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教授经验方_第1页
邓铁涛教授经验方_第2页
邓铁涛教授经验方_第3页
邓铁涛教授经验方_第4页
邓铁涛教授经验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邓铁涛教授经验方一、慢肝六味饮

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川萆xie10克、黄皮树叶30克。

功能:健脾化湿浊,扶土抑肝木。

主治:脾虚肝郁症见胁肋疼痛或不适感,腹胀便溏,倦怠乏力,面色淡白,少气自汗,食欲不振,舌淡胖有齿印,苔白,脉虚弱或弦细(慢性肝炎)。

方解:本方取四君子汤补脾气健运脾阳以“实脾”;用川萆xie入肝胃两经升清降浊,黄皮树叶以疏肝解毒行气化浊,或用大青叶代用之。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化湿浊,扶土抑肝木之功。

煎服法:水煎,每剂药煎二次,日二服。

禁忌:油腻、辛辣、郁怒气恼。

加减:湿重者加法夏10克、砂仁3克、苡仁15克。肝郁甚而见胁痛明显、烦躁易怒者加素馨花10克、郁金10克。肝阴不足而见眩晕、失眠、梦多者加桑寄生30克、桑椹子15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肾阴虚而见腰膝酸痛,舌嫩红苔少,脉细数者加首乌30克、山萸肉12克、熟地24克,白术易淮山。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溪黄草30克或金钱草25克、土茵陈25克。血瘀者加丹参15克、茜草根12克、桃仁10克、土鳖虫6克。

二、软肝煎

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川萆10克、楮实子12克、菟丝子12克、鳖甲(先煎)30克、土鳖虫(研末冲服)3克、丹参18克、甘草6克。

功能:健脾护肝,化症软坚。

主治:积聚、症瘕(早期肝硬化)。

方解:软肝煎与慢肝六味饮乃姐妹方,均取义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旨。六味饮治慢性肝炎,健脾为主,配黄皮树叶以疏肝解毒,行气化浊。早期肝硬化,病久伤及肝肾,故在慢肝六味饮之基础上,加楮实子、菟丝子、鳖甲以养肝肾。病已及血分,故用土鳖、丹参以祛瘀活血。

煎服法:水煎,每剂药煎二次,日二服。

禁忌:油腻、辛辣,戒烟酒。

加减:酒精中毒性肝硬化加葛花30克;肝炎后肝硬化加黄皮树叶30克;门脉性肝硬化,若硬化较甚加炒山甲10克;牙龈出血者加紫珠草30克,阴虚者去川萆,加淮山药15克、石斛12克;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白蛋白低,或A/G比值倒置者可用鳖或龟约500克加淮山30

克、苡仁15克炖服,每周一次或10天一次,注意不要食滞便可。三、强肌健力饮

组成:黄芪60克、五爪龙60克、党参30克、白术15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归头10克、陈皮3克、炙草5克。

功能:补脾益损,强肌健力。

主治:脾胃虚损之睑废、痿证、大气下陷(重症肌无力)。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甘温大补脾气,以作君药。五爪龙粤人称之为“南芪”,与黄芪南北呼应,功能补脾益肺,生气而不助火,与党参、白术同助黄芪,加强补气之功。血为气母,故用当归以养血生气,与上三药共助黄芪以为臣。脾虚气陷,故用升麻、柴胡司升阳举陷之职。脾虚失运,且重用补气之品,则须防气滞,故用陈皮以反佐,达理气消滞之的,与升柴共为佐药。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任使药之职。本方源于李东垣之补中益气汤,但又有异于原方。东垣用药偏轻,意在升发脾阳,以达补益中气,健运脾胃。本方参芪术之用量较大,针对脾胃虚损而设,虽只增五爪龙一味,其益损强肌之力倍增。

煎服法:水煎,每剂药煎二三次,日二三次服。

禁忌:生冷、寒凉之品。

加减:复视斜视者,可加首乌以养肝血,或加枸杞子、山萸肉同补肝肾;抬颈无力或腰脊酸软者,加枸杞子、狗脊以补肾壮腰;腰酸、夜尿多者,加杜仲、桑螵蛸固肾缩泉;畏寒肢冷者加巴戟天、淫羊藿以温壮肾阳;口干咽燥者加旱莲草、女贞子以滋养肾阴;吞咽困难者,以枳壳易陈皮,加桔梗一升一降,以调畅气机;口干、舌苔花剥者加石斛以养胃阴。舌苔白厚或白浊者加茯苓、苡仁以化湿;咳嗽多痰者加紫菀、百部、橘络以化痰;夜寐多梦、心烦失眠者加熟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

四、软皮汤

组成:熟地24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淮山30克、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阿胶10克(烊服)、百合30克、太子参30克。

功能:补肾健脾养肺,活血散结以治皮。

主治:硬皮病。症见皮肤如革,干燥,甚则皮肤萎缩,皮纹消失,面容呆板、毛发脱落,肌肉萎缩,关节僵直,活动障碍,甚则畸形固定,挛缩。舌胖淡嫩,苔薄或少,脉弱或细数。

方解:本方以六味地黄丸加味而成。六味地黄丸针对脾肾亏损之病机而能补肾益精,配伍太子参护养脾胃,从而脾肾双补,中下兼顾。同时配以阿胶、百合益肺养血以治皮。全方以补肾为主,健脾养肺为辅,上、中、下兼顾。

煎服法:水煎,每剂药煎二次,日二服。

禁忌:生冷、辛辣。

加减:心血不足者加熟枣仁、鸡血藤;胃阴虚者加石斛、金钗;痰湿壅肺者加橘络、浙贝、百部、紫菀、五爪龙等;兼血瘀者加丹参、牛膝;肾虚甚者加鹿角胶、鳖甲;气虚者加北芪、白术;舌淡者加少许桂枝。另外尚可配合饮食疗法如田鸡油炖冰糖、砂虫干煮瘦肉、猪肤煮淮山、百合、黄芪等质重味厚,填阴塞隙,为血肉有情,皆充养身中形质故也。

五、加味消瘰丸

组成:太子参3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浙贝母10克、玄参15克、生牡蛎30克、白芍15克、甘草5克。

功能:益气养阴,化痰散结。

主治: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症见形体消瘦、乏力、多食易饥、畏热多汗、手颤、颈部肿块、精神紧张、惊惕、健忘、失眠、烦躁易怒、多语多动,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方解:本方系生脉散合消瘰丸加减化裁而成。方中用生脉散益气养阴以治其本;配合程氏消瘰丸(玄参、浙贝、生牡蛎)以祛痰清热,软坚散结;配伍山慈菇祛痰散结之力倍增。白芍、甘草滋阴和中。全方合奏益气养阴、化痰散结之功。

煎服法:水煎,每剂药煎二次,日二服。

禁忌:辛辣、浓茶、咖啡,戒烟酒。

加减:肝气郁结者宜疏肝解郁,加柴胡、枳壳、白芍等;心悸心烦失眠梦多者宜养心安神,加熟枣仁、夜交藤、柏子仁、远志等;烦躁易怒、惊惕健忘者配合用脏躁方麦芽、大枣、甘草等;汗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等;手颤者重用白芍、甘草或配合养血熄风,用鸡血藤、首乌、钩藤等;突眼者加木贼、白蒺藜、菊花、杞子等;胃阴虚者加石斛、淮山、玉竹等;虚较甚者加黄芪、白术、云苓、五爪龙等;肾虚者合用二至丸(旱莲草、女贞子)或加菟丝子、楮实子、山萸肉、补骨脂等。

对于合并症的处理:甲亢合并肝炎合用慢肝六味饮;甲亢合并贫血者在原方基础上酌加养血之品如首乌、黄精、熟地、阿胶等;合并重症肌无力者则在重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配伍玄参、浙贝、生牡蛎、山慈菇等祛痰散结之品;合并糖尿病者宜在原方基础上合用六味地黄丸并重用淮山、仙鹤草、玉米须等;合并闭经者在原方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