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四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第6课《爬山安全要牢记》课件_第1页
川教版四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第6课《爬山安全要牢记》课件_第2页
川教版四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第6课《爬山安全要牢记》课件_第3页
川教版四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第6课《爬山安全要牢记》课件_第4页
川教版四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第6课《爬山安全要牢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爬山安全要牢记川教版六年级下新知导入同学们,你们爬过山吗?爬山时要注意什么?新知讲解(一)

安全小问号

读一读“孩子迷路留在山上”的故事。新知讲解

做得好:孩子们很团结,懂得照顾年纪较小的同学。

做的不好:抄近路、天色渐暗才回家、在大树下躲避。说一说他们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合作探究读了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爬山时,要在大人的看护下进行;

要在太阳落山前赶回家中;一旦迷失方向不要慌,认真辨析方向,尽快报警,寻求帮助。合作探究(二)生命的小博士爬山有哪些好处呢?①可以炼身体②开阔视野③陶冶情操④提高野外生存能力合作探究爬山时应注意的必备知识与技能有哪些呢?

不单独行动

在学校统一组织或有家长陪伴的情况下才能爬出。要严格遵守活动纪律,服从指挥,比掉队,不落单。合作探究带上必备用品①带上食物和饮用水。②准备一些简单的医药用品,如创可贴、藿香正气水等。③有条件的,带上通信工具。合作探究

选择安全路线

爬山前,要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天气情况,选择一条安全的爬山路线。选好后,要告诉家人,不要擅自改变爬山路线。不熟悉或是危险性较高的山不能爬。合作探究

选择合适的时间

爬山的时间要选在早晨或上午,午后应下山返回。天气不好时不要爬山。

合作探究

把你知道的爬山意外事故告诉大家,说说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有一次爬山,被困于悬崖上。消防战士用固定绳索营救,才脱离危险。

教训:爬山一定要选择有旅游标志、已开发好的景区游览,不要因为一时大意而发生意外,危及自身安全。合作探究(三)安全小卫士

山上环境复杂,我们会遇到不同地形,那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1)上、下坡时上①上坡时,应半弯身体,重心前移,步伐宜小。②下坡时,眼睛看脚尖,重心后移,步伐要小。合作探究

(2)穿越树林与草丛时

在树林和草丛中容易迷路,应随时留意周围的标志,并做好记号。 合作探究

(3)路遇小溪流时①注意不要滑倒②探明水的深浅,从平缓处穿过。③如果水深超过自己的膝盖,不能独自穿过。

④有可以安全通行的桥时,应从桥上通过。合作探究

做一做

星期天,爸爸妈妈准备带小勋去爬山。请按下面的提示拟一份爬山活动方案。

(1)周围的环境和气候条件。

(2)交通方式和路线。

(3)需要携带的物品。

(4)爬山的线路和时间安排

(5)安全注意事项合作探究保险小知识

建议爬山前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以防意外发生。拓展延伸如果我们被困山里,该怎样求助?呼喊求救拓展延伸如果在野外迷失了方向,该怎样辨别呢?

A.手表和太阳定位操作:手表平放,以当地地方时的一半指向太阳,12时所在方位为北方。拓展延伸B.星月定位(最晴朗的夜晚,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北方)  拓展延伸

C.自然物特征辨别(北面的树皮比南面粗糙,年轮宽的是南面,旷野中枝叶繁茂的是南面)课堂练习

说一说,爬山时应注意的必备知识与技能有哪些呢?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懂了爬山时应注意的必备知识与技能和山上环境复杂,我们会遇到不同地形,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板书设计

爬山安全要牢记爬山的好处和应注意的必备知识与技能山上环境复杂,遇到不同地形,应该采取的措施作业布置1.预习下一节。2.把爬山的知识讲给自己的家人,和他们一起分享。户外如何避震川教版六年级下新知导入

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极大,并且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地球上每年大约要发生500多万次大大小小的地震。新知导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汶川地区的8级大地震,都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新知讲解(一)

安全小问号

快躲到广场上去!啊,地震了!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在户外应该如何避震?合作探究(二)安全的小博士户外避震的方法就地选择开阔地带避震,趴下或蹲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更不要跑进室内。合作探究在人多的地方,要注意防止踩踏。

尽快离开陡峭的山坡、悬崖。合作探究回忆一下学校避震、家中避震的方法,它们与户外避震的方法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躲到室外开阔地带。

不同点:学校:在老师的指挥下,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在老师带领下有组织地疏散;合作探究

如果在室外,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往空旷的操场等地跑;如果在操场可原地不动,抱头蹲下。

躲避和逃生时把书包顶在头上护好头部,以防被坠物砸伤;

如果教室是高楼,不要跑到走廊、楼梯处,更不要跳窗逃生。合作探究

家中:住在平房里,较早得知预警的情况下,可尽快跑到室外开阔地避震。如家住高楼或来不及逃出,应选择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躲避,待安全后再撤离或等待救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墙角厨房、厕所等)合作探究(三)安全小卫士

地震之后,可以到户外躲避余震,但要注意选择安全的场所,最大限度地躲避危险。

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架桥、烟囱、水塔等。合作探究

避开高耸或悬挂的危险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合作探究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围墙及砖瓦、木料等物品的堆放处。合作探究

实践活动

观察周围的环境,看看哪些地方适合户外避震,并说明理由。

广场、旷野等,因为没有高大的建筑物和危险物,非常开阔。合作探究

(四)安全小提示①饮用水②食品③急救医药品④博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⑤衣裤、毛巾、纸巾等

户外避震应急物品户外避震还应注意卫生防疫,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课堂练习

说一说,户外避震的方法有哪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户外避震的方法;地震之后,如何选择安全场所和户外避震之时,应准备的一些物品,积累了户外避震知识。板书设计

户外如何避震

户外避震的方法

地震之后,选择安全场所

户外避震之时,应准备的物品作业布置1.预习下一节。2.把户外避震的知识讲给自己的家人,和他们一起分享。紧急救助川教版六年级下新知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旦遇到有人晕倒、休克等棘手问题时,你会怎么办?新知讲解(一)

安全小问号

体育课上,彬彬跑着跑着突然跌倒。只见他双眼紧闭、脸色发青,大家吓得大喊起来。杨老师一边跑来,一边减:“不要慌,大家退开点。”杨老师跑到彬彬身边,拍着他的肩膀叫:“彬彬,你怎么啦?”见他没有反应,杨老师又把手搭在她的脖子上摸了摸。脸色凝重地吩咐道:“小向”,你打120电话叫救护车;小李,你去叫校医;小张,你去叫校长。”杨老师边说边解开彬彬的衣服,双手叠放交叉十指,用力向下按住他的胸口几下,又捏着他的鼻子往嘴里吹起……很快,120救护车开进学校接走了彬彬。

第二天,彬彬妈妈专门到学校感谢杨老师。她说,医生告诉她,幸亏及时进行了心肺复苏,彬彬才捡回了一条命。

新知讲解

议一议彬彬获救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最关键的措施是什么?

拨打了120电话叫救护车;叫校医;同时及时进行了心肺复苏。心肺复苏120合作探究(二)安全的小博士

在意外事故中,紧急救助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害程度,挽救生命。

常用的紧急救助方法有哪些?心肺复苏

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新知讲解止血的方法是怎样的?

可以用压、包、塞、好、捆等方法进行止血,如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指压止血法新知讲解什么情况下进行包扎?

为保护伤口,减轻感染,防止进一步损伤,需要对伤口进行包扎。新知讲解常用的包扎材料有哪些?

三角巾、纱布、棉垫、绷带等,也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手帕、衣服等替代。手部三角巾包扎新知讲解什么情况下需要骨折固定?

避免进一步损伤,减轻痛苦,需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新知讲解

夹板,无夹板时可用树枝、木棒等替代。无替代材料时,还可把断肢固定于身体或健康一侧的肢体上。常用的固定材料是什么?夹板固定新知讲解伤员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当怎样做?

伤员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尽快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抢救治疗。徒手搬运新知讲解

说一

常见的意外伤害有扭伤、砸伤、骨折、刺伤冻伤、烧烫伤、动物咬伤、溺水、中毒、气管异物等,不同的伤害有不同的紧急救助方法。除了以上所诉外,你还知道哪方法?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新知讲解

人工呼吸的三种方式和操作方法

方式一:口对口吹气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颈后部(不是头后部)垫一软枕,使其头尽量后仰。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在病人胸壁扩张后,即停止吹气,让病人胸壁自行回缩,呼出空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新知讲解3.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成人每次吹气量应大于800毫升,但不要超过1200毫升。低于800毫升,通气可能不足;高于2000毫升,常使咽部压力超过食管内压,使胃胀气而导致呕吐,引起误吸。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每次吹气后抢救者都要迅速掉头朝向病人胸部,以求吸入新鲜空气。对小孩3秒一次,一分钟20次。要规律地、正确地反复进行。4~5次人工呼吸后,应摸模颈动脉、腋动脉或腹股沟动脉。如果没有脉搏,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按摩。新知讲解方式二:俯卧压背法

1.伤病人取俯卧仕,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枕于头下,另一臂向外伸开,以使胸廓扩张。2.救护人面向其头,两腿屈膝跪于伤病人大腿两旁,把两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约相当于第七对肋骨处)、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开。新知讲解3.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当救护人的肩膀与病人肩膀将成一直线时,不再用力。在这个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气压出,形成呼气,然后慢慢放松全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

4.按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新知讲解方式三:仰卧压胸法

1.病人取仰卧位,背部可梢加垫,使胸部凸起。

2.救护人员屈膝跪地于病人大腿两旁,把双手分别放于乳房下(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大拇指向内,靠近胸骨下端,其余四指向外。放于胸廓肋骨之上。新知讲解

3.向下稍向前压,其方向、力量、操作要领与俯卧压背法相同。新知讲解(三)安全小卫士

解除气道异物堵塞的急救方法

小丁吃花生时,不小心把花生米呛到气管里了,憋得他面色青紫,呼吸困难。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呢?

方法一:自救

一手握空心拳,拳眼置于腹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握住此拳,双手快速向内、向上冲击5次,每次动作之间要明显分开:或者将腹抵压在椅背、桌边或栏杆等处,连续弯腰脐压腹部的5次。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异物排出。

新知讲解

方法二:海姆立克急救法

姆立克急救法,是针对他人的急救方法。

操作如下:患者有意识,取坐位或站立,救助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抱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握拳的拇指抵住腹部位于剑突下与脐上的腹中线部位,再用另一手紧握拳头快速向内向上,使拳头冲击腹部,反复冲击,直到把异物排出。如果患者此时出现意识丧失,呼叫无反应,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新知讲解

小组活动

选择一种紧急救助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演练。新知讲解(四)安全小提示当意外发生时:不要贸然行动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紧急救助。

新知讲解拓展活动

到当地红十学会或医院参加进一步的学习和培训、如学习心复苏技术等。心肺复苏

当人的心跳、呼吸骤停时、必须角4-8分内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有三个步骤是:胸外心心脏按压、开放气道和火工呼吸。

在医生等专业人员指导下,练习心肺复苏技术。

课堂练习

说一说,解除气道异物堵塞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急救的方法有哪些以及解除气道异物堵塞的急救方法,掌握其技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及他人。板书设计

紧急救助

紧急救助方法有哪些

解除气道异物堵塞的急救方法

作业布置1.预习下一节。2.把心肺复苏的知识讲给自己的家人,和他们一起分享。运动的自我监控川教版六年级下新知导入新知讲解(一)

健康小问号

元旦马拉松比赛开始报名了!

老师,我们也可以去参加马拉松吗?

锻炼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跑马拉松的。

新知讲解

从图片中的对话,我们知道了什么?

运动的种类很多,每个人并不是适合每一个运动项目,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选择自己适宜的运动项目。合作探究(二)健康小博士

适量的运动有什么好处?

适量的运动能够提高身体素质,让我们变得更健康、更强壮。新知讲解为什么要适量运动?

运动负荷不足,达不到锻炼的效果;但超负荷运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甚至诱发运动猝死。因此,做好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控非常重要。新知讲解

怎样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呢?运动负荷是否合适,可通过运动中和运动后的身体感觉以及运动心率监测来判断。

超负荷运动时身体发出的信号

呼吸非常困难头痛、晕厥胸痛、胸闷、心跳过速恶心、呕吐(1)运动中关注身体的感觉如果运动中感觉呼吸顺畅,说话不费力,说明运动强度是适宜的。如果超负荷运动,就可能出现以下状况。新知讲解

(2)运动后关注身体的反应

如果运动后感到轻松舒适,食欲和睡眠良好,虽有疲劳感、肌肉酸痛感,但休息后可以消失,次日感觉体力充沛,表明运动量适当;如果运动后出现头晕眼花、胸闷气喘,感觉非常疲劳,晚间睡眠不佳,次日又觉得周身乏力,则表明运动量过大。新知讲解

(3)运动心率监测

运动心率是人体在运动时保持的心率状态。运动负荷是否适当,可以通过监测运动心率来判断。新知讲解

无论什么运动,都有一个合适的心率范围才能达到最佳锻炼效果,并且可以保持运动安全,这个心率范围叫作有效运动心率区。运动后1分钟测定心率,如果在此范围内,则说明运动负荷适当。什么是有效运动心率区?测量脉搏新知讲解

(1)测出运动前的心率。一般采用脉搏测定法,即通过脉搏测得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2)按年龄确定最大心率。一般来说:

最大心率=220—年龄

(3)确定运动时的有效心率范围。

对普通锻炼者来说,有效运动心率范围计算公式为:运动前的心率+(最大心率一运动前的心率)×(65%-85%)

有效运动心率区计算方法是怎样的?测量脉搏合作探究方法:第一,将我们的手臂轻松放在桌面上。当然不拘泥于桌面上,也可以放在自己的腿上,只要方便测量即可。

第二,将食指和中指压在桡动脉处,力度适中,能感觉到脉搏搏动即可。

第三,我们可以测量30秒,然后将测得脉搏跳动次数乘以2,就是我们一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了,一般成年人60--100次/分。做一做:测量脉搏,确定自己的有效运动心率区测量脉搏新知讲解小资料

许多人在运动前忽视自己的身体状况。这样容易引发运动损伤,甚至导致运动猝死。因比,我们需要通过体检、体测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体检

体测通过体检,特别是对心肺功能的检测,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疾病。通过运动负荷测试,制订“运动处方”。新知讲解(三)健康小行动

行动一:在日常生话中,人们对如何运动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请你说一说,下面说法错在哪儿?

误区一:运动量越大越好,出汗越多越好。极端的运动方式容易导致人体肌肉疲劳。新知讲解误区二:感冒时去运动,出一身汗,病就好了。

感冒时运动体内的能量物质消耗过多,削弱了病人的抵抗力,并使氧的消耗量大大增加,以致加重心、肺等系统的负担,甚至引起急性心、肺功能不全。新知讲解你还知道哪些运动的误区?(1)经过一段时间运动后肌肉就不会萎缩运动停止后几个月,就会长出脂肪。所以,运动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两次运动间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新知讲解你还知道哪些运动的误区?(2)运动误区——大运动量有助于迅速减肥只有坚持长期训练,消耗大量的热量,对肌肉产生很强的作用,才能达到迅速减肥的目的。每天20分钟锻炼绝对必要不一定。一般说来每周3次,每次15分钟就够了。请记住这句话:坚持经常。新知讲解

行动二:调查自已家族中是否有以下疾病或发生过以下情况。

如果有,运动中就应注意自我监控。项目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猝死晕厥有(√)

无(×)

合作探究健康小链接预防运动猝死

1.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参与强度适宜的运动,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运动2.患有心病或高血压的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3.如果发现有人在运动中突然昏倒,立即将其仰卧,用手触摸其颈动脉,查看心脏及呼吸状况。如果已经没有脉搏和呼吸,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课堂练习

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正确运动?运动前,做好准备:

合理的衣物

合适的场地适量热身运动运动时,遵循规律:把握好运动量

掌握好动作要领

正确使用器材课堂练习

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正确运动?运动后,恢复调理:不忽然停止

适当补充能量

不立即洗冷水澡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方法,并能在锻炼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检测自己的运动,指导自己的锻炼。板书设计

运动的自我监控

怎样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

有效运动心率区计算方法作业布置1.预习下一节。2.把适量运动的好处讲给自己的家人,和他们一起分享。不可小看拉肚子川教版六年级下新知导入2020年9月24日,四川省城都是锦江区多彩幼雅园小班25名儿童有11名儿童回家后持续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区疾控中心检测出幼儿排泄物中诺如病毒呈阳性。2020年9月27日,安徽省郎溪县卫健委街道县中医院报告,郎溪县励志中学有部分学生近几日连续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县疾控中心对接受治疗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确定为诺如病毒感染。2020年9月30日,广东省高州市石板一中发生诺如病毒感染,21名学生因腹泻、呕吐到医院留观治疗。新知讲解(一)

健康小问号

如果肉变质,吃了会拉肚子?

真好吃!

拉肚子真的不可怕吗?

拉肚子有什么可怕的?跑两趟厕所就好了。从图片中的对话,我们知道了什么?

拉肚子是许多同学的亲身经历,但他们往往不认为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新知讲解(二)健康小博士

什么是拉肚子?

拉肚又叫腹泻,症状是大便稀薄并且排便次数多,是少年儿童的一种常见病症。拉肚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危害。新知讲解

拉肚子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1)造成营养不良

拉肚子时,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发生严重障碍,能量供给不足,会出现头昏眼花、四肢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浑身没力气

新知讲解

拉肚子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2)脱水

拉肚子时,人体会失去大量的水分,出现口干舌燥、心跳加快、头晕、虚弱无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心律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新知讲解

拉肚子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3)引起“酸中毒”

脱水时尿量减小,甚至无尿,

会使体内代谢产生的尿酸、尿素等废物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在体内蓄积,使机体出现中毒症状。

新知讲解

了解拉肚子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拉肚子只是一种症状,并非单一的疾病,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会起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不可小看拉肚子。新知讲解

(三)健康小贴士

拉肚子是由什么引起的?

拉肚子的原因很复杂,多数是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消化道病变或胃肠功能紊乱也会引起拉肚子。新知讲解夏天天气炎热,吃太多生冷瓜果、冷饮或偏冷食物,以及在空调房中久待,会导致身体受凉肠蠕动加快出现腹泻;吃太多或者食物种类太杂可以出现消化吸收不良,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可以出现肚子胀、恶心、腹泻;身体免疫力低,病毒、细菌侵入并损伤肠黏膜,导致肠黏膜吸收面积减少、吸收功能减弱,可以引起腹泻。新知讲解

怎样预防拉肚子呢?

冰箱里取出的剩饭、剩菜要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消毒生吃水果要洗净,不喝生水,不食用不干净、腐败变质和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使用公筷或分餐

(1)防止病菌侵入新知讲解

(2)保护好消化道

饮食不当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使消化道黏膜受损,从而引起拉肚子。暴饮暴食过于辛辣过于油腻贪吃冷饮新知讲解(1)注意腹部保暖,不要受凉。天气突变时,应注意不要迎风说话,以免冷空气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