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三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三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三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三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三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三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2.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了第九次代表大会。会后不久,毛泽东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星星之火”的“火种”是指A.思想建党、政治建军B.武装起义C.建立革命根据地D.军队3.以下发明,创造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就的是()A.计算机 B.原子能技术 C.航空航天技术 D.内燃机4.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5.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硬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这一报道出现于下列哪一场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1950年国防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直至1952年,经济建设费用才略微超过了国防费用。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A.抗日战争的延续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战争的进行7.《现代西方史学》一书中写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不仅要用火与剑为自己开拓道路,同时也要用笔与舌为自己的合理性辩护”。以下搭配最能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 B.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C.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 D.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8.“八月四日发布‘断发、制服、脱刀均可自由,但礼服时须佩刀’的条令,并于九日起允许官吏在执行政务时穿着洋服。”以上是明治维新内容中的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地税改革 D.“文明开化9.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理论飞跃是()①左倾教条主义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毛泽东思想④邓小平理论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10.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A.派张骞出使西域B.颁布“推恩令”C.设置“十三郡”D.反击匈奴11.“一方面,它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另一方面,又使其经济发展陷入僵化”这评价的是A.新经济政策B.苏联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12.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成为抗战的前哨阵地,中日双方在湖南进行了6次会战,其中揭开正面战场反攻序幕的是()A.第三次长沙会战 B.常德会战 C.衡宝战役 D.湘西会战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1)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的历史进程中,主要经历了哪些运动?(2)这些运动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3)这些思想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分别起了什么积极作用?14.“五一”黄金周,小明准备同家人去西安旅游。他查阅相关资料时,看到华清池景观的介绍,其中提到了曾经在此发生的西安事变。小明不清楚这段历史,请你向他介绍一下西安事变的史实。15.请写出20世纪中国的三大历史性巨变。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在地方废除西周以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分封制,推行郡县制,B符合题意;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实行,A不符合题意;郡国并行制在汉初实行,C不符合题意;行省制在元朝时期实行,D不符合题意。综上可排除ACD,故选择B。2、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即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使中国革命逐步走向胜利,故C符合题意;1929年12月古田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当时“火种”已经点燃,故A不符合题意;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但此时中共还未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路,还未点燃“火种”,故B和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D【解析】

内燃机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D符合题意;ABC项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革命成就,排除。故选择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内容、特点以及影响的相关知识。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中实行的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中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即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5、D【解析】

根据材料可得出以下信息:太后对进攻使馆区感到后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清政府先是利用其抵抗帝国主义侵略者,慈禧太后允许义和团进驻北京,义和团又先于清军进攻天津租界的使馆区。后由于八国联军发动战争,攻入北京,清政府无力抵抗,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又随即转为镇压义和团,并向八国联军投降。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6、D【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1950年国防费用占国家財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10月应朝鲜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了保家卫国,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故D符合题意;抗日战争的延续、新中国的成立、土地改革的完成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1950年国防费用占国家財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是解题的关键,1950年---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的国防费用支出比例大。7、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宣传自由、平等、民主,规划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这是“……用笔与舌为自己的合理性辩护”,它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到来;美国独立战争则用暴力方式打碎了英国殖民枷锁,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不仅要用火与剑为自己开拓道路……”。故B符合题意;是启蒙运动而不是文艺复兴为法国大革命做了理论准备,故A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是英国资产革命推动了启蒙运动发生和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D【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八月四日发布‘断发、制服、脱刀均可自由,但礼服时须佩刀’的条令,并于九日起允许官吏在执行政务时穿着洋服”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日本明治维新向欧美国家学习的内容。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国家学习。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9、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左倾教条主义思想是忽视客观实际的错误理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一次理论飞跃指的是毛泽东思想的诞生;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首次提出。它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因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邓小平理论之后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因此①②③均不符合题意,④正确,故选D。【点睛】抓住题中要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理论飞跃”,即可用排除法完成本题。理解并识记邓小平理论的相关史实。10、B【解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B选项符合题意。汉武帝时先后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A选项不符合题意;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选项不符合题意;汉初国力弱,被迫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元前119年,卫青击溃匈奴主力,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抗衡,D选项不符题意。由此ACD可排除,故选B。11、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成为了工业强国。但由于苏联模式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随着苏联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苏联的经济僵化。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1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在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在王耀武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万余人。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师夷长技”(自强、求富);维新变法(变法图强或发展资本主义);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民主、科学(3)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解析】

(1)据所学知,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不同的阶级、阶层纷纷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激进派进行了新文化运动。

(2)据所学知,洋务运动时期,打出了“自强”和“求富”的旗号,希望通过引进西方技术的方法,挽救统治危机。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等人希望通过变法图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民主、民权、民生),成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打着“民主”与“科学”的旗号,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思想。

(3)据所学知,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极大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14、1936年12月12日,人物:张学良、杨虎城;地点西安过程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作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的关键。它标志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发动西安事变,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5、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三次巨变分别是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毛泽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