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2023-2024学年中考试题猜想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2023-2024学年中考试题猜想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2023-2024学年中考试题猜想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2023-2024学年中考试题猜想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2023-2024学年中考试题猜想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2023-2024学年中考试题猜想生物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使得机体内各种物质的含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如图曲线代表一段时间内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代表()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的含量变化B.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一段时间内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C.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D.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2、桫椤是一类古老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被誉为“蕨类植物之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有根、茎、叶的分化B.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D.依靠孢子繁殖3、下列全部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A.狗辨主客、飞蛾扑火、老马识途 B.猫捉老鼠、蜻蜓点水、鹦鹉学舌C.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大雁南飞 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孔雀开屏4、春秋季节易发于婴幼儿群体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对该病毒的相关研究中,不科学的是()A.研究药物,阻断其繁殖B.进行减毒灭活实验,制成疫苗C.展开传染病学分析,研究其传播的途径D.借助光学显微镜,研究其细胞结构特点5、生物进化的证据中,最可靠的直接证据是()A.生物化石 B.地质年代表C.动物早期胚胎 D.神话传说6、下表中有关生物的特征与生活实例搭配不当的是()生物的特征生活实例A能适应环境免吃草、猫吃老鼠B生活需要营养庄稼需要浇水、施肥C需要排出体内废物人体排汗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飞娥扑火A.A B.B C.C D.D7、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B.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8、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时,要用生理盐水,其作用是()A.分离口腔上皮细胞 B.增加细胞的活力C.保持细胞的形态 D.杀死细胞,便于观察9、下列诗句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人家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0、如图是小红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过程后绘制的示意图,其中分裂顺序正确的是()A.a→b→c→d B.a→c→d→b C.d→b→a→c D.a→c→b→d11、下列哪种生活方式有利于青春期发育A.任何事情都不和家长交流 B.经常上网熬夜C.不吸烟,不喝酒 D.经常找理由不上体育课12、当同学看到废弃的食品袋等垃圾时,将其捡起并放入分类垃圾桶中,参与调解这一过程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 B.小脑 C.脑干 D.脊髓13、蚯蚓属于()A.节肢动物B.环节动物C.线形动物D.两栖动物14、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在一个由小草、鼠、兔、鹰、狐、蛇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中,若缺少下列那组生物,生态系统必将无法稳定()A.蛇与鹰B.兔与狐C.草与鼠D.兔与鼠15、如图为“板蓝根颗粒”部分说明书截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药物“板蓝根颗粒”属于非处方药B.药物“板蓝根颗粒”属于处方药C.该药口味甜,可以每日多次服用D.使用“板蓝根颗粒”前,只要阅读图示内容,根本不需要阅读该药的说明书看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就可以确保安全用药16、许多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比如在制作酸奶时就主要用到()A.霉菌B.乳酸菌C.酵母菌D.醋酸菌17、受精完成后,一般只有子房继续发育,花的其他结构都凋落。果皮、果实、种子、胚分别是由(

)发育成的。A.子房、子房壁、胚珠、受精卵 B.受精卵、子房、子房壁、胚珠C.胚珠、受精卵、子房、子房壁 D.子房壁、子房、胚珠、受精卵18、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高防护越严格)。患者一旦感染埃博拉,即便在治愈之后,病毒依然能够在精液、眼内液、母乳和脊髓液中存留好几个月。结合所学知识选出正确的选项()A.埃博拉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染色体组成B.埃博拉病毒寄生于动物细胞,生活方式为异养C.与动物细胞相比,埃博拉病毒最显著的特征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埃博拉病毒属于传染源19、下列器官中,属于人体呼吸道的是()A.咽B.口腔C.食道D.肺20、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候条件往往较好,如降雨量较多,夏天也较凉爽。这主要是利用植物的何种生理作用()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21、在一次“细胞大会”上,人口腔上皮细胞对黄瓜表层果肉细胞说:“老兄,真羡慕你有一身好盔甲(细胞壁)”,黄瓜细胞笑道:“老弟,我比你多的何止一件盔甲”,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比人口腔上皮细胞还多什么结构吗?(

)A.细胞膜,细胞核B.叶绿体,液泡C.液泡,细胞质D.叶绿体,线粒体22、下列保存方法中,容易引起食物变质的是()A.冷藏完好无损的苹果 B.用塑料袋包装的熟肉C.用白酒浸泡泥螺 D.盐渍海带丝23、观察下图,图乙中“发育中的幼雏”是由图甲中的哪一部分发育来的?(

)A.① B.② C.③ D.④24、动脉血和静脉血的主要差异是()A.动脉血在动脉中流动,静脉血在静脉中流动B.动脉血颜色暗红,静脉血颜色鲜红C.动脉血含养料较丰富,静脉血含养料较少D.动脉血含氧较多,静脉血含氧较少25、视力良好的人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比较清晰,图中参与该过程调节的结构主要是A.①和④ B.④和⑤C.②和③ D.③和④26、如图是酵母菌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②③⑤代表结构的名称是②______,③______,⑤______。做馒头时,需要在面里加适当的酵母菌,蒸出的馒头就会柔软多孔。这是因为酵母菌能将淀粉发酵产生______。酵母菌和植物细胞都有______、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但它不能制造有机物是因为它与植物相比,没有______。27、图一所示的是根尖的结构,图二和图三所示的分别是枝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而成的枝条,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植物幼根的生长是通过图一中[C]________

细胞数量的增多和[B]________

细胞体积的增大实现的.图三中枝条的叶和茎分别是由图二中的[1]________

和[2]________

发育而来的.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图一中[A]________

的细胞来吸收,再由茎中的________

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则由茎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28、中小学积极践行“阳光体育”活动,尤其是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班班有特色,人人都参与”,朝气蓬勃的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1)“阳光体育”活动需要氧气和能量。甲图中a、b、c、d、e表示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b过程氧气经过____________作用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结合运输到组织细胞。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___________进入血液,最终到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量。(2)运动一段时间后,皮肤的__________会产生汗液由甲图d过程排出,甲图中标明的排泄途径还有__________条。(3)运动中还要加强自我保护。某同学不小心创伤了前臂,乙图中根据出血状况,A是__________出血。(4)“阳光体育”活动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健康的内涵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运动使关节更加牢固和灵活,关节的灵活性与__________能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以及__________分泌的滑液有关。阳光下,皮肤能合成__________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有利于骨骼的发育。29、认真阅读以下材料,请分析并作答:酸菜是利用乳酸菌发酵获得的食品。每到深秋,有些家庭会选恰当的时间,利用白菜等蔬菜腌渍过冬食用的酸菜。整个操作过程要求在无油、无面粉、无菌的状态中进行,加盖并密封腌制。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检验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如果食用了过多的亚硝酸盐,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一般亚硝酸盐一次性食入300~500毫克,会出现皮肤和嘴唇青紫、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腹胀抽搐、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重症者可出现昏迷、痉挛和惊厥,甚至危及生命。有人提出在制作酸菜时可以加入维生素C以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某兴趣小组对此产生了疑问,因此就“在酸菜发酵过程中,维生素C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得到以下相关数据:组别添加的物质发酵时间内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第11天第13天1号坛8%的盐水维生素C0.31.71.41.21.00.62号坛8%的盐水无维生素C0.52.01.81.61.51.2(1)针对该实验提出的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该实验探究过程中,应保持食盐品种、盐水浓度、坛子材质大小、蔬菜的品种、重量、处理方式以及所加调料等都要相同,其目的是_______。制作酸菜时,应加盖并密封,这样做蕴含了丰富的科学道理,既可以达到发酵所需要的_____(选填“有氧”或“无氧”)条件,又可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由上面实验数据可知: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着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是_____。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结论:在酸菜发酵过程中,维生素C可以_____亚硝酸盐含量。实验结束后,该小组有同学提出本实验具有偶然性,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该实验小组还应进行______实验。30、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啊一一嚏“!流感患者打喷嚏时会把肺部的气体通过气管噴射出来,喷嚏中的飞沫含有大量流感病毒,周围的人吸入就有可能患流感,所以打喷嚏时最好要播住口鼻,请据资料回答问题:打喷嚏时,肺部的气体喷射出来的“旅程”是:肺→支气管→气管→喉→_____→鼻。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_____。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资料中划线部分属于_____。从反射类型来分,打喷嚏属于人体的_____反射;打喷嚏是人体呼吸道黏膜在清扫病毒过程中的反应,这属于人体的_____免疫。31、某同学为了探究乳酸发酵的条件,自己用酸奶机自制酸奶:将酸奶机内的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冷却,将买来的盒装鲜牛奶和乳酸菌粉(里面含有大量活的乳酸杆菌)倒入其中,充分搅拌后,放入酸奶机中,设定加热温度(38℃)和时间,进行发酵。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不同温度下,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如表。资料二在38℃和适宜的环境下,每毫升奶中含有的乳酸杆菌活菌数随发酵时间的关系如图。资料三每毫升酸奶中的乳酸杆菌活菌数越多,酸奶的品质越好。将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资料得出结论:制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范围内,发酵最长时间不宜超过______小时。大肠杆菌和乳酸菌一样,都是人体内的益生菌。大肠杆菌在基因工程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常在生物技术上用作“工程菌”,如利用大肠杆菌作为“工程菌”生产人体需要的生长激素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应用。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生殖方式都为____________,它们与酒精发酵中用到的微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以上划线部分的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够在大肠杆菌体内成功表达,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解析】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则此血液循环是体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肠动脉→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在组织细胞内进行物质交换,由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经过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血液含养料增加,血液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增加,A不符合题意;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当海拔高度越高时,大气压力就越低,空气的密度越小,所以空气中的含氧量也就越少。为了结合更多的氧气,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就增多。因此,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增加,B不符合题意;

当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肌肉细胞利用,将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因此,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C不符合题意;

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不是增加,D符合题意。点睛:该题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以及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2、B【解析】

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没有花,不结种子,不能形成果实,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据此解答。【详解】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一般长的比较高大,AC正确;

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苔藓植物,不是蕨类植物,B错误;

蕨类植物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D正确。【点睛】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意义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重点理解和掌握。3、C【解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A.狗辨主客、老马识途,都是学习行为;飞蛾扑火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为先天性行为,A不符合题意。B.猫捉老鼠、鹦鹉学舌,都是学习行为;而蜻蜓点水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是先天性行为,B不符合题意。C.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孔雀开屏都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为先天性行为,C符合题意。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都为学习行为;孔雀开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D不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4、D【解析】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通过研究药物,阻断病毒繁殖,研究其传播的途径,ABC正确;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1纳米=一百万分之一毫米),在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病毒的,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比细菌要小得多,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D错误。5、A【解析】

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骨骼、贝壳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树叶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详解】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化石的形成。6、A【解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免吃草、猫吃老鼠,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不能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A错误。B.庄稼需要浇水、施肥,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正确。C.人体排汗,说明生物需要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C正确。D.飞蛾扑火,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正确。故选:A。【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7、A【解析】温室效应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因为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气,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碳——氧平衡,所以营造森林绿地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危机。8、C【解析】

根据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进行解答。【详解】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概括为;擦→滴→刮→盖→染等几步,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1.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体细胞的浓度一致,可以使细胞不会因吸水而膨胀,失水而皱缩,所以往装片上滴加浓度为1.9%生理盐水的作用是为了维持细胞保持正常状态。9、A【解析】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A正确;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的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B错误;

霜叶红于二月花”主要是一种叫花青素的特殊色素在其中起着作用。随着季节更替,气温、日照相应变化,叶片中的主要色素成分也发生变化。到了秋天,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对花青素的形成有利,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此时呈酸性,叶片便呈现红色,C错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D错误。10、B【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过程,解题时可从细胞分裂时先细胞核分裂再细胞质分裂切入。【详解】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为:细胞核一分为二,然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然后在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新的细胞膜,最后一个细胞分为两个新细胞。图示中a为分裂前的细胞,b已经由一个细胞变成了二个细胞,c表示细胞核一分为二的过程,d表示在细胞中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所以分裂顺序应该是:a→c→d→b。故B符合题意。【点睛】本题依托图解的形式考查细胞分裂过程,注重对读图能力的考查。11、C【解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合理膳食、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劳逸结合、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等。【详解】A、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很大变化,如果任何事情都不和家长交流,不利于青春期发育,A错误。

B、经常熬夜,会使得大脑没有充分的休息时间,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学习,B错误。

C、不吸烟、不喝酒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促进身体健康,C正确。

D、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上体育课不利于青春期发育,D错误。

故选C。12、A【解析】

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详解】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等。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当同学看到废弃的食品袋等垃圾时,将其捡起并放入分类垃圾桶中属于复杂反射,最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A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13、B【解析】蚯蚓的身体由很多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14、C【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成分,因此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生产者。选项中只有C有生产者。15、A【解析】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处方药标志位Rx,必须由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解答即可。【详解】AB.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由“板蓝根颗粒”药品说明书上标注的“OTC”标志,可知其为非处方药,故A正确,B错误。C.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因此应该按照“用法与用量”服用,故C错误。D.板蓝根颗粒属于非处方药,可以自行购买,要认真阅读说明书,看清楚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按说明书服用,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故D错误。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安全用药的原则。16、B【解析】制酱要用到霉菌,A错误;

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B正确;

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C错误;

制醋用醋酸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D错误。17、D【解析】

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及柱头和花柱都纷纷凋落,而子房将继续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详解】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及柱头和花柱都纷纷凋落,而子房将继续发育,如图示:,可见,果皮、果实、种子、胚分别是由子房壁、子房、胚珠、受精卵发育成的。D正确。【点睛】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8、B【解析】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A错误;埃博拉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病毒只能营寄生生活,属于异养,B正确;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埃博拉病毒属于病原体,D错误。19、A【解析】

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详解】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口腔和食道属于消化道。可见A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理解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C【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在不停的进行,因为它完成蒸腾作用的结果:1、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2、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3、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4、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考点:蒸腾作用的意义。21、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植物细胞的区别,首先明确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详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故B符合题意。【点睛】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22、B【解析】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详解】冷藏的完好无损的苹果,温度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可以延长保质期,A不符合题意;用塑料袋包好的熟肉,虽然熟肉中的微生物被杀死了一部分,但是塑料袋上有微生物,而且在常温下,微生物能大量繁殖,因此最易变质、且保存期短,B符合题意。用清水浸泡的鲜肉,由于有大量的水分,微生物能大量繁殖,因此最易变质、且保存期短,符合题意;用酒浸泡的泥螺,水分较少,缺少空气,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可以延长保质期,C不符合题意;盐渍的海带丝,水分较少而且盐度高,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可以延长保质期,D不符合题意。【点睛】知道食品保存的方法和原理。23、B【解析】

图中鸟卵的结构主要为:①气室,②胚盘,③卵白,④卵黄系带。【详解】①气室--贮存空气,有利于胚胎进行呼吸;②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鸟;③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④卵黄系带--固定卵黄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点睛】关键是把握鸟卵的结构和功能。24、D【解析】

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详解】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D正确。【点睛】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25、A【解析】试题分析:①睫状体内有平滑肌,④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26、细胞核细胞质液泡二氧化碳细胞壁叶绿体【解析】

图是酵母菌,其中①细胞壁、②细胞核、③细胞质、④细胞膜和⑤液泡;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据此解答。【详解】(1)酵母菌为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图中②细胞核、③细胞质和⑤液泡;(2)酵母菌的细胞内不含叶绿体,进行腐生生活。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3)酵母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所以酵母菌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酵母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而植物有叶绿体,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点睛】掌握了酵母菌的结构和生命活动是解题的关键。27、(1)分生区;伸长区;[B]伸长区;(2)幼叶;芽轴(3)成熟区;导管;【解析】

图一中A成熟区、B伸长、C分生区、D根冠;图二中1幼叶、2芽轴、3芽原基,解答即可。【详解】(1)枝芽的结构和作用如下:植物幼根的生长是通过根尖中的C分生区细胞数量的增多和B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实现的。而植物枝条的形成则依赖于叶芽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其中图三中枝条的叶和茎分别是由图二中的1幼叶和2芽轴发育而来的。(2)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导有机物。所以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图一中A成熟区的细胞来吸收,再经茎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则经茎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3)植物体的各器官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结构特点和功能。28、气体扩散血红蛋白a吸收汗腺2动脉社会适应能力关节软骨关节囊维生素D【解析】

(1)从图甲可以看出a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的过程;b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是组织细胞与血液的物质交换;d表示汗液由皮肤排出,e表示尿液的排出。(2)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3)血管有三种: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动脉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去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包扎急救。静脉出血应该在远心端用手指紧紧按住或用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只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即可。(4)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图甲中a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的过程;b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是组织细胞与血液的物质交换;d表示废物由皮肤排出,e表示尿液的排出过程。其中b过程中氧气经过气体扩散作用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运输到组织细胞。b肺泡与血液之间(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c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a]吸收作用进入血液,最终到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量。(2)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甲图中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b呼吸系统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e泌尿系统排出尿液(水、无机盐和尿素)、d皮肤排出汗液(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因此甲图中标明的排泄途径还有2条。(3)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图丙中A是动脉出血,B是静脉出血,C是毛细血管出血。某同学不小心创伤了前臂,乙图中根据出血状况,A是动脉出血。(4)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5)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关节软骨能够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荡;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以润滑关节软骨。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阳光下皮肤能合成维生素D,促进了人体对钙的吸收,有利于青少年骨骼的发育。【点睛】此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这就要求我们对于相关的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29、在酸菜发酵过程中,维生素C对亚硝酸盐含量有影响控制单一变量无氧先上升再下降降低重复【解析】

(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3)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4)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详解】(1)根据在酸菜发酵过程中,维生素C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那么提出的问题是:在酸菜发酵过程中,维生素C对对亚硝酸盐含量有影响吗?(一定是问句“?”)。然后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作出的假设是:在酸菜发酵过程中,维生素C对亚硝酸盐含量有影响.(2)在对照实验中,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探究过程中,应保持食盐品种、盐水浓度、坛子材质大小、蔬菜的品种、重量、处理方式以及所加调料等都要相同,其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3)制作酸菜时,应加盖并密封,这样做蕴含了丰富的科学道理,既可以达到发酵所需要的无氧条件,又可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4)由上面实验数据可知:不同时期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不同,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着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再下降。使制作的酸菜有利于人体健康,应使泡菜充分发酵,并使用盐水浓度较高的盐水。(5)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结论:在酸菜发酵过程中,维生素C可以降低亚硝酸盐含量。(6)实验结束后,该小组有同学提出本实验具有偶然性,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该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