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我会填。(每空0.5分,18分。)1.测一测,钢笔的长为()毫米。【答案】33【解析】【分析】利用数格子的方法解答,先数大格,有3个大格表示3厘米,也就是30毫米,再数小格,有3个小格就是3毫米,合起来是33毫米,据此解答。【详解】3厘米=30毫米所以,钢笔的长为(33)毫米。【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节课有40()一辆家用小轿车自重量约2()爸爸每天工作8()一本数学课本的厚度约7()王芳的体重约45()临沂蒙山大道高架路全长11()【答案】①.分钟②.吨##t③.小时④.毫米##mm⑤.千克##kg⑥.千米##km【解析】【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详解】一节课有40分钟;一辆家用小轿车自重量约2吨;爸爸每天工作8小时;一本数学课本的厚度约7毫米;王芳体重约45千克;临沂蒙山大道高架路全长11千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时间单位、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的认识与选择,关键在于联系生活实际和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涂色部分。【答案】;;;【解析】【分析】把这些桃子的个数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其中1份涂色,表示;把整个正方形的面积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它的,其中4份涂色,表示;把整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通过“切割”、“平移”整合,涂色部分相当于其中1份,表示;把一条线段的长度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其中3份涂色,表示。【详解】如图:【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4.1里面有()个,有()个,有()个。【答案】①.7②.10③.100【解析】【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则1里面有7个;1=,则1里面有10个;1=,则1里面有100个。【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一个分数的分子是几,其就含有几个分数单位。5.把一根绳子平均剪成8段,其中的4段是这根绳子的。【答案】【解析】【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8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4份就是,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把一根绳子平均剪成8段,其中的4段是这根绳子的。【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6.在括号里填上“<”“>”或“=”。160秒()3分5时()30分1分30秒()90秒70毫米()69厘米10分米()100毫米3吨()300千克()()1吨-60千克()40千克【答案】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解析】【分析】1小时=60分,1分=60秒,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吨=1000千克,据此可得:160秒<3分、5时>30分、1分30秒=90秒、70毫米<69厘米、10分米>100毫米、3吨>300千克、1吨-60千克>40千克;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时,分子大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时,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大的分数小;据此可得:>、<。【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60秒<3分5时>30分1分30秒=90秒70毫米<69厘米10分米>100毫米3吨>300千克><1吨-60千克>40千克【点睛】熟练掌握长度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分针从“2”走到“5”走了()分,同时秒针转了()圈。【答案】①.15②.15【解析】【分析】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分针从“2”走到“5”走了3大格即15分,而1分=60秒,所以同时秒针转了15圈,据此解答即可。【详解】分针从“2”走到“5”走了(15)分,同时秒针转了(15)圈。【点睛】熟知钟面上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250×4积的末尾有()个0;比45的3倍还多7的数是()。【答案】①.3②.142【解析】【分析】先求出250×4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45的3倍用乘法计算,还多7,加上7即可。【详解】250×4=100045×3+7=135+7=142250×4积的末尾有3个0;比45的3倍还多7的数是142。【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9.要使348×□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答案】3【解析】【分析】要使“348×□”的积是四位数,把348看作350,因为350×3=1050,接近1000;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得:348×3=1044,1044是四位数;要使348×□的积是四位数,这个一位数大于或等于3,因此,□里最小能填3。【点睛】根据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先把这个多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然后用整百数乘几接近1000。10.用数字3、4、9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它们相差()。【答案】①.943②.349③.594【解析】【分析】要想组成的数最大,要把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列;要想组成的数最小,要把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列,求它们的差,再相减即可。【详解】用数字3、4、9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943,最小的三位数是349;943-349=594,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相差59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根据指定数字组数,注意最小和最大数的排列顺序的不同,且最高位不能为0。11.要给长2米,宽8分米的一面镜子安装边框线条,一共需要边框线条()分米。【答案】56【解析】【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将题中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详解】2米=20分米(20+8)×2=28×2=56(分米)所以一共需要边框线条56分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12.填空。【答案】10:45;11:10【解析】【分析】观察钟表上的开始时间,再根据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详解】如图:观察钟表可知,第一个钟表上的时间是10:45;10:45+25分钟=11:10,所以经过25分钟后的时间是11:1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日期和时间的推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二、我会选。(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6分。)13.陈亮家离学校大约有1千米,他平时上学走路一般需要()。A.150秒 B.15分钟 C.30分钟【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即可解答。【详解】陈亮家离学校大约有1千米,他平时上学走路一般需要15分钟。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时间单位的认识与选择,关键在于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14.王乐上午8:00到校,11:30离校:下午1:30到校,4:30离校。王乐一天到校的时间是()。A.6个小时 B.6个小时30分 C.7个小时【答案】B【解析】【分析】先求出上午在校时间,用上午离校时间11时30分减去早上到校时间8时;然后求出下午在校时间,用下午离校时间下午4时30分减去下午到校时间下午1时30分;最后把上午在校时间和下午在校时间相加,即可得出王乐一天的到校时间,据此解答。【详解】11时30分-8时=3小时30分下午4时30分-下午1时30分=3小时3小时30分+3小时=6小时30分王乐上午8:00到校,11:30离校:下午1:30到校,4:30离校。王乐一天到校的时间是(6小时30分)。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即在校时间=放学时刻-到校时刻。15.一袋面粉重25千克,()袋面粉重1吨。A.100

B.50 C.40【答案】C【解析】【分析】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则1吨=1000千克。25×40=1000,即1000千克里面有40个25千克。也就是40个25千克是1000千克,即1吨。【详解】25×40=1000(千克)=1(吨)则40袋面粉重1吨。故答案为: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1吨=1000千克。16.在一张长2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纸的周长是()。A.125厘米 B.60厘米 C.40厘米【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所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是10厘米,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详解】10×4=40(厘米)这个正方形纸的周长是40厘米。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17.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拼出的()的周长最短。A.无法确定 B.长方形 C.正方形【答案】C【解析】【分析】若让拼成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周长最短,则长和宽的差应最小,即将16个正方形按照4×4的方式拼成即可,如下图:【详解】将16个正方形按照4×4的方式拼成的正方形周长最短,周长为: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拼出的(正方形)的周长最短。故答案为:C。【点睛】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面积一定,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差越大,周长就越大,反之越小。18.工厂每人每天可以可装配自行车12辆,照这样计算,8人五天共装配自行车()辆。A.480 B.96 C.672【答案】A【解析】【分析】用每人每天可以可装配自行车的辆数乘人数,再乘天数,即可求出8人五天共装配自行车的辆数。【详解】12×8×5=96×5=480(辆)所以,8人五天共装配自行车480辆。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连乘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三、我会算。(32分)19.口算【答案】60;100;27;3;6400;600;9;400【解析】【详解】略20.口算。0×777===1-=490×6≈697+302≈219×3≈821-298≈【答案】0;;1;;3000;1000;600;500【解析】【详解】略21.填格子。【答案】见详解【解析】【分析】(1)个位:10-9=1,十位:7+6+1=14,所以和的十位数字是4,加数的百位是:5-1=4,据此填数即可;(2)个位:4+8=12,所以和的个位数字是2,加数的十位是:14-4-1=9,加数的百位是:7-5-1=1,据此填数即可;(3)个位:6+4=10,所以被减数的个位数字是0,减数的十位是:14-8-1=5,被减数的百位是:5+3+1=9,据此填数即可。【详解】如图:22.列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349+146=815-386=☆403-218=600-125=508×6=525×4=【答案】495;429;185475;3048;2100【解析】【分析】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起依次用一位数去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若相乘结果满十,则向前一位进1。【详解】349+146=495815-386=429☆403-218=185验算:600-125=475508×6=3048525×4=210023.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答案】20厘米;28厘米【解析】【分析】图一的周长=相邻两边的长度之和×2;通过平移可知,图二的周长=长7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2个2厘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计算。【详解】图一的周长:(6+4)×2=10×2=20(厘米)图二的周长:(7+5)×2+2×2=12×2+2×2=24+4=28(厘米)四、我会画。24.在下面的格子图中分别画出一个周长是36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每个小格的边长都按1厘米算)【答案】见详解【解析】【分析】画周长是36厘米的正方形,根据正方形周长=边长×4,可知它的边长就是36÷4=9(厘米);画周长是36厘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可知长与宽的和就是36÷2=18(厘米),18=16+2,所以长方形的长可以是16厘米,宽是2厘米(答案不唯一);据此画出即可。【详解】36÷4=9(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9厘米。36÷2=18(厘米)18=16+2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宽是2厘米(答案不唯一)。如图所示:(长方形画法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了画指定周长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需灵活使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准确画图。25.涂色表示下面的分数。【答案】见详解【解析】【分析】把一个圆看作整体“1”,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5份涂色。把一个三角形看作整体“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3份涂色。把这些五角星的个数看作整体“1”,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1份涂色。把这7个菱形的个数看作整体“1”,每个菱形是总数的,表示其中6个涂色。【详解】涂色如下:(涂法不唯一)。【点睛】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26.李明有15块糖,拿出其中的送给刘浩,送给刘浩()块。请你画一画,表示出自己的想法。【答案】6;画图见详解;【解析】【分析】李明有15块糖,拿出其中的送给刘浩,也就是把15块糖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送给刘浩,因此可用15除以5计算出每份的块数,然后用每份的块数乘送给刘浩的份数即可,依此解答。【详解】15÷5=3(块)3×2=6(块)即送给刘浩6块。画图如下:【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简单应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五、我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7.看图解决问题。【答案】810只【解析】【分析】观察图中可知,鸡有135只,鸭的数量是鸡的6倍,求鸭有多少只,用鸡的数量乘6,据此解答。【详解】鸭的数量:135×6=810(只)28.某小学三年级有433人,二年级有380人,午餐后学校给每人发了一盒牛奶,800盒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盒?【答案】不够;13盒【解析】【分析】先用433人加上380人,求出两个年级的总人数,再与800盒比较大小后,求差即可。【详解】433+380=813(人)800<813813-800=13(盒)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