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4届河北新时代NT教育高三9月阶段测试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历史|2024届河北新时代NT教育高三9月阶段测试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历史|2024届河北新时代NT教育高三9月阶段测试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历史|2024届河北新时代NT教育高三9月阶段测试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历史|2024届河北新时代NT教育高三9月阶段测试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9月高三阶段测试卷出口量15出口端内销画(折丝)%1864年高三历史第1页共4页高三历史第2页共4页1926年6月广东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由。(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息相关,高三历史第4页共4页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1898年秋,亲眼目睹维新运动由轰轰烈烈而终至失败的蔡元培,对清政府改革失望。回到家乡后,暮元培一方面投身于新式教育机构的创办,实现他“培养革新人生很大影响。1902年,中国教育会在上海成立,蔡元培被推举为首任理事长。中国教育材料二1912年2月,蔡元培发表著名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批评清末教育宗旨中的“忠君”“尊孔”两项,主张民国教育应以军国民教育,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为方针。同年7月,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在北京举行,讨论通过了民国教育宗旨。9月2日,教育部正式公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可以看出,除世界观教育未被采纳外,蔡元培的四项主张均得到反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教育会成立的主要因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教育发展的意义。(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927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使乡(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共产党对苏维埃政权的探索。(6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9月高三阶段测试卷1.D【解析】材料集中展现了明朝建立前后采取了相对内敛的对外政策,这深受小农经济影响,故D选项正确。其余选项材料均无从体现,故而不选。2.C【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廷寄制度是将关键的谕旨直接送达执行机构,执行的是皇帝的指令,其实质是强化皇帝集权,故C项正确。A项和B项都不是廷寄制度的实质3.A【解析】该学者旨在强调十七八世纪中国既已出现了近代化的趋势,雇佣制生产方式代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近代化趋势,A项正确。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古代中国的近代化转型,B项错误;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与近代化潮流没有直接关联,C项错误;八股取士禁锢士人思想,不利于进步思想的发展,与近代化潮4.C【解析】材料中黄宗羲认为大臣不能认为自己的职责只服务于君主,不顾及百姓于水火,这实际上批判了封建伦理纲常,C项正确。A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5.D【解析】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前夕至1894年土丝出口量、内销量、总产量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土丝出口量、内销量、总产量表,没有相关经济体制、农业地位的信息,排除A、B两项;C项表述过于绝对,且材料也不能反映出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排除C项。6.C【解析】题干说的是史学研究者有意识注意中西对比研究历史,渴求了解外国情况,这主要由于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冲击,故C项正确。A项与题干逻辑不合理,故A项错误;B项与题干逻辑关系不充分,故B项错误;D项不符合近代中国的史实,故D项错误。7.D【解析】李鸿章以国际法为依据对马嘉理案加以申说,说明他不再以天朝上国的观念处理国际争端,具有近代外交意识,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不符;B项与材料8.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报刊、学会与学校三位一体全面发展过程中,报馆起着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故B项正确。A项“共同选择”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维新派救亡图存的策略,C项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表述材料无法体现,9.D【解析】对于荣氏兄弟的实业经济,从地方士绅的莫须有的罪名,到地方各级政府的不作为,最后到两江总督处理问题才得以解决,可见封建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故D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士为四民之首”,所以排除A选项;C项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明显不符,故而不选。10.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地方自治法规或章程,这有利于推动政治近代化的进程,故D项正确。材料是清政府颁布地方自治章程,并不是辛亥革命的诱因,排除A项;清政府的做法旨在维护满洲贵族统治,也不可能均衡中央和地方权11.C【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从描述情况可知,袁世凯三年前被罢官,在武昌起义后被清政府重新重用,可见清政府政局出现变化,故C项正确。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1915年,排除A项;英国对袁世凯的态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D项对材料信息误读,也排除。12.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示变化主要缘于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所以B项正确。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材料没有必然因果关系,所以13.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的公车上书仅仅是几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影响有限,而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工人、市民和知识分子的共同斗争,主导力量强大,影响巨大,据此得出C项符合题意。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对外都推行妥协政策,排除A项;列强侵华态度是一贯的,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14.B【解析】材料反映出到了1927年6月,随着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后,两湖地区的农民运动得到大发展,B项正确;A、D两项表述与史实15.B【解析】当时发生世界经济危机,各帝国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对中国进行大量的资本输出,这在客观上有利于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所以B项正确。材料中说的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投资,不是商品输出,所以A项错误;C、D两项表述过于绝对,且材料本身没有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故而不选。16.D【解析】结合材料所述时间及相关信息可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行的纸币和邮票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故D项正确。A、C两项所述与材料时间明显不符,排除;B项所述“成就”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7.(1)背景: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明代藩王的大量土地荒芜;战争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原有土地;清政府对明废藩遗产进行清查。(8分,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2)补充:清代国家统一逐渐完成。(2分,言之成理即可)理由:清代国家统一逐渐完成,清王朝统治趋于稳定,这为“更名田”等社会经济改革提供了政治前提。(2分,言之成理即可)18.【示例】论题: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应该全面关注近代化进程。(2分)阐述: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程;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制度,推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另外也需要关注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的“开眼看世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对于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宣传。这些都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应该全面关注和理解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10分)(注:“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其它答案符合要求亦可)【评分细则】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看法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阐述;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看法较明确;②引用史实,阐述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看法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19.(1)主要因素:甲午战败的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思想的传入。(8分,答出其中四点,言之成理即可)(2)意义:推动了教育现代化进程;有助于提升国民的素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适应了中国社会由君主专制政体向民主共和政体转变的历史潮流。(8分,言之成理即可)20.(1)时代背景:五四运动后,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与民主仍是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已经破产;马克思主义逐渐传入中国,并成为新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