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县2024届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抚顺县2024届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抚顺县2024届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抚顺县2024届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抚顺县2024届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抚顺县2024届中考五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的倡议,促使沿线国家美美与共,大道同行。“一带一路”的倡议者是()A.孙中山 B.邓小平 C.毛泽东 D.2.下图(铁木真1162-1227年)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89年发行的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6组)中的一枚金币,纪念的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组织家和勇士。下列关于这一杰出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他统一了蒙古草原B.他的本名叫铁木真C.他建立了蒙古政权D.他率蒙古军队灭金3.15、16世纪时,意大利的父母给孩子们命名,不是取《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恺撒、荷马、梭伦、伯里克利等。这是因为()A.殖民扩张不断加剧 B.文艺复兴运动兴起C.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资产阶级革命爆发4.马克思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说:“资产阶级,由于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材料中提到的能够给人类带来便利的交通工具应包括①瓦特蒸汽机②火车③轮船④飞机A.②B.①②C.②③D.②③④5.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题。根据下图的内容,最恰当的标题是:A.中国经济的脊梁B.重庆人民对全国抗战的贡献C.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D.重庆的人民民主运动6.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照壁上刻有这样的话:“把屠刀化作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

)A.忘却历史,抚平伤痛B.牢记血泪,盼望复仇C.勿忘历史,珍爱和平D.抹杀历史,拒绝战争7.归纳和总结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果为下列四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正确的应是A.抵抗侵略 B.祖国统一 C.民族团结 D.文化交流8.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造成这一后果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下列图片和文字表达的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A.人文主义 B.新航路开辟C.人和世界被发现 D.基督教统治世界10.“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B.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C.明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D.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11.《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该漫画主要反映了A.清朝阶级矛盾尖锐B.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12.我国是个统-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相互交融的局而。下列历史事件不能体现此观点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B.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C.回族的形成D.遣唐使来唐学习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合作是现代社会倡导的基本理念,友善正当的合作能够实现双赢;促进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但不是所有的国际合作都能在历史上留下光彩的一笔,对比近现代的众多国际合作,我们会有很多思考和感悟。结合下列提示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世界近代史上“私己同盟酿灾祸”引发了什么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这次战争的性质是什么?(2)世界现代史上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正义携手度危机”,这指的是哪一文件的发表?此次“危机”结束的时间是哪一年?(3)当今世界“积极合作成趋势”,请分别写出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国际组织名称?(4)现在国际合作在各个领域广泛展开,你觉得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应该注意些什么?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战国时期,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国家的改革是什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有哪些重大措施?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两次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在改革过程中,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5.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潮走向立法,请分别列举出英国、法国为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1227年,西夏政权亡于蒙古政权。但1234年蒙古灭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此时成吉思汗已经去世,所以关于这一杰出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他率蒙古军队灭金,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与成吉思汗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3、B【解析】

依据题干“15、16世纪时……恺撒、荷马、梭伦、伯里克利等。”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起源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思想基础。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文艺复兴运动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4、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车是在1825年发明的,轮船是在1803年发明。1848年的时候,给人们带来便利的交通工具的是火车和轮船,故C正确。蒸汽机不是交通工具,飞机是在1903年发明的,故排除ABD项。故选C。【点睛】本题的限定词语有两个,一个是1848年,一个是交通工具。根据交通工具这一限定词语排除A项。根据时间排除飞机,由此即可得出答案。5、B【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踊跃参军参战”“努力生产抗战物资”等内容都表现了重庆人民对全国抗战的贡献,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干图片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B。6、C【解析】依据“把屠刀化作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可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故答案为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南京大屠杀。这次大屠杀是近代史上日本侵华时制造的,显示了侵略者的残暴,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努力学习,振兴中华,不让历史悲剧重演。7、D【解析】

张骞通西域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交往;玄奘西游促进了中印友好交往;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的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四幅图片都是中外交往的史实。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8、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东交民巷、国将不国”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辛丑条约》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等,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D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个“发现”:指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14-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武器,要求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所以14-16世纪是“人”被发现的代.14-16世纪,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使新航路的开辟具备了必要的条件.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往逐步扩大,西欧向海外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对亚、非、美洲进行殖民掠夺.所以说14-16世纪又是“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10、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驻藏大臣是清朝时期设置的管理西藏的机构,不是明朝时期,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ABD项说法正确,均符合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主流,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1、C【解析】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局图》就是对这一局面的生动表现;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2、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遣唐使来唐学习属于中外交往,不能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相互交融的局面,故D符合题意;北魏孝文帝改革、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回族的形成属于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相互交融的史实,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一战”;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2)《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3)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WTO)。(4)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分歧。【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近代史上“私己同盟酿灾祸”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目的是生分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其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本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国际组织在政治方面有联合国。在经济方面有世界贸易组织(WTO)。(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在国际合作在各个领域广泛展开,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应该注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分歧。14、(1)商鞅变法(1分)(2)改革措施: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用汉律;学汉礼。每项1分,共6分)意义:改革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1分)。(3)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有:第一,改革都得到了本国君主的大力支持;第二,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第三,改革者本人都具有非凡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只要言之有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给2分);学习他们坚定的意志。敢于向旧势力挑战的品质与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或言之有理亦可)(2分)【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此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用汉律;学汉礼)经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加快了北方的封建化进程。(3)此题考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及借鉴意义。这两次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有:第一,改革都得到了本国君主的大力支持;第二,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第三,改革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