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考试高二年级期中试题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2.用2B铅笔将单项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非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现代社会,数百万人一生中会因远程旅行而遭受时差综合征的折磨,其最明显的症状是疲惫。疲惫不仅仅在时差综合征中才有,如果有人从赫尔辛基向南飞到位于同一时区的开普敦,他也会感到非常疲惫,因为旅程很长,而且要经历从冬到夏、从春到秋的变化。但在一个时区内旅行与跨越多个时区旅行有一个重要区别:前者晚上入睡不会有困难,因此可以迅速地从旅途的疲惫中恢复过来。跨越多个时区的旅行也不一定会引发时差综合征。引发时差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速度过快,我们过于迅速地从一个时区飞到了另外一个时区,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飞到了太阳落下的地方,从一个社会时间飞到了另外一个社会时间.我们的“体内时钟”只能从日出到日落逐渐地推进,乘坐飞机会影响它的推进过程,而坐船则不会。从欧洲坐船向西到美洲,就像在大星上生活:每天日落和日出的时间都比前一天晚一些,每天的时间都长于24小时。正好多数人体内一天的周期都比24小时长,在向西旅行时能相对容易地调整时差。基于这一体内时钟的特征,如果我们待在甲板上迎接黎明,我们就能适应逐渐变长的一天了。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们的体内时钟与外界时间也达到了同步。但如果有人在一天之内横跨了半个地球,那么体内时钟就跟不上旅行的脚步了。时差综合征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明暗变化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理节律。在时差综合征病发时,我们的大脑和消化功能是最遭罪的部分。科学家们用老鼠做了实验,他们模拟了引发时差综合征的环境,发现大脑的主要时钟SCN(视交叉上核)适应明暗变化的速度明显快于外缘组织(肌肉、肺或肝脏)的节律。他们还研究了喂食时间对动物的影响。最开始,研究人员在晚上给老鼠喂食,这与老鼠夜间活动的习性相符:一个星期之后,喂食时间推迟了几个小时,明暗变化不变,实验结果显示,肝脏时钟与进食时间达成同步,视交叉上核仍然保持与明暗变化同步。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生理节律发生了分离。时差综合征导致体内时钟不同部分的时间发生偏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患时差综合征的时候会感到不舒服,实验还指出,如果“器官在旅行”,那么它们适应当地时间的过程有长有短,想象一下,我们身体中不同的器官适应时差的能力不同,这是一种多么有趣的现象。从波士顿向西越过加利福尼亚飞往东京,有些器官还像在另外一个地方似的。人们感到不舒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有些器官还没“到达目的地”呢。(摘编自蒂尔·伦内伯格《神奇的人体生物钟》,张丛阳译)材料二:在一场从纽约到伦敦向东横跨大西洋的飞行过后,人们会觉得自己进入了未来的时间,同时却也身处于萦回不去的过去时间,经历了加压舱的催眠效应以及太早亮起的刺眼阳光,时差所属的现在时间,可以同时体现过去的时间和未来的时间、令人仓皇夫措。从地球东边往西飞则恰好相反,未来的时间被纳入了过去的时间,经历一场长途飞行后,人们往往无法立即恢复对时间的感知。为什么现在要谈时差?因为时差标志了人类通过技术征服时间,经过不懈努力所达到的一个顶点。它很好地体现了学者劳伦·贝兰特对“残酷乐观主义”的界定。用她的话来说,残酷乐观主义是一种对“受限的可能性条件”的依附,“它的实现要么是全无可能的、纯粹的幻想,要么是越过可能性的、有害的”,现代航空拥有的一些迥异特征,既展现了在几个小时之间跨越时空的迅捷,又展现了我们当下技术能力在时间与生理层面的明显局限。残酷乐观主义与简单的失望退缩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尽管掌握了许多知识,却一直抱有那种过分乐观的幻想。这种对潜在幻想的执着坚守,具体到航空旅行,就是我们全天候的快节奏生存限制了我们拒绝飞行的能力。我们看起来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已成既定事实的疲惫旅行,以及避无可避的航班延误、狭窄座椅和其他形式的湍流。这种残酷乐观主义的处境使我们回到了一系列关于何谓人类的基本问题上:不仅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还有我们根深蒂固的旅行习性、睡眠与清醒的日夜循环、阳光与星光的天体影响,以及时间怎样统治我们的生活——任何其他东西对生活的影响都无法与时间相提并论,作为社会与文化经验的时差有不少值得关注的地方,关系到以下问题的核心:人们的技术野心在何种程度上能与人类的生理机能相协调。因此,时差不仅仅是一个随时间流逝的糟糕幻梦,而且是一种有着科学、经济、文化甚至政治价值的现象。在时差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有着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特性。如果这条哲学路径对一些乘客或读者来说太过抽象,我想表达的是,时差同样必须被理解为一种可以影响人类行为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其结果。(摘编自克里斯托弗·J·李《时差:昼夜节律与蓝调》,田可耘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体内时钟”指人体内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是指人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B.“器官在旅行”形象地描绘出身体的器官在适应当地时间过程中的偏离状态。C.“到达目的地”指身体的器官调整了时差,已经成功地适应了目的地的时间。D.“残酷乐观主义”旨在阐释时差综合征给人们在时间与生理层面带来的伤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航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的矛盾会引发社会时间与体内时钟的矛盾,将导致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产生时差综合征。

B.过分乐观的幻想有时在现实中显得残酷,比如全天候的快节奏生存使得我们不得不接受已成既定事实的疲惫旅行。

C.作为社会与文化经验的时差对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决定了人们的技术野心是否能够与人类的生理机能相协调。

D.时差的独特性是自然属性,它不仅仅是自然的结果,也必须被理解为可以影响人类行为的东西。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明暗变化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两句出自先秦《击壤歌》,歌颂了劳动的美好,是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生动写照。

B.旅客进入机舱,灯光进入明亮的欢迎模式:晚餐时,切换到柔和的就餐模式;困倦时,昏暗的休息模式取而代之。

C.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室内活动时间长,白天接受的光线较少而夜晚较多,因此城市里的明暗变化比乡村小得多。

D.褪黑素的分泌要通过视网膜、视神经,与光污染有一定关系,如果睡在明亮的房间中,褪黑素的分泌会受到抑制。

4.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赫尔辛基向南飞往开普敦不会引发时差综合征,其回程同样如此。

B.乘船从欧洲到美洲,由于速度不是很快,基本不会引发时差综合征。

C.从纽约向东飞往伦敦,与其回程相比,时差综合征会显得相对较轻。

D.乘坐中欧班列西行巴黎,时间较长,很难引发时差综合征。

5.哪些原因让时差现象引起现代社会人们的关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老人和鸟儿贾平凹这个山城,在两年前的一场洪水里被淹了,三天后水一退,一条南大街便再不存在。这使山城的老年人好不伤心,以为是什么灭绝的先兆,有的就从此害了要命的恐慌病。但是,南大街很快又重建起来,已经撑起了高高的两排大楼,而且继续在延长街道,远远的地方吊塔就衬在云空,隐隐约约的马达声一仄耳就听见了。新楼前都栽了白杨,一到春天就猛地往上抽枝。夜里、愈显得分明,白亮亮的,像冲天射出的光柱,鸟儿都飞来了,在树上跳来跳去地鸣叫,最高的那棵白杨梢上,就有了一个巢。从此,一只鸟儿欢乐了一棵树,一棵树又精神了整个大楼。老人是躺在树梢上的那个窗口内的床上。长年那么躺着,窗子就一直开着;一抬头,就看见远处的吊塔,心里便想起往日南大街的平房,免不了咒骂一通洪水。老人在洪水后得了恐慌病,住在楼上后不久就瘫了。他睡在床上,看不到地面,也看不到更高的天,窗口给他固定了一个四方空白。他就唠叨楼房如何如何不好:高处不耐寒,也不耐热。儿女们却不同意。他们在玻璃窗上挂上手织的纱帘,在阳台上栽美丽的花朵,阳光从门里进来可以暖烘烘地照着他们的身子,皮鞋在水泥板地面上走着,笃笃笃地响,浑身就有了十二分的精神。“别轻狂,那场水是先兆,还会有大水呢。”老人说。“不怕的!水还能淹上这么高吗?”“我要死了。”他总要这么说。“爸爸!”儿女听见了,赶忙把他制止住。“是这场洪水逼死了我啊!”有一天,他突然听到一种叫声,一种很好听的叫声。什么在叫?在什么地方叫?他从窗口看不到。这叫声天天被老人听到,他感到越发恐慌,一天天消瘦下去,眼眶已经陷得很可怕了。

叫声又起了,儿哩儿的。“那是什么在叫?”儿女们趴在窗口,就在离窗口下三米远的地方,那棵白杨树梢上的鸟巢里,一只红嘴鸟儿一边理着羽毛,一边快活地叫。“是鸟儿。”“我要鸟儿。”“要鸟儿?”儿女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要鸟儿.”老人说。儿女们为了满足老人,只好下楼去捉那鸟儿。但杨树梢太细,不能爬上去。他们给老人买了一台收音机。“我要鸟儿。”老人很固执。有一天,鸟儿突然飞到窗台上,老人看见了,大声叫着,但儿女们都上班去了,鸟儿在那里叫了几声,飞走了。老人把这事说给了儿女听,儿女们就在窗台上放上一把谷子,安了小梦筐,诱着鸟儿来吃。那鸟儿后来果然就来了,儿女们一拉撑杆儿,鸟儿就被罩在了梦筐里。他们做了一个精巧的笼子,把鸟儿放进去,挂在老人的床边。那个窗子从此就关上了。老人再不愿意看见那高高的吊塔,终日和鸟儿做伴,给鸟儿吃很好的谷子,喝清净的凉水,咒骂着洪水给鸟儿听。鸟儿在笼子里一刻也不能安分,使劲地飞动,鸣叫。老人却高兴了,儿女们回来便给他们讲了好多他童年的故事。一天夜里,风雨大作,老人的恐慌病又犯了,彻夜不敢合眼,以为大的灾难又来了。天明起来,一切又平静了,什么都不曾损失,只是那个杨树梢上的鸟巢,好久没有去编织,掉在地上无声地散了。老人的病好些了,还是躺在床上,不住地用枝儿拔弄笼中的鸟儿。“叫呀,叫呀!”鸟儿已经叫得嘶哑了,还在叫着。儿女们却庆幸这只鸟儿给老人带来了欢乐。(选自《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写两年前山城发洪水淹没南大街,有人从此得了恐慌病,为全篇定下悲剧的基调。

B.“我要鸟儿”,老人重复这句话的句式和语气,颇像孩童,写出了老人近乎病态的心理。

C.老人终于得到鸟后,“给鸟儿吃很好的谷子,喝清净的凉水”,看似爱鸟,实是害鸟。D.结尾部分写到一天夜里风雨大作,老人犯病,而天明后“一切又平静了”,引人深思。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白杨树生长之快和树上鸟儿之乐,烘托了老人住上楼房的高兴心情。

B.表明美好的自然环境能给人类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引发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C.正式引出故事的两个对象“老人”和“鸟儿”,为下文老人“要鸟儿”、儿女捉鸟做铺垫。

D.文章结尾写风雨后鸟巢“无声地散了”,与此处鸟儿“有了一个巢”形成照应,有暗示意味。

8.有人说文中的“老人”是一种“双重性”的存在,他既是“受束缚者”,又是“束缚施与者”,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9.这篇小说在平静的叙述中蕴涵了丰富的意蕴,带给读者多方面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武王问太公曰:“论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将有五材十过。”武王曰:“敢问其目?”

太公曰:“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所谓十过者,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洁而不爱人者,有智而心缓者,有刚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也。故曰:兵不两胜,亦不两败。兵出逾境,期不十日,不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武王曰:“善哉!”(节选自《六韬·论将》)材料二:王铭、字子敬,和州人,初隶元帅俞通海麾下、从攻蛮子海牙于采石,以铭骁勇,选充奇兵,战方合,帅敢死士大噪突之,拔其水寨,自是数有功。与吴军战太湖流失中右臂引佩刀出其复战,通海劳之,龙湾之战,逐北至采石,铭独突敌阵。敌兵攒柴刺铭,伤颊、铭三出三入,所杀伤过当、赐文绮银碗,选充宿卫,从取江州,战康郎山及泾江口,复克英山诸塞,管军百户,洪武四年,都试百户诸善用枪者,率莫能与铭抗,累官至长淮卫指挥全事,移守温州,上疏曰:“臣所领镇,外控岛夷,城池楼橹仍陋袭简,非独不足壮国威,猝有风潮之变,挥御无所,势须改为。”帝报可,于是缮城浚濠,悉倍于旧。加筑外垣,起海神山属郭公山,首尾二千余文,宏敞壮丽,屹然东浙巨镇。帝甚嘉之,子世袭,铭尝请告暂还和州,温士女遮道相送。长吏皆相顾叹曰:“吾属为天子牧民,民视吾属去来漠然,愧王指挥多矣。”(节选自《明史·王铭传》)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与吴军A战B太湖C流矢中D右臂E引佩刀F出G其镞H复战。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指条目、纲目,在文中的意思与成语“巧立名目”中的“目”意思相同。B.拔,指攻克,与《陈情表》中“过蒙拔”中的“拔”意思不同。

C.外,指向外,与《项脊轩志》中“内外多置小门墙”中的“外”,两者用法相同。D.速道,指阻挡道路,文中是指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公建议武王在选任将帅前,要从“五材十过”等方面对这些人进行综合考察,这对战争胜负和国家存亡都至关重要。

B.王铭跟随元帅俞通海在采石攻打蛮子海牙时,从作战开始就率领士兵冲锋陷阵,之后被选拔充当奇兵,多次立有战功。

C.王铭曾独自突入敌阵,即使被敌兵操刺伤脸部,仍能三进三出敌营,杀敌颇多,因此获得赏赐且被选为皇帝的警卫。

D.王铭随从作战,攻取了江州,在康郎山和泾江口一带作战时,又攻克了英山的各个营寨,凭借功劳被升为管军百户。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兵出逾境,期不十日,不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

(2)吾属为天子牧民,民视吾属去来漠然,愧王指挥多矣。

14.从王铭移守温州后的经历来看,他符合太公“五材”的哪些标准?(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小至①

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②,吹葭六琯动浮灰③。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注】①本诗作于诗人寓居夔州之时。小至:冬至的后一日,一说冬至日的前一日。②添弱线:古代女工刺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就可以多绣几根丝线。③动浮灰:古时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律管内,每到节气到来,律管内的灰就相应飞出。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句写天时与人事都在迅速地发展变化着,一个“催”字让人生出紧迫感。

B.次句“阳生春又来”点出冬至的意义,“又”字表明诗人在此地已是再次逢春了。

C.眼前风物虽与故乡无别但并非故乡,诗人不禁悲从中来,教儿斟酒以浇愁怀。

D.全诗围绕“小至”的时令,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充满浓厚的生活情趣。16.这首诗是如何表现冬至前后时令的变化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如实汇报了自己和祖母的年龄,其目的是为了说

明“,”,从而为下文提出抚养祖母终老作铺垫。

(2)读书的趣味有时在书外,当我们读累了的时候,静静地坐下来,听听大自然的声

音,也别有一番趣味,《项脊轩志》就有这样的描写:“,”。

(3)《客至》中,与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意趣相似的诗句

是:“,”。第Ⅱ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修辞上所讨论的有两方面,一是怎样使文章不坏,二是怎样使文章更加好。前者叫作消极的修辞,后者叫作积极的修辞。一切文章的毛病,除了文法上的缺点外,几乎都可用消极的修辞来医治,而积极修辞的目的在于使文章或谈话更好,更合情境。同是一句话,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例如“门前有一条小河”、可以说“门临小河”“一条小河在门前流着”“一条小河横在门前”。这许多说法里面,哪一种最好?应该取哪一种?这完全要看情境(全文的旨趣、上下文的关系等)如何,不能一概而论。积极修辞的方式很多,归纳起来,有几个原则。一是调和。这是说要整齐、相应、谐和、自然。就句子讲,要上句与下句接合得毫不勉强。就全篇讲,要全体能统一,书信像个书信,论说文像个论说文。就用语讲,要与思想内容相应,如果是引用成语的,那成语须不晦僻,而且要摆在适当的位置,总之,文章、谈话是以读者、听者为对手的,从一字一句到一段一篇,随处都顾到,不使对手起不协调的感想。二是具体。这是说要把空漠难解的无形的事情用具体的方法来表达。我们应付事物有两种机关,一是五官,一是心意。五官的对象是事物的具体的部分,心意的对象是事物的抽象的部分。抽象的话也许使对手难解或不感趣味,所以常常要把它改成具体的话来表达,“生活困难”有时改说“没有饭吃”,这就是把抽象的话改成具体的话来表达的例子。三是增义。这是说要用有关系的材料附加在所说的话里面,使所说的话意义更丰富。例如把“形势危急”说成“形势危急如累卯”,把“年纪老迈”说成“年纪老迈如风烛”,“累卵”“风烛”都是附加上去的材料。因了“累卵”“风烛”,使对手想象到一种光景,可以增加许多本来没有的意义。18.依据上文第一段内容,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得像水面了。

A.门前有一条小河B.门临小河

C.一条小河在门前流着D.一条小河横在门前

19.下列句子中的“像个”与文中加点的“像个”,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他像个经验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