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阜宁县达标名校中考冲刺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阜宁县达标名校中考冲刺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阜宁县达标名校中考冲刺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阜宁县达标名校中考冲刺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阜宁县达标名校中考冲刺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阜宁县达标名校中考冲刺卷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著作。其中不包括()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水浒传》2.基辛格曾评论说,“任何研究军事的人都不会想到,刚打完内战,瑞息未定,主要靠缴获国民党的武器来装备自己的人民解放军居然敢和一支有核武器的现代化军队作战。…尽管战争打完后中国已是筋疲力尽,但在它自己和世界的眼中,它都换了崭新的面貌。”基辛格评论的“战争”是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3.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A.寺院建筑的中国化 B.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C.文化传播者的坚韧 D.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4.某网站举办一次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的影视作品回顾展,以下是参展的影片: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⑤④①C.②⑤①④③D.③②⑤①④5.重大的科技发明往往能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下列发明,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并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的是()A.蒸汽机的改进 B.电灯泡的发明 C.互联网的出现 D.留声机的发明6.在世界文明的乐曲中,不同的文明的和平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以下属于文明和平交流与融合的是①亚历山大的东征②阿拉伯数字的西传③希波战争④马可波罗来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7.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新旧之争。”每一步的“新旧之争”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加深了民族危机B.改变了社会性质C.推动了近代化进程D.促进了经济发展8.“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使人们越难以像以前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选项与这个“年代”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罗斯福新政B.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D.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9.唐朝时,新科进士们在长安大雁塔上题写自己的姓名以作长久的纪念,此举被称为“雁塔题名”。产生这些“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10.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A.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B.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C.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化D.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11.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115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这说明了()A.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D.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12.19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共进退。”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日本国力已经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B.日本应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C.日本应走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D.日本应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这次革命从发明珍妮机开始,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为资本主义的巩固打下了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进行?有何影响?14.一战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伟大的五四运动。2019年是五四爱国运动多少年?反映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的口号是什么?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和运动中心是哪里?15.香港、澳门和问题,是历史的遗留问题,请回答: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哪一年?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前分别处于哪个国家统治之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二战后,回归中国”,这次回归是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这个国家是在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割占的?请你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为例,说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著作,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而不是明朝的科学技术著作,故D选项符合题意;《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所著的以药学巨著,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宝典”,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所著,总结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所著,综合介绍我国传统农学成就的科技著作,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D【解析】

根据题干“人民解放军”“刚打完内战”“尽管战争打完后中国已是筋疲力尽,但在它自己和世界的眼中,它都换了崭新的面貌”结合所学可知是人民解放后的国际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中国也亚洲的和平,故基辛格评价的“战争”内战后的抗美援朝,D符合题意;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为了讨伐北洋军阀的战争,是人民解放战争前的战争,A不符合题意;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抗击敌人的战争,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前,B不符合题意;题干信息反映是人民解放战争后的国际战争,C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3、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东汉明帝提出派人西行求佛使者遇到两位西域僧人,求得佛经、佛像,一同回到洛阳。明帝下令修建寺庙,让僧人译经,因当时用白马驮载经书和佛像,故该寺名为白马寺。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些石窟群里,雕刻着成千上万的佛像。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由此可知,题干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故选B。4、D【解析】

依据题干“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珍珠港事件是1941年12月,百团大战是1940年,台儿庄战役是1938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时间是1942年,莫斯科保卫战是1941年10月,由此可知,正确的顺序是③②⑤①④,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顺序是不正确的,排除;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掌握五个事件的时间,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识记能力和基本功,珍珠港事件是1941年12月,百团大战是1940年,台儿庄战役是1938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时间是1942年,莫斯科保卫战是1941年10月。5、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电灯泡的发明、留声机的发明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互联网的出现出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是解题的关键,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6、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在世界古代史上,人类文明交往的方式有:一是.和平交往。典型代表事件有:阿拉伯数字的西传和马可•波罗来华。二是暴力冲突。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由此可知,属于文明和平交流与融合的是②④项。故选D。7、C【解析】

依据题干“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新旧之争。”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是学习西方的第一步,“中体西用”指的是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技术的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由此可知,题干描述的内容的共同影响是推动了近代化进程,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解析】

依据题干“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使人们越难以像以前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的信息,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大危机,生产过剩导致商品积压,几千万人失业,经济迅速下降,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各国纷纷寻找出路解决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总统上台之后实行新政;德国和日本为了转嫁危机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形成了世界大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日本更是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掠夺物资转嫁危机,ABC都符合题干的“令人绝望的年代”;苏联在20世纪三十年代,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成功的由农业转变为工业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不符合题干的“令人绝望的年代”,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9、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士是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所以唐朝时期“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A项是继承制度;B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C项三省六部制是古代的中央官制。故选D。10、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可知,辛亥革命冲击了中国人民传统的生活习俗,开始在服饰上发生变化。A项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C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关于传入西方思想观念的内容;D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表述也不正确。故选B。11、A【解析】依据材料“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115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反映了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的军队八路军共同抗击日军的侵略。结合课本所学,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军队开始合作抗战。A项符合题意;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项不合题意;1935年北平学生发动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C项不合题意;美国的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中国人民的大反攻,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宣布投降。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12、D【解析】

从题文中文字“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共进退。”的含义可以判断出日本认为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故此题选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英国,影响:①经济领域生产力极大的提高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②政治领域是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始,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影响:①经济领域生产力极大的提高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②政治领域是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14、(1)100年;“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工人,上海。【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2019年是五四爱国运动100年。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惩国贼”。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五四运动的时间、口号、运动主力和中心的转移等知识点,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15、(1)1997年、1999年(2)英国、葡萄牙(3)一国两制(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4)日本;中日《马关条约》(5)能结合美国南北战争讲到劳动力、市场、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等即可给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随后,中英、中葡经过谈判,都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1997年7月,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999年12月,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本题答案:1997年;1999年。(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关于香港的割占: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关于澳门的侵占:1553年,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为借口,通过向明朝官员行贿,获准在澳门半岛暂时居住。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葡萄牙人趁火打劫,欲将澳门据为己有。1843年,澳门葡萄牙人向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要求改变澳门为中国内港的现状,改由葡萄牙士兵驻防整个澳门半岛。1844年葡人擅自在凼仔的西沙建造炮台。1845年11月,玛丽亚二世擅自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允许所有外国商船来澳自由贸易。1849年3月,葡人公开关闭中国设在澳门的海关,拆毁税馆,驱逐驻守澳门的中国海关官员。在分阶段占领澳门半岛后,葡萄牙人又先后于1851和1864年强行将凼仔、路环两岛划入其管辖范围,从而完全侵占了整个澳门地区。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腐败的清朝政府签订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条约规定"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与葡国治理他处无异"。从此,澳门成为有不平等条约为依据的葡萄牙管治地区。本题答案:英国;葡萄牙。(3)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提出的前提。香港、澳门和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本题答案:一国两制。(4)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1895年4月,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