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军事、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历程_第1页
外交、军事、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历程_第2页
外交、军事、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历程_第3页
外交、军事、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历程_第4页
外交、军事、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交、军事、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历程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近代前期的科学技术成果近代的科学技术中国科学文化近代化的轨迹近代前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及特点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近代前期的科学技术成果

1.龚振麟首创铁模铸炮法

2.科学家李善兰的成果

3.华蘅芳和徐寿的译著

4.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5.冯如和他研制的飞机类别人物成就地位或意义科技詹天佑主持和施工京张铁路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碱业的垄断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中国科学文化近代化的轨迹

先是传教士东来,西学东渐,后是“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于是不自觉或自觉地开始了向西方的学习,开始了西方近代文明,首先是西方近代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有激烈的冲撞,有艰难的移植,也有别具匠心的创造,最后导向中国科学文化的近代化。这是科学文化在中国近代化的轨迹。在这个过程中,自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万历十年(1582)年进入中国内地,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颁布并厉行《防范外夷规条》、闭关自守、禁传天主教等,这是西学东渐第一波的涌动和沉落时期。这一时期处于明清之际近200年间,中西文化随着天主教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发生了一次有力的撞击。就当时输入的西学而言,主要有两部分:天主教教义和科学技术,前者是主导,后者只是附属。在当时传入的西方科学技术中,最突出的是历算学即天文学和与之相关的几何学,以适应明清之际修历、制历的需要。其次是地理学和测量技术,它们开阔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念,并导致康熙年间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的绘制。传教士所介绍的内容还涉及数学、力学、光学、解剖学、逻辑学、实验仪器以及水利、机械、建筑、采矿、兵器等技术,也有零星的西方哲学、音乐、绘画、历史方面的知识。这些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入,不但促进了明清之际学风向实学的转变,而且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运动作了重要准备,不期而然成为后者的一次彩排。

19世纪中叶,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在执行近百年后终于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所打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率先开眼看世界,从而掀起了传播西学的第二波。这一次与上一波不同的是,进入中国内地的主要已不是西方传教士,而是以胜利者自居的列强,那些作为闯入者的商人、外交官和军人。此时,国力的衰颓突显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在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又开始面向世界,学习西方也获得了比明清之际更大的推动力。但自上而下关注的焦点却集中在“船坚炮利”的器物层及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林则徐以后,甲午战争以前的西学领域中,洋务运动是主流。这期间传播西学与明清之际最大的不同,一是社会影响程度上的差别,此时具有切肤之痛,中国被逼着非学西方不可;二是角色上的变换,译介虽然仍借助洋人,但以中国人为主,以满足洋务运动的需要。甲午一役战败,洋务运动也以失败告终,中国时局危如累卵,一部分朝野有识之士要求变法自强。学习西方的重点,从器物层转向制度层和学术层。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认为要救国,只有学习外国。不但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而且学习外国的学术和政治制度;不但向成功建设了现代国家的西方列强学习,而且向学习西方卓有成效的日本讨教。维新运动以后,更准确地说在辛亥革命以后,自觉地开始了中国科学文化近代体制化的进程。不再仅仅是零散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是全面地从教育体制、科研体制、社会支持系统、价值取向、思想意识诸方面,克服各种阻力面向世界,建立近代体制化的科学文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虽然还很贫弱,但确已重起炉灶,实现了中国文明向近代科学文化的转折。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近代前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及特点原因:主要在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面一些杰出的科学技术人才在艰苦的环境里发愤图强,努力探索也是重要原因。特点:一是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二是虽有进步和发展,但十分缓慢,远远落后于欧美日等国。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1862年,为培养翻译及外交人才,在北京设立同文馆。詹天佑等30名赴美留学儿童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

(1)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举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标志中国教育开始步入现代化。(2)1898年,光绪帝诏准建立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3)废除科举:洋务派大臣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在1905年废除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顺应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要求。(4)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发展文化教育措施。教育现代化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史学革命”与考古的成就

1.“史学革命”和梁启超的新史观

2.王国维的治史方法与辉煌成果

3.甲骨文的发现“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

1.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人

2.“诗界革命”与黄遵宪的诗

3.“谴责小说”京剧的形成和著名的画派

1.京剧的形成和发展

2.上海画派和岭南画派文化领域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中国第一家外商电讯机构——大北电报公司的发报间清末年画上海新造铁路火轮车开往吴淞。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外国先进的技术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且也改变着传统观念和意识。社会生活现代化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古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生活古代近代交通通讯步行、马车、帆船、人工送信轮船、火车、有线电报文化生活看戏剧、听说书、看杂耍照相、电影、看报纸社会习俗缠足、男子留长辫等剪辫、易服、停缠足、文明的礼节和称呼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时间史实19世纪70年代火车、轮船和有线电报在我国出现。1872年,上海创办的了当时最著名的报纸——《申报》1897年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片《定军山》辛亥革命(1912年)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废除跪拜礼,代之以握手、鞠躬礼;废除“老爷”“大人”等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称呼。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

1.近代交通:19世纪初西方发明的轮船和火车,后来相继传入中国。火车、轮船的出现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还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2.近代通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3.文化生活: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1872年在上海创办《申报》(中国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4.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1897年在上海创办,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5.社会习俗: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取消了“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社会生活现代化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民国时期文化

民国时期文化的特点:第一,民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对文化领域的影响。中华民国存在的近四十年(1912~1949),中国人民进行了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这种血与火的时代烙印,必然在文化领域得到反映。文化领域不断发生着光明与黑暗、革命与反动、先进与落后的冲突。第二,民国时期文化被赋予新的内容。民国时期文化不仅仅以救亡图存为其主要内容,宣传进步、反对落后,追求人民民主、抨击封建独裁,讴歌民族独立,反对外国侵略和投降主义,是民国时期文化的主旋律。同时,还出现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

1.著名数学家:陈建功(函数论)、苏步青(微分几何学)、华罗庚(堆垒素数论)。

2.地质学家李四光:一是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二是李四光对我国石油探测、地震预报的杰出贡献。

3.桥梁设计专家茅以升:茅以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科学家、桥梁专家。他在旧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成功地建造出享誉中外的钱塘江大桥,成为我国近代桥梁史上的一座丰碑。科学技术的成就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进步文艺1.文学成就:鲁迅的杂文;小说成就突出,茅盾、巴金、老舍、叶绍钧在本世纪30年代创作了一批中国近代后期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茅盾的代表作《子夜》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巴金的代表作《家》;语言大师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叶绍钧的代表作《倪焕之》。

2.话剧、京剧、电影的成果:话剧:曹禺的成名代表作《雷雨》、《日出》;田汉也是优秀的剧作家;郭沫若在抗日战争期间创作的著名历史剧《屈原》。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电影:夏衍有一批电影剧本问世,如《狂流》、《春蚕》和话剧《上海屋檐下》等。1935年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奖的影片《渔光曲》。还有优秀影片《风云儿女》、《十字街头》、《桃李劫》等。

3.绘画与音乐:绘画:画家徐悲鸿,主张借鉴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良中国画,中西结合,尤以画马驰誉中外,其代表作有《奔马》、《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南张北齐的张大千擅长泼墨技法,齐白石擅长花鸟虫鱼写意画;黄宾虹以山水画和研究画论、画史著名;漫画家丰子恺。音乐:抗日战争时期,还出现了一批卓越的音乐家。聂耳是我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先驱,他创作的歌曲集中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坚强意志,他的名曲有《毕业歌》、《开路先锋》。

4.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文化教育成就:瞿秋白在革命根据地组建高尔基戏剧学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革命文艺的成就:最著名的作家有赵树理、丁玲、周立波等。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类别姓名代表作品文

学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郭沫若《屈原》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艺术美术徐悲鸿《愚公移山》音乐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和哲学

1.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发展起来。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最早奠基人。1924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史学要论》,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概论,贯彻《史学要论》的基本思想则是唯物史观。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30年出版)一书是他研究中国历史的最重要成果。在这本书中,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第一次说明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完全符合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史学家所描绘的中国古史系统。开创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新纪元,也从史学角度论证了中国革命的合理性。其他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还有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和侯外庐等人。

2.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介绍:1919年5月,李大钊将《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登了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这是在我国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第一篇文章。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著名的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主要是在1923~1927年期间,曾著有《社会哲学概论》、《社会科学概论》等。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在介绍辩证唯物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3.哲学:毛泽东发表《实践论》、《矛盾论》及其伟大意义:1937年,毛泽东发表《实践论》、《矛盾论》,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著作中两篇最主要的代表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它的问世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其自身的发展历史上终于达到了理论化和系统化,对中国革命事业起了重要指导作用。李达发表《社会学大纲》、艾思奇著有著有《艾思奇文集》等。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

第一、教育家蔡元培。1912年1月3日,孙中山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着手于教育的基本政策和制度的确立。他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成为改革教育的理论依据。他提出了关于实行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美育和世界观教育的意见,他是中国近代较早提出全面教育的著名教育家。

第二、教育家陶行知。一、教育实践。二、生活教育理论。关于“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以为生活即教育,是“拿全部生活区作教育的对象”,使教育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这一理论使教育与生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根本上改变了“生活自生活”,“教育自教育”互相隔离的传统教育观念;形成了以社会为学校,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的崭新观念。至于“教学做合一”,则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这样的教育方法从根本上治愈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传统顽症,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方法论。陶行知一生中最大的业绩是在教育领域中不断批判和创新。他把教育作为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武器,他的教育实践和理论,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和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他是中国近代一位卓有贡献的教育家。第三、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第一、重视干部教育:例如建立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等。第二、重视初等教育。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为发展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民国时期的教育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1.剪辫子2.服饰变化3.禁止缠足4.历法的改变5.饮食引入新内容6.交通的发展7.住宅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二)鸦片战争前中国现代化的三次延误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特征(三)中国现代化的类型(五)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及其阶段特征(四)中国现代化的三种发展道路(六)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发展历程

1.中国近代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历程2.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新民主主义时期的萌芽、建国后的形势、“文革”的耽误、改革开放后)中国是传导型、社会主义模式的现代化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现代化具体表现及其知识整合中国现当代历史概况综述(1)经典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1949年—1978年)(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1979年至今)世界历史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军事现代化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外交现代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平共处原则提出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开创外交新局面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军事现代化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建国以来的科技科技战略的发展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与生物技术的发展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科技战略的发展:第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工作。1949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1956年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把发展原子弹、导弹为代表的高技术放在突出位置,为中国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奠定基础。第二、197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邓小平在开幕式上重申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大会还制定了《1978年—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草案)》。这次大会迎来了中国“科学的春天”。第三、1985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科技体制改革由此全面展开。1986年3月,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全面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综合科技竞争力。由此,国家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是为“863”计划。该计划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领域(1996年增加海洋高技术)作为我国高技术研发重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第四,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要求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

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第一,“两弹一星”研制成功:(1)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打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维护国家安全,果断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2)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两年多以后,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科学家邓稼先在中国核武器研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此后,我国又在和平利用核能源方面作了很大努力,相继建成了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3)1964年,中国发射第一枚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弹相结合的战略核导弹,使国防力量进一步加强。著名导弹火箭专家钱学森对此作出了重大贡献。(4)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1”号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从此,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第二,航天技术、核技术硕果累累,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1)1975年,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2)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成为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3)1982年,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域发射导弹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从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4)1970—2001年,中国研制并发射了5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和科学实验卫星逐步形成系列。(5)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1960年)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

第三,“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1)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该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2)“神舟”号载人飞船飞行成功。从1999年起,中国先后四次进行无人飞船试验飞行(“神舟”一号至四号),获得成功。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21小时后,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神舟”五号飞船具有起点高、容量大、技术难度大等特点,成为性能可与美俄现代飞船相媲美的国际第三代飞船。中国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第一、袁隆平和他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培育。袁隆平是我国著名农学家,也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60年代初,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他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多年努力,1973年,他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南优2号,单产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在当今中国,杂交水稻的播种面积已占全国水稻的种植面积的50%。20世纪90年代后期,袁隆平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稻”,2001年投入生产应用,平均亩产近600公斤。1981年,我国将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授予袁隆平研究小组。2001年,袁隆平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第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临严重粮食短缺。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引种和推广杂交水稻。2004年,越南种植杂交水稻60万公顷,每公顷单产6.3吨,比其全国水稻单产增产40%。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项战略计划,还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袁隆平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美国“世界粮食奖”、以色列“沃尔夫奖”第12项国际奖。我国率先培植成功的杂交水稻,必将造福世界。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计算机与生物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展: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运算速度每秒上亿次的“银河—1号”生物技术的发展:1965年成功合成牛胰岛素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研究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开创建业: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迎接新挑战:教育的复兴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开创建业:人民教育的奠基

第一、接管改造旧教育,建立新中国的人民教育。旧中国的教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极端落后,文盲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首先接管了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各级公立学校,复课开学。1949年12月,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的总方向。1950年底,按照政务院的决定,从列强手中接管了受外国津贴的大、中、小学,收回了中国的教育主权。同时还实行了课程改革、学制改革。至1956年全国私立中小学改为公立学校。第二、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贯彻教育方针,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刘少奇从中国实际出发,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对中国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第三,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现代中国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其表现一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一是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教育人材;其作用是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动乱中的教育: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第一、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1)1958年在“大跃进”的年月,各地出现了“教育大跃进”,不顾客观条件大办学校,扩大招生人数;大量增加学生的劳动,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从1961年开始,对教育进行调整,使之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2)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造成严重破坏。那时候,大学停止招生,中小学教学秩序混乱,“四人帮”一伙鼓吹的“读书无用论”盛行,广大教师受到摧残,青少年一代丧失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机会。十年动乱,教育成了“重灾区”,导致人材短缺,民族文化素质大滑坡,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加大了。第二、“文革”结束后教育蓬勃发展:(1)拨乱反正,迎来教育的春天。1977年7月,邓小平正式恢复工作后,自告奋勇抓教育工作,教育战线成为当时全国最早拨乱反正的领域。邓小平首先充分肯定新中国前17年的教育工作,搬掉了压在教育战线广大干部、教师心上的大石头──“两个估计”,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材”。同年8月,邓小平还作出了恢复高考的重大决策。这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考场,当年全国高校录取新生27.3万人,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终于恢复。教育界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迎来教育的春天。(2)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当代中国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提出了总方向和指导方针。在“三个面向”指引下,我国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3)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85年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邓小平在讲话中再次向全党全国提出重视教育和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根据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公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同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隆重召开。此后,科教兴国的热潮开始在神州大地掀起。(4)新时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基础教育方面,1986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开始有步骤地在全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增设了一批新兴的边缘学科专业,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了办学自主权。在教育投资方面,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加大国家在教育经费上的投入。同时,社会力量办学也应运而生。从1989年开始还启动了“希望工程”,到1996年底已资助建设希望小学3634所。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迎接新挑战:教育的复兴

第一、原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发展科技成为各国提升国力的主要手段。而发展科技要靠人力,因此,当代世界出现了重视教育的潮流。2001年元旦,中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材的需要。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势在必行。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第二、措施:(1)首先是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要加大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加快课程教材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1993年,国家着手实施“211工程”,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涌现出一批以北大方正等为代表的新型校办企业,发挥了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上的优势,进一步密切了教育、科研与生产的关系。(3)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总之,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必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文学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春天的信息”“春天的硕果”历史的经验教训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

1956年,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文化工作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的。这主要有三点:第一,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新的历史课题,摆在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第二,1956年,我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需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积极作用。因此,这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央作报告,肯定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最充分地动员和发挥现有知识分子的力量……大规模培养新生力量来扩大他们的队伍”,“以适应国家对知识分子的不断增长的需要”。他还提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第三,1956年前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几次争论,把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甚至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例如:1954年秋,毛泽东亲自发动了由批评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而展开的批判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运动,存在着把学术文化问题当作政治斗争并加以尖锐化的倾向。1955年,文艺界又展开了一场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后来竟变成了“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1980年中共中央对此案予以平反)。因此,在学术领域里提出更科学的方针政策,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就很有必要。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春天的信息”:首先,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1951年出现了关于京剧发展问题的争论,有的主张继承,有的主张取消。这年4月,中国戏曲学院成立时,毛泽东为它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百家争鸣”则是毛泽东就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争论提出的。当时,这两个口号只是分别向某一领域提出的。(2)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说: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进一步阐述了“双百”方针。他说: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此后,毛泽东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党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第二,“双百”方针的内涵。1956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在怀仁堂作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向与会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充分地阐释了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他说:“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他特别指出:“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报告在文艺界和科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的思想活跃起来,科学研究、文学艺术领域呈现出勃勃生机。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春天的硕果”:第一,学术界出现了学派论争。就在陆定一报告以后,1956年8月全国遗传学座谈会在青岛召开,与会130多人中包括了我国遗传学界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此前,中国摩尔根学派的生物学家(多为解放前留学英国和美国的)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受到批判。甚至大学中有关摩尔根学派的遗传学课程及科研项目,都被迫停止。针对这种不正常状况,中宣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明确表示不赞成把摩尔根的观点说成唯心论,宣布摘掉过去强加给摩尔根学派学者的各种政治帽子,强调学术上的不同见解要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去解决。会上,两派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效果很好。第二,文学艺术领域结硕果。“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不少描写历史往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作品。著名的有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田汉的话剧《关汉卿》等;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赵树理的《三里湾》,梁斌的《红旗谱》等;著名影片《中华儿女》、《五朵金花》等;还有杨朔、刘白羽、秦牧的散文,何其芳、贺敬之、郭小川的诗歌,也深受人们喜爱。文艺期刊也逐渐增加,人民的文化生活逐渐丰富。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历史的经验教训:第一,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特别是1965年“文化大革命”揭开序幕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的冲击和破坏。1957年北大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呼吁节制生育,竟然遭到有组织的批判和“围攻”,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文革”当中,极左思潮泛滥,江青等人恣意破坏“双百”方针,实行文化专制。一些学术界、文艺界知名人士邓拓、老舍、翦伯赞、马连良等甚至被迫害至死。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如小说《保卫延安》、《刘志丹》,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都受到政治批判。在文艺舞台上只有京剧《红灯记》等“八花竞放”。科学研究领域,除有关国防科学的研究外,也几乎停顿。第二,改革开放以后,科学研究和文艺领域又迎来了新的春天。“文革”结束后,1978年3月,邓小平主持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79年1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双百”方针指引下,科学和文艺工作者步入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