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之收支控制_第1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之收支控制_第2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之收支控制_第3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之收支控制_第4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之收支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十二讲之六收支控制第六讲:收支控制

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口径,称为收支控制。实际上收支的金额数量已经在预算控制中明确,这里所讲的收支控制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与支出行为与收支活动。主要讲述:

一、收支控制的基本要求二、货币资金控制三、收入控制四、支出控制

一、收支控制的基本要求收支控制的基本要求就是总括的说明收支活动的具体原则与控制手段。要讲以下六点:

1.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

2.授权批准

3.大额物资坚持集中采购制度

4.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与定期轮岗制度

5.重大项目支出必须内部审计跟进制度

6.财务专管制度与月末财务分析制度

1.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管理,既可以弄虚作假,又能够自己掩饰作弊行为的职务,而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来管理,形成相互制约。对于货币收支,中国人在管理实践中早就认识了这个利用职务分工来实施“内部牵制”的控制方法。不管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都明白“钱账分管”的内部牵制控制办法。但真正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有一段距离,还得需要培训、教育,通过学习才能理解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内涵、意义与其缺陷。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梳理一下本单位的货币收支全流程。

根据本单位岗位职责分工实际情况,确认哪些岗位是涉及收支业务的岗位,在它们之中哪些是不相容岗位,然后毫不犹豫地采取分离措施。有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系统,通过权限设定,自动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一般说来,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业务可以分为五个具体实施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会计记录,如果每一个步骤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实施,就能保证不相容职务分离。一般情况看,行政事业单位收支不相容职务有:

1.现金出纳岗位与会计记账岗位;

2.收款岗位与会计记账岗位;

3.授权审批人员与收付执行人员;

4.留行印鉴保管人员与空白支付票据保管人员;

5.会计记账人员与稽核人员;

6.应收账款催收人员与会计记账人员。

是不是有了不相容职务分离就会万事大吉呢?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局限性是不相容职务分离以后,这些分离人员互相勾结,合伙作案,就会使这一控制措施失效。怎么办?要靠轮岗制度与监督措施来补充这些局限性。

2.授权批准授权就是上级领导把权力转授给下级或者部门,得到权力的个人或部门必须在所授予的权力范围内审批或下达行动指令。行政事业单位货币收支授权控制可以保证下级按既定的方针执行业务,防止滥用权力,打乱正常的运营秩序,又可以防止舞弊。前面我们讲过,授权分为常规授权与特定授权,货币收支方面一般都是常规授权,用财务制度规定,利于执行。

行政事业单位一般都是首长负责制,单位一把手可以授意制度制定时将货币收支的批准权限用制度规定的形式赋予下级管理者,比如单位开支批准,制度规定:1000元以下,部门领导批准;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分管副职领导批准;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单位一把手批准;50000元以上的支出,领导班子办公会议批准。这就是常规授权。有些特殊用款或者一把手不在单位时,就特殊授权给某人执行批准权力。

3.大额物资坚持集中采购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费用由预算总体控制,一般说来,正常开支都在预算以内。零星的、小额的、非常规业务的开支由单位自行支付;凡制度规定由国库集中支付的大额资金,决不允许各行政单位自行支付;凡大额物资购进,必须按财政规定集中采购,实行合同招标,公开透明,杜绝舞弊。大额物资集中采购是我国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反舞弊措施。但这件事要不断完善制度,不能财政部门一家垄断所有采购业务,那就又会生弊端。

4.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与定期轮岗制度货币收支业务是由财会部门统一管理与实施控制的,财会部门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这就要求财务主管人员必须在实践中摸索本单位财会业务活动流程的运转规律和业务量多少,合理进行分工,根据高效精简、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设置岗位,规定流程顺序与凭证传递路线,明确岗位责任。为了克服内部缺陷,财会部门至少每年人员轮岗,既锻炼人员素质,也预防合伙作弊。

5.重大项目支出必须内部审计跟进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等重大项目支出,在开始拨款之时,就要坚持内部审计介入,对整个支出过程全时段、全额度、全方位监督。支出一笔,审计稽核一笔,保证款项按预算用途使用,保证把钱用在正当之处;如果发现支出有问题,偏离预算轨道,要及时纠正,并立即报告领导班子和财政主管部门。重大项目支出审计跟进制度,是确保有限资金用到刀刃上,提高资金效益的有效监督措施。

6.财务专管制度与月末财务分析制度按照《预算法》、《会计法》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法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一切收支活动均要在财会部门办理并进行会计计量,其他部门未经批准决不能代替财会部门办理收支业务;收入必须及时入账,决不允许挪用或私设“小金库”;经费支出必须按预算进行,结余经费必须缴回,超支必须说明理由,并经领导班子授权人员批准才能核销。

财务部门每个月末,都要坚持对本月的财务活动进行分析,运用各种方法评估预算完成情况,分析经济活动中的问题所在,查找原因,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给领导班子决策提供依据。定期分析还要识别、评估下步经济活动的风险,并以分析报告的形式及时提供给领导班子。二、货币资金控制

市场经济下货币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业务活动的前提条件与经济基础。而货币资金又最难控制,非常容易出问题。货币资金具体是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这部分要讲3个大问题:

1.库存现金控制

2.银行存款控制

3.其他货币资金控制

1.库存现金控制库存现金是指按财会口径存放在行政事业单位现金出纳人员保管的金柜里,供业务活动零星开支的货币。按财会法规和内部控制要求,无论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库存现金都必须由现金出纳人员负责管理,采取限制接近保护措施,一切责任均实行岗位责任制。经营活动需要使用现金时,必须按照现金使用管理制度办事,任何人不得超越权限审批或者违反现金开支制度。小额、零星开支使用现金,大额开支必须通过银行转账结算;经常用款部门可以实行备用金周转制度。

控制现金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八点:

第一,坚决贯彻国务院《现金管理办法》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只有下列情况才能支付现金,否则,都要进行银行转帐结算:(1)职工工资、奖金、各种津贴、福利费和其他劳动报酬;(2)各种社会救济费用,如退休金、抚恤金和丧葬补助费等;(3)向不能转账的单位或个人购买物资、支付报酬;(4)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艺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5)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6)转账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7)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以上是国务院的法规规定,使用现金的企事业、单位必须无条件遵守,很多重大违法案件中都有违反现金使用办法行为。

第二,现金出纳人员必须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钱账分管”内部牵制原则,现金出纳人员只管“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除此以外的会计账都不能管。一般不能保管留存银行印章。

第三,现金必须实行限制接近的财产保护措施。这主要指存放金柜的地点不能让无关人员接近,存放金柜的房屋必须安全、牢固,具备条件的要有电子监控。出纳人员到银行取存现金,必须有车或者有人保护,不准一个人办理存取万元以上的业务。

第四,规定库存限额。所谓库存限额是指库存现金为了安全起见而规定的最高存放数额。一般供两天零星开支所用即可。以前库存限额由银行规定,现在银行没有此项义务,但单位自己必须规定,严防此处内部控制产生缺陷,给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案例分析:某单位金库工资被盗案案例分析:小偷偷出的大案

第五,实行现金使用授权审批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现金使用受权审批制度,按使用额度划分批准权限,出纳人员必须按批准的文件或凭证支付,任何人不准超越权限批准、使用现金。

第六,建立费用报销制度费用报销是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内容,及时报销是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运转的需要。应该支付现金的业务,要按批准的报销凭证支付,按规定业务程序办理;应该拨付业务周转金的单位,要经有关部门或主管领导核定,定期报销补足,减少现金出纳工作量;能实行银行转账结算的,一律通过银行办理。

第七,对现金出纳人员用制度规定“九不准”现金出纳人员天天与金钱打交道,除不断进行职业道德考核与教育外,还必须要求其做到:不准以白条抵库;不准挪用现金;不准私自外借公款;不准单位之间套换现金;不准假借用途套取现金;不准把单位收取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储;不准用单位账户为其他单位或个人存入和支取现金;不准保管账外现金(小金库);不准以任何票证代替人民币流通。

第八,要建立健全对现金的检查制度会计规定现金出纳的账簿必须日清日结,每日营业终了都必须核对现金与账簿记录。这是靠其自觉执行。还要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的对现金库存与银行存款核对检查制度,督促现金出纳人员遵守规章与制度。经常检查也是强化内部控制,震慑犯罪分子产生的贪欲与邪念。以上8项现金控制讲述完毕。2.银行存款控制

银行存款是指存放在银行里的货币资金,它与库存现金是可以随时互相转化的,必须严加控制。主要讲述五个大问题:(1)银行账户控制(2)支票控制(3)转账结算业务控制(4)银行存款核对制度(5)留行印鉴保管

(1)银行账户控制凡依法设立的行政事业单位只要通过银行进行结算,就要依照中国人民银行《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立银行账户。只有在银行开立了账户,才能通过银行与其他单位进行结算,办理现金存取业务。对银行账户开立控制,是对银行存款业务进行具体控制的第一步。

银行账户分类

《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将账户分为4类,即:基本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一般单位只能自己任意选择一家商业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日常的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单位的工资、奖金等现金支取,只能通过该账户办理。单位还可以在其他银行的营业机构开立一般存款账户,该账户只能转账结算和存入现金,但不能支取现金。

临时存款账户是临时经营活动需要,在异地开立的银行账户,如外地产品展销、临时采购物资资金等。专用存款账户是因有特定用途需要开立单独存取的账户。如基建项目款项、住房公积金、其他特定用途资金等。

银行账户开立行政事业单位依法设立后,要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必须凭依法设立的文件或上级主管机关证明到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办理核准开户许可证,然后任意选取一家商业银行的营业机构办理开户。开户时,需填制开户预定书和银行印备的“印鉴卡”,将办理银行业务的印鉴和有权签发支票人员的签字式样留在“印鉴卡”上,以备日后银行核对。

开立银行账户控制在银行开立账户,必须财会部门集体决定,领导批准,绝不能授权一个人办理,更不能一人决定。

(2)支票控制支票只是银行结算凭证的一种,因为在收支过程中,大部分银行业务都是用支票结算方式进行的,所以,我把它单独作为一个问题讲述,主要讲以下七点:第一,从银行购买的空白支票,要有专人保管,使用“登记簿”登记,严防丢失;(案例:款项无故丢失)第二,支票由现金出纳填写、登记并依据存根记账,但支票盖印的银行信用印章必须不相容职务分离;第三,支票应按数额实行授权批准制度,未经批准现金出纳不得开具支票。但批准人必须同时审核附属凭证,防止隐患;

(案例:现金出纳私自开支票携款逃跑)第四,一旦发生填写错误的作废支票,必须由现金出纳负责加盖“作废”戳记,防止再被使用。同时要按编号顺序留存,不得丢掉或撕毁,以备日后查对;

第五,会计部门根据支票存根编制付款记账凭证;第六,现金出纳根据记账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或者“现金日记账”;第七,收到收入款项的支票时,应检查其内容的合法性、有效性,填制“银行进账单”送存银行,根据银行回单和其他原始凭证记账。

(3)银行结算业务控制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严格遵守银行的结算纪律,不准签发没有资金保证的空头或远期支票,套取银行信用;不准签发、取得和转让没有交易的票据,套取银行和他人资金;不准随意的无正当理由拒付款,任意占用他人资金;不准违反规定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控制点主要有以下六点:

第一点:严格执行银行结算办法,对不同的业务,按有关规定选用恰当的结算办法;

第二点:从银行购买的空白转账结算凭证,必须专人保管,领用登记,以备有问题时查对;

第三点:建立结算凭证签发制度。需要签发银行转账结算凭证的,应备有关原始凭证,由经办人员签字证明,单位授权人员批准,并经有关会计人员复核,方可签发交付使用;

第四点:业务人员使用银行结算凭证,应设立专门的“登记簿”,领用时登记,业务完毕时注销。绝对不允许携带没有填写内容、金额、付款单位的结算凭证外出办理业务;

第五点:结算凭证的签发、会计记账凭证的编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不能由一人兼任两职或三职,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

第六点:空白银行结算凭证与银行结算印鉴必须由不同人员保管,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达到内部牵制作用。

(4)银行存款核对制度为了准确掌握银行存款实际数额,防止银行存款账目发生差错,必须定期不定期核对银行存款账目。把这项正常业务用制度规定下来。

第一,账证核对这是指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原始凭证、银行收付款凭证互相核对,要按业务发生的时间和先后顺序逐笔核对。查对凭证编号与记入账簿的编号是否一致,金额是否相符,记账方向是否相同;

第二,账账核对这是指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的银行存款核对,数字相符。这两种账由不同的会计人员分别登记,而且银行存款日记账是逐笔登记的,总账是汇总登记的,难免发生差错,一定核对相符,保证无差错。

第三,账单核对这是指银行存款日记账在每月末与银行发来的对账单进行核对。要逐笔逐项核对,连结算凭证编号也要核对,不能有差错。并要找出未达账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保证与银行相符,知道真实的银行存款余额。

第四,专业人员检查核对这是指内部审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总账以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检查、核对,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财会部门的工作,同时也防止资金被挪用。

案例分析:11突袭检查发现挪用50万元

(5)留行印鉴保管办理银行结算业务,必须加盖留存银行的单位财务专用章和法人代表的信用章,还有授权办理现金业务的人员留行签字字样或印章。货币资金的舞弊行为都与印章保管不严有关,所以,加强留行印鉴管理是防止舞弊行为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留行印鉴必须授权保管,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至于分理程度可以视本单位实际情况而定,分离程度越高,控制越完全;第二方面:保管印章人员出差、出国等需要由其他人暂时保管,必须经过授权,并登记在案,以备查考;第三方面:节假日休息期间,不能因为管章人员休息或相互之间制约而停止业务,要授权其他人员代理,代理期间盖章行为要进行登记备查;第四方面:印章在非营业期间一定要存放在铁制保险柜内,并分开存放,任何人不准带回家中,更不能乱用、错用;第五方面:保管印章的人员与保管空白银行凭证的人员,必须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严格进行内部牵制。3.其他货币资金控制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脱离了银行和本单位金柜而有其他特定用途的货币资金。具体包括:外地存款、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在途资金、信用卡存款等。正因为它们脱离了银行存款账户,更需要加以控制,防止发生意外。但其控制上与现金和银行存款在内容和程序上没有太大差别,所以,我只谈谈总体上应采取的一些措施。其一,其他货币资金一般控制措施对这些特定用途的资金,开立账户时,应经过特殊批准,不能随便开户;

其二,实行岗位责任制控制其他货币资金由专门人员管理,对其增减变动及时入账,作到账实相符,保证其他货币资金安全;其三,严格清查盘点制度,防止在外运行时被人挪用或侵占;其四,外地存款要加强开户情况审查,实行经办人责任制。一旦开立外地存款账户,就必须明确责任人。必须检查外地银行对账单,核对结余金额。外地存款理由不复存在时,财会部门应督促责任人清理账户,收回余款,并注销外地银行账户。其五,业务员使用单位信用卡,开卡就实行个人责任制,必须定期报账结算,不准拖延报账或者长期占用公款个人使用。

三、收入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由于自身职能的不同,就导致有的单位有收入,有的单位没有收入。这里是针对有收入单位而讲的。不包括国家税收这种财政收入在内。这个大问题中,我要讲述五个小问题:

1.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定义与意义

2.收入必须由财会部门统一管理

3.非税收入必须收支两条线管理

4.收入所用财政票据的控制

5.应收账款的控制1.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的定义与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肯定是收进不需返还的货币。但与企业相比,绝大多数还不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费,只有一些事业单位才有极少量连带社会公益服务而发生的商品销售收入,还有比其稍微多一些的服务收费,如教育、公立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建筑、交通设计院、科研所、质检部门等等的收费。上述绝不包括国家税收,因其是财政收入,对其监督的税法控制的基本严密

,但税法是外部控制,不属于本讲座内容。我们讲的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按财政口径分为三类:

第一类应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其他应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如:土地出让金、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第二类应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第三类应纳入会计核算中心专户管理的收入:指上述收入外的其他各项收入,包括:经营收入、利息、上级主管单位拨款、变价收入、赞助费、业务往来款等。这部分收入由单位根据业务需要自行调剂安排使用,财政部门监督管理。

根据财政部(2004)53号文《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规定:这三类收入具体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文件同时对每项收入的内涵作出了界定: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有关规定,依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服务的过程中,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原则向特定服务对象收取的费用;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为支持某项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海域使用金,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场地和矿区使用费收入,出租汽车经营权、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汽车号牌使用权等有偿出让取得的收入,政府举办的广播电视机构占用国家无线电频率资源取得的广告收入,以及利用其他国有资源取得的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包括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出租、出售、出让、转让等取得的收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内实行特许经营项目的有偿出让收入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门票收入,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道路和公共场地设置停车泊位取得的收入,以及利用其他国有资产取得的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是政府非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有资本分享的企业税后利润,国有股股利、红利、股息,企业国有产权(股权)出售、拍卖、转让收益和依法由国有资本享有的其他收益;彩票公益金是政府为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通过发行彩票筹集的专项财政资金;其他政府非税收入包括罚没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是指以各级政府、

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名义接受的非定向捐赠货币收入。上述这些行政事业单位收入,虽然是非税收入,但仍然属于国家财政收入,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其按预算足额入库,直接关系国家收入,对强国富民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单位微观去看,保证各项收入安全、完整入库,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单位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任务。2.收入必须由财会部门统一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明确规定:“各项收入应当由单位财会部门统一收取并进行会计核算,其他部门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办理收款业务,严禁设立账外账和小金库”。收入必须在财务会计系统的控制之中,收入不入财会账簿,一定发生贪污、挪用或者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行为。所以,未经领导班子批准,任何部门都不能代替财会部门办理收款;其他部门授权代办的,必须按规定时间向财会报账

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正确进入会计记录,杜绝一切坐支、挪用以及私设小金库违法行为。财会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收入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根据收入来源和管理方式,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收款、开票与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业务部门应在涉及收入的合同协议签订后及时将合同副本交存财会部门备案,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账。财会部门应当定期检查收入金额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对应收未收项目应当查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追缴责任。

3.非税收入必须“收支两条线”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明确规定:“有政府非税收入征缴职能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征收政府非税收入,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那么,什么叫“收支两条线”呢?所谓“收支两条线”是指政府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财政非税收入的一种管理方式,即有关部门取得的非税收入与发生的支出脱钩,收入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由财政部门根据各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标准核定的资金管理模式。

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要求(或称内涵)如下:其一,收费主体是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罚没主体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机构。其二,各种收费、罚没项目的设立都必须有法律、法规依据,这就要求必须培训收费人员,必须熟知收费法规,法规有变化要及时更新,严禁乱收费。其三,收费、罚没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其四,收费实行收缴分离,罚没实行罚缴分离,即实行执收执罚单位开票、银行缴款、财政统管的模式。其五,执收、执罚单位的开支,由财政部门按批准的预算拨付。4.收入所用财政票据的控制

凡执行政府非税收入的机关或单位,收费必须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抵兑财政统一的收费票据。票据按规定到财政部门领取固定面额的收款收据,或者按财政部门授权,用电子计算机开具统一格式的收款收据。不管哪种开具收据行为,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财政统一收据,实行领用登记制度,用后交回存根。计算机开具的单位,也要留取存根,保证会计部门记账和稽核的需要。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明确规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票据管理程序和责任制度。财政票据等各类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均应履行规定手续。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设置票据专管员,建立票据台账,做好票据的保管和序时登记工作。票据应当按照顺序号使用,不得拆本使用。每位负责保管票据的人员要配置单独的保险柜等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

单位不得违反规定转让、出借、代开、买卖财政票据,不得擅自扩大财政票据的适用范围。对收款人员使用票据情况,单位应该有人监督、检查,听取群众的反映意见,严格禁止收费不兑付财政统一票据。

案例分析:私自毁掉财政收据存根的实例

5.应收项目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绝大多数是收付实现制,一般都没有应收账款。但有些单位有比较特殊的业务,还会发生一些应收未收项目,如医院抢救危急病人,病人没有来得及付费;学生困难欠交学费;占款单位的利息到时没有及时支付等等。尽管会计账上没有确认,但这些应收未收项目存在。

单位对应收未收项目应当查明情况,长期挂账的往来款项和冲减支出的交易或事项是否真实;挂账多年的应收款项是否及时进行追缴,确实无法追缴的,是否按照规定程序报批后处理;已核销的应收未收项目是否按照“账销、案存、权在”的要求,保留继续追缴权利,明确责任人追缴义务

四、支出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是国家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财政收入对称的。一般说来国家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预算原则。在这个大问题里我主要讲述:

1.财政支出的意义

2.支出必须纳入预算管理、财会核算

3.授权审批制度

4.重大支出、大额支出领导班子决定1.财政支出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的指出也称为财政支出(publicfinanceexpenditure)又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只有按照行政及社会事业发展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