法规

摩托车、自行车及其他非机动车虽较汽车易于驾驶,但稳定性差。在没有划

分车道的道路上,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混行。如果不按一定的规定行驶,也

容易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和行人的正常行走,并给自身带来不安全因素,甚至可

能与其它车辆、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为保证安全行驶,《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

实施条例规定:

1.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驾驶摩托车,不得在非机动车上加装机动装

置。

2.未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未满十六周岁

的的未成年人不得在道路上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3.骑车转弯前应当减速慢行,注意后面来车,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并

要让直行的车辆、行人优先通行。

4.超越前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越的车辆行驶。这是为了防止任意超车而影响其

它车辆的正常行驶,而发生碰撞。

5、不得扶身并行,不得牵引、攀扶车辆或者被其它车辆牵引。

6.不得双手离把或手中持物。因为这些都可能影响紧急避险的反应速度,易

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7.不得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

8.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车或2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不得在道路上学习驾驶

非机动车。道理很简单,道路不是玩耍和学车的安全场所。

9.中学生骑自行车时不得载人。

10.驾驶非机动车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时,应当下车推行,有人行横道或

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或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或不便使用的,要

在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

11.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

一米五,宽度左右不得超出车把十五厘米,长度前端不得超出前轮,后端不得超

出车身三十厘米。这也主要是为了骑车的安全。

总之,我们如果骑车上路除了要保证车况良好外,一定要增强法制观念,遵

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保证交通安全。

第三节交通事故的救助

一、报警求助

当目击交通事故的发生时,同学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迅速报警。拨打报警电话110或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报警时要

保持镇静,讲清楚地点和方位,最好能简述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以便警察能迅

速赶到现场,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果有人受伤,要及时拨打急救中心

电话120o

其次,在警察来到之前,要保护好现场,不要移动现场物品。如果遇到肇事

车辆逃逸,作为目击者要尽可能记清逃逸车辆的车号、颜色、车型等特征,为警

察提供线索。

二、自救

如果自己遭遇交通事故,该怎么办呢?

1.意识到遭遇车祸时,应保持镇静,不要把脚伸到狭小的空间里,以免车辆

撞击发生变形后卡住,阻碍逃生。

2.发生车祸后,在无人救助的情况下,要尽可能转移到安全地带,以免受到

二次伤害。如果有通讯工具,应在第一时间报警求助。移动通讯设备没有信号时,

可以拨打紧急呼叫电话112,根据提示音转110或120进行求助。在等待救助的

这段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地采取自救措施:

(1)要保持镇定,放松过度紧张的心情,针对伤势情况采取止血、包扎、

固定等急救措施。

(2)对暴露的伤口要尽量先用干净布覆盖,再进行包扎,以保护好伤口。

(3)如有骨折要尽可能减少移动,或利用现有材料固定骨折部位,避免骨

折断端刺伤皮肤、血管、内脏和其它部位。

3.发生车祸后,如果没有通讯工具,应利用现有的物品设置明显标志,以便

引起过往行人、司机的注意,及时得到救助。如果是夜晚,还应根据情况尽可能

转移到有照明或易被发现的位置。

三、救助途径

发生交通事故后的救助,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便宜行事。若不幸遭遇

车祸,最好还是委托专业人士(如律师)代为处理。如果因经济困难无力聘请律

师,要及时向法律援助中心(一般设在司法局)申请法律援助。这里要注意的一

点是:交通事故中涉及到刑事部分,也就是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部分,不能进行

调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私了”);对交通事故中民事部分,即损害赔偿的争

议,当事人可以调解,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二章防校园火灾

第一节校园火灾的类型和原因

一、校园火灾的类型

火灾根据形成原因划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内因火灾也称自燃火灾,是由物质本身的物理和化学反应热所引起的。这种

火灾的形成除物质本身有氧化自热特点外,还必须有聚热条件,当热量得到积聚

时,必然会产生升温现象,当温度达到该种物质的燃点时,则导致自燃火灾的发

生。如高温引发干燥地区(如我国北方地区)的森林大火,煤区煤层阴燃,雷击

(如球形闪电)产生明火引发火灾,火山爆发等等。

外因火灾也称外源火灾,是由外部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比如:(1)明火所

引发的火灾;(2)天然气、油料在运输,保管和使用时所引起的火灾;(3)炸药在

运输、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所引起的火灾;⑷机械作用所引起的火灾;(5)电气设

备的绝缘损坏和性能不强所引起的火灾。我市校园里常见的火灾类型主要是明火

火灾和电气火灾。

二'校园火灾的起因

据资料统计,历年来我市校园发生的火灾,原因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使用明火不慎,引起火灾

(1)违规点蜡烛。某校宿舍楼的一名同学,晚上熄灯后在床铺上点蜡烛看

书,结果,因疲劳睡着了,烛火引燃蚊帐造成火灾。

(2)违规点蚊香。点燃的蚊香温度达700℃左右,而布匹的燃点为200C,

纸张燃点为130C,若这类可燃物品靠近点燃的蚊香,极易引起燃烧。南昌市某

幼儿园午休时保幼员点燃蚊香后离开,致使房间蚊帐着火,午休的20多名幼儿

烧死。

(3)违规烧废物。有的学生在宿舍内烧废纸等物,若靠近蚊帐、衣被等可

燃物或火未彻底熄灭,人就离开,火星飞到这些可燃物上也能引起火灾。

2.电气火灾

(1)违规用电。学校的建筑物供电线路、供电设备,都是按照实际使用情

况设计的,在办公室、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会使供电线路过载而发热,加速

线路老化而起火。

(2)使用电器不当。如60w以上的灯泡靠近纸等可燃物,长时间烘烤易起

火;充电器长时间充电,又被衣被覆盖,散热不良,也能引起燃烧。过度使用电

器也能引起火灾。定时供电或因故障而停电也会引起火灾。

3.违反实验室操作规程

学生在实验中用火、用电、用危险物品时,若违反规程使用不当,也能引起

火灾。如在使用有电感的实验设备时将物品覆盖在散热孔上,使设备聚热,导致

设备燃烧;用火时,周围的可燃物未清理完,火星飞到可燃物上引起燃烧;化学

实验时,将相互抵触的化学试剂混在一起,试验温度过高或操作不当,也能引起

火灾事故。特别是不按操作规程,实验极易发生火灾事故,例如,2001年某中

学某学生用酒精炉做化学实验时,因操作不当打翻酒精炉,造成酒精外溢燃烧,

致使一名学生严重烧伤。

第二节校园火灾的预防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同火灾做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在消防工作中,

要把火灾预防工作做到位,积极贯彻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力求防止火灾发生。无

数事实证明,只要人们具有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执行消防法律、法规

和规章以及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大多数火灾是可以预防的。中小学生活动的环境

主要以家庭和学校为主,下面,我们介绍几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火灾预防。

一'师生宿舍防火

师生宿舍(公寓)是学校的防火重点部位之一,为了杜绝师生宿舍(公寓)内火

灾事故的发生,师生们要做到:一不乱拉电源线路,避免电线穿行于可燃物中间;

二不使用高能量电器和大功率电器;三不使用电器无人看管,必须人走断电;五

不使用明火,不乱丢火种,不在宿舍内做饭,不在“三合一”的房间住宿。

二'实验室防火

实验室使用种类繁多的易燃易爆化学药品、电炉等大功率电热器具较多,其

他火源种类也较多,所以导致实验室火灾的因素很多。做好实验室防火不仅仅是

消防工作的需要,而且还是和谐校园和师生文明素质的重要体现。针对以上实验

室的特点,应采取如下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1.应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熟悉实验内容,掌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时,

严格按实验规程操作,防止因不规范操作造成火灾。

2.服从实验指导老师的指导,严格遵守实验室纪律,禁止在实验室玩耍、打

闹,防止打破仪器设备酿成火灾。

3.严禁摆弄与实验无关的设备和药品,特别是电热设备。

4.严禁学生携带任何火种和其他与实验无关的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实验室,减

少实验室致灾因素。

5.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实验室,防止因外人的违规行为导致火灾。

6.注意电热器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正在使用的电热器具不准接近可燃物。

7.严格实验室用电制度,用电及电器安装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

8.实验教师详细掌握所处实验室内药品的化学特性,严禁将化学性质相抵触

的药品混装、混放,实验剩余的药品必须按规定处理,严禁带走或倒入下水道。

9.师生都应时时保持警惕,强化火灾预防的心理防线,如发生火灾,应立即

疏散学生,同时要立即报警,采取措施,防止火灾蔓延。

三'公共场所防火

随着学校的建设发展,师生频繁进出的公共场所,如教室、餐厅、会议厅、

体育馆、图书馆、电教室等处,师生往来频繁、密度大,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

如果防火意识不强,管理松散,极易造成火灾事故。师生在公共场所滞留时,应

掌握如下防火知识和方法:

1.清醒认识公共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时刻提防。

2.严格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规定,摒弃一切不利于防火的行为。

3.进人公共场所,首先要了解所处场所的基本情况,熟悉消防疏散通道的位置。

4.善于及时发现初起火灾,做出准确判断,能及时扑救的要及时扑救,形成

蔓延的要立即疏散逃生。

5.教师、员工及时组织学生迅速撤离、脱险。

第三节校园火灾的扑救

发生了火灾,要发挥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及时启动消防安全预案,

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师生都应掌握逃生和火灾扑救的基本常识,一旦发生火

灾,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和有效的措施。在此,我们再次重申不提倡未成年学生

参与扑救火灾。

一'报警

《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

都应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因此,报警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报警早,损失小”,及时报警,这是起火后的首要行动之一,也是及时扑灭火

灾的关键。

报警的方法,主要向公安消防队报警。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报警就

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将火警报出去,使消防队和周围的群众来扑救火灾。报警时应

注意让消防部门听到后立即明白是发生什么性质的火灾,起火地点和起火物,火

场燃烧的程度,以及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联系号码,便于消防部门随时联系。发

现起火要冷静观察和了解火势情况,选择恰当的报警方式,防止惊慌失措、语无

伦次而耽误时间,甚至出现误报。

二、自救

任何单位在发生火灾时,要立即疏散人员,及时准确的报警,使消防队和周

围群众能迅速赶来灭火。在报警的同时,起火单位必须及时组织人员利用本单位

以及附近的灭火器材、设备进行扑救。灭火时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和燃烧物质的性

质、燃烧特点和火场情况,以及灭火器材的情况进行选择。

如果电气设备发生火灾,必须切断电源。如有人被大火围困,要坚持救人第

一的原则,采取各项措施,利用各种条件进行人员疏散、救人。火灾可能危及其

他物资安全时,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人员对物资进行紧急疏散。

消防队到达火场后,起火单位和在场人员应及时向指挥员介绍已查明的火场

情况。如燃烧的物质、有无人员被火围困、灭火中要注意什么等。同时在火场的

扑救人员都应在消防队指挥员的统一领导下,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共同扑救火

灾。

任何单位和团体将火灾扑灭后,都必须保护好火灾现场,未经消防机关许可,

不得自行处理火灾现场。

自救与逃生是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的一个重点。虽然学生对自己的学校或居住

的环境比较熟悉,但如果不进行专门的消防安全教育,他们对安全疏散通道及发

生火灾时可能的逃生路线也不可能有积极和明确的认识。教育学生增强消防意识,

有备无患,无论是在校、居家、外出,都要留心熟悉周围环境和消防安全疏散指

示标志,如楼梯、安全疏散通道及出口,灭火器和报警器的位置等,在遇到火情

时沉着冷静,才能保护自己并帮助他人选择有利的时机、路线和方法逃出危险区

域,或在被围困时及时向外面报警求救。

如果人身上着火,千万不能奔跑,因为奔跑时形成一股风,大量的新鲜空气

冲到着火人身上,会加大人身上的火势;另外带着火乱跑,容易把火种带到其他

场所而引起新的燃烧点,造成火势蔓延。人身着火,首先要设法把衣服脱掉,如

果来不及,可就地打滚把火压灭或用不可燃或不易燃的物体拍打;如果有他人在

场,可让他人向身上浇水或用湿麻袋或湿毯子等把着火处包裹起来,使火熄灭;

如果身上火势较大,来不及脱衣服又无人帮助灭火时,可跳入就近的池塘、小河

把身上的火熄灭。

楼房火灾时的逃生要辨明逃生方向。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扑灭初起火灾是

积极的逃生方法。但是如果火势猛烈,火灾现场的温度是十分惊人的,起火后

10—15分钟内火场温度可达300—400℃左右,而且火焰夹着浓烟滚滚,烟雾会

挡住人的视线。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保持冷静,探明着火方位,确定风向,并在

火势未蔓延前尽可能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火灾区域;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

能贪恋财物。选择逃生路线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简单、最安全的通

道和疏散设施,如防烟楼梯、室外疏散楼梯、普通楼梯、消防电梯等,另外还可

以利用窗户、阳台、管道逃生。

如果门窗、通道、楼梯等已被烟火封住,应立即关闭房门和其他通风孔,防

止进烟。如条件允许,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冷水或用湿毛巾将头部包好,用湿棉

被将身体裹好,再冲出危险区。如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经封门,再不能开

门逃生,此时应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小心烟雾毒气。由于火灾时各种物质和装饰材料燃烧,迅速消耗空气中的氧

气,同时散发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烟气蔓延速度快,人们很容易因烟气和毒气

窒息死亡。所以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屏住呼吸,宜匍匐式前进,因为贴

地面的空气一般少烟雾,而且含氧量较高,可避免烟气呛人或被熏倒、窒息。逃

离前必须先把有火房间的门关紧。

第三章防校园周边暴力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但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与这一主流相悖的暗流,校园暴力

就是其中之一。这里所说的“校园暴力”,特指发生在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由同

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包括

肢体暴行、语言伤害、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被故意陷害等等。学生间的暴

力倾向偏多,常体现在校园周边的暴力事件。

第一节校园周边暴力的特点与类型

一、校园周边暴力的特点:

校园周边暴力是当前危及学生安全、破坏校园稳定的一大隐患,其实,在我

们的大部分学校周边经常发生,只不过是严重程度不一,或没被学校发现,或没

被相关人员重视,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校园周边暴力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暴力行为是发生在紧邻校园的周边地区;

②暴力侵害的对象为校园里的人、事、物,包括教师、学生及其财产等,但

以学生为主要目标;

③校园周边暴力的结果是侵犯了他人人身权利、公私财产以及心理的伤害,

甚至有的由此而引发自杀、自残现象等;

④校园周边暴力的发生往往极具突发性,虽然有些事件有预兆,但容易被有

关部门和人员忽视。

二、校园周边暴力的类型:

校园周边暴力的存在,类型主要表现为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抢劫等等。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

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

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而抢劫罪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

行立即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为它不仅直接

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而且因为它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而且又侵犯了公

民的人身权利,因此我国刑法将抢劫罪列为重罪,并作为历来重点打击的对象。

抢劫罪与其它侵犯财产的犯罪相比,有一个显著特点:构成抢劫罪没有数额的限

制,哪怕你只抢到一分钱,甚至一分钱都没抢到,但只要你是以抢劫财物为目的,

对被害人实施了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就构成了抢劫罪。因为该罪侵犯的是

他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校园周边暴力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1、索要钱财、

物品(手机、Mp3等贵重物品),有时还利用威逼利诱的手段;2、侮辱女同学;

3、为了琐事而大打出手,侵害他人身体,侮辱他人人格;4、同学间因“义气”

之争,用暴力手段争长论短;5、不堪长期受辱,冲动报复而发生“以暴易暴”

的现象;6、以多欺少或以大欺小;7、学生中由于谈恋爱为“女朋友”出气而引

发的暴力争斗;8、侮辱、恐吓、殴打教职员工(这种情况较少见)等等。

特殊情况下的表现:

例如,不少学生及家长反映:专门敲诈勒索、抢劫在校学生的“穿戴奇装怪

服的小青年(以黑色服装为主调色)”(对这些勒索者、抢劫者的称呼)在校园

周边较普遍,他们趁着中午或下午放学的“真空”时间,躲在学校对面的小店或

是在附近的巷子或是在便利店内伺机下手,看到比自己小、比自己矮的低年级学

生就动手勒索钱财,数额不管多少都要。不少学生被这些“穿戴奇装怪服的小青

年(以黑色服装为主调色)”吓得不敢上学,有的学生如身上没有钱往往还会遭

到这些人的殴打.…。

事实证明,如今的校园周边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它在

个别地方甚至正在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

等恶性刑事案件,犯罪手段趋于成人化。一些小的违法中,犯罪的苗头却很普遍,

比如说,对同学进行敲诈勒索,以暴力解决同学间的纠纷等等,这都很容易转化

成犯罪。

第二节如何预防校园及周边暴力

当校园周边暴力在现阶段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下,我们得找个办法来

预防和远离校园暴力,对我们来说,是个最现实的话题,根据我们的保卫工作实

践总结出以下10点供同学老师们参考,不足之处请多提宝贵意见。

1、不要过于张扬自己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一旦你太出名,太过招摇,自然会引来外界的注视,

但是也会引来嫉妒与厌恶的目光。很多实例表明,校园暴力很大程度上都针对两

类人:

一类是校园中的弱势群体,比如低年级学生、女生;

另一类是过于招摇的人,比如那些在学校里面表现高调、非常臭屁的人。

2、财不外露

作为一名学生,不管家里多么有钱,只要你在校内、校外不显阔,估计校园

暴力分子也不会花大力气对你的家境进行调查的。

3、不要过于软弱

面对校园及周边暴力,想要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对方放弃暴力,

基本上是“天方夜谭”。你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在校园暴力迫近的时候:

第一、鼓足勇气,想办法脱身;

第二、要记得“110”,记得大喊,记得跑到最安全的地方,比如:学校门

口的传达室去报警,或者是报告第一时间见到的任何一位老师等。

4、强身健体

光靠冲动去拼是不行的,还要看自己有没有实力去拼。如果你确实太过于瘦

弱,不但在校园暴力面前无法救人,恐怕自己也要身受重伤。所以,还是从一点

一滴做起,进行强身健体的锻炼吧,就算不去打抱不平,也可以延年益寿不是?

5、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陌生的、莫名其妙的人来和你搭讪,说要带你去什么地

方,千万不要去,要知道,就算是校园中的暴力分子,也不大敢在光天化日之下

行凶,就要抓住他们这个弱点来克制他们,不去那些自己不熟悉的地方,不去那

些陌生人说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提高警惕,不是每个陌生人都是好人。

6、不要对别人的困境冷嘲热讽

当别人陷入困境的时候,不要带有什么优越感,不要对人家冷嘲热讽,不要

笑话他们,而是要尽可能地帮助对方,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诚,你的友好,这样

一来,你就不是一个孤独的人。

7、不掺和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体或者活动

一旦你发现自己不小心参加了这样性质的团体活动,也别太紧张,只要找个

合适的理由离开,以后不再和他们来往,就会安全了。

8、不要别人打架的时候去凑热闹

凑热闹不是什么好事,凑打架的热闹更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远离是非之地,

偷偷跑去报告给老师或到学校的传达室报警吧!

9、女生要善于向正确的对象求援

在校园及周边,真的有人要侵害你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太害怕,总会有

能够帮助你的人。但是你必须知道,这时候什么人可以有效地帮助你,首先要清

楚地记得老师、学校的传达室,更要想起家长,成人的力量要比你想象的大的多。

10、正确处理男女生之间的感情问题

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

行为;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不要草率,不要害怕,做出自己

最好的选择,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才是远离校园及周边暴力的最佳选择。

第三节校园周边暴力的救助

一旦你遇上了校园周边暴力,或者自己没有能力去阻止校园周边暴力时,你

该如何处理呢?

第一种情况:当你自己在校园周边正要被人欺负(殴打、敲诈勒索、抢劫等)

时,你该做什么呢?

1、你要保持镇定,问清对方有什么事吗?

2、迅速记住对方的人数、口音(意思是讲话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腔调?)

和外貌特征,如长相、身高、着装等(事后能描述清楚事情的经过,以便公安民

警和学校保卫部门有效地进行调查!)。

3、答应对方所有的要求(以免受到伤害),如身上没有钱而被殴打要注意

用手臂保护自己的头部。

4、尽量做好以上3点之后,马上拨打“110”(“110”是报警电话,民警

接到电话后5分钟之内会到达出事地点),如果没有手机,请立即跑到学校传达

室去报警。

第二种情况:当你在校园周边看到同学被人殴打,或者正在被人围着进行勒

索的情形、或者很多人正在打架斗殴时等,你该做什么呢?

1、你不要紧张,找个点掩饰自己并和他(她)们保持一定距离。

2、认清施害人(或者估计一下打架斗殴双方)的人数和特征,如长相、身

高、着装等。

3、尽量做好之后马上拨打“110”(“110”是报警电话,民警接到电话后

5分钟之内会到达出事地点),如果没有手机,请立即跑到学校传达室去报警,

寻求帮助!

总之,当你遇到校园及周边暴力时一定要及时拔打“110”,并报告给老师

和家长,这是你最恰当的选择!

第四章防食品中毒

食品中毒就是人们食用食物的过程中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

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患。

第一节食品中毒的特点及其类型

一'食品中毒的特征

1.发病快。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潜伏期较短,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

少数也有超过一天的。

2.中毒程度严重。病程比细菌性毒素中毒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3.季节性和地区性均不明显。中毒食品无特异性,多为误食或食用有毒

食品。

4.偶然性大。

二、食物中毒的原因:

1.食品未烧热煮透、外熟内生,未达到全部杀灭细菌的温度,致使粘染在食

品上的细菌未被杀死,食后引起中毒。

2.食品本身腐败变质,引起中毒。

3.食品本身有毒,引起中毒。

4.操作污染。包括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盛放食品的容器生熟不分,刀、砧

板、抹布等用具生熟不分,以及炊事员加工食品后未洗手消毒又操作熟食等,都

可对食品造成污染。

5.食品放置时间过长,使粘染在食品上的细菌大量繁殖,食后引起中毒。

6.操作人员因患某种传染性疾病带菌,通过食品传播疾病引起中毒。

三、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

1.容易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肉、鱼、蛋、乳等及其制品,如烧、卤肉类;

凉菜;剩余饭菜等。

2.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受有毒藻

类污染的海产贝类等。

3.本身含有天然有毒成份的食品:河豚鱼;毒蘑菇;腐烂变质的青皮红肉

的鱼类如金枪鱼、青鱼、池鱼等。

4.在某一特定环境下能产生有毒物质的食品: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甘蔗;

未加热煮透的豆浆、四季豆、杏仁、木薯、鲜黄花菜等。

四、食物中毒的类型

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毒主要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多

见。另外,菜豆中毒、豆浆中毒和因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也时有发生。

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进食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在各类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见。

2.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

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

3.真菌性食物中毒:某些食物存放时发生霉变,人食入这类含有大量霉菌

毒素的食物而中毒,如霉变甘蔗、红薯等中毒。

4.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除

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中毒。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动植物种类而异。

近几年学校常见的集体中毒的有毒动植物中毒有河豚鱼中毒、四季豆中毒、

生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等。

第二节食品中毒的预防

食物中毒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同学们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

段,因此,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那么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呢?针对年龄特点,同学们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4.尽量不吃剩饭菜。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

7.服用药品时一定要遵照医嘱服用,千万注意不要超剂量服用,以免造成

药物中毒。

8.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9.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10.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第三节食品中毒的救助

如果一旦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

及时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在事故现场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应急处理:

一、立即抢救

主要措施有:

1.催吐;2.洗胃;3.导泻;4.解毒。

二'就地收集和就地封存一切可疑的中毒食物。

禁止再食、再售、转移、改制,并追踪进货来源。

三'应及时向所在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在农村,向县、乡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在城市,向区、市卫生防疫站和食品

卫生部门报告。

四'现场调查结束后,可在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妥善处理中毒

现场:

1.对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剩余食物,对耐高温的细菌毒素或真菌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以及不明原因的食物中毒,所剩食物均应烧毁或深埋。

2.与中毒食物接触的用具、容器等要彻底清洗消毒,可用碱水清洗,然后

煮沸;不能煮沸的用0.5%漂白粉浸泡10分钟,然后清洗干净。

第五章防溺水

炎热的夏天游泳是最热门的活动。除了室内室外游泳池,还有迷人的海滨、

河流和小溪……但是欢乐享受之余,也请同学们特别注意其中所潜藏的危机,从

近年统计的数据看,溺水是学生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因此事前多一分准备和考

量,就可以带给我们无限的欢笑,更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不幸和遗憾。

第一节溺水的特点和类型

发生学生溺水事故的类型,主要有以下3种:

1.游泳过程发生的溺水。

2.失足滑落发生的溺水。

3.工地积水、深坑积水发生的溺水。

第二节溺水事故的防范

一'游泳过程发生的溺水事故的防范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

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

到深水区游泳。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

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

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7.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8.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9.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10.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

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11.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

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二'失足滑落发生溺水的防范

1.学生一定要做到课余时间不要私自到地理环境不明的野外游玩。

2.有组织地在野外游玩时,也应注意观察周边环境,远离不安全水域。

3.在水域边游玩时要有大人陪伴,并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三、工地积水'深坑积水发生溺水的防范

1.课余时间不要私自到不明情况的工地游玩,也不要到已废弃的工地、厂房、

仓库、采石坑等地游玩。

2.路过工地及已废弃的厂房、仓库等地时,应结伴而行,并认真观察周边环

境,快速通过,防止跌入水池、排污渠、窖井等发生溺水。

3.通过农村的田边、农村的小路时要注意观察,防止失足跌入隐蔽的水池、

采石坑(洞)、粪坑、蓄水池、鱼塘(池塘、虾池)等,发生溺水事故。

四'游泳安全的十六忌

1.忌饭前饭后游泳。2.忌剧烈运动后游泳。

3.忌月经期游泳。4.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忌长时间曝晒游泳。6.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

7.忌游泳后马上进食。8.忌游泳时间过久。

9.忌有癫痫史游泳。10.忌高血压患者游泳。

11.忌心脏病患者游泳。12.忌中耳炎患者游泳。

13.忌患急性眼结膜炎游泳。14.忌某些皮肤病游泳。

15.忌酒后游泳。16.忌忽视泳后卫生。

第三节溺水事故的自救及急救

一'溺水的自救

1.不熟悉水性者自救方法:

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

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此时千万不要将手

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2.水中抽筋自救法:

抽筋的主要部位是小腿和大腿,有时手指、脚趾及胃部等部位也会抽筋。

(1)游泳时发生抽筋,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停止游动,先吸

一口气,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

(2)若因水温过低而疲劳产生小腿抽筋,则可使身体成仰卧姿势。用手握

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腿踩水,另一手划水,

帮助身体上浮,这样连续多次即可恢复正常。上岸后用中、食指尖掐承山穴或委

中穴,进行按摩。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4)两手抽筋时,应迅速握紧拳头,再用力伸直,反复多次,直至复原。

如单手抽筋,除做上述动作外,可按摩合谷穴、内关穴、外关穴。

(5)上腹部肌肉抽筋,可掐中脱穴(在脐上四寸),配合掐足三里穴,还可

仰卧水里,把双腿向腹壁弯收,再行伸直,重复几次。

(6)抽过筋后,改用别种游泳姿势游回岸边。如果不得不仍用同一游泳姿

势时,就要提防再次抽筋。

3.水草缠身自救法:

(1)首先要镇静,切不可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则就会使肢体被缠得更难解

脱,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

(2)用仰泳方式(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慢慢退回。或平卧水

面,使两腿分开,用手解脱。

(3)如随身携带小刀,可把水草割断,不然试试把水草踢开,或像脱袜那

样把水草从手脚上捋下来。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

(4)摆脱水草后,轻轻踢腿而游,并尽快离开水草丛生的地方。

4.身陷漩涡自救法:

(1)有漩涡的地方,一般水面常有垃圾、树叶杂物在漩涡处打转,只要注

意就可早发现,应尽量避免接近。

(2)如果已经接近,切勿踩水,应立刻平卧水面,沿着漩涡边,用爬泳快

速地游过。因为漩涡边缘处吸引力较弱,不容易卷入面积较大的物体,所以身体

必须平卧水面,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

5.疲劳过度自救法:

(1)觉得寒冷或疲劳,应马上游回岸边。如果离岸甚远,或过度疲乏而不

能立即回岸,就仰浮在水上以保留力气。

(2)举起一只手,放松身体,让对方拯救。不要紧抱着拯救者不放。

(3)如果没有人来,就继续浮在水上,等到体力恢复后再游回岸边。

二、溺水的急救

1.将溺水者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

(手帕)裹着手指将溺水者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然后抱起溺水者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溺水者双腿,

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溺水者

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在农村,亦

可将溺水者俯卧横在牛背上,头脚下悬,赶牛行走,这样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

吸作用。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

溺水者一侧,托起溺水者下颌,捏住溺水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溺水者嘴里

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

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溺水者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

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溺水者一侧,面对溺水者,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

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

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

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三'其它救护及安全常识

1.耳朵进水的救护

(1)跳跃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2)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廓;或反复地做

张口动作,活动颍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

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3)道清理法: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

可把水吸出。

由于游泳池或河水不干净,污水入耳后引起外耳道皮肤及鼓膜感染,或耳内

进水后处理不当,如不洁挖耳等,常可引起以下几种耳病:外耳道炎,外耳道拜

肿,盯酢阻塞,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

如果耳内进水后出现以上症状,应暂时停止游泳,并去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2、海滩游泳的安全常识

(1)应在设有救生人员值勤的海域游泳,并听从指导及勿超越警戒线。

(2)海边戏水,不要依赖充气式浮具(如游泳圈、浮床等)来助泳,万一

泄气,无所依靠,容易造成溺水。

(3)海中游泳,因为是动水,有海流、有波浪,与游泳池不同,故需要加

倍的耐力及体力才能达到同等距离,所以不可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以免造成不

幸。

(4)严禁单独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5)在海中,如果皮肤受伤出血,应立即上岸,

(6)遇到有人溺水时,应大声喊叫或拨打110请求协助,未学过水上救生,

不可贸然下水施救,以免造成溺水事件。

第四节社会各界在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

一、有关责任单位对于有潜在危险的场所要及时安装防护设施,并经常检查。

防护设施丢失或毁损了不能不闻不问,一旦发生事故,认真追究起来,有关单位

的负责人恐怕难辞其咎,要受到法律制裁。

二、施工单位对造成的安全隐患要有防护措施,防范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要加强法律意识。

三、农村化粪池应加盖,并用隔栏等防护,农村学校应改善学生使用的厕所

设施,防止儿童溺粪事件。

四、家长对孩子要进行安全教育。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平日就要居安思危,

警惕一些危险因素,教育孩子不要到有安全隐患的区域玩耍,同时,要注意家电

的使用安全。

五、学校要按照“教育五不漏”(不漏一所学校、不漏一个部位、不漏一个

班级、不漏一个学生、不漏一个家庭)的要求,全面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教育孩

子远离有安全隐患的场所,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六、发生溺水事故,不提倡学生下水救人,应立即求救,从岸上或船上提供

帮助是最基本的尝试,但是必须确保自身的安全,例如自己要先绑在岸边的固定

物上,防止被拖带入水,避免无畏牺牲。

第六章防集体活动事故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开展集体活动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保证学

生安全地开展各项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校内教育的延伸和扩展。搞好各种集体活动,对于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培养师

生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意识,开阔学生的眼界,锻炼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

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及相关技能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集体活动事故的特点和种类

一'什么是事故?

事故:事故也就是事件。是指人们(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有目的行动过程中,

由不安全的动作或不安全的状态引起的、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愿相反而未预料的

意外情况,使人遭受伤亡(包括急性中毒事故),致使人的行动暂时中断或永久性

的中断,或者造成财产损毁的事件。但事故是可以预测的,可本着“多一分防范,

少一分危险”。

二、集体活动的种类和特点

集体活动种类繁多,各类活动在规模、时间、环境、场所、形式、内容、安

全工作组织、安全知识教育、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置等方面又各有特点。

1、庆典纪念与专题参观类

庆典纪念类是指学校组织在各种庆典活动中或节日、纪念日期间开展的专题

教育活动。

专题参观类是指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全体或部分师生到一定教育场所进行目

的明确的专项或多项专题教育教学活动。

其主要特点:(1)活动集中在一定的场所内;(2)时间短、节奏快、活动紧

凑;(3)人数多、规模大、人群高度集中。

2、体育运动与艺术表演类

体育运动与艺术表演类是指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水平,由

学校或班级组织学生参加的文体比赛、表演或一般性参与活动。

其主要特点:人员高度集中,时间性、规范性强,参与者自身运动量大,涉

及器械种类多,活动场所相对集中。大规模的活动涉及部门多,活动环节多,程

序复杂,容易潜伏重大安全隐患。

第二节集体活动事故的预防

一'建立健全的集体活动安全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集体活动的教育管理制度,是搞好集体活动的基本保障,克服工作

随意性,避免维漏和失误的基础。一般应该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制度:

1、日常管理制度

2、活动申报和审批制度

3、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