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它不仅废除了君主制,体现了启蒙思想家们所主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的思想,而且广泛地规定了人民的自由、平等诸权利”,根据材料指出这是资产阶级的哪部文献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人权宣言》2.国际会议往往成为大国利益角逐的特殊战场。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是①彻底解决了大国之间的矛盾②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③都推动了战后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④都是少数国家操纵的会议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同为发生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改革,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不少相似之处。下列四项是对二者相似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富国强兵B.从政治,到经济、学习西方生活方式等改革措施中,都有相似点C.改革结果都是壮大了经济、军事实力,很快走上扩张道路D.改革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4.赵英在《技术演进与全球化》中指出:“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材料认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A.大量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的建立B.经济军事强国的引领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D.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认可5.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较贴切的是A. B.C. D.6.“全球化源于何时?这实际上是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5世纪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指的是A.郑和下西洋B.文艺复兴C.新航路开辟D.三角贸易7.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A.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B.对工业的调整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8.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9.2017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中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其成立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董必武10.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A.商朝、秦朝、三国B.隋朝、唐朝、元朝C.商朝、唐朝、明朝D.秦朝、唐朝、十六国11.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A.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B.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C.渡江战役——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D.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12.历史上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对中国国力、民生、政局、近代化进程等诸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这两次侵华战争的相似之处是()①中国都形成了全民抗战的局面②都是日本力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③中国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④都对中国居民进行过血腥大屠杀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张楠对于“二战结束至今的世界格局的变化”这一段历史线索模糊不清,请你帮他理清大致的线索。(列出主要内容即可)14.为加速法西斯国家的灭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采取了哪些重大军事行动,用史实加以说明。15.香港、澳门和问题,是历史的遗留问题,请回答: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哪一年?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前分别处于哪个国家统治之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二战后,回归中国”,这次回归是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这个国家是在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割占的?请你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为例,说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时颁布的(人权宣言》包括:天赋人权;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还广泛规定了人民的自由、平等诸权利。因此,D正确。《权利法案)(1689年)废除了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提出是在18世纪,A项排除。美国独立战争推翻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不是废除君主制,1787年宪法是美国1787年颁布的宪法,美国没有君主制,B、C两项排除。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都是大国操纵下的会议,都存在着大国利益的冲突和调节,而且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会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但是大国之间的矛盾只能在这些会议中缓解,不能彻底消除,①说法不正确,应该排除。所以答案选D。【点睛】这种题型可以用排除法来做,首先学生需要掌握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的内容和实质,以及这几个会议的相同点,用排除法来解答本题。3、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彼得一世改革没有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D符合题意,ABC项都是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似之处的正确表述,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4、C【解析】

据所学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普遍得到了较快发展,其最有力的推动因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大力引进技术,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从而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增长。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是单一因素促成,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共同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5、D【解析】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类四段。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是图D。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6、C【解析】

题干中把15世纪看作全球化的开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到达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新航路的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全球化的开始”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解析】

罗斯福新政期间,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这是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故选C。8、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封建时代”指的是封邦建国。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故A符合题意;秦朝实行郡县制,是“郡县时代”,故B排除;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故C排除;宋代与题干无关,故D排除。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考查学生理解能力。9、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和党的中心任务,大会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人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10、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亡商朝,建立西周。故①处是商朝。结束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的是秦朝。故②处是秦朝。东汉灭亡后,历史进入魏蜀吴三国时期,西晋结束了三国的分裂时期,统一全国。故③处是三国。故A符合题意;①处是商朝,故BD不符合题意;②处是秦朝,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夏朝到南北朝的更替顺序,识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顺序。11、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C项符合题意;中共一大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下关联不正确”是解题的关键,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12、C【解析】

据所学知,历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其相似之处是②都是日本力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④都对中国居民进行过血腥大屠杀。C项正确。①中国都形成了全民抗战的局面,③中国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与甲午中日战争不符,ABD错误,排除,故选C。【点睛】注意掌握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相关史实。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随着北约和华约的成立,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90年代至今世界格局逐渐出现多极化的趋势。【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表述,即: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随着北约和华约的成立,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90年代至今世界格局逐渐出现多极化的趋势。14、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占柏林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对中国东北的日关东军发起全线进攻中国的抗日力量也向日、伪军展开全国规模的反攻(答出其中三件)【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初,美、英、苏等26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同盟的正式建立。为加速法西斯国家的灭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有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占柏林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对中国东北的日关东军发起全线进攻;中国的抗日力量也向日、伪军展开全国规模的反攻等。15、(1)1997年、1999年(2)英国、葡萄牙(3)一国两制(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4)日本;中日《马关条约》(5)能结合美国南北战争讲到劳动力、市场、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等即可给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随后,中英、中葡经过谈判,都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1997年7月,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999年12月,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本题答案:1997年;1999年。(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关于香港的割占: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关于澳门的侵占:1553年,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为借口,通过向明朝官员行贿,获准在澳门半岛暂时居住。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葡萄牙人趁火打劫,欲将澳门据为己有。1843年,澳门葡萄牙人向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要求改变澳门为中国内港的现状,改由葡萄牙士兵驻防整个澳门半岛。1844年葡人擅自在凼仔的西沙建造炮台。1845年11月,玛丽亚二世擅自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允许所有外国商船来澳自由贸易。1849年3月,葡人公开关闭中国设在澳门的海关,拆毁税馆,驱逐驻守澳门的中国海关官员。在分阶段占领澳门半岛后,葡萄牙人又先后于1851和1864年强行将凼仔、路环两岛划入其管辖范围,从而完全侵占了整个澳门地区。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腐败的清朝政府签订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条约规定"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与葡国治理他处无异"。从此,澳门成为有不平等条约为依据的葡萄牙管治地区。本题答案:英国;葡萄牙。(3)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提出的前提。香港、澳门和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本题答案:一国两制。(4)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1895年4月,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有: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