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前冲刺20天之高考热点回扣高考热点课7高考中的新型化学电源_第1页
高考化学考前冲刺20天之高考热点回扣高考热点课7高考中的新型化学电源_第2页
高考化学考前冲刺20天之高考热点回扣高考热点课7高考中的新型化学电源_第3页
高考化学考前冲刺20天之高考热点回扣高考热点课7高考中的新型化学电源_第4页
高考化学考前冲刺20天之高考热点回扣高考热点课7高考中的新型化学电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2)然后再考虑电极反应生成的物质是否跟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3)对于较为复杂的电极反应,可以利用“总反应式一较简单一极的电极反应式=较复杂一极的电极反应式”的方法解决。(3)电极反应式:放电时的负极与充电时的阴极、放电时的正极(1)“正正负负”原电池的正极充电时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2)“颠颠倒倒”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倒过来,就是充电时电外接电源负极电池外接电源正极为16Li+xSg=8Li₂S.(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用电器用电器电极b1电解质电极ag电池充电时电极a发生反应:2Li₂S₂-2e~—Li₂S₄+2Li+,充电时间1.一种新型钠硫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D.电池放电的总反应为2Na+xS=Na₂Sx,每消耗1molNa转移2mol电子解析根据图可知,放电时,Na发生氧化反应,所以A作负极,B作正极,负极反应式为2Na-2e~=2Na+,正极反应式为xS+2e-=S?,充电时A为阴极,B为阳极,阴极、阳极电极反应式与负极、正极反应式正好相反,放电时,电解质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电性,A正确;放电时,A为负极,电极反应为2Na-2e~=2Na+,池放电的总反应知,每消耗1molNa转移1mol电子,D错误。2.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说法正确的B.b电极反应式为2NO3+10e~+12H⁴==N₂t+6H₂OD.标准状况下,电路中产生6molCO₂同时产生22.4L的N₂答案B还原反应,反应式为2NO3+10e~+12H+==N₂↑+6H₂O,B正确;溶液中H+由负极移向正极,即由左室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右课时作业(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我国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为了实现空间的零排放,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₂并提供O₂,我国科学家设计应方程式为2CO₂=2CO+O₂。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反应完毕,该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增强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Y₂O₃-Na₂O,O²~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下列乙A.瓦斯分析仪工作时,电池内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流向电极aC.电极a的反应式为CH₄+4O²~-8e~=CO₂+2H₂OD.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molO²~通过时,电子转移4mol极a),B错误;甲烷所在电极a为负极,电极反应为CH₄+4O²~-8e~=CO₂+2H₂O,C正确;1molO₂得4mol电子生成2molO²~,故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molO²-通过时,电子转移2mol,D错误。D.当消耗1molPbO₂,需分离出2molCuSO₄+2e~==PbSO₄+2H₂O,B正确;反应过程中不断消耗硫酸,所以甲中应补充硫酸,C正确;当消耗1molPbO₂,转移2mol电子,则需分离出1molCuSO₄,D错误。阳离子交换膜电解质储罐循环泵循环泵电解质储罐B.充电时电极a为外接电源的负极以该电池的负极为锌,电极反应式为Zn-2e~=Zn²+,溴为原电池与正极的电极反应式相反,所以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Br-一着一个阳离子交换膜,所以Br~不能向右侧电极移动,故C错误;放电时左侧生成Br~,右侧生成Zn²+,所以放电时左右两侧电解质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中有CO₂生成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催化剂A.反应,每消耗1molCH₄转移12B.电极A上H₂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₂+20H~-2e~=2H₂O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₂+2CO₂+4e~=2CO³每消耗1molCH₄转移6mole,A错误;从装置图看,电池工作过得到电子与CO₂反应转化为CO³,D正确。7.硼化钒(VB₂)-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强的电池,电池结构示意图如下图,该电池工作时总反应为4VB₂+11O₂=4B₂O₃+B.每消耗1molVB₂转移6mol电子D.VB₂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VB₂+220H~-22e~=V₂O₅+2H₂O+4e~=4OH,极反应式,故VB₂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VB₂+电池工作电压曲线E/VB.高铁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Fe(OH)₃+5OH~-3e~3Zn=2Fe(OH)₃+3Zn(OH)₂解析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应是FeO行得电子,故A误;高铁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2FeO³+8H₂O+3Zn=2Fe(OH)₃充物。该电池放电过程产生MnOOH。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得到多①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②维持电流强度为0.5A,电池工作5分钟,理论上消耗锌 极Al的电极反应式为 o解析(1)①该电池为酸性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nO₂+H++e~=MnOOH;电池反应为Zn与MnO₂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Zn²+和MnOOH。②电池工作5min,电池中的总电荷量Q=It=0.5×5×60C=150C,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答案(1)正极微生物 o o电极(Ⅱ)反应式为 o 0应式为 o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3)6O₂+24H++24e~=12H₂O解析(1)根据图示知,电极(I)区域:通入O₂,排出水。(5)该电池总反应式为C₆H₁₂O₆+6O₂-→6CO₂+6H₂O,生成1时,则n(e)=0.4为H₂+Cl₂+2KOH=2KCl+2H₂O。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β++3e~=Al解析该电解池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₂O-4e~C.c(H+)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₂-xe~=Lii-,CoO₂+解析由放电时电池总反应可知,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Li,C₆—xe~=C₆+xLit,正极反应式为Lil_CoO₂+xe~+xLi+=LiCoO₂,反应式为C₆+xLi++xe~=Li,C₆,阳极反应式为LiCoO₂-xe~=Li₁-,CoO₂+xLi+,转移xmole~,石墨电极增重7xg,若转移1molA.X是电源的负极H₂O+2e⁷=H₂+O²~,CO₂+2e-=CO+O²-通电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答案D解析H₂O和CO₂混合气体转变为H₂和CO的过程发生了还原反应,该电极为阴极,则X为电源的负极,A正确;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₂O+2e~=H₂+O²~,CO₂+2e~=CO+O²~,B正确;制正确;阴极与阳极产生的气体,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错误。电源电源-阴离子交换膜①式×3+②式×3+③式得电解总反应:I-+3H₂O==IO₃+3H₂↑,C正确;若换用阳离子交换膜,OH~通电③无法发生,①式+②式得电解总反应式为2I-+2H₂O==2OH-+I₂+H₂t,两种情况下电解总反应显然不同,D错误。NaHCONaHCO₃反应电解ⅡNaOH溶液碱溶过滤I滤渣铝土矿.过滤Ⅱ灼烧 o(2)向“过滤I”所得滤液中加入NaHCO₃溶液,溶液的(3)“电解I”是电解熔融Al₂O₃,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极反应式为,阴极产生的物质A的化学式为 0(5)铝粉在1000℃时可与N₂反应制备AIN。在铝粉中添加少量 c(4)4CO3~+2H₂O-4e~=4HCO₃+O₂↑(2)“过滤I”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是NaAlO₂,显强碱性,加入阳极产物有NaHCO₃和O₂,则阳极反应式为4CO3-+2H₂O-4e-=4HCO₃+O₂t,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气体产物应为H₂。NONO₃NHe_ o2H₂O+2OH~-=FeO3~+3H₂t,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装置通电后,铁电极附近生成紫红色FeO,镍电极②电解过程中,须将阴极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其原因为 o③c(Na₂FeO₄)随初始c(NaOH)的变化如图2,任选M、N两点中 oNaH₂PO稀溶液 g o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 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制品上电镀铝。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1)①阳极室②防止Na₂FeO₄与H₂反应使产率降低(2)①2H₂O-4e⁷=O₂↑+4H+②阳极室的H*穿过阳膜扩散4H₂O,阴极反应式为2H₂O+2e~=H₂↑+2OH由于阴极产生的气体为H₂,若不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