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_第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地理备考指导•区域认知: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空间定位,认识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综合思维:综合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区域特征,计算相对高度及气温差异等•地理实践力:结合具体等高线地形图,对爬山路线、宿营地、工农业生产、聚落分布等进行区位选择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知识筛查]知识点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地海拔为1500米,乙地海拔为500米。(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地和乙地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2.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1)同线等高。(2)等高距全图一致。(3)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4)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反之为陡坡。(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7)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3.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基本地形

[知识巩固]下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在M、N、P、Q四点中,海拔可能相同的两点是(

)A.M点和N点B.P点和Q点C.M点和Q点D.M点和P点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299米 B.359米C.199米 D.509米答案:1.D

2.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Q点海拔为300—400米,P点海拔为200—300米,N点海拔为100—200米,M点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可知,M点海拔为0—100米或200—300米,即可确定海拔可能相同的两点是M和P。第2题,确定陡崖位置,找出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条数为4条,明确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则利用计算公式(n-1)d≤ΔH<(n+1)d,即可得出其相对高度为300米≤ΔH<500米。知识点2地形剖面图[知识筛查]1.概念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所作的地形垂直剖面,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2.作用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剖面线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状况。3.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规则(1)确定剖面线两端点的海拔。(2)确定剖面线经过地区海拔的极大值和极小值。(3)为了使地面高低起伏更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原图大。[知识巩固]读河北省张家口市某滑雪场等高线图,完成第1~2题。1.初学者应尽量选择坡度较缓的滑雪道练习。图中所示四条滑雪道最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是(

)A.L1滑雪道

B.L2滑雪道C.L3滑雪道

D.L4滑雪道答案:B

2.下列四位学生绘制的MN段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答案:A解析:第1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由此可知,图中所示四条滑雪道最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是L2滑雪道。第2题,读图可知,

M点的海拔为1

830米,N点的海拔为1

680—1

710米。再根据地面起伏状况可知,A项正确。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能力形成点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整合构建]1.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低,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高,该图的等高距为d,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ΔH为(H高-H低)<ΔH<(H高-H低+2d)。2.估算陡崖的高度(1)陡崖的相对高度。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2)陡崖的绝对高度。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max≤H顶<Hmax+d。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min-d<H底≤Hmin。注:n为陡崖处重合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Hmax为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高的,Hmin为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低的。3.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判断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中间有闭合的等高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判定其海拔。如上图中等高线数值a大于b,则M地的海拔大于a,N地的海拔小于b。4.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的比较(1)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大小的比较。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2)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大小的比较。可根据垂直相对高度与水平距离之比来比较坡度陡缓。①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程度不同,则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下列四幅图中(单位:米),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图3、图1、图4、图2。②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列四幅图中(单位:米),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图2、图4、图1、图3。③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不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列四幅图中,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图1、图3、图4、图2。[真题剖析](2020山东卷,7)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200米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如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下题。图中“魔鬼营地”是(

)A.甲 B.乙C.丙 D.丁解题思路:甲地位于北部山谷,地形闭塞,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丙、丁位于地势较高的山脊,乙位于鞍部,空气流通通畅。故选A项。尝试解答:A[训练突破]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A.甲 B.乙C.丙 D.丁2.水库建成后能够(

)A.改善航运条件B.开发河流水能C.增加径流总量D.消除地质灾害答案:1.A

2.B解析:第1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由此可知,图中所示四条滑雪道最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是L2滑雪道。第2题,读图可知,

M点的海拔为1

830米,N点的海拔为1

680—1

710米。再根据地面起伏状况可知,A项正确。能力形成点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整合构建]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步骤具体内容确定剖面线根据要求在需绘制剖面图的两点之间作出一条直线定尺纵坐标表示海拔,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要根据需要选取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找点找出直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及特殊点(最高、最低、转折点),按其水平距离和海拔转绘到坐标图中描点连线用平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2.地形剖面图的判读(1)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与剖面线吻合。①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如上图中A海拔为200—250米,B海拔为250—300米。②看极值点是否准确。如上图中a海拔为250—300米,b海拔为150—200米,c海拔为350—400米。③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如上图中从A到B经过了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过程。(2)判断等高线地形图上两地点能否通视。①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两地点能否通视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两地点间有无山脊等地形部位阻挡;二是看两地点间是凸形坡还是凹形坡。如下图所示,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凹形坡,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视线,不能通视。②利用作图辅助法解决等高线地形图中两地点的通视问题。如上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可通视;而图中b'位于阴影区,说明s地与b村落不能通视。[真题剖析](2019江苏卷,5~6)读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C.植被 D.坡向(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解题思路:第(1)题,甲、乙两地位置→在河流沟谷两侧的山坡上→甲地位于河谷北侧,为阳坡;乙地位于河谷南侧,为阴坡;阳坡采光较好,阴坡采光较差→坡向影响建筑物布局。第(2)题,改造后的等高线和改造前的等高线相比,靠近N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上密下疏,坡度先陡后缓;靠近M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上疏下密,坡度先缓后陡;建筑物的海拔相对于改造前降低。因此变化后的地形剖面图应当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地势整体下降,而且M与N之间既有坡度阻挡,也有房屋阻挡,无法通视。尝试解答:(1)D

(2)B[训练突破]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沿图中a—b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

)A2.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四个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a—b剖面线起止点海拔均为300—400米,最高点海拔为700—800米,最低点位于河谷处,海拔低于300米,再由剖面线沿线地形类型和起伏状况判断,A项正确。第2题,瞭望塔应该选址在该区域海拔最高、周围视野阻挡物少、瞭望范围广的地点。①③两地海拔太低;②地暸望不到全区;④地位于山顶,海拔高,可顾及全区。D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常考图形]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常见图形判读方法1.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和疏密程度判断地势和地形判断地势高低主要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宏观地形判读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等高线较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线较密集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处十分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海岸线: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大陆架: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且等深线稀疏大陆坡:海水深度超过200米,且等深线密集海沟:海水深度大,且两侧等深线密集2.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疏密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判断水系特征先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疏密判读地形,如等高线在河谷处凸向海拔高处,在山脊处凸向海拔低处,再根据地形判断水系特征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判断水文特征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②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有关;③河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洪积扇)3.判断河流流向、流域面积及水库储水面积

判断流向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判断流域面积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判断水库储水面积找到最高水位的海拔,根据此海拔等高线所围绕的范围,估算其面积4.结合地形特征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判断气候特征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判断判断气候差异气温差异求出相对高度,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米计算温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典型例题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地区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北向东南 D.自西南向东北(2)图示地区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40米 B.120米C.200米 D.280米(3)图示①②③④四处中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题思路:第(1)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流向的判断。读图可知,河流干流流经地区西北高、东南低,故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第(2)题,考查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计算陡崖相对高度的公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