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全真模拟卷(一)_第1页
考试全真模拟卷(一)_第2页
考试全真模拟卷(一)_第3页
考试全真模拟卷(一)_第4页
考试全真模拟卷(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试全真模拟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计算机中的图像以文件的形式进行保存,格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图像文件格式的是()A.GIFB.JPGC.MPG(正确答案)D.BMP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图像文件的格式。GIF(GraphicsInterchangeFormat)为图形交换格式;JPG一般指JPEG(JointPhotographicExpertsGroup)即联合图像专家组,是面向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一种压缩标准,JPG格式是最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位图BMP(Bitmap)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标准图像文件格式;MPG又称MPEG(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即动态图像专家组,是面向运动图像(MPEG视频)及其伴音编码(MPEG音频)的一种压缩标准,不是图像文件格式。2.已知英文大写字母“A”的ASCII码十进制数是65,英文大写字母“B”的ASCII码十进制数是66……英文小写字母“a”的ASCⅡ码十进制数是97……以此类推,则英文小写字母“h”的ASCⅡ码十进制数是()A.106B.100C.104(正确答案)D.90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文字编码。英文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在ASCⅡ码表中按字母顺序排列。根据题干可知,英文小写字母“a”的ASCII码十进制数是97,而英文小写字母“h”位于英文小写字母“a”后的第七位,由此可以推出英文小写字母“h”的ASCII码十进制数是97+7=104。3.下面程序循环的次数是()foriinrange(1,14,3):print(i)[单选题]A.3B.4C.5(正确答案)D.6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for循环的应用(必修一P85)。for循环依次把列表中的每个元素逐个迭代出来,range()函数的语法为range(起始值,终值,步长),故range(1,14,3)的意思是以1为起始值,14为终值,步长为3,生成1、4、7、10、13,故该程序循环了5次。4.以下编程语言中执行效率最高的是()A.汇编语言B.机器语言(正确答案)C.PythonD.C++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必修一P55)。计算机语言可以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机器语言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一种机器指令的集合,由于使用的是针对特定型号计算机的语言,因此执行效率是所有语言中最高的;汇编语言需要专门的语言翻译器将程序中的每条语句翻译成用二进制数表示的机器语言,执行效率比机器语言低;Python、C++为高级语言,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也不能直接被计算机所识别和执行,必须经过编译程序或解释程序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5.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是()A.设计算法→分析问题→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程序B.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程序(正确答案)C.编写程序→分析问题→调试运行程序→设计算法D.分析问题→设计算法→调试运行程序→编写程序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编写计算机程序来解决问题需要经过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程序等若干个步骤。6.算法是指在有限步骤内求解某一问题所使用的一组定义明确的规则。以下关于算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算法必须有输入,也必须有输出,而且可以有多个输入、输出(正确答案)B.任何复杂的算法最终都可以用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来实现C.《九章算术》中用“更相减损术”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记载属于算法的自然语言描述D.同一问题选用不同的算法执行,效率可能会有很大差别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算法的特征。算法可以没有输入,但必须有输出,而且可以有多个输入、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7.以下流程图描述的算法的输出结果是()A.24、24、24B.24、40、48C.8、8、8D.24、40、72(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流程图。第一次处理为分别给x、y、z赋值,第二次处理为将x+y+z赋值给x,此时x=24;第三次处理为将x+y+z赋值给y,此时y=40;第四次处理为将x+y+z赋值给z,此时z=72,故输出结果为24、40、72。8.智能健康手环的开发应用,体现了在数据采集方面的应用。()A.统计报表B.API接口C.传感器(正确答案)D.网络爬虫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数据采集的方法和工具。智能健康手环的开发应用,是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进行处理,体现了传感器在数据采集方面的应用。9.从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具有样本渐趋于总体、精确让位于模糊、相关性重于因果的特征。()A.大数据存储B.大数据计算C.互联网思维(正确答案)D.互联网产生大数据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大数据的特征。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具有三个特征:样本渐趋于总体,精确让位于模糊,相关性重于因果。10.智能交通系统是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之一。以下不属于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方面的应用的是()A.通过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采集道路中的车辆流量、行车速度等信息B.车内广播信息分析处理系统处理后形成的实时路况C.决策系统根据实时路况调整道路红绿灯时长或潮汐车道的通行方向D.通过收集产品运行数据,发现产品异常,主动提供服务,降低故障率(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智能交通。通过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采集道路中的车辆流量、行车速度等信息,信息分析处理系统处理后形成实时路况,决策系统据此调整道路红绿灯时长,调整可变车道或潮汐车道的通行方向等,信息发布系统将路况推送到导航软件和广播中,让人们合理规划行驶路线。这些均属于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方面的应用。D项不属于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方面的应用,符合题意。11.小明每天7:00乘坐12路公交车去学校,11:00左右放学,他觉得公交车并不拥挤。而妈妈8:00乘坐10路公交车上班,12:00下班,总抱怨乘车者太多。对客流量数据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计算机工具或编程分析两辆公交车一年的平均载客量B.通过数据比较不同时间段客流量,分析客流高峰时间段C.运用求平均值的方法分析不同时段公交车里的平均客流量(正确答案)D.数据分析一般过程:收集数据→数据分析→提出假设→得出结论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数据分析。上下班高峰期客流量会比较大,其余时间段客流量比较小,运用求平均值的方法分析不同时段公交车里的平均客流量是不合理的。12.信息技术越来越符合人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从这个角度看,它的发展正呈现出一些特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它的特征的是A.越来越友善的人机界面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D.越来越安全的操作环境(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人性化,即信息技术越来越符合人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从这个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呈现越来越友善的人机界面、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的特点。13.对收集来的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判别、分类和排序,使之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这就是的过程。A.信息管理B.信息加工(正确答案)C.信息获取D.信息集成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是对信息进行输入、处理、存储、控制、传输和输出,以支持组织做出快速合理的决策。信息加工的范围很广,可以是信息查询、检索、分析、计算、综合、提炼、优化、预测、评价等。对收集来的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判别、分类和排序,使之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是信息加工的过程。14.某信息技术教师一天的活动如下:①早上用滴滴出行乘车,用微信支付打车费;②在学校通过人脸识别完成考勤;③进教室上课,用笔在黑板上书写今天的课后作业;④查询企业钉钉里学校发的通知;⑤午休期间翻阅教材备课;⑥下午编写一份教学设计,用电子邮件发送至教务处。其中能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是()A.①②④⑥(正确答案)B.①②③④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⑤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的应用。进教室上课,用笔在黑板上书写今天的课后作业,以及午休期间翻阅教材备课不属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故③⑤不符合题意,①②④⑥符合题意。15.下列关于物联网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B.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C.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WorldWideWeb”(正确答案)D.物联网是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物联网。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InternetofThings,简称IoT,WorldWideWeb为万维网的英文名称。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能够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16.在校园网中,是本校园与外界的连接器。()A.中继器B.网关C.路由器(正确答案)D.交换机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无线网络的设备功能与选型。路由器是用于不同网络间的连接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故在校园网中,路由器是本校园与外界的连接器。17.以下不是网络上可共享的资源的是()A.文件B.打印机C.网络拓扑(正确答案)D.应用程序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的资源一般包括软件资源、硬件资源、数据资源、信道资源等,网络拓扑不是网络上可共享的资源。文件属于数据资源,打印机属于硬件资源,应用程序属于软件资源,它们均为可以在网络上共享的资源。18.编写数据字典可对系统中的数据作详细描述,但不包括对的描述。()A.数据项B.数据结构C.数据说明D.逻辑性(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数据库设计。编写数据字典可对系统中的数据作详细描述,包括对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存储、数据说明等的描述。19.某智能家居系统,是基于鸿蒙系统的全场景智能家居操作软件。各种智能家居设备连接到该系统后,家庭成员都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上使用APP登录该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远程查询家中的实时温度”“远程控制各类家居设备”等功能。关于该系统中的数据与数据传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系统用于控制智能家居,系统本身无须数据存储功能B.用户使用手机上的APP控制家居设备,所有数据都将保存在手机上C.系统要实现“远程查询家中的实时温度”这一功能,可使用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正确答案)D.用户在手机上使用APP控制家居设备,数据传输过程无须连接网络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人工智能和信息系统的应用。智能家居系统本身需要数据存储功能,如存储用户登录信息等。用户使用手机上的APP控制家居设备,有些数据会保存在服务器上。系统要实现“远程查询家中的实时温度”这一功能,可使用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用户在手机上使用APP控制家居设备,数据传输过程需要连接网络。20.“蹭网”指的是通过非正规途径,利用自己设备中的无线网卡连接到他人无线路由器,从而实现上网的一种行为。关于蹭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去朋友家做客,通过输入Wi-Fi密码连接朋友家的网络是一种蹭网行为B.蹭网是一种经济的上网方式,应该提倡和推广C.蹭网是一种盗窃他人通信线路的行为,有可能构成盗窃罪(正确答案)D.蹭网是一种安全的上网方式,不会泄露个人隐私,也不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安全操作规范。蹭网指的是未经主人允许,侵占并盗用他人上网资源的一种行为,蹭网是一种盗窃他人通信线路的行为,有可能构成盗窃罪。由于蹭网者身份不明以及被蹭网来源不明,无论是蹭他人网还是被蹭网都可能会导致信息数据泄露等安全隐患。去朋友家做客,通过输入Wi-Fi密码连接朋友家的网络并非蹭网行为。蹭网不应该提倡和推广。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知识的发现只能通过实验、观察和总结为特征的方法获取。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知识发现的方法。知识的发现既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总结为特征的方法获取,也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获取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发现规律获得知识。22.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概念。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23.Python的变量名不区分大小写,所以student和Student是同一个变量。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Python的常量和变量。在标识符中,字母大小写是有区别的,所以student和Student不是同一个变量。24.在Python语言中,逻辑表达式“4>2and'a'>'c'”的值是True。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Python的运算符与表达式。关系表达式“4>2”的值为True,“'a'>'c'”的值为False,故逻辑表达式“4>2and'a'>'c'”的值是False。25.智能手机的语音输入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机器翻译技术。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语音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也被称为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SpeechRecognition,简称ASR),其目标是将人类语音中的词汇内容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内容。机器翻译,又称自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将一种自然语言(源程序)转换为另一种自然语言(目标语言)的过程。智能手机的语音输入使用了语音识别技术,不是机器翻译技术。26.信息社会成员通过创新、高效使用信息系统及其信息技术等手段,获得生存与发展优势。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指通过创造、分配、使用、整合和处理信息进行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社会形态。信息社会成员通过创新、高效使用信息系统及其信息技术等手段,获得较高的个人或组织生存与发展优势。27.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是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8.二维码目前不能表示的数据类型是声音。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与物联网。二维码可以表示图像、文字和声音,目前不能表示的数据类型是视频。视频文件需要复杂的位流编码,无法被完整地存储到二维码中。29.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重要阶段,一般由软件分析人员独立完成。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应用软件及其设计过程(必修二P101)。需求分析在开发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般要由软件分析人员、开发人员、客户三方一起完成。30.木马和病毒通常是通过网络传播的,为了不中木马或病毒,要尽量少上网或不上网。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安全操作规范。为了不中木马或病毒,尽量少上网或不上网属于矫枉过正的行为。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31.对声音信息采样时,要使声音的保真度好,需高一些。()(答案:采样频率)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声音编码(必修一P13)。声音信息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时需要经过采样和量化,采样频率越高,量化位数越大,则声音的保真度越好。故对声音信息采样时,要使声音的保真度好,采样频率需高一些。32.Python运算符“”不仅可以用来求余数,还可以用来格式化字符串。()(答案:%)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Python的运算符与表达式。在Python中,“%”作用于数值时表示求余,作用于字符串时,可以格式化字符串,它被用来将一个值或多个值插入到一个字符串中。33.是一种探索性的分析,它能够从样本数据出发,自动进行分类。()(答案:聚类分析)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聚类分析(必修一P115)。聚类分析是一种探索性的分析,在分类的过程中,人们不必事先给出一个分类的标准,聚类分析能够从样本数据出发,自动进行分类。34.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答案:传感技术)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传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它使开源硬件突破专业领域的围墙。35.学校在暑假期间对机房进行了调整,将某台主机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10.2,则该主机的IP地址属于类。()(答案:C)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IP地址的分类(必修二P84)。Internet委员会定义了5种IP地址类型以适用不同容量的网络,即A类至E类。A类IP地址范围为0.0.0.0——127.255.255.255;B类IP地址范围为128.0.0.0—191.255.255.255;C类IP地址范围为192.0.0.0——223.255.255.255。因此,该主机的IP地址属于C类。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36.(15分)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语句i=i+1总共被执行的次数是___次。(3分)(2)流程图中虚线框部分的算法控制结构类型是___。(3分)(3)该程序实现的功能是___。(3分)(4)若依次输入12,-8,20,6,22,则输出的值是___。(3分)(5)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其中根据问题描述画出流程图属于___。(3分)空1答案:4空2答案: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空3答案:输出最小的数空4答案:-8空5答案:设计算法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流程图。(1)该流程图所示算法的描述如下:①令i=1;②输入a的值;③如果i≤4,则输入b,若a≤b,则i=i+1;若a>b,则a=b,i=i+1;④如果i>4,则输出a;⑤结束。根据流程图可知,i=1时,“i≤4?”的判断结果为Yes,无论执行“a>b?”的结果为Yes还是No,之后都会执行i=i+1,此时i=2;以此类推,当i=5时,执行“i≤4?”的判断结果为No,输出a,故语句i=i+1共被执行了4次。(2)根据流程图可知,在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虚线框内的算法对i进行了判断和选择,因此该处属于选择结构;该算法自动完成了重复工作,如重复执行了对“i≤4?”“a>b?”的判断以及语句“i=i+1”,因此该算法属于循环结构。(3)根据第(1)问,该程序的步骤③为如果a≤b,继续循环判断“i≤4?”;如果a>b,则a=b,给a赋值为最小的数;继续循环判断“i≤4?”,直到i>4,然后输出a。故该程序实现的功能是输出最小的数。(4)根据第(3)问可知,该程序实现的功能是输出最小的数。12,-8,20,6,22之间,-8为最小的数,故输出的值为-8。(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要经过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程序等若干个步骤,根据问题描述画出流程图属于设计算法。37.(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几年,国家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推动形成多元评价、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等考试招生模式。某省先行进行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提出“3+3”模式政策,即考生总成绩包括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门科目成绩,其中,后者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各校的分层走班制成为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学校要考虑学生的选课需求、教师的调派、人性化分班、学生个性化课表等。王小雅作为高二学生,面临着选择……材料二某实验学校开始推行“分层走班制”的时候,将学生按照一定规则分为A、B两层,用B来代表“学优生”,A来代表“中等生”。在学校规定的课程范围内,学生选择走班的课程。汇总好每个学生的选择后学校将按照上面的数据重新编班,排好课表。材料三自分层走班制实施后,排课系统大受欢迎。它不仅满足了学校教学实际需求,还为学校分层走班制搭建了系统。排课系统只需简单几步即可实现基础数据的录入,并且支持多种基础数据的录入,包括科目信息、教师信息、年级和班级信息、教学场地等。系统还支持批量新增和设置周课时、连堂课、日课时、均匀组、两个以上班级合班上课等功能,实现智能排课。(1)(多选)材料中王小雅在学生选课过程中上报数据需要参照。(4分)A.高考改革政策(正确答案)B.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正确答案)C.自己的分班需求(正确答案)D.各科选择的人数(正确答案)E.选考政策(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精析】本题考查数据的基本特征。(1)根据材料及常识可知,王小雅在学生选课过程中上报数据需要参照高考改革政策、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自己的分班需求、各科选择的人数、选考政策。(2)学校推行“分层走班制”,一般都会设计一系列功能系统模块,请问下列模块数据采集的合理过程应该是。(4分)①教务基础数据②走班分班数据③学生选课数据④走班排课数据[单选题]①③②④(正确答案)①③④②③①②④④③①②答案解析:(2)根据材料可知,数据采集的合理过程应该是教务基础数据、学生选课数据、走班分班数据、走班排课数据,即①③②④。(3)排课系统其实是针对课务进行数据处理的系统,根据材料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