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套_第1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套_第2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套_第3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套_第4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套《1.1运动和位置》说课稿【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内容包括: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1~6课);设计制作(第7课);综合应用(第8课)。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1课。聚焦板块,呈现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和“怎样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探索板块由四个从易到难且内含逻辑关系的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图片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并说明判断的理由;第二个活动和第三个活动,都是在“参照物”固定的前提下,借助方向盘、软尺描述自己的位置;第四个活动中,描述位置所用的“参照物”可以自由选择,是一个思维提升活动,旨在推进学生的思维由具体转变为抽象、从经验上升到概念、从现象总结成规律。研讨板块提出的“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和“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这两个问题与聚焦部分的问题相呼应,可以融合到探索活动中,也可以在探索活动后进行总结提升。拓展板块,设计了一个逆向推断的活动: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出物体所在位置,其实质也是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能以地面作为参照物来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但不知道“参照物”一词,所以在表述判断物体是静止的依据上,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词汇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这样的前概念水平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可能会给学生学习新知识带来负迁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2.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科学探究目标1.判断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2.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科学态度目标1.关注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2.与同伴合作探究,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自己在某些时刻的位置。难点:观察图片,判断“运动和静止”并说明判断的理由。【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方向盘、软尺、活动记录表、透明方向盘及测量尺。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1.谈话: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会发现有的物体是运动的,有的是静止的,我们怎样来判断呢?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直接引出聚焦部分的第二个问题“怎样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引发学生思考。2.呈现三组照片并提问:请大家观察并判断,照片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并利用以下句式说说自己判断的依据。和相比,的位置(移动了/没有移动),所以我认为它是(运动的/静止的)。设计意图:提供给学生一定的表述范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表达,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对“参照物”的概念有更直观的感受。3.交流判断结果和依据。预设1:学生容易把一个具体的物体分成多个局部去认识,而对运动和静止作出错误判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把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判断。预设2:学生自定参照物进行比较,教师给予鼓励,但不要求所有学生这样做。4.小结:和地面相比,该物体如果移动了,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运动的;相反,该物体没有移动,那我们就认为它是静止的。二、探索(一)导入1.谈话:现在老师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你呢?预设:老师是运动的,“我”是静止的。2.提问:可以告诉大家,你的位置在哪吗?(目的:呈现学生的前概念)3.明确任务:我们可以怎样清楚地描述自己的位置呢?(二)活动活动一静止时我的位置1.出示活动材料,明确活动要求。(1)呈现活动材料(方向盘和软尺)。讲述:“我们可以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描述自己的位置。”(2)讲解操作要点:①将方向盘上的8个方向,对应教室内的实际方位铺好。②一名同学站在方向盘中间的圆圈里,拿着软尺的0刻度一端的手缩在胸前;另外一名站在方向盘外的同学拉着软尺另一端,也把手缩在胸前,站在某个地方。③借助方向盘确定方向,借助软尺确定距离,填写记录表1。2.分小组活动:组内合作,人人体验。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并且都体验两个角色——站在方向盘中心、站在方向盘外。3.汇报交流“我”的位置。设计意图:借助方向盘和软尺两种材料,帮助学生确定“参照物”,并同时获得方向和距离的信息,快速并准确地确定“我”所在的位置;方向盘使用时,摆放位置需要与教室的实际方位相吻合,与本单元后续课时教学相一致。活动二运动时我的位置1.过渡:这是XX同学静止时的位置,当他开始运动,他还能用这个方法描述自己的位置吗?2.明确活动要求。(1)站在方向盘中心的同学保持活动一时的状态,站在外围的另一名同学拉着软尺另一端,向任意方向改变自己的位置,并确定自己运动后的位置,记录到活动手册上。(2)外围的同学至少改变三次位置。(3)及时做好相应的记录。3.分小组活动:组内合作,人人体验。(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人人参与,重复多做几次)4.汇报交流:运动后,自己的位置分别是怎样的?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多次改变位置,并将每次结果做好记录,作为后续交流研讨的重要内容,为寻找确定位置规律提供重要依据。活动三“我”在校园的位置1.呈现教材插图。谈话:此刻“我”正好在校园里这个位置,想把自己的位置告诉同学,可以怎么说?预设: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表述为“告诉同学‘我’在某个物体的什么方向约多少米”,即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2.学生进行描述并交流。(说明:根据实验器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1)给每组学生提供透明的方向盘纸,方向盘的中心有一条测量尺,让学生将方向盘的中心点覆盖在自己选择的校园平面图“参照物”上,将测量尺拉向图中的“自己”。教师告知测量尺上的每一格表示几米,然后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记录在记录纸上,最后全班交流。(2)教师利用课件,在校园平面图中任意一点上放置方向盘,课件自动产生任意一点与“自己”之间的距离,然后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也是描述“自己”的位置,但与前两个活动相比,参照物并不是固定的,因此答案也不是固定的。正因为如此,这个活动将学生的思维进行了提升,即由具体转变为抽象、从经验上升到概念、从现象总结成规律。三、拓展1.呈现活动任务,询问学生是否能看懂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困惑进行释疑。2.学生在活动记录单上标注。3.全班交流。设计意图:在本环节,教材中有一幅包含“方向和距离”两个因素的简单坐标图,让学生通过这张图找到车子抛锚的位置,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用这种方法确定物体位置,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和其他物体相比,看位置是否移动,来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还学习了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板书设计】运动和位置判断运动还是静止:位置是否移动描述位置:方向+距离《1.2各种各样的运动》说课稿【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内容包括: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1~6课);设计制作(第7课);综合应用(第8课)。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2课。聚焦板块提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这个问题,直接指向了本课的研究主题。探索板块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用多种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并观察比较运动形式是否一样;第二个活动,是本课的重点活动,引导学生在物体上贴圆点,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观察和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并交流。研讨板块“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动形式?”这一问题是基于学生对探索活动2的观察和记录后的交流研讨。拓展板块是让学生画出旋转木马上人的运动形式,旨在引导学生将研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对日常生活现象的关注中。【学生分析】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形式并不陌生,也可以说出摆动、转动、滚动等名称,并且学生在观察和描述物体运动形式时,会发现如果观察物体的不同部位,运动形式是不一样的。但是由于三年级学生物理抽象能力还比较弱,很难对物体的运动形式进行抽象的描述。所以我们通过在物体上“贴圆点做标记”的方法,引导学生将一个具体的物体抽象为“质点”,方便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科学探究目标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2.养成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开展交流研讨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难点:对物体的运动形式进行分类。【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各种物品(指尖陀螺、钢尺、溜溜球、玩具车、弹弹球、弹簧彩虹圈、陀螺、发条青蛙等)、圆点(不干胶圆点或彩色橡皮泥)、直径小于钢尺圆孔的小棒、印有教科书拓展板块图片的纸片、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1.出示跷跷板、秋千、雨刮器、摆钟的图片。提问:“请你说说这些物体分别是怎么运动的?”请1~2名学生简单描述。2.小结并引出课题:看来,这些物体的运动是不一样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它们又是怎样运动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各种各样的运动”。(出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常见物体运动简单描述,让学生认识到物体的运动是各种各样的。二、探索活动一用多种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比较运动形式是否一样。1.播放“玩具小车”和“弹簧木马运动”的视频,然后提问:玩具小车和弹簧木马的运动形式一样吗?2.学生发表观点。预设:学生尝试描述这两种物体的运动形式,如玩具小车车身向前移动、车轮向前滚动;弹簧木马前后摆动……当学生语言表述不清楚时,教师提示可借助手势。3.小结:通过刚才的体验活动,我们发现不同的物体运动形式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物体不同部分的运动形式也可能是不同的。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呢?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不同,同一物体不同部分的运动形式也可能会不同,引出后续问题的研究。本环节中,通过语言和手势描述物体的运动,也为后面用线条和箭头来描述圆点的运动形式做了铺垫。活动二贴圆点,观察和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1.谈话: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好办法——通过贴小圆点的方式帮助我们进行描述。2.演示实验:弹拨钢尺,观察和记录运动形式。(1)出示一个彩色橡皮泥小球后说明:“我们可以用一个方便粘贴的彩色橡皮泥小球来做小圆点。”(以钢尺为例进行演示,边演示边讲解具体做法)在钢尺无孔的一端贴上圆点,将有孔的一端压在桌面上弹拨无孔的一端,观察圆点的运动形式并用线条和箭头在记录纸上画下来;换个位置贴圆点,再用弹拨的方法使钢尺运动,观察并在记录纸上画下来。比较前后两次的圆点运动形式是否一样。(2)个人活动:尝试用线条和箭头在记录纸上画圆点的运动形式。(记录范例:圆点贴在无孔端,如图;贴在有孔端:不动)3.分组实验:甩动钢尺,观察运动形式。(1)边示范边讲。现在我们换一种让钢尺运动的方法,将钢尺有孔的一头套在小棒上甩动,在钢尺的不同位置贴上圆点,观察钢尺的运动并在另一张记录纸上画下圆点的运动形式。注意,甩动的幅度不要太大,注意安全。(2)分组活动。(3)汇报交流:请一名学生展示记录纸,其他同学发表看法。4.研究更多物体的运动。(1)提出要求:其他物体的运动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继续研究。(2)分组活动:将圆点分别贴在指尖陀螺、溜溜球、弹弹球、弹簧彩虹圈等物体的不同位置,观察其运动,在不同的记录纸上画下圆点的运动形式。设计意图:在物体上“贴圆点做标记”,是将一个具体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过程,既方便了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也体现了本单元想渗透的科学思维方式——研究物体的运动,可以将具体的物体进行抽象。用粘彩色橡皮泥的方式代替贴圆点,是为了方便粘贴和取下。先用钢尺演示并示范如何记录,再分组对更多物体进行观察和记录,体现由扶到放的思想,降低了难度,使描述更准确。三、研讨1.提出要求:根据记录单上画下的圆点的运动形式,对这些物体的运动进行分类,并说说分类的理由。2.组内分类,达成共识。3.全班交流:请一个小组将记录纸条放在实物投影上进行呈现或者粘在黑板上,并介绍分类情况和说明分类理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4.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和这些类别相似的物体运动形式?(学生根据经验回答。)5.小结:物体的运动形式各种各样,这些运动形式可以进行分类。设计意图:在学生分类过程中,不需要学生强行将其归纳为科学的提法,只要学生的分类有自己的依据,都应承认和鼓励。四、拓展1.播放人坐在旋转木马上运动的视频,提出观察要求:在图片上画出旋转木马上人的运动形式。2.全班交流。预设:人在旋转木马上前后摆动或者上下平动;人和旋转木马一起围着中间的轴在转动;人既在上下平动,又在绕轴转动……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将研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到日常生活现象的关注中。五、课堂小结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都能运动;运动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可以进行分类……2.提出希望: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用贴圆点的方法观察它们的运动并记录下来。【板书设计】各种各样的运动弹拨钢尺:玩具小车车头:指尖陀螺:甩动钢尺:玩具小车车轮:弹弹球:弹簧彩虹圈:《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说课稿【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内容包括: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1~6课);设计制作(第7课);综合应用(第8课)。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3课。聚焦板块提出“运动的物体会有不同的路线”,直指了本课的核心,即从运动路线的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探索板块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通过观察用语言和图形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初步感知物体运动路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类;第二个活动,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内击球的趣味性活动中,认识到物体的运动按运动路线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第三个活动,预测、交流、观察和画出小球在桌面滚动时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这个活动是对活动2的提升——从单一到综合。拓展板块,通过判断更多物体的运动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运动更多的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会对物体的运动路线进行初步描述,但表述采用的是生活词汇,如直的、转弯的、扭来扭去的,还不会用直线、曲线、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这样的词汇来描述。另外,学生还不擅长运用从具象到抽象、从单一到综合的思维模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他们往往只关注物体的个体特征,不习惯将物体抽象为一个质点来考虑。【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用图示记录物体的运动路线。2.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探究物体的运动形式。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3.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难点: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直线轨道、曲线轨道、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1.出示马路上车辆行驶的图片。提问:马路上有很多车在行驶,这些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2.学生观察、交流。3.小结:汽车的运动路线,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曲线。设计意图:呈现学生的前概念,聚焦本课主题,引出探索板块中对于更多物体的运动路线的观察和描述。二、探索活动一比一比1.呈现探索活动1的五张照片(过山车、老鹰飞、打台球、苹果落地、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问:你们能描述图中的过山车、老鹰、台球、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掉落的苹果的运动路线吗?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4.小结:台球、苹果、垂直电梯、自动扶梯这样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过山车、老鹰飞这样的运动路线是曲线。设计意图:通过对一些物体运动路线的描述,将物体的运动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为后续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判断打下基础。活动二画一画呈现一个蓝色球和一个红色球。问:你能用蓝色球击中红色球吗?预设:请一两名学生尝试,发现很难击中。2.问: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做到百发百中?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讲解要求:将蓝色球和红色球放于轨道的两端,用蓝色球去撞击红色球,并且在活动手册上画出蓝色球的运动路线。3.学生分组活动。4.汇报交流。预设1:利用轨道设置了运动路线后,能百发百中。预设2: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中,蓝色球的运动路线分别是直线和曲线。5.小结:在直线轨道内运动的小球,运动路线是直线,它在做直线运动;在曲线轨道内运动的小球,路线是曲线,它在做曲线运动。设计意图:在纸上画一画小球在轨道内的运动路线,旨在让学生对物体运动路线的认识从具象到抽象;利用宽度刚好允许小球通过的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可供学生画运动路线时参考,降低学生在纸上画出运动路线的难度。活动三判一判1.问: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当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它的运动路线是怎样的?当小球冲出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又是怎样的?2.(1)学生在记录单上画出自己的猜测。(2)全班交流,将学生的几种不同猜测呈现在黑板上。3.(1)谈话:究竟是怎样的运动路线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这个实验。请小组合理分工,重复实验,仔细观察,并在记录单上画出小球的运动路线。(2)分组实验。(3)展示汇报:将多个小组的记录单呈现出来,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比较小组之间的实验结果。4.小结: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做直线运动,冲出桌面后做曲线运动。预设:学生可能还会发现不同小组之间画的曲线弯曲程度不同,因为本单元不涉及运动和力,如果学生询问原因,教师可以简单告知是和推小球的力度有关,不做过度展开。设计意图:脱离轨道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是对前面所学的提升。同时,小球运动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是用综合思维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三、拓展1.呈现小朋友滑滑梯、荡秋千、坐过山车的图,判断它们的运动形式。2.小结:物体的运动有的是直线运动,有的是曲线运动,有的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相结合的。3.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和判断更多物体的运动形式。设计意图:通过判断更多物体的运动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物体运动更多的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板书设计】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路线直线曲线《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说课稿【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内容包括: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1~6课);设计制作(第7课);综合应用(第8课)。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4课。聚焦板块,通过配图激活学生真实生活经验: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滑动,有的会滚动,也有静止现象。探索板块,先搭建一个斜面,再观察小立方体、小球、小六棱柱及其他更多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研讨板块,是对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且讨论“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拓展板块,通过增加坡度的高度,发现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相应改变。【学生分析】对于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学生生活中有很多相关经验,如滑滑梯上人体的滑动,山坡上石块的滚动,斜坡上车轮的滚动等。但在斜面上有些物体是静止的,这种情况学生会留意得比较少,所以小立方体在斜面上是静止的这一现象会出乎学生的意料。对“增高斜面,物体在斜面的运动会变快”这一现象,大部分学生是有认知的,但却没有进行过有目的的系统观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2.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科学探究目标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科学态度目标1.关注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3.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材料,搭建坡度不同、稳定牢固的斜面。【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描述、比较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难点:发现物体的形状等因素与其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支架(八个小木块)、木板、多种物品(十二面体、圆柱形橡皮、小球、立方体、小六棱柱、装有水的圆柱形小药瓶、铅笔)、活动记录表。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前对实验器材进行选择和调试,包括斜面的光滑程度,斜面的坡度,测试物品的材料、大小、轻重、表面光滑程度等,以保证在各探索活动环节获得最佳结果,达成教学目标。一、聚焦1.呈现三幅能明显看出斜坡特点并代表了三种运动情况的图片(如教科书第9页图片),提问:我们周围有很多斜坡,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特点?请个别学生回答,并引导得出:斜坡是一端高一端低。2.提问:你们看到过物体在斜坡上运动吗?是怎样运动的?请个别学生回答,引导得出:物体在斜坡上,可能静止不动,可能会滑动,也可能会滚动。教师板画三种情况。静止不动滑动滚动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图片入手,目的在于滚动让他们联系生活,发现斜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并能归纳斜坡的特点。对三种运动情况进行简单交流,为后续学习做好判断和交流的铺垫。二、探索活动一小立方体在斜面上的运动1.搭一搭。出示材料(木板、四个小木块),提问:我们怎样利用这些物体来搭一个斜面?请一名学生上台操作,然后教师提出建议:小木块横放叠加,与木板的接触点应在木板的前端,越靠前越好,保证斜面的稳定。2.猜一猜。出示一个小立方体,让学生预测:如果将这个立方体放到斜面上,它可能会怎么运动?教师将学生预测的情况在记录表相应的格子里画“√”。3.做一做。请一名学生上台尝试做一做,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强调操作要求:(1)立方体放在斜面的顶端,轻轻松手,不用外力推;(2)立方体尽量放在斜面顶端的中间位置。4.记一记。带领学生采用画“√”的方式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记录。预设:有可能会出现先滑动一下后静止的情况,要指导学生将两种情况都记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操作和讲解,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如何搭一个斜坡,如何规范地将立方体放在斜坡上,如何记录立方体的运动情况等进行指导,为学生后续自主操作和记录做好准备。在猜测环节,用图示表示三种不同情况,其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更具象的理解。活动二小球与小六棱柱在斜面上的运动1.学生按照同样的实验方法,分组观察并记录圆形小球、小六棱柱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2.汇报交流。(1)请一个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记录表并交流汇报。(2)其他小组补充发现。(3)小结:①小球——滚动。②小六棱柱——与放置方式有关,会出现“滚动”“滑动”“滚一段后滑动”“滑一段后静止”等多种情况。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探究小球与六棱柱在斜面上的运动,其中小六棱柱由于放置方式不同,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教学过程中,不对放置方式做统一规定,是希望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能有所发现。活动三观察更多物体的运动1.利用同样的方法,分组观察十二面体、铅笔、圆柱形橡皮、小药瓶等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并记录。2.汇报交流。预设:十二面体——滑动、滚动或者滚动后滑动;圆形铅笔——滚动;三角形铅笔——滑动或者滚动;圆柱形橡皮——滚动或者滑动;小药瓶——滚动或者滑动。3.小结: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放置方式不同,有些物体也会出现不同的运动情况。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更多不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探索发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及影响因素。活动四研讨物体形状与运动情况的关系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认为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预设:有关系,但具体什么关系归纳起来有一点困难。小结: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设计意图:基于实验结果研讨物体的形状与其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之间的关系。只要求学生能够在基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以实例为支撑,表达自己的发现即可。三、拓展1.提问:如果将斜面坡度逐渐变高(从四个小木块到六个小木块,甚至到八个小木块),再将刚才这些物体分别放在斜面上端,它们会怎样运动?2.学生分组先预测后实验。3.交流和小结:当坡度增大后,部分物体的运动情况会改变,比如,原本静止在斜面上的小方块,会变为滑动;原本运动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会变快。设计意图:通过增大斜面坡度,学生发现斜面上物体的运动速度会发生变化,就自然而然地引向了下两节课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研究。同时也激发学生课外继续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的兴趣。【板书设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三种运动情况:静止不动滑动滚动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有些物体,放置方式不同,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会不同。增大坡度:静止—运动;运动变快。【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活动目的:帮助学生记录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不同的运动情况。活动记录使用说明:限于篇幅,学生活动手册中没有安排本课内容,但为了便于学生记录现象,可以设计如下记录表。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在相应的格子中画“√”。如果一个物体出现多种运动情况,那么,在多个格子中画“√”。《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说课稿【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内容包括: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1~6课);设计制作(第7课);综合应用(第8课)。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5课。聚焦板块的“各种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怎样来比较它们的运动快慢呢?”,指明了本课研究的主题。探索部分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六种动物奔跑100米所需时间的图表,将动物按照运动的快慢排列名次;第二个活动是在两条相同的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第三个活动是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研讨板块“怎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这一问题需要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物体运动相同距离时,如何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运动的快慢。拓展板块,讨论如何选择数据,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处理数据的方法。【学生分析】学生在第4课“观察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活动时,已经发现了物体在斜面上会静止不动、滑动或滚动,也会留意到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对于运动的快慢,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体育活动和生活的经验,如有的物体运动得比较快,有的物体运动得很慢;得出:物体运动有快有慢。他们面对限定相同距离或者相同时间条件下的具体情境时,绝大多数学生能准确判断谁快谁慢。再如同样跑100米,用时少的同学跑得快,用时多的同学跑得慢……但是他们有时会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臆测不同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所以需要学习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使思考更全面、表述更严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科学探究目标1.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2.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3.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用秒表计时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难点:如何选择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教材准备】为学生准备:直线轨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运动速度不同)、秒表、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呈现汽车、自行车、行人在一座大桥上行进的图片。提问:各种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怎样来比较它们的运动快慢呢?设计意图:图片引入,直观清晰,快速引入下一步的探索活动。二、探索活动一“动物赛跑”,引出方法1.呈现教科书第12页的“动物王国赛跑”成绩图。讲述:动物王国在举行运动会。大象、猎豹、黑熊、羚羊、斑马、兔子六种动物参加了这项比赛。这是它们的比赛成绩,你能从快到慢给它们排排名次吗?在活动手册写一写,并且思考你的排序理由。2.学生在自己的活动手册上给六种动物运动的快慢排序。3.全班交流排序结果和排序方法。4.小结:六种动物都奔跑100米(相同距离),所需时间短的运动得快;所需时间长的运动得慢。(板书:相同距离,比时间)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动物王国的百米赛跑快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原有经验:按所用时间从短到长,排列出名次。活动二两条轨道比快慢1.出示两个不同的小球、两条相同的轨道图片。提问: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怎样比较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快慢?2.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全班完善比较的方法。(1)方法:以轨道的最高处为起点,以轨道的最低处为终点,手拿两个小球摆放在起点处,同时轻轻松手,让它们自由滚落,哪个小球先运动到终点,则运动得快。(2)要求:注意公平、分工合作。(一名同学蹲在轨道的起点,并且两只手各拿一球放在轨道起点,让两球同时开始运动;一名同学蹲在轨道的终点观察哪个球先到终点。还有两名同学在轨道一侧观察,留意是否出现了类似于球滞留在轨道上或者受到风吹影响等异常情况。)3.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两个小球在两条轨道比较运动快慢的活动。4.学生汇报交流结果。5.小结:相同的距离,同时开始运动,先到终点的,运动所需的时间短,运动得快;后到终点的,运动所需的时间长,运动得慢。设计意图:在两条相同轨道、小球同时开始运动的活动中,应用相同距离测时间比快慢的方法,锻炼了学生小组分工合作的能力。活动三一条轨道比快慢1.出示两个不同的小球、一条轨道。提问:如果只有一条轨道,怎么比较不同小球的运动快慢?2.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全班完善比较的方法。(1)方法:分别用秒表测量两个小球运动完轨道全程所用的时间,重复三次。得出用时短的小球运动得快。(2)要求:注意公平、重复实验、分工合作。(发令员的位置最好在轨道终点处,利于看清小球到达跑道终点并及时发令;发令员的口令要简洁明了,如“跑”“停”;计时员掐秒表的反应要和发令员的指令同步;操作员要自然松手,不给小球助力;记录员可在轨道一侧兼做观察员一职,观察小球滚动过程中是否有异常现象发生。)3.小组合作,进行两个小球在一条轨道比较运动快慢的活动。4.汇报交流结果。预设:如果学生在选择数据上存在困难,教师视具体情况,介绍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中的一种或两种。5.小结:比较两个小球运动完相同距离的时间,运动时间短的跑得快,运动时间长的跑得慢。设计意图:在一条轨道、利用秒表计时的活动中,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来判断快慢的方法,学生学会了使用秒表,同时培养了小组分工合作的能力。三、拓展(视教学时间,决定本环节的展开程度。视“一条轨道比快慢”的交流环节情况,调整本环节的具体内容。)1.提问:当我们测量得到了不同的数据时,应该选择哪一个数据进行对比呢?2.播放课件,介绍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以及如何选择。设计意图:学习初步选择数据的方法。四、小结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怎么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吗?(板书课题)2.小结: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板书设计】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相同距离,比时间用时长,运动慢《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说课稿【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内容包括: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1~6课);设计制作(第7课);综合应用(第8课)。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6课,继续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聚焦板块,回顾了第5课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提出本节课的重点——在相同时间内,根据物体运动的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探索板块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告知相同运动时间里不同交通工具通过的具体距离,比较快慢;第二个活动是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快慢;第三个活动是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比较快慢。三个探索活动都指向“运动相同时间,通过的距离长,运动得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激活已有的经验——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软尺测距离,进一步到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秒表计时、软尺测距离。研讨板块,“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物体运动相同时间时,比较运动的距离,距离长的运动快,距离短的运动慢”。拓展板块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追及跑”游戏,是对本课研究结果的应用;第二个活动是“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旨在让学生知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运动的快慢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能准确说出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在第5课,学生学习了“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也学习了如何使用秒表、如何分工合作等,为本课“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的活动做好铺垫。【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2.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科学探究目标1.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2.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用秒表计时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难点:能够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软尺、秒表、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提前准备:为探索活动2和3的开展寻找合适的活动场地,并且提前在地面上固定好软尺或画好刻度。一、聚焦1.温习旧知。呈现一张记录了六种交通工具通过100千米所用时长的表格。提问:你们能找到最快和最慢的交通工具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小结:在相同距离内,通过比较不同物体所用的时间,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得出:时间短的运动得快,时间长的运动得慢。设计意图:比较六种交通工具通过100千米所用时间,找出其中最快和最慢的交通工具,复习了“相同距离比时间”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也继续引出了本课所要研究的主题。2.引入新课。提问:如果六种交通工具运动了相同的时间,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板书: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二、探索活动一激活经验:相同时间,比距离判断快慢1.呈现六种交通工具在1个小时内通过距离的图表,请学生观察图表,将交通工具按从快到慢排列名次。2.学生将六种交通工具快慢的顺序记录在自己的学生活动手册上。3.全班交流排序结果和排序方法。4.小结:六种交通工具都运动1个小时(相同时间),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运动距离来比较交通工具运动的快慢。运动距离长的运动快,运动距离短的运动慢。(板书:相同时间,比距离: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设计意图:用图表直观地呈现六种交通工具在1个小时内通过的距离长短,调动学生原有经验,总结“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长,运动快”,为后面两个探索活动做准备。活动二运用方法:不同起点,同时出发比快慢1.提问:有两名同学想比一比,在相同时间内谁运动快、谁运动慢。如果他们用脚后跟接前脚尖的方式(呈现“比快慢的行走方式”的视频),像这样(呈现两名同学从不同地点出发的图片)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你能比较出两名同学运动的快慢吗?2.通过追问“如何保证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么知道两名同学的运动距离?”明确:在不用秒表计时的情况下,可以让两名同学听指令,同时开始和同时停止来保证运动的时间相同;可以用软尺测量距离。在相同时间内,通过比较距离来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设计意图:在活动进行前,教师通过追问几个关键的问题对活动进行详细指导,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当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时,可以通过同时出发和停止来保证时间相同,并且可以用软尺测量距离。这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同时也是为下一个活动做铺垫。3.教师利用课件补充要求。(1)活动开始前,脚尖和0刻度线齐平;行走时,(贴着软尺)走直线;停止后,看脚尖所对应的刻度线。指导学生如何读取软尺的刻度。(2)小组四人分工合作:比赛者(2人)、发令员、记录员。设计意图:将软尺铺在地上或者在地面上画好刻度,一是方便学生走直线,二是便于测量距离。4.小组进行比快慢的活动。5.学生汇报交流结果。6.小结:即使从不同起点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活动三运用方法: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比快慢1.呈现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的图片。提问:如果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沿着直线行走,但不同时出发,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2.通过追问“怎样保证两名同学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明确:可以利用秒表计时来保证两位同学运动时间相同。设计意图:和活动二相比,从不同地点不同时出发,运用“相同时间比距离”来比快慢的方法时,还需要讨论如何控制两名同学运动时间相同——用秒表。3.教师补充要求:小组内分成两人一组,一人行走,一人计时并记录。由于场地大小限制,建议统一计时10秒。4.学生分组进行比快慢的活动。5.学生汇报交流结果。6.小结:即使从不同起点、不同时间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三、拓展(一)追及跑(说明:“追及跑”活动的展开程度和展开方式视教学时间而定。)1.(时间允许的情况)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进行“追及跑”游戏,请两名学生在跑道上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站好,下口令同时出发,看后面的同学是否能追上前面的同学。追不上的话,一段时间后下口令喊停。(时间不够的情况)呈现“追及跑”的两个视频,一个是后面的学生追上了前面的学生(追及跑——追上),另一个是没有追上(追及跑——未追上)。2.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比较两人运动的快慢。预设1后面的学生追上了前面的学生:他们同时开始、同时结束(时间相同),追的学生跑的距离大于被追学生跑的距离,所以追的学生运动得更快。预设2后面的学生没有追上前面的学生:他们同时开始、同时结束(时间相同),但是后面追的学生没有追上前面被追的学生,所以需要用软尺测量两人通过的距离,然后再比较距离来判断快慢。设计意图:学生熟悉的“追及跑”游戏能够产生两种不同的情况,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来比较比赛同学的快慢,起到巩固所学的作用。速度大小提问:我们可以用“相同距离比时间”或者“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也就是比较“速度的大小”。比如:喷气式客机1小时飞行900千米,汽车1小时行驶120千米,喷气机飞机比汽车运动得快,运动速度大。那你们能说说看汽车和轮船哪个速度大吗?说说你的理由。设计意图:教师先举例比较了汽车和飞机的速度大小,然后让学生说说汽车和轮船哪个速度大,这样利于学生理解“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四、课堂小结我们知道了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还知道了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也就是能比较“速度的大小”。课后大家还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比一比其他一些物体的速度大小。【板书设计】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距离长,运动快相同时间,比距离距离短,运动慢《1.7我们的“过山车”》说课稿【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内容包括: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1~6课);设计制作(第7课);综合应用(第8课)。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7课。聚焦板块,通过观察过山车的照片,对过山车建立初步认知,并且明确任务——设计和搭建一座自己的“过山车”。探索板块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观察材料并尝试搭建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为后续确定方案和实践活动打好基础;第二部分,阅读“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并且讨论如何达成该设计要求。小实践板块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设计,要求学生参考样例,在纸上设计“过山车”轨道路线;第二部分是制作,学生根据设计图制作完成“过山车”轨道模型;第三部分是评价,学生参照“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对“过山车”进行测试和评定,同时调整自己的“过山车”轨道模型。【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一般没有坐过过山车的经历,对过山车的路径和轨道缺乏直接体验。但大部分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见过过山车,对过山车非常感兴趣,渴望对其进行研究。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活动中,已经经历过设计与制作的相关活动,如“做一顶帽子”,要求学生先进行设计,绘制帽子设计图,再根据设计图完成制作。“做一个指南针”更是涉及材料准备、磁针磨制、元件装配、装置调试、应用完善等完整的制作过程。学生绘制设计图并进行制作的实践经验,有利于本课的学习。【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科学探究目标1.根据已有材料,针对“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指定的任务。2.对自己小组或他人设计的想法、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科学态度目标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完成指定任务,并乐于反思和改进,体验设计产品的成就感。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验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2.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过山车轨道路线并且根据设计图拼搭过山车模型。难点:拼搭和调整符合设计要求的过山车模型。【教材准备】为学生准备:塑料积木套件(或铁架台和2米长的防撞条)、小球、设计图纸(带小方格)、直尺、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过山车”的拼搭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第8课还要使用,因此建议安排好课时,将第7课与第8课连在一起进行教学。一、聚焦1.呈现过山车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见过或玩过游乐园中的过山车吗?关于过山车,你知道什么?学生回忆并回答。设计意图:学生对过山车有所认知,但缺乏真实体验,通过图片呈现,让学生了解过山车的基本构造和特点——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直线和曲线,轨道有上坡也有下坡,为后续设计与拼搭做好铺垫。2.小结:让我们来设计和建造一座自己的“过山车”轨道吧!(板书:我们的“过山车”)二、探索活动一观察材料并建造“过山车”的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1.出示搭建“过山车”轨道模型的材料,教师简单介绍并演示不同材料的作用及拼接方法。2.学生分组尝试拼搭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发放能够完成最简单的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的材料数量即可。)设计意图:学生进行“过山车”轨道路线设计前,需要对拼搭“过山车”的基本组件有所了解,为后续的设计环节服务。活动二阅读并讨论设计要求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科书第18页的设计要求,并且组内讨论达到设计要求该怎么做。2.学生先阅读,再进行组内讨论。(说明:教师可以将“过山车”轨道模型的设计要求用幻灯片呈现出来,并且在设计、制作、评价等过程中,始终呈现在屏幕上。)3.全班交流怎样做才能达成“过山车”轨道模型的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设计要求逐条进行阐述;教师再强调:可以通过软尺和细绳对轨道进行测量,确保轨道长度超过2米,起点的位置设计得比终点的位置更高,并且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连接到位,确保小球能顺利滚完全程。设计意图:教科书中的设计要求非常清晰,本环节通过讨论、交流等形式,帮助学生明确如何才能达到设计要求。活动三小实践(一)设计“过山车”轨道路线图1.学习范例。(1)讲述及提出要求:设计“过山车”轨道需要经历明确问题、确认方案、的轨道设计路线图,并且思考“过山车”轨道设计图需要关注哪些内容。(2)学生阅读并思考。(3)全班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并板书。预设:学生会关注到诸如用箭头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画设计图、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有坡度、上下层路线重叠时下层路线用虚线等事项,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2.分组活动。(1)独自设计:学生独自完成活动手册第4页的“过山车”轨道设计图。(2)选择并优化:小组内交流“过山车”轨道设计图,选取一份设计图作为本组代表作,组内成员合作对该设计图进行优化。3.全班交流:请1~2组介绍设计图,并请其他组同学进行点评。4.修改完善:请学生根据全班交流意见,修改完善本组的设计图。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先设计,然后进行交流,再修改完善方案,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参与到设计中来。(二)制作、调试与评价1.提问:根据“过山车”设计图进行拼搭,怎样的搭建顺序会更高效,更合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出提醒:拼搭“过山车”轨道可以考虑从低到高拼搭。2.提问:如果在搭建过程中发现很难达成设计要求该怎么处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出提醒:尽量根据先前的设计进行拼搭,如果拼搭和设计有一定的出入,可以适当调整设计。3.布置任务:各小组开始搭建“过山车”轨道模型,搭建完成后请根据设计要求对轨道模型进行测试和调整,完成活动手册第4页的小组自评和组间互评。4.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建议采用拍照方式记录拼搭过程,为后续的研究活动保留信息。)(1)学生根据设计图开始拼搭。(2)拼搭完成后测试“过山车”的运动情况。(3)根据测试结果,对“过山车”轨道模型进行调整。(4)观察“过山车”的运行情况,完成小组自评。(5)各组互相交流,完成组间互评。设计意图:此环节比较花费时间,因为拼搭、测试、调试与评价的过程相互交错。将上述环节整合在一起,有助于时间优化,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过山车”轨道的搭建与评价。(三)材料整理提出要求:同学们已经完成了“过山车”轨道的制作,请将轨道放置在桌子中央,并将多余的材料整理好后交回教师。(说明:若第7、8两课连上,则要求学生将“过山车”轨道放置在桌子中央。若不是两节课连续进行,则要求学生将轨道放置在指定位置,确保“过山车”轨道不被损坏,可供下节课使用。)【板书设计】7.我们的“过山车”图文相结合:1.图文相结合:1.有起点和终点2.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3.有坡度变化4.用实线和虚线……《1.8测试“过山车”》说课稿【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内容包括: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1~6课);设计制作(第7课);综合应用(第8课)。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8课,是在前一课完成“过山车”的设计制作基础之上开展的,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比较“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情况,总结、应用、内化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聚焦板块,通过学生前一节课制作的“过山车”引入本课的活动。探索板块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以“过山车”轨道起点为中心,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描述小球在轨道上的位置;第二个活动,观察小球的运动路线,判断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第三个活动,比较小球在两座“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研讨板块的三个问题,与探索板块的三个活动一一对应。拓展板块,提出了改进“过山车”以使小球运动得更快的要求。【学生分析】学生在第1~6课已经学会了描述物体的位置、运动形式以及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在第7课中学生设计、制作了一座“过山车”,并且完成了评价。但是,本课需在高低不平的“过山车”轨道上描述小球的位置,在不同的“过山车”轨道上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需要想办法测量出轨道的长度。这些都需要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来讲是不小的挑战。【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路线、快慢等来描述。科学探究目标利用自制的“过山车”,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物体的运动路线,能正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2.形成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及时记录、乐于交流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继续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小球的位置及运动形式。难点:描述小球的位置,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快慢。【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各组制作好的“过山车”、秒表、软尺、细绳、活动记录表。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说明:前一节课“过山车”的制作完成情况和是否有效保管都会影响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所以建议本课与前一课连在一起教学。课前,教师还要了解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如样式、结构,是否能正常运行等,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小组要督促及时改进。一、聚焦教师:同学们在前一节课已经制作好了“过山车”轨道,让我们用小球代替“小车”,继续观察研究它吧。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入,为探索和拓展环节预留时间。二、探索活动一描述小球的位置1.(1)提问:把小球放在“过山车”轨道上,以轨道的起点为中心,你能描述小球的位置吗?(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预设:对于用软尺测量小球与“过山车”轨道起点之间的距离,学生可能会提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沿着起伏不同的轨道测量,另一种是悬空拉一条直线进行测量。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两种不同方法,但建议学生采用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更符合小球运动的实际情况的第一种方法。2.学生分小组活动,并且把结果记录在《测试“过山车”活动记录表》空栏1中。3.全班交流,回答研讨问题1。活动二描述小球的运动形式1.交待任务:让小球从高处滚落,观察它的运动形式,判断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并且记录在《测试“过山车”活动记录表》空栏2中。2.分组活动,完成记录。3.全班交流,回答研讨问题2。活动三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速度的比较1.回顾速度的测量方法。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比较快慢:相同的时间比距离;相同的距离比时间。)2.(1)提问:小球在不同的“过山车”上运动得一样快吗?你们能进行比较吗?(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预设:学生会想到采用“相同的时间比距离”或“相同的距离比时间”的方法,而且也会说到针对这个活动的一些具体操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要提醒:既要测量距离又要测量时间,要合理分工、默契合作。3.分组活动,并完成《测试“过山车”活动记录表》空栏3中。4.全班交流,回答研讨问题3。设计意图:先回顾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再针对具体情况讨论如何进行比较,在“复习-应用”中巩固所学。三、拓展1.将课堂上小球运动快慢差异较大的两座过山车摆放在一起。教师:小球在不同的“过山车”上,运动快慢有这么大的差异。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怎样改进“过山车”呢?想一想,试一试吧。2.学生分组活动。【板书设计】测试“过山车”描述位置:方向+距离运动形式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相同距离,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距离相同距离,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距离比较快慢《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动物的一生”单元的第1课,也是对蚕的一生有整体认识的一节课。本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是贯穿整个单元的养蚕活动的开始,需要为蚕宝宝的到来和后续的长期观察活动做好必要的准备。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蚕卵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认识到静态的蚕卵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结合“幼虫和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的资料提示,提出“怎样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呢?”的问题,教师通过开展观察记录活动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自己对蚕的一生的相关认识。第二部分——探索,通过观察蚕卵、为蚕宝宝建造“家”、制定蚕的一生的观察计划、设计蚕的生长变化记录表等准备活动,学生能够对蚕的生命过程有整体认识。第三部分——研讨,“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这些问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整理在探索部分的所得,引导学生正确表述科学词汇“卵”“孵化”“观察计划”,提醒学生课后重点关注蚕卵的孵化,并督促学生做好饲养和观察工作。“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问题帮助学生梳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内容是知道蚕的一生的变化过程大致是怎样的,第二个内容是指导饲养小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是养蚕活动中很关键的问题。第四部分——拓展,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和样子。这部分是课堂学习的延续部分,需要课后完成,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学生分析】学生平时见过不少动物,有些学生还养过蜗牛、金鱼等,他们对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但养过蚕的学生较少,所以学生通常对蚕宝宝充满兴趣,不过有些学生对经历饲养蚕宝宝的一生的过程还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记录的习惯和能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等。2.蚕的一生从卵开始,蚕卵里孕育着新生命。3.蚁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4.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感官及工具观察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2.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3.能用收集资料或访谈的方法了解养蚕的相关知识。4.能制订切实可行的观察计划,并用于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科学态度目标1.对研究蚕卵及养蚕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对饲养的蚕表现出爱心及责任心,能细心照管蚁蚕。3.能在课后坚持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并意识到人类不断改进养蚕技术以适应自己的需求。【教学重难点】重点:怎样观察记录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难点:付出一份爱心,细心地进行养蚕活动并做好观察计划。【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蚕卵、放大镜、尺子、养蚕用的纸盒、桑叶、莴笋叶。教师准备:介绍养蚕方法的资料、观察计划表、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猜谜导入:早上四只脚;中午两只脚;傍晚三只脚。(猜人生各阶段)(谜底:早上是婴儿期;中午是青少年时期;傍晚是老年时期)2.谈话:这是人的一生要经历的几个阶段,那动物的一生呢?设计意图:通过猜谜和提问的形式导入本单元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出示“蚕”的图片,通过研究蚕的一生来了解动物的一生。4.提问:你养过蚕吗?关于养蚕你知道什么?5.谈话:在一年级我们了解过蜗牛和鱼这两种动物,像蜗牛和鱼一样,蚕也是从卵开始生命历程的。蚕卵有生命吗?蚕卵是什么样子的?怎样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板书课题:迎接蚕宝宝的到来)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一年级认识的蜗牛和鱼等小动物引出本课主角“蚕卵”,同时通过询问是否养过蚕,来了解学生对蚕的已有认知。二、探索活动一观察蚕卵的外部形态1.明确活动要求。(1)每组领取蚕卵后将其放在白色A4纸上进行观察。(2)先用肉眼观察蚕卵颜色、形状、大小,组内交流描述蚕卵的形态特征。(3)再使用放大镜和尺子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4)保护好蚕卵的安全,避免观察工具对蚕卵造成伤害。(5)观察时间为5分钟。2.小组代表展示观察记录结果,教师板书记录。3.小结:蚕卵呈中间内凹的圆饼状,小米粒大小,宽1毫米,厚约0.5毫米。蚕卵的颜色有淡黄色、赤色、紫黑色,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活动二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1.过渡:经过一段时间蚕宝宝会从蚕卵中破壳而出,这一过程叫做孵化。2.出示刚出壳小蚕的图片。介绍刚出壳的小蚕身体呈褐色,形似蚂蚁,所以叫做蚁蚕。3.提问:蚕卵在什么条件下有可能孵化出蚁蚕?我们要饲养一些蚕,应该做些什么?4.出示资料卡。5.明确活动要求。(1)阅读资料卡,将蚕卵孵化所需要的条件用“—”画出来。(2)小组研讨蚕宝宝的“家”需要的条件还有哪些。(3)画出蚕宝宝“家”的简易设计图。6.学生汇报研讨结果并展示设计图。7.小结: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温度要适宜(25℃左右);不能太干燥,保证一定的湿度;在盒子上扎孔,有助于通风换气;蚕宝宝爱吃桑叶,不喝水,要拿洗净、晾干后的桑叶去喂它;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为迎接蚕宝宝出生做的准备。明确工作,为课后的准备工作建立基础。活动三设计观察计划1.谈话:如果有一天突然发现有一条蚁蚕诞生了,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呢?预设问题:你有没有自己刚出生不久的照片?为什么爸爸妈妈要给出生不久的你照一张照片呢?你想拥有这样的照片吗?2.谈话:蚕宝宝一天天地长大,如何做才能真正了解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呢?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考长期观察和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3.出示教科书中的观察计划表,启发学生思考重点观察什么,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记录。4.小组参考教科书中的范例,设计自己的观察计划表。5.学生汇报展示。6.出示往届学生做好的观察记录表、观察日记等图片,丰富学生的记录方式。设计意图:学习一些观察与记录的技巧与方法。三、拓展1.谈话:及时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和样子。2.要求:课后坚持观察蚕卵的变化并完成长期记录任务。3.小结:希望同学们能运用所学知识,科学养蚕,及时记录,争做“养蚕小能手”。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随时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以及激励学生坚持观察记录。【板书设计】迎接蚕宝宝的到来颜色:淡黄色→紫黑色蚕卵大小:小米粒大小形状:中间凹陷的圆饼状蚕宝宝“家”的环境特点:干净、通风、适宜温度、无害虫、食物晾干水分《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动物的一生”单元的第2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生命科学领域,单元内容由蚕的繁殖拓展到其他动物繁殖、由蚕的一生拓展到昆虫的一生及更多动物的一生,在此过程中认识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常见的动物类别。本单元共8课,包括两条线索,第1、3、4、5、6课以蚕为主要研究对象,呈现了蚕的生命周期现象。第2、7、8课,是对蚕卵、蚕的繁殖、蚕的一生认识的延伸,引领学生形成对更多动物的卵、繁殖和动物的一生的认识,从个别到一般,构建动物生命周期模型,认识不同类别的动物。本课是第1课“观察蚕卵活动”的拓展与延伸,也是本单元关于动物繁殖方式的第1课。探索板块由“观察比较不同动物的卵”以及“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两个主要活动组成。通过这两个活动,了解动物的卵是多种多样的,卵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初步理解卵是动物生命的开端,培养学生用分类的方法认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的能力,逐步构建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识。本课展示了6种常见动物的卵,与蚕卵进行比较观察,重点观察这些卵在形状、颜色、数量、大小和软硬等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从而对动物的卵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本课通过讨论交流来了解动物产卵的地方,是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观察过蜗牛、鱼等常见动物,在此基础上,借助第1课学生对蚕卵的认识,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认识更多动物的卵。三年级的学生除了蚕卵也见过不少其它动物的卵,但是学生对卵的认识更多的来自于它们是人类的食物,其中,最熟悉的应该是鸡卵,也就是鸡蛋。为什么动物的卵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动物为什么要产卵?它对动物自身有什么意义?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能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更没有仔细研究过。学生通过亲自观察、探究得到新的知识,这样不但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联系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自主观察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这样有利于教师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共同“亲历科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2.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3.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基本相似。4.鱼等动物的卵外部没有硬壳,鸡等动物的卵外部有硬壳。5.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6.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发育成小动物,是动物生命的开端。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对卵进行简单分类。2.能观察并能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3.能根据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科学态度目标1.对卵为什么能孵化出小动物有好奇心,对动物卵有探究的兴趣。2.能通过研究动物卵体会生命的多样性和可延续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人类行为能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生长。【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动物的卵的特点,了解动物卵是多种多样的,卵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初步理解卵是动物生命的开端。难点:培养学生用分类的方法认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的能力,逐步构建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识。【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生鸡蛋、熟鸡蛋、蚕卵、鹌鹑蛋等常见动物的卵,不同动物卵的图片,放大镜,小刀,培养皿等。教师准备:关于卵的幻灯片或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聚焦1.谈话:请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蚕宝宝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蚕卵的图片,介绍许多动物像蚕一样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2.小游戏:出示动物的卵及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给动物的卵“找妈妈”。3.提问:不同的动物的卵一样吗?动物的卵里都有什么呢?4.引出课题:带着这两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板书课题:认识其他动物的卵)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贯穿于整课内容,以回忆和游戏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但不要着急让学生回答。目的是将学生的视角由蚕卵拓展到其他更多动物的卵,由此,揭示本节课的课题。二、探索活动一观察比较不同动物的卵1.观察不同动物的卵,与蚕卵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预设:学生发现动物的卵在大小、颜色、数量、形状等方面不同。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不同动物的卵,并与蚕卵进行比较,知道动物的卵大多是圆形或椭圆形的,但它们的大小不同,颜色不同,数量、软硬不同,有的卵上还有花纹。2.引导学生对动物的卵进行分类。(1)提问:我们怎么给动物的卵分类呢?(2)教师提示:以卵外是否有硬壳为标准给卵分类,将与蚕卵一样,外面没有硬壳的分为一类;与蚕卵不同,外面有硬壳的分为一类,鼓励学生思考其他分类标准。(3)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教师出示动物卵分类(班级记录表)。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比较动物的卵的异同之后,引导学生利用班级记录表对动物的卵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活动二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1.提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动物的卵里都有什么呢?2.出示熟鸡蛋,观察熟鸡蛋的内部结构。(1)让学生先画一画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再指导学生将熟鸡蛋纵切开,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完成活动手册第6页“我的课堂活动记录”。(2)教师提供给学生科学词汇,让学生用蛋黄、蛋白等科学词汇描述鸡蛋的内部结构。设计意图:鸡蛋是学生很熟悉的事物,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展开研究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而且经常吃鸡蛋的学生对鸡蛋的内部结构也是有感性认识的,用鸡蛋作为研究对象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以往经验。3.观察生鸡蛋的内部结构。(1)谈话:煮熟的鸡蛋内部结构是这样,那么生鸡蛋里面也有这些结构吗?(2)观察、交流:学生观察打开的生鸡蛋,与熟鸡蛋的结构对应观察。在学生观察生鸡蛋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打开鸡蛋壳,并强调要把生鸡蛋打到培养皿里。设计意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