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解题技巧(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解题技巧(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解题技巧(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解题技巧(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解题技巧(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考点一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一)显微镜的结构(二)显微镜的使用(三)显微镜的成像与放大(四)临时装片的制作考点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一)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二)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考点三细胞的生活(一)细胞中的物质(二)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三)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四)细胞核是控制中心考点四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二)区分细胞分裂与分化考点五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三)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比较考点六单细胞生物(一)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显微镜使用的重要操作(1)光线过强,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光线弱,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2)显微镜的光线路径。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眼睛,故对光时,物镜和光圈要对准通光孔;(3)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物像往哪偏就应该把标本往哪移,即“偏哪移哪”。如: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就把玻片往左上方移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像,如玻片的“d”字,视野中看到的是“q”。把图像旋转180°C即可得到答案;(4)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防止压碎玻片。2、知晓玻片标本的类型和操作流程(1)按制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切片、涂片、装片。(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擦→滴(滴清水)→撕→展→盖→染(滴加稀碘液染色);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擦→滴(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滴加稀碘液染色)(3)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生理盐水的作用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刮之前要先漱口。盖盖玻片时要倾斜45°,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另一边,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3、明确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其中含有线粒体)、细胞核;(2)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并非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表皮细胞、根尖细胞等没有叶绿体。4、细胞核是控制中心的应用克隆羊产生的过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克隆羊多莉的产生应用了克隆技术,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5、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的原理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来越小,通过细胞膜吸收的营养物质逐渐满足不了细胞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这使得生长中的细胞因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而逐渐停止生长。6、重点掌握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染色体的变化,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均分进入新细胞。新细胞和原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1个细胞分裂n次,会产生2n个新细胞。7、分清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区别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微观→宏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微观→宏观):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8、区分赤潮和水华(1)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引起赤潮,危害渔业。(2)水华通常发生在淡水环境中,如湖泊、河流和水库等。它是由藻类的大量繁殖造成的,可能导致水体呈现绿色或红色。。考点一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一)显微镜的结构1.(2023七上·鹿邑月考)小冰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6×,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则细胞被放大了()A.26倍 B.160倍 C.10倍 D.100倍【答案】B【解析】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6×,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则细胞被放大的倍数是:16×10=160(倍)。2.(2023七上·威远期中)如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像模糊时,应调节⑦使物像更清晰B.用显微镜观察“b”,看到的物像是“p”C.光线明亮时,应选择⑤的凹面镜对光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③的放大倍数【答案】A【解析】A、⑦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符合题意;

B、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一个放大的倒像,简便方法写纸上倒过来看。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左右相反的像,用显微镜观察“b”,看到的物像是“q”,不符合题意;

C、⑤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故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③和①的放大倍数的积,不符合题意。3.(2023七上·济源期中)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所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A.形态不规则 B.厚实一点 C.越大越好 D.薄而透明【答案】D【解析】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所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4.(2021七上·伊通期末)光学显微镜的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其作用是()A.调节焦距 B.调节光线多少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物像清晰度【答案】B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亮度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5.(2023七上·滁州期中)下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b”,看到的物像是“p”B.物像模糊时,应调节④使物像更清晰C.光线明亮时,应选择②的凹面镜对光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⑤的放大倍数【答案】B【解析】A、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实物的倒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b”,看到的物像是“q”,A说法错误。

B、物像模糊时,应调节④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B说法正确。

C、光线明亮时,应选择②反光镜的平面镜对光,凹面镜能聚集光线,使视野更加明亮,C说法错误。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⑤物镜的放大倍数与①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D说法错误。(二)显微镜的使用6.(2023七上·从江期中)下列是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像太小———转动遮光器B.视野太暗——换用凹面镜或大光圈C.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D.高倍镜下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答案】B【解析】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因此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目镜和物镜,转换器上安装有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不符合题意;

B、调节显微镜光线强弱的结构有遮光器上的光圈和反光镜,所以视野太暗,换用凹面镜或大光圈,符合题意;

C、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物像偏右下方,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不符合题意;

D、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更清晰的物像,使镜筒的升降幅度较小,不符合题意。7.(2023七上·从江期中)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B.当视野中光线较暗时,可以把凹面镜换成平面镜C.若要把视野中位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答案】B【解析】A、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小,不符合题意;

B、当外界光线较暗时,应选择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当视野中光线较暗时,可以把平面镜换成凹面镜,符合题意;

C、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视野中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若要把视野中位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小,细胞体积就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不符合题意。8.(2023七上·榕城期中)下面为显微镜使用的几个主要操作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取用显微镜②放置“标本”③观察④对光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答案】D【解析】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①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④对光,有白亮的视野;②放玻片标本,用压片夹压住;③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用毕整理显微镜。9.(2023七上·天河期中)当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外界光线较弱,这时要想看到明亮的视野,应该使用()A.较大的光圈,反光镜的凹面镜 B.较小的光圈,反光镜的凹面镜C.较大的光圈,反光镜的平面镜 D.较小的光圈,反光镜的平面镜【答案】A【解析】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如果在光线条件较差实验室里使用显微镜,要使视野变亮,应该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10.(2023七上·济阳期中)若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A.顺时针 B.逆时针C.顺时针或逆时针 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从目镜内看到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由于显微镜下观察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由于细胞质的流动的环流,因此细胞质实际流动的方向与显微镜下观察的方向相同,都是逆时针方向流动。(三)显微镜的成像与放大11.(2023七上·济阳期中)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将物镜由低倍转换为高倍,则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变化、体积变化和视野亮度变化分别是()A.细胞数量增加、体积变大、视野变亮B.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C.细胞数量增加、体积变小、视野变暗D.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答案】B【解析】在使用显微镜时低倍镜换高倍镜时,镜头离标本的距离变得近了,细胞体积变大,数量减少,所以能够看到的标本的面积也变小了,而标本的总亮度(透射的总光量不变),即单位面积透射的总光量不变,所以面积变小,则进入镜头的总光量变少,视野就会变暗。ACD错误,B正确。12.(2024七上·东明期中)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体积最大,应选择的镜头为:()A.④和⑤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⑥【答案】B【解析】要使观察到的体积最大,应该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物镜和目镜,图中①②⑤是物镜,③④⑥是目镜,所以应该选择倍数最大的物镜②和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③,B正确。13.(2023七上·平潭期中)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如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A.③和⑥ B.②和⑥ C.④和⑤ D.①和③【答案】D【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x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有螺纹,目镜没有螺纹,图中③④⑥是目镜、①②⑤是物镜,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即5x10=50),所以应选择的镜头为③目镜5x和①物镜10x。14.(2023七上·龙湖期中)如何搭配下图镜头,才能在显微镜下看到更多的细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较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①②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倍数越小,镜头越长;③④有螺纹为物镜,物镜倍数越小,镜头越短,所以要在视野内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的②镜头长的目镜10x和④镜头短的物镜25x,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15.(2023七上·赵县期中)下图为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要想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D【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要想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即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②③。(四)临时装片的制作16.(2023七上·吉林月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画生物图时,较暗的区域要画阴影B.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C.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D.若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将实验材料制成切片进行观察【答案】B【解析】A、画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点上细点表示,A错误;

B、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正确;

C、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比如代谢废物,可以通过细胞膜排出细胞外,C错误;

D、将血液经涂抹制成标本,这种标本叫涂片而不是切片,D错误;17.(2023七上·鹿邑月考)为改善菠菜叶表皮细胞的显微观察效果,下列提出的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A.取材过厚——应重新取材B.叶表皮有重叠——材料应完全展平C.有气泡——盖盖玻片时应规范D.视野内有污点——应擦拭反光镜【答案】D【解析】A、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所以取材过厚,应重新取材,不符合题意;

B、如果材料未完全展平,细胞会出现重叠现象,不符合题意;

C、视野中有气泡,是盖盖玻片时不规范引起的,正确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不符合题意;

D、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3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不可能在反光镜上,符合题意。18.(2023七上·宁明期中)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②③④① B.③④②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①②【答案】B【解析】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擦→滴→撕→展→盖→染→吸。图中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③滴水→④取材→②展平→①盖片。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19.(2023七上·贵阳期中)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和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A.凉开水、生理盐水 B.生理盐水、碘液C.清水、碘液 D.自来水、碘液【答案】B【解析】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原来的形态;染色用的液体是碘液,目的是将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20.(2019七上·龙凤期中)用切片机切取洋葱根尖,经染色后制成长期使用的玻片标本,这种标本属于()A.临时切片 B.永久装片 C.临时装片 D.永久切片【答案】D【解析】玻片标本包括切片、涂片和装片。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用切片机切取洋葱根尖,经染色后制成长期使用的玻片标本,故属于永久切片。故答案为:D。考点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一)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1.(2023七上·吉林月考)湘西盛产野生猕猴桃,以富含维生素C和有机酸等闻名,有“水果之王”之称。这些维生素C和有机酸等物质主要存在于猕猴桃细胞结构的()A.细胞壁 B.线粒体 C.液泡 D.细胞核【答案】C【解析】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维生素C和有机酸等物质存在细胞液中,故答案为:C。22.(2017·高唐模拟)各种植物的细胞通常具有一定的形态,这主要是因为()A.细胞壁的输导作用 B.细胞壁的支持作用C.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D.细胞膜的支持作用【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其支持作用能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细胞壁增加了细胞的机械强度,并承受着内部原生质体由于液泡吸水而产生的膨压,从而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细胞膜主要是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23.(2020·台安模拟)下图为人体肌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与肌细胞收缩关系最大的特点是()

A.①可以控制物质进出 B.②中含有无机盐C.细胞内有大量的③ D.④内有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肌肉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肌细胞收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的释放是呼吸作用的过程,③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是细胞内的“动力车间”。代谢旺盛的部位、消耗能量较多的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多。生命活动旺盛的部位,细胞内的线粒体多,提供的能量就多,说明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24.(2023七上·威远期中)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下图中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ABC、A图是口腔上皮细胞、B图是肌肉细胞,C是神经细胞,不符合题意;

D、此图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符合题意。

25.(2023七上·重庆市期中)“人体的200多种细胞,其基本结构和内部组成都很相似”,这是指这些细胞都具有基本的构造()①细胞壁②细胞质③细胞膜④细胞核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人体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具有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比较26.(2015·绥中模拟)在一次“细胞大会”上,人口腔上皮细胞对黄瓜表层果肉细胞说:“老兄,真羡慕你有一身好盔甲(细胞壁)”.黄瓜细胞笑道:“老弟,我比你多的何止一件盔甲”.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比人口腔上皮细胞还多什么结构吗?()A.细胞膜,细胞核 B.叶绿体,液泡C.液泡,细胞质 D.叶绿体,线粒体【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27.(2019八下·湖南开学考)如图四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具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答案】B【解析】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松树和豌豆荚的细胞都属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鱼属于动物,它的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但是没有叶绿体,可见四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28.(2023七上·罗湖期中)荷花的细胞和蜻蜓的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①细胞膜②细胞壁③细胞质④叶绿体⑤细胞核⑥线粒体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答案】D【解析】植物细胞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动物细胞主要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因此,荷花的细胞和蜻蜓的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①细胞膜、③细胞质、⑤细胞核、⑥线粒体。

29.(2023七上·泸县期中)小刚同学欲使用显微镜判断某临时装片取材于动物还是植物,则()A.对光时,应使用高倍物镜迅速找到视野B.观察时,应使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C.若发现细胞中有细胞壁,该装片一定取材于植物D.若未发现细胞中有叶绿体,该装片一定取材于动物【答案】C【解析】A、对光时应先使用低倍物镜找到物像,再换用高倍镜观察,不符合题意;

B、观察时,应使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此时眼睛看物镜以免物镜碰撞玻片标本,直到接近玻片标本,然后使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找到物像,不符合题意;

C、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若发现细胞中有细胞壁,该装片一定取材于植物正确,符合题意;

D、若未发现细胞中有叶绿体,该装片也不一定取材于动物,因为植物细胞例如根部细胞内就不具有叶绿体,不符合题意。

30.(2023七上·连平期中)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所以细胞内的物质是固定不变的B.动物、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和细胞核C.植物体的所有细胞都有叶绿体D.烟草中的尼古丁存在于细胞液中【答案】D【解析】A、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内的物质透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所以细胞内的物质是不断变化更新的。A不符合题意;B、动植物细胞都的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有细胞壁,而动物没有细胞壁。B不符合题意;C、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如叶的表皮细胞,根部细胞就没有叶绿体。C不符合题意;D、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烟草中的尼古丁就存在于细胞液中。D符合题意;考点三细胞的生活(一)细胞中的物质31.(2022七上·凤翔期中)在用玉米秸秆做燃料时,燃烧掉的成分和剩下的分别是()A.有机物、水 B.有机物、氧气C.无机物、无机物 D.有机物、无机盐【答案】D【解析】细胞里含有两类物质,一种是含有碳能燃烧的有机物,一类是不含碳也不能燃烧的无机物,燃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是无机盐。32.(2023七上·巴州期中)下列细胞中的物质属于无机物的是()A.脂肪 B.葡萄糖 C.氨基酸 D.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生物体的细胞中物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属于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33.(2023七上·自贡期中)下列都属于有机物的是()A.糖类、脂质、蛋白质 B.脂肪、水、无机盐C.蛋白质、核酸、氧气 D.无机盐、氧气、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A、糖类、脂质、蛋白质都是有机物,符合题意;

B、水、无机盐是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C、氧气是无机物;蛋白质、核酸是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D、无机盐、氧气、二氧化碳都是无机物,不符合题意。34.(2023八上·防城期中)把无土栽培的培养液滴加到载玻片上,用酒精灯烘干后留下的结晶物质最可能是()A.脂肪 B.蛋白质 C.无机盐 D.淀粉【答案】C【解析】无土栽培培养液主要就是水和无机盐配比成的,把它滴在载玻片上,用酒精灯烘干,剩下的结晶物质是无机盐。35.(2023七上·休宁期中)以下列出了变形虫细胞中的几种物质,其中都是有机物的一组是()①糖类②水分③矿物质④脂肪⑤蛋白质⑥二氧化碳⑦氧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答案】B【解析】①糖类属于有机物;②水分属于无机物;③矿物质属于无机物;④脂肪属于有机物;⑤蛋白质属于有机物;⑥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⑦氧属于无机物。属于有机物的有①④⑤,B正确。(二)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6.(2023七上·贵州月考)用台盼蓝染液对动物细胞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着色。这是因为活细胞的某一结构会阻挡台盼蓝进入细胞内()A.液泡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核【答案】B【解析】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汤,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活细胞中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的作用。而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了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37.(2022·金昌)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出的“海水稻”能在盐碱地中生长,“海水稻”根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答案】C【解析】A.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A不符合题意。B.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C.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所以海水稻根部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C符合题意。D.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不符合题意。38.(2023七上·即墨期中)海带细胞中碘的含量是其生活的海水中碘含量的30倍,其中发挥作用的是细胞中的()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叶绿体【答案】B【解析】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海带细胞中碘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的碘含量,是细胞膜发挥重要作用。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39.(2023七上·黄江期中)下列对细胞膜的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使细胞与外部环境分开B.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C.具有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D.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答案】D【解析】AB、细胞膜将细胞与外部环境分开,具有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具有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不符合题意;

D、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膜不能,符合题意。40.(2018七上·防城港期中)把菠菜放入冷水中几分钟,水不会变色,如果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水变成绿色。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答案】B【解析】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结合题意可知,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便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把菠菜浸在冷水中,冷水不会变成菜汤。这是因为沸水破坏了菠菜细胞的细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三)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41.(2023七上·海丰期末)细胞内包含着叶绿体、线粒体等一些小的微观结构,这些微观结构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线粒体、叶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细胞内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C.都能进行物质转化和能量转换D.都同时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答案】C【解析】A.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消化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A错误。B.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B错误。C.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所以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进行物质转化和能量转换,C正确。D.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在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D错误。42.(2023七上·深圳期中)绿色植物叶片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能量转换器是()A.叶绿体和线粒体 B.叶绿体C.线粒体 D.细胞核【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给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3.(2023七上·中山期中)细胞中可以将化学能转换为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的结构是()A.细胞质 B.线粒体 C.叶绿体 D.细胞核【答案】B【解析】A、细胞质能够流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不符合题意;B、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换为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供细胞利用,B符合题意;C、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故C不符合题意;D、细胞核是中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D不符合题意。44.(2023七上·小榄期中)在蚕豆根及其叶肉细胞中,分别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A.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 B.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C.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答案】A【解析】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因此线粒体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的活细胞中,而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即蚕豆根的细胞中只有线粒体,而叶的细胞中既有线粒体又有叶绿体。45.(2023八上·黄石期中)如果把绿叶比喻成“绿色工厂”,那么,它的“车间”和“机器”主要是()A.叶绿体和叶肉细胞 B.表皮细胞和叶绿体C.叶肉细胞和叶绿体 D.叶肉细胞和叶绿素【答案】C【解析】植物的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所以叶绿体相当于生产东西的“机器”。而叶绿体存在于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所以一个个的叶肉细胞就相当于一个个的“车间”。利用的能量是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动力”,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所以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四)细胞核是控制中心46.(2023七上·即墨期中)2020年青岛农业大学通过技术攻关,成功获得森林猫克隆后代——“平安”。如图是克隆猫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平安”的毛色和甲猫相同 B.“平安”的毛色和乙猫相同C.“平安”的毛色和丙猫相同 D.“平安”的性别可以是雄性【答案】B【解析】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分析克隆猫过程示意图可知,重组细胞的细胞核是由母猫乙提供的,所含遗传物质和母猫乙一致,所以“平安”的毛色和乙猫一致。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47.(2023七上·即墨期中)俗语说“桂实生桂,桐实生桐”,这种现象主要取决于细胞中的()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答案】A【解析】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桂实生桂,桐实生桐”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这种现象主要取决于细胞中的细胞核。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48.(2023七上·鹿邑月考)手机指纹开机、家用指纹开锁、公司指纹考勤……指纹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身份鉴别。决定每个人指纹形态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线粒体【答案】C【解析】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B、细胞质能够流动,加速物质的交换,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能控制生物体的特征,所以决定每个人指纹形态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符合题意;

D、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不符合题意。49.(2017七上·阳东期中)深圳交警研制出“智能行人闯红灯取证系统”,让系统模仿人的双眼,捕捉闯红灯的人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人脸特征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B.行人闯红灯等行为需要的能量由叶绿体提供C.人脸的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是保护组织D.人的双眼能获得图像信息,属于系统层次【答案】A【解析】A.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控制人体性状,A符合题意;B.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所释放的,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B不符合题意;C.构成人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在人脸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的是上皮组织,C不符合题意;D.人的双眼属于器官,不是系统,D不符合题意。50.(2017八下·枣阳期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DNA上的一些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基因B.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D.染色体由DNA和核酸组成【答案】D【解析】A、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故不符合题意.B、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猪的体细胞内是19对.故不符合题意.C、细胞核里含有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故不符合题意.D、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故符合题意.考点四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51.(2023七上·贵州月考)如图是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按发生分裂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④→②→③ B.③→④→①→②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答案】D【解析】此图细胞有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复制加倍的现象,随着分裂的进行,外观上是细胞核一分为二,接着细胞质一分为二过程,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因此,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③→④→②。52.(2023七上·吉林月考)关于细胞分裂、分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时遗传物质改变 B.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组织C.细胞分裂后细胞数目增加 D.有的单细胞生物通过分裂繁殖【答案】A【解析】细胞分化时遗传物质没有改变,细胞核先分裂,分裂时遗传物质先复制后均分给两个新细胞,新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再分化,遗传物质未改变。故答案为:A。

53.(2023七上·遵义月考)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曾将一只涡虫切割了279刀,使小涡虫变成了一堆碎肉,但这只涡虫后来依靠自身的再生能力,形成了一个个新的生命体。涡虫再生主要利用的生命活动不包括()A.细胞的分化 B.细胞的分裂 C.细胞的生长 D.细胞的死亡【答案】D【解析】A.海参可以通过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故A正确。

B.海参可以通过细胞的分化产生不同的组织,最终形成新的内脏器官,故B正确。

C.海参可以通过细胞的生长使新产生的细胞不断长大,故C正确。

D.细胞的死亡是细胞数目减少,与新的内脏器官的长成无关,故D错误。54.(2023七上·内江期中)植物细胞分裂顺序是()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核内遗传物质复制③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④产生两个新细胞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答案】B【解析】细胞的分裂首先是细胞核核内遗传物质复制,细胞核分裂,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复制加倍的现象,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外观上是细胞核一分为二;接着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因此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③→④。55.(2023七上·威远期中)一枚小小的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这都与细胞分裂密不可分。如图是两种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表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乙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B.两种细胞的分裂都是细胞质先分裂,细胞核后分裂C.甲图中的细胞只有线粒体一种能量转换器D.动植物细胞细胞质一分为二的方式是不同的【答案】B【解析】A、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因此图甲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图乙表示植物细胞的分裂,不符合题意;

B、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后分裂,符合题意;

C、甲图是动物细胞,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有线粒体一种能量转换器,不符合题意;

D、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把细胞质一分为二。动物细胞从细胞膜中央向内凹陷,将细胞质一分为二。所以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的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二)区分细胞分裂和分化56.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比较,其内含的染色体A.形态和数目都相同 B.形态和数目都不同C.形态相同但数目不同 D.形态不同但数目相同【答案】A【解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种变化的重要意义在于: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而DNA就是染色体的成分之一,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也就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综上所述,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比较,其内含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相同。57.(2023七上·深圳期中)下图中,细胞甲经过a过程形成了细胞乙、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三个细胞遗传物质相同B.该图可以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C.a过程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不发生变化D.a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答案】A【解析】A、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图中三个细胞遗传物质相同,符合题意;

B、该图中细胞结构有细胞壁,表示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不符合题意;

C、a过程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的变化最明显,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不符合题意;

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由图可知,分裂产生的两个新细胞之间、新细胞与原细胞之间结构形态相近,则a是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不符合题意。58.(2023七上·内江期中)如图表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的生理活动。错误的是()A.③过程形成的细胞,仍具备分裂能力B.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遗传物质不变,与原细胞相同C.③过程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形成了不同的组织D.①③过程形成的细胞,遗传物质与原细胞相同【答案】A【解析】A、③细胞分化过程形成的细胞,已经不具备分裂能力,符合题意;

B、②是细胞的分裂过程,染色体先进行自我复制,然后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变,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相同,不符合题意;

C、经过③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差异性变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组织,不符合题意;

D、①细胞的生长、②细胞的分裂、③细胞的分化三个过程都不会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即三个过程形成的细胞遗传物质都与原细胞相同,不符合题意。59.(2023七上·自贡期中)对下图所示的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①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②过程表示细胞分化B.①过程产生的细胞和原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C.②过程产生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D.生物体仅通过②过程就可形成各种组织【答案】D【解析】A、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图①为细胞的分裂,②为细胞的分化,不符合题意;

B、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加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所以①过程产生的细胞和原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不符合题意;

C、②为细胞的分化,产生的细胞群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都发生了改变,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不符合题意;

D、生物体通过①细胞的分裂和②细胞分化过程形成组织的,符合题意。60.(2023七上·重庆市期中)如图为细胞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A.过程a表示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B.过程b表示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C.过程c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D.①②的遗传物质相同,③④的生理功能相同【答案】D【解析】A、a的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的增大,不符合题意;

B、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是细胞分裂过程,b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不符合题意;

C、c过程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不符合题意;

D、①②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遗传物质相同,③④是细胞分化形成两种细胞,它们的形态结构不同,生理功能也不同,符合题意。考点五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植物体的结构层次61.(2018七上·宁江期末)茉莉花由多种组织构成,但它不具有()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肌肉组织 D.营养组织【答案】C【解析】茉莉属于植物,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分生(基本)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位于植物体的最外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如贯穿于根、茎、叶等处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多由一些厚壁细胞组成,起支持作用。62.(2023七上·宁明期中)下列四幅图片展示了植物体的不同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③②④①【答案】B【解析】题图分析,题中四幅图片展示了植物体的不同结构层次,①细胞、②器官、③植物体、④组织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题图中①是细胞,②植物的叶是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③是完整的植物体,④叶的表皮是许多细胞构成的组织。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正确的是①细胞→④组织→②器官→③植物体。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63.(2023七上·弥勒期中)下列常见的蔬菜或水果的食用部分,不属于生殖器官的是()A.花生 B.苹果 C.西兰花 D.萝卜【答案】D【解析】花生是果实,为生殖器官,苹果是果实为生殖器官,西兰花是花为生殖器官,萝卜是根为营养器官,所以ABC属于生殖器官,D属于营养器官;64.(2023七上·即墨期中)下列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A.番茄表皮和大豆颗粒 B.甘蔗和萝卜的可食用部分C.人体的肝脏和血液 D.人体的心脏和神经系统【答案】B【解析】A、番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大豆颗粒是种子,属于生殖器官,二者不属于同一结构层次,A不符合题意;

B、甘蔗食用部分是茎,属于营养器官,胡萝卜以肉质根作蔬菜食用,根属于营养器官,二者属于同一结构层次器官,B符合题意;

C、人体的肝脏属于消化系统中的一个器官,血液属于结缔组织,二者不属于同一结构层次,C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的心脏属于循环系统中的一个器官,神经系统不属于同一结构层次,D不符合题意。65.(2023七上·榕城期中)从植物的结构层次来看,西瓜、西瓜瓤、西瓜籽分别属于()A.器官、组织、细胞 B.组织、器官、器官C.器官、细胞、组织 D.器官、组织、器官【答案】D【解析】西瓜是果实,属于生殖器官;西瓜瓤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营养组织;西瓜籽属于种子,是生殖器官。(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66.(2017·广东)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心脏属于()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答案】C【解析】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心脏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67.(2018·常德会考)泡椒鸡爪是人们喜爱的小吃,鸡爪多“筋”,经切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筋”的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具有连接和支持作用。由此可见“筋”属于()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答案】B【解析】结缔组织:种类很多,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比较多,分布广泛,如骨、血液、脂肪等;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等功能。所以“筋”属于结缔组织。68.(2023七下·海安月考)下列关于人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B.人体的各个系统是各自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关联C.胃、肝脏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D.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答案】B【解析】A、人和动物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人体/动物个体),A正确;B、人体的各个系统,都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B错误;C、胃、肝脏都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C正确;D、构成人和动物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D正确。69.(2023七上·巧家期中)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番茄就是一个植物体B.人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人体C.细胞分化形成组织D.人的皮肤属于上皮组织【答案】C【解析】A、一个番茄就是一个果实,属于器官,不符合题意;

B、人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不符合题意;

C、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符合题意;

D、人的皮肤属于器官,不符合题意。70.(2023八上·天门月考)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宝宝,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③表示分裂,④表示分化B.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中的神经组织构成C.人体内的肌腱属于图中的结缔组织D.细胞分化一定导致细胞体积增大【答案】D【解析】A、①②③表示细胞的分裂,结果是细胞数量的增多,④表示细胞的分化,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A正确;B、大脑皮层主要是各种感觉器官的集中区域,主要是由神经组织构成,B正确;C、人体内的肌肉由肌腱和肌腹组成,其中肌腱主要属于结缔组织,起连接支持和保护的作用,C正确;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生长的结果是使得细胞体积增大,D错误;(三)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比较71.(2023八下·永新期中)大熊猫是我国国宝级的特有动物,主要以竹子为食。它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熊猫和竹子的结构层次完全相同B.大熊猫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C.大熊猫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20条+X或20条+YD.大熊猫为哺乳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答案】A【解析】A、动物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植物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竹子与大熊猫相比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A错误。

B、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于骨、关节和肌肉组成,B正确。

C、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大熊猫配子的染色体为体细胞的一半,21条,在形成配子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会发生分离,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因此对于雄性熊猫而言,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20条+X或20条+Y,C正确。

D、大熊猫最主要的特征: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牙齿具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D正确。72.(2023七上·内江期中)下列关于多细胞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有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B.绿色植物的叶脉和人体的血液都属于输导组织C.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比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少了系统【答案】D【解析】A、植物体的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而上皮组织是动物体所具有的,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的叶脉是输导组织,但是人体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不符合题意;

C、动物细胞的结构中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是没有细胞壁,不符合题意;

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比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少了系统,符合题意。73.(2023七上·南宁期中)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植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B.植物的果实、动物的心脏属于器官C.动物组织中的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的功能D.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答案】D【解析】A、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动植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由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器官。植物的果实、动物的心脏都属于器官,不符合题意;

C、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不符合题意;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符合题意。74.(2023七上·河东期中)观察下面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概念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为分生组织,则其细胞特点是:细胞壁薄,细胞核小B.图中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C.此图表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其中甲器官表示营养器官D.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乙器官包括花、果实和种子【答案】A【解析】A、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A符合题意;

B、图中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B不符合题意;

CD、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茎、叶与营养物质有关,属于甲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生殖有关,属于乙生殖器官;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D不符合题意;

75.(2023七上·迁安期中)“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柳阴来。”与“柳”相比,下图①~④中,人特有的结构层次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析】A、①属于组织,是人与柳共有的结构层次,A不符合题意;

B、②是生物体,是人与柳共有的结构层次,B不符合题意;

C、③属于器官,是人与柳共有的结构层次,C不符合题意;

D、④属于系统,是动物体特有的结构层次,D符合题意。考点六单细胞生物(一)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76.(2023七上·前郭尔罗斯月考)如图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草履虫靠1纤毛摆动进行运动,通过2表膜进行呼吸B.3为口沟,是细菌等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的通道C.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底层D.酵母菌、变形虫、衣藻和草履虫一样,都属于单细胞生物【答案】C【解析】A、草履虫靠1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2表膜来完成,A正确;

B、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3口沟内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摆进口沟,B正确;

C、好氧的草履虫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氧气,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此处聚集着大量的草履虫,因此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表层,C错误;

D、酵母菌、变形虫、衣藻和草履虫一样,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都属于单细胞生物,D正确。77.(2023七上·鹿邑月考)与高等植物水稻相比,草履虫是仅有一个细胞的“袖珍”生物,但其也能进行独立的生活,下列有关草履虫的说法错误的是()A.这体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草履虫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维持生存C.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D.草履虫可以吞噬细菌,净化污水【答案】B【解析】A、草履虫仅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也能进行独立的生活,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存,符合题意;

C、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不符合题意;

D、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不符合题意。78.(2023七上·巴州期中)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