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路径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路径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路径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路径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路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是小学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抽象性和枯燥性强的学科。但同时,数学也是一门与生活实际有密切关联的学科,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这一特点也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要想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降低数学学习难度,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必然趋势。所谓数学教学生活化,即合理地对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关联教学。该教学模式可以让数学问题变得更具体生动,这对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习效率有积极意义。基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探索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路径,以不断推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分析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极大关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随处可见数学的影子。从数学学科的这一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现路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来观察现实世界的能力,应该是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积极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成效的基础,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则是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数学知识本身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枯燥性,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弊端已经逐渐凸显,需要及时摒弃。而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日常生活进行关联,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数学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同时,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使用还能为学生提供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机会,对强化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发展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有积极帮助。第二,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虽然小学数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存在密切关联,但是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小学生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对理论性和抽象性的知识理解能力偏低,学习时不免存在较大难度,难以完全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则可以将生活元素和生活情境融入数学课堂,从而从生活角度来呈现数学知识,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而且能够降低对数学知识理解的难度,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效果。第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是数学教学的基础,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是该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则可以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渗透于数学日常教学活动中,这对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此外,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现还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学会以数学视角和数学思维来分析问题,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分析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价值的发挥。第一,生活化教学形式单一。虽然很多教师认识到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并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此种教学方式,但是纵观教学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性格特点来选择或调整教学方法,只是简单地在课堂中融入一些生活元素,没有真正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生活化教学流于表面,也就是“伪生活化”教学。第二,生活化素材选择不当。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落实离不开生活化素材的支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同样需要深入挖掘数学中蕴藏的生活元素,并合理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素材相联系。然而,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对生活化素材选择的重视不足,通常只是简单地从教辅资料或网络上搜集一些生活事例来辅助教学,缺乏对素材合理性的考虑,没有认识到生活素材与学生知识背景相一致的重要性,导致所选用的生活素材难以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活动,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以及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容易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在教学“乘法和除法”相关知识时,教师在列举生活事例时说:“我们做衣服时,2米布可以做一件衣服,现在总共有30米布,可以做多少件衣服?”这样的生活案例虽然看起来与生活有较大关联,但是现代小学生的衣服多是家长直接购买的,学生对用布匹裁剪衣服并不熟悉,所以列举的事例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自然难以达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第三,生活案例较为成人化。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知识储备少,这些特点限制了教师生活案例的选择,要求教师在选择生活案例时必须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确保所选择的生活案例是学生熟知且能够理解的。然而事实上,很多教师在选择生活案例时缺乏对小学生生活经历的考虑,存在明显的成人化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效果,不利于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相关知识时,教师引入这样的生活事例:“紫悦妈妈在银行存了4万块钱,银行的年利息是3%,存期是3年,那么到期后,紫悦妈妈总共能够取多少钱?”这样的问题看似与生活有很大关联,但是超出了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及认知范围,对他们来说是较为陌生的生活领域,理解难度相对较大,自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一)捕捉生活素材,让知识贴近生活寻找数学知识中蕴含的生活元素、剖析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是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前提。为此,教师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够及时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关联,并以合适的连接点搭建桥梁,让数学知识更加生活化,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时,从既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很多小学生对“克和千克之间关系”的了解较为模糊,掌握不够牢固。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在生活化教学视角下,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挖掘与之相关的生活素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分析和掌握“克和千克”的相关知识。比如,教师课前可以为学生设置生活化任务,如寻找生活中不同物品的质量。在具体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观察了零食、挂面、水果、米、面、油等常见的生活物品,并记录了它们的质量,如一桶油是5千克,一包薯片是50克,一斤苹果是500克……通过课前预习任务,学生对“克和千克”有了简单认知,数学的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于学生内心,从而逐步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学生阐述自己的发现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更丰富的生活素材,如调味料的质量标注、水果和蔬菜的质量标注等,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充分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区别与关联。如此,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认知,还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二)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新课程背景下,要想合理地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需要教师重视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挖掘和生活情境的创设,不断探寻社会生活与数学知识融合的路径,以尽可能地为学生构建具有浓厚生活氛围的数学课堂,真正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氛围和生活情境中去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生活现象进行知识导入及讲解,以降低学生学习抽象性数学知识的畏难和抵触情绪,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入手分析和理解数学问题,让数学课堂更接近生活。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数学课堂内容,而且可以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无形中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为其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认识和应用人民币,以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小学生虽然生活经验较少,但是对超市购物这一情境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非常熟悉。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打造“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模拟,以班级为“超市”,并在讲台上放置贴有价格标签的“商品”,由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收银员”“导购员”“消费者”等角色,然后由“消费者”在“超市”选购商品,完成选购后,先自主计算所选购“商品”的总价格,“结账”时再由“收银员”核对价格,若“收银员”与“消费者”计算的价格有出入,则需要重新计算,确定最终的价格后,再进行收银和找零操作。这样通过搭建生活化情境,可以紧密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联起来,将现实生活“搬到”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实际应用人民币的机会和平台,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购物应用中,对人民币的面值以及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等内容产生深刻印象,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会明显提升。再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教师也可以从生活角度创设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该章节知识。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种树问题:5米距离内,每隔1米种一棵树,两头都要种,总共可以种几棵树?给出问题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真实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树木”,即第一名学生与最后一名学生之间相隔5米,中间每隔1米站一名学生,以直观地呈现问题的答案。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动画视频,还原真实的种树场景,帮助学生直观、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提升学习效率。(三)布置生活作业,让作业关联生活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布置作业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知识巩固,也就是通过作业,为学生布置复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其二是教学反馈。课堂时间有限,而且一个班级中往往有几十名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难以面面俱到,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则可以直观地反馈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其反思课堂教学成效提供有效参考。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既要关注课堂教学情况,又要重视作业优化。“双减”政策强调,中小学阶段应严格控制课后作业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这要求教师积极调整作业设计,改变传统的作业结构,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设计具有实践性和探索性的作业任务,以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生活化作业的探索,并从中获得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提升,使作业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例如,在完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后,教师可以转变以往书面作业的设计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为其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如要求学生统计自己家中一周内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情况,包括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统计内容应包括一周内每天各类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量和使用原因,并以条形统计图的方式呈现,以直观地展示自己家中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设计课后作业,可以有效突破传统作业设计的局限性,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思路,降低传统作业带给学生的枯燥感和抵触感,还能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知识,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其今后学习数学知识奠定良好基础。四、结语总之,生活化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良性的教学发展趋势。在小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