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阳信县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滨州阳信县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滨州阳信县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滨州阳信县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滨州阳信县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滨州阳信县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五模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A.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D.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2.“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直接说明江南地区A.得到大规模开发B.自然条件优越C.人口数量增加D.社会环境安定3.汉朝时出使在大秦的使臣要沿丝绸之路东行回国向皇帝禀报出使情况,先后要经过的地点是①今新疆境内②河西走廊③西亚④长安A.①③②④B.③②④①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4.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最主要原因是A.火的使用 B.能做陶器C.能建造房屋 D.农业生产的发展5.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B.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6.“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成立标志着德国的分裂,德国的分裂产生的影响是A.美苏冷战的开始B.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C.两极格局的形成D.美苏两极格局对峙冷战的结束7.列宁曾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开始作战略上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垮,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安排得更稳妥。”材料中的“退却”指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8.有学者认为:“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此时的“创新和文化繁盛”主要表现为①造纸术②交子③活字印刷术④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下面描述表明中国很早就开始了反法西斯斗争的是A.歌曲《松花江上》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C.电影《甲午风云》D.碑文“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鸣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10.“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现代化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11.从16到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地名。这些地区名称冠以“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的需要 B.殖民扩张的结果C.启蒙思想的传播 D.独立运动的扩展12.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经济的繁荣,是每个历史时期人们孜孜追求的目标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繁荣,请举例说明。(2)经济发展和时代变化息息相关。全国抗战初期,重庆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全国抗战后期,重庆的经济却濒于崩溃。指出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体制改革是促进经济繁荣的重要动力。20世纪80年代,为了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国家对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次改革的实施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14.和平是人类的永恒的梦想。但现实也骨感,人类还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磨难,为了和平,远离灾难,世界各国人民都在倾力而为,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合作减少分歧,从而使和平日益成为当今世界一大主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关问题:在第-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校肉机”的战投叫什么?促使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件是什么?为了联合起来,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给世界带来和平,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成立了一个什么组织,形成标志是什么?一战后,形成的缓和帝国主义矛盾的体系是什么?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什么样发展趋势?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揭开中国抗日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中国抗日战争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何重要作用?和平来之不易,作为中学生,请你就争取“和平”发表你的见解。15.美国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机遇和挑战后,成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化巨变主要得益于哪一事件?请举一例美国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发明。美国在工业化巨变中迎来了城市化的浪潮。这一时期,欧美国家的城市体系有何特点?城市化浪潮带来了什么负面影响?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缓解危机的改革有何特点?请结合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谈谈我国从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秦朝建立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解决本题需要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掌握题干时间发生的大事,并掌握其历史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的含义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向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再到西亚及欧洲的大秦。汉朝出使在大秦的使臣要沿丝绸之路东行回国应该自西向东行走,故路线应该是③①②④,故正确答案为C。ABD路线均不正确,故选C。4、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都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原始农业的发展使原始居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从而能过上定居生活,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5、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时期是国家的产生时期,故AB错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是辽、宋、夏、金、元时期。ABD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C描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C。【点睛】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特征,具备较好的识记能力。6、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因此,冷战开始不是德国的分裂,故A选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德国分裂后,柏林也一分为二,东西方的对峙在这里得到了集中体现”,因此,德国的分裂意味着美苏两个大国在欧洲对峙的局面基本得到确立,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955年先后建立了北约、华约两大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冷战格局最终形成,故C选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对峙冷战的结束,故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B。7、B【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曾经设想不要市场和货币以及商品经济,用行政和军事的手段干预经济,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是失败,因此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甚至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故B项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CD发生在斯大林时期,排除。所以答案选B。8、D【解析】

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来做,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①不是宋朝的成就,应该排除ABC。所以答案选D。9、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有预谋的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驻地大北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不久后,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九一八事变以后造成了东北3000万父老成为亡国奴,歌曲《松花江上》反映的正是这一现象。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所以A符合题意,B反映的是1937年七七事变,C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D反映的是南京大屠杀。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0、B【解析】

根据材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B项正确。中共八大对中国国内的矛盾做出了正确的判断,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1、B【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6到18世纪,美洲大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到17世纪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的新大陆,之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尼德兰、西班牙、法兰西、奥尔良、英格兰均是欧洲地名,在其上加“新”而出现在美洲,直接表现出了宗主国和殖民地的关系,体现了欧洲殖民者的扩张掠夺。故B符合题意;ACD项不是题干地区名称冠以“新”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2、C【解析】

根据材料中“如此不正义”“保护可耻交易”表明作者从道德角度不赞成英国发动战争,故排除AB两项;格雷斯顿在评价中仅从道德角度含糊其辞,没有说明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C项符合题意;D项在题干没有体现,故排除。所以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打破了住宅区和商业区分置的布局;店铺经营时间长,从白天一直延续到后半夜。(2)日本阻断了重庆的物资供应和销售的国际通道;四大家族的经济掠夺。(3)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对国企进行改革。增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繁荣,打破了住宅区和商业区分置的布局;店铺经营时间长,从白天一直延续到后半夜。(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全国抗战初期,重庆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全国抗战后期,重庆的经济却濒于崩溃,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日本阻断了重庆的物资供应和销售的国际通道;四大家族的经济掠夺。(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为了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国家对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对国企进行改革。这次改革的实施,增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14、(1)凡尔登战役;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3)九一八事变;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4)和平来之不易,谈判和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反武力,反暴力,反恐怖活动,反霸权主义等观点均可。【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死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突然袭击,偷袭美国的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的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本宣战。?为了联合起来,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1942年,英、美、苏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为了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的之间的矛盾,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两大阵营相对峙,形成了两极格局。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终结,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