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的特点及外形特征_第1页
石榴的特点及外形特征_第2页
石榴的特点及外形特征_第3页
石榴的特点及外形特征_第4页
石榴的特点及外形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榴的特点及外形特征石榴的特点及外形特征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上溯至汉代,据陆巩记载是张骞从西域引入。下面是百分网给大家整理的石榴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石榴的特点石榴,别名安石榴、金罂、金庞、钟石榴、天浆、甘石榴、丹假设。性味甘、酸涩、温,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二倍。石榴形状如瘤,皮内有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食用,其口味大致有酸、甜两种。石榴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形色美艳。成熟的石榴皮色鲜红或粉红,常会裂开,露出晶莹如宝石般的子粒,酸甜多汁。因其色彩鲜艳、子多饱满,常被用作喜庆水果,象征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石榴的形态特征石榴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热带是常绿树。树冠丛状自然圆头形。树根黄褐色。生长强健,根际易生根蘖。树高可达5-7m,一般3-4m,但矮生石榴仅高约1m或更矮。树干呈灰褐色,上有瘤状突起,干多向左方扭转。树冠内分枝多,嫩枝有棱,多呈方形。小枝柔韧,不易折断。一次枝在生长旺盛的小枝上交错对生,具小刺。刺的'长短与品种和生长状况有关。旺树多刺,老树少刺。芽色随季节而变化,有紫、绿、橙三色。叶对生或簇生,呈长披针形至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2cm,顶端尖,表面有光泽,背面中脉凸起;有短叶柄。花两性,依子房发达与否,有钟状花和筒状花之别,前者子房发达善于受精结果,后者常凋落不实;一般1朵至数朵着生在当年新梢顶端及项端以下的叶腋间;萼片硬,肉质,管状,5-7裂,与子房连生,宿存;花瓣倒卵形,与萼片同数而互生,覆瓦状排列。花有单瓣、重瓣之分。重瓣品种雌雄蕊多瓣花而不孕,花瓣多达数十枚;花多红色,也有白色和黄、粉红、玛瑙等色。雄蕊多数,花丝无毛。雌蕊具花柱1个,长度超过雄蕊,心皮4-8,子房下位。成熟后变成大型而多室、多子的浆果,每室内有多数子粒;外种皮肉质,呈鲜红、淡红或白色,多汁,甜而带酸,即为可食用的部分;内种皮为角质,也有退化变软的,即软籽石榴。果石榴花期5-6月,榴花似火,果期9-10月。花石榴花期5-10月。关于石榴的传说典故关于临潼石榴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女娲氏炼石补天时,将一块红色的宝石失落在骊山脚下。有一年,安石国(安国指今日的布合拉,石国指塔什干)王子打猎,在山林里看到一只快要冻死的金翅鸟,急忙把它抱回宫中,又是喂食,又是治病。金翅鸟得救后,为了报答王子的救命之恩,不远万里,将骊山脚下的那块红宝石衔到安石国的御花园,不久就长出一棵花红叶茂的奇树,安石国王便给它赐名"安石榴'。石榴,原产伊朗,阿富汗等地。在伊拉克出土距今4000多年地皇冠上,有精美的石榴图案,足见其栽培史源远流长。汉代,石榴经丝绸之路引入中国,先植于上林苑,骊山温泉一带.西晋时,石榴赋大兴潘岳《安石榴赋》:"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南北朝时,出现石榴诗,石榴裙。自古石榴为吉祥物,它象征"多子多福'。唐代,流行结婚赠石榴的礼仪,并开始有"石榴仙子'的神话传说。宋代,流行"石榴生殖崇拜',开始盛行石榴对联,谜语。金元时,流行石榴曲。院栽石榴,盆栽石榴开始普及。宋代人还用石榴果裂开时内部的种子数量,来占卜预知科考上榜的人数,久而久之,"榴实登科'一词流传开来,寓意金榜题名。明清时,因中秋正是石榴上市季节,于是又有了"八月十五月儿圆,石榴月饼拜神仙'的民俗。2000多年来,石榴不断南下东进,在各地扎根,开花,结果。现代石榴文化越趋发达,临潼有了"石榴城'的雅号。猜你喜爱:臭菊花的特点外形特征臭菊花的特点外形特征臭菊花即万寿菊,原产墨西哥。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可生长在海拔1150米至1480米的地区,多生在路边草甸。下面是百分网给大家整理的臭菊花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臭菊花的特点一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直立,粗壮,具纵细条棱,分枝向上平展。叶羽状分裂,长5-10厘米,宽4-8厘米,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锐锯齿,上部叶裂片的齿端有长细芒;沿叶缘有少数腺体。头状花序单生,径5-8厘米,花序梗顶端棍棒状膨大;总苞长1.8-2厘米,宽1-1.5厘米,杯状,顶端具齿尖;舌状花黄色或暗橙色;长2.9厘米,舌片倒卵形,长1.4厘米,宽1.2厘米,基部收缩成长爪,顶端微弯缺;管状花花冠黄色,长约9毫米,顶端具5齿裂。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黑色或褐色,长8-11毫米,被短微毛;冠毛有1-2个长芒和2-3个短而钝的鳞片。花期7-9月。臭菊花的药理与功能性味:《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性凉,味苦微辛。'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熏洗。功用主治平肝清热,祛风,化痰。治头晕目眩,风火眼痛,小儿惊风,感冒咳嗽,百日咳,乳痈,痄腮。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祛风降火,化痰止咳。'2、《南宁市药物志》:"平肝清热。治头晕目眩,小儿惊风。'3、《广西药植名录》:"补血,通经,祛瘀生新。'4、治风火眼痛,眼目昏暗,感冒咳嗽。熏洗产后子宫脱出。(四川)选方1、治百日咳:蜂窝菊15朵。煎水兑红糖服。2、治气管炎:鲜蜂窝菊一两,水朝阳三钱,紫菀二钱。水煎服。3、治腮腺炎,乳腺炎:蜂窝菊、重楼、银花共研末,酸醋调匀外敷患部。4、治牙痛、目痛:蜂窝菊五钱。水煎服。(选方出《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花研粉,醋调匀搽患处。鲜根捣烂敷患处。臭菊花的栽培技术整畦施肥万寿菊对土壤要求不严,应选土层深厚、疏松、排水透气好的土壤。耙深20-25厘米,使表层土壤绵软细碎,田面平整。每栽667平方米的苗床施土杂肥200千克、菊花专用肥2千克,土杂肥翻入地下,化肥均匀撒于畦面后,用锄划入地下,然后耙细、整平。苗床管理春播万寿菊于播种后6-7天出齐苗,苗出齐后应注意苗床内的温度不可超过30℃,以免造成烧苗和烂根。苗长到3cm左右、第一对真叶展开后,应注意通风,防止徒长。苗床内温度保持在25-27℃,通风时间应在上午8-9点,不可在中午高温时通风,以免造成闪苗。如遇大风降温天气,停止通风。当室外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应选晴朗无风天,揭开薄膜,除掉苗床内的.杂草。如缺水应喷一遍透水,并盖好膜,加大通风口,苗床内浇水不宜太勤,以保持床土间干间湿为宜。当室外气温稳定在15℃时应揭膜炼苗,移栽前7天左右停止浇水,进行移栽前的靠苗,以备移栽。移栽当万寿菊苗茎粗0.3厘米、株高15-20厘米、出现3-4对真叶时即可移栽。采纳宽窄行种植,大行70厘米,小行50厘米,株距25厘米,每667平方米留苗4500株,按大小苗分行栽植。采纳地膜覆盖,以提升地温,促进花提早成熟。移栽后要大水漫灌,促使早缓苗、早生根。田间管理移栽后要浅锄保墒,当苗高25-30厘米时出现少量分枝,从垄沟取土培于植株基部,以促发不定根,防止倒伏,同时抑制膜下杂草的生长。培土后依据土壤墒情进行浇水,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勿漫垄,保持土壤间干间湿。在花盛开时进行根外追肥,喷施时间以下午6时以后为好,每667平方米喷施尿素30千克,磷酸二氢钾30千克。采摘保鲜万寿菊应在温度低、湿度大时采切。万寿菊采切过早、往往采切后花朵不易正常开放。一般是在开花前1天-2天采切。采切的时间与品种有关,通常有4片-6片花瓣已松开花蕾时,即可采切。有时发现,采切后的万寿菊切花,花蕾还没绽开,就过早地垂头了,这种状况主要是蕾期采切过早,花萼还紧包着花蕾。最好在萼片同花瓣成90时切取。剪切时枝条要有5个节间踞或更长一些的长度,但在枝条上至少要有两个芽。切下1小时后,插入水中吸水,然后按长度分级,10枝一束捆好,用玻璃纸包装。万寿菊切花保鲜期短,不耐长途运输。采切后的万寿菊如果不上市出售,应马上入低温库贮藏,贮藏的温度为1℃-2℃,最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