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分课时同步练习全册(含答案)_第1页
(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分课时同步练习全册(含答案)_第2页
(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分课时同步练习全册(含答案)_第3页
(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分课时同步练习全册(含答案)_第4页
(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分课时同步练习全册(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

(1)质点参考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B.汽车运动时研究车轮上的一点如何运动,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C.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使卫星的照相窗口对准地面,可以把卫星看作质点

D.研究“天宫一号”绕地球飞行的周期,可以把“天宫一号”看作质点

2、为了提高枪械射击时的准确率,制造时会在枪膛上刻上螺旋形的槽。这样,当子弹在枪管

中运动时,会按照旋转的方式前进,离开枪管后,子弹的高速旋转会降低空气密度、侧风等外

部环境对子弹的影响,从而提高子弹飞行的稳定性。下列关于子弹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B.当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都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D.能否将子弹看做质点,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具体问题

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

C.凡是轻小的物体,都可被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次要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4、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成

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5、如图所示,一架执行救援任务的直升机悬停在上空,钻井平台位于直升机正下方,救生员

抱着伤病员,缆绳正在将他们拉上直升机,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则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A.伤病员B.直升机C.钻井平台D.直升机驾驶员

6、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

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

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7、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的速度并列运动。如果这只蜜蜂的眼睛紧盯着

车轮边缘上某一点,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应是下图中的()

A.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如图所示,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田130EL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向左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10、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

向左飘,两条船运动状态是()

遏图产

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船肯定是静止的

C.8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5船可能是静止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运动员的肢体动作不能忽略,故不可以把运动员看作

质点,A错误.汽车运动时研究车轮上的一点如何运动,车轮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故不

能把汽车看作质点,B错误.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使卫星的照相窗口对准地面,人造卫星

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C错误.研究“天宫一号”绕地球飞行的周期,“天宫一号”的

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故可以把“天宫一号”看作质点,D正确.

2答案及解析:

答案:BD

解析:在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不能忽略子弹的大小和形状,因而不可以把子

弹看做质点,但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其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做

质点,故选项BD正确。

3答案及解析:

答案:AD

解析:质点指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质点

没有大小,但是有质量,不同于几何中的点,所以A正确,B错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

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次要因素,即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

体可以被看作是质点,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无关,故C错误,D正确.

4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一个实际物体可不可以看成质点,跟它体积的绝对大小、质量的大小以及运动的速度

的快慢无关,主要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和性状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忽略,选项C正确。

5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救生员与伤病员相对静止,所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伤病员处于静止状态,选项A正确;

由于缆绳正在将救生员及伤病员拉上直升机,所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直升机是向下运动的,

选项B错误;由于救生员相对钻井平台向上运动,所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钻井平台向下运动,

选项C错误;由于缆绳正在将救生员及伤病员拉上直升机,直升机驾驶员相对直升机静止,所

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直升机驾驶员向下运动,选项D错误。

6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甲车内的同学看乙车没有动,说明甲车和乙车的运动情况一致,而乙车的人看到路

旁的树木向西运动,说明乙车相对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则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乙车向东

运动,因为甲车和乙车运动状态一致,故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

7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因蜜蜂相对于车是静止的,故它所看到的汽车车轮边缘上某一点的运动轨迹是A所示

的圆,故A选项正确。

8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人在桥上走,是以地面做为参考系,桥流水不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故A正确.

B是以大地做为参考系,故B错误.

C是以地面做为参考系,故C错误.

D是以地面做为参考系,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房子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由烟囱冒出的烟向左飘,可知此时风向向左(相对于地面而

言)。甲车上的小旗向左飘,则有三种可能的情况:一是甲车不动,风把小旗向左吹;二是甲车

向右运动,风相对甲车向左,风把小旗向左吹;三是甲车向左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因此风仍

能把小旗向左吹。对于乙车,只有向左运动并且速度大于风速时,小旗才能向右飘。故选项

D正确,选项ABC错误。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因为河岸上的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根据旗帜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出风是从左向

右刮的,力船上的旗帜向右,4船的运动有三种可能:一是4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右;二是

力船向左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右运动,把旗帜刮向右;三是4船向右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

于风速,此时风相对于旗帜仍向右运动,能把旗帜刮向右.故A、B错误.如果6船静止不动,

那么旗帜的方向应该和河岸上的旗帜方向相同,而现在的旗帜方向向左,所以,8船一定向

右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题图中旗帜向左飘动的情况,故C正确,

D错误.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

(2)时间位移

1、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

C.火车站大屏幕上显示的是列车运行时间

D.I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2、2018年12月8日2时14分至2时3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三号乙运

载火箭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对月球背面开展着陆巡视探测。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的漫

长飞行,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南极一艾特肯盆地中的

冯・卡门撞击坑内自主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

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时14分至2时36分”是时刻B.“26天”是时刻

C.“10时26分”是时刻D.“10时26分”是时间

3、下列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

A.高考数学考试的时间是2h

B.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C.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是1.4h

D.由青岛开往通化的1406次列车在德州站停车3min

4、某物体在水平面上向正南方向运动了20m,然后又向正北方向运动了30m,对于这一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移大小是50m,方向由南再向北B.物体的路程是10m

C.物体的位移大小是10m,方向向北D.物体的位移大小10m,方向向南

5、如图所示,某物体第一次沿两个半径为2的圆弧由/经8到C,第二次沿直线由/经8到

a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西广@包云东

ABl1C

A.两次物体的位移均等于4R,方向均向东

B.第一次物体的位移等于2兀尺,第二次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均向东

C.两次物体的路程均等于4R,方向向东

D.第一次物体的路程等于2nR,第二次物体的路程等于4R

6、小球从5山高处落下,被地板反弹回后在2必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

小分别是()

A.5nl2mB.Im3勿C.3勿3/D.

Im2m

7、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0123•••/»-!n”8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2s内

B.『2-3表示时间,称为第3s内

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

D.表示时间,称为第("T)s内

8、如图所示,坐高铁从杭州到南京,原需经上海再到南京,其路程为电,位移为司。杭宁高铁

通车后,从杭州可直达南京.其路程为52,位移为x2,则()

南京。;"公

‘°F、上海

I盖确云

杭州

A.st>>x2B.5,>5,,%,<x2C.5,>52,x,=X,D.5,=5,,%,=

9、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

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A.nRB.A—4+7?C.2nRD.2R

10、从距地面3m高处自由落下一个小球,球接触地板后竖直向上弹起,升至距地板2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上述过程中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位移5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5mB.位移1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5m

C.位移1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5mI).位移1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1m

11、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关于它们的位移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IB

A.沿I较大B.沿II较大c.沿ni较大D.一样大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再短的时间也是一个时间间隔,时刻指一个瞬间,而不是很短的一段时间,A错误.

火车站大屏幕上显示的是列车运行的时刻,C错误.1min是60s,但是1s不是一个时刻,

1min可以分成无数个时刻.

2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2时14分至2时36分”和“26天”是时间,“10时26分”是时刻,所以只有选

项C正确。

3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时刻指一个时间点,高考数学考试的时间2h、人造卫星绕地球--圈的时间1.4h

和由青岛开往通化的1406次列车在德州站停车的3min都是一段时间,是时间间隔,不是

时刻.

4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正南方向运动了20m,然后乂向正北方向运动了30m,位移的大小

x=3O-20/n=10机,方向由南向北;故A、D错误,C正确;路程s=20+30,”=50机,故B错误;

故选Co

5答案及解析:

答案:AD

解析:物体位移的方向是从起点指向终点,大小是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选项A正确,选

项B错误;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它的大小是从起点到终点运动轨迹的长度,选项C错误,

选项D正确。

6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小球从离地板5m高处落下,通过的路程是5m,被地板弹回,在离地板2m高处被接

住,通过的路程是2m,则小球通过的路程是7m.起点到终点的线段长度是3m,则位移大

小是3m.

故选:B.

路程是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移动,用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

本题是常规题.对于位移,关键确定物体的起点与终点的位置,大小等于起点与终止的直

线距离.

7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时刻和时间间隔分别对应于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和一段线段。f,是时刻,可表述为第

ns末或第(〃+l)s初;〃s内不等于第ns内,〃s内是指从0至废末共ns的时间;第ns内是指

从第(n-l)s末至第ns末共1s的时间,故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

8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由题图可知I,S]>$2,%=/,选项C正确。

9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气门芯由车轮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车轮的正下方的过程中,初、末位置

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位移大小,为X=J(2R)2+(哂2=R《4+兀2,故B正确.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物体的初位置距地面高度为3m,末位置距地面高度为2m,则物体的位移大小

x=3m-2m=lm,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向下运动的路程是3m,向上运动的路程是2m,

总路程s=3m+2m=5m.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起点和终点的位置都相同,则位移一定相同.

故选D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

(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一速度

1、下列关于速度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B.位移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定不同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变的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2、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

速度为-4m/s,可知()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2>Y,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20m

3、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R,下山的平

均速率为Z,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v,+v2Vj+v2v,-v2v1-v2

A.«D.,

2222

C.0,D.0,

h+为4+岭

4、下列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B.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的速度

C.可认为物休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八(加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则该物体的瞬时速度一定为0

5、在佛山一中某届校运会上,高三18班曹谦同学在男子400m的决赛中,以53秒的成绩打

破该项的校运会记录.(假设起点与终点共点)在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练在研究曹谦同学摆臂的幅度与频率的时候可以将他看成质点

B.曹谦同学的位移为0

C.曹谦同学400m的平均速度为0

D.曹谦同学400m的平均速度大约为7.55m/s

6、如图所示,王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I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

通过的位移分别为Im、2m、3m、4m,下列有关王明在这4s内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明在4s内的速度一直增大

B.王明在4s内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不可能小于lm/s

C.王明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D.王明1s末的速度为lm/s

7、关于通过打点计时器打点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点密集的地方纸带运动的速度比较大

B.点密集的地方纸带运动的速度比较小

C.点不均匀说明纸带做变速运动

D.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8、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v-f的图象。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XT图象表示出

来(其中x为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则下面的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云

O

9、一辆汽车做单向直线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路程以

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始到行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A.16m/sB.16.3m/sC.17.5m/sD.18.8m/s

10、如图所示是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在图示记录的时间内()

A.纸带均做匀速运动

B.丙纸带的平均速度最大

C.丁纸带的平均速度最大

D.乙和丁纸带的平均速度一样大

11、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

动记录遮光时间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A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为使空Ar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A/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12、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s■+♦0.90-1.L10-

(ABCDJ

)••••••/

I|«I।'J«>।r|।'>IIH।1|I।1II।।।।।1I11I.।।।।।।।।।II11|IIIl|_A

Ocm12345

-------------------------------------------虹确云——

1.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一。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

B两点间距$=;C点对应的速度是一一(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AC

解析: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选项A正确;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方向与

速度的方向存在着相同和相反两种情况,选项B错误;速度不变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故

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2答案及解析:

答案:AC

解析:因为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表示运动方向,速率是标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

小等于速率,故选项A、C正确,选项B错误;甲、乙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在同一直线上沿相

反方向运动10s,从同一点分别沿相反方向前进了20m和40m,故此时两者相距60m,选项[)

错误.

3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设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为不因为整个过程的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为0,平均速率:

3=幺=-^—=选项D正确。

t£+AW+匕

匕匕

4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瞬时速度是状态量,对应于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选项AB不符合题意;可认为

物体在r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加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这是粗略计算瞬

时速度的方法,选项C不符合题意;平均速度为0,表明始末位置重合,物体未必静止,故瞬时

速度不一定为0,选项D符合题意.

5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教练在研究曹谦同学摆臂的幅度与频率的时候.曹谦同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计,

故不可以将他看成质点,选项A错误;

因为曹谦同学跑了一周,故他的位移为0,选项B正确;

根据v=x/t可知曹谦同学400m的平均速度为0,但是平均速率不为零,选项C、D错误.

6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题目只给出王明在每秒内的位移大小,不能确定具体的运动情况,也不能确定任意时

刻的瞬时速度大小,故A、B、D错误;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王明在4s内的平均速度为

JX+W+W+Zlm+2m+3m+4m

=2.5m/s,故C正确.

4s4s

7答案及解析:

答案:BC

解析:点越密集,表明纸带运动速度越小,选项A错误,B正确;点不均匀说明纸带在相等的

时间内位移不等,即纸带做变速运动,而不是打点计时器有故障,选项C正确,D错误。

8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在0~6时间内,物体沿正向匀速运动,故选项A错误;在乙~4时间内,物体静止,且此

时离出发点有一定距离,选项BD错误;在时间内,物体反向运动,且速度大小不变,即

在x~f图象中,在0~4和4~G两段时间内,图线的斜率大小相等,故C正确。

9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设全程位移大小为X,先后两个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W、匕,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大小丫=_^------,解得u=16m/s,选项A正确。

一3x+——x

4v,4V2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甲、乙、丙纸带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不均匀,故甲、乙、丙不是做匀速运动,故A错

误;丙纸带上的点迹最多,则所用时间最长,而且位移小,故平均速度最小,故B错误;甲、乙、

丙上均有5个点,但丁上第一个点和第五个点之间的距离最大,故丁的平均速度最大,故C

正确,D错误.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A

Ar

解析:瞬时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当加一>0时,—

△t

可看成物体的瞬时速度,越小,加也就越小,A项正确;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不能减小B项错误;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更小,时

间更长,因此C项错误;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并不一定能使空更接近瞬时速度,

△t

D项错误.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1.0.02s;2.0.70cm;0.100m/s

解析:1.T='=0.02S

f

2.题中刻度尺的精确度为0.1cm,故两点间的距离为1.70cm-1.00cm=0.70cm;做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位移内的中间时刻速度,所以C点

对应的速度v=g2=加/S=0.100,〃/s

'10T10x0.02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

(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一加速度

1、下列有关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加速度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一定相同

B.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定相同

C.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D.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2、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这样定义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上二型,其中%和匕分别表

X

示某段位移入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是为。=匕二下

t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加速直线运动,即初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若a不变,则4将变小

B.对于加速直线运动,即初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若/不变,则a将变小

C.若/不变,则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包土上

2

D.若4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瞬间速度将小于物体中间时刻的瞬间速度

3、甲、乙为两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口中=4m/s2,%=T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

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C.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D.甲、乙的速度值都是越来越大的

4、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开始的速度是V,,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

A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

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

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

I).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Av的方向相反

5、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s内由0增加到100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

108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乙

A.10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m/s

B.2.5s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30m/s

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快

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

6、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向东行驶,如图所示是该汽车的速度计,在汽车内的观察者观察速度

计指针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s后指针指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以汽车行驶方向为正方向,假设汽车的加速度恒定,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图甲图乙

A.1lm/s2B.-0.5m/s2C.1.4m/s2D.-1.4m/s2

7、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球

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是()

A.-20m/s2B.20m/s2C.-100m/s2D.100m/s2

8、如图所示,小球以大小为3m/s的速度为水平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加=0.0卜后以大小为

2m/s的速度均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则小球在这0.01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A.100m/s2,方向向右B.100m/s2,方向向左

C.SOOm/s)方向向左D.500m/s2,方向向右

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123456

0.10.20.3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0.400.500.60

000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44.62.81.100.119.138.

(cm/s)000000

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Av/加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tana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f图象,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

a=Av/△,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10、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

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

为IO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4=1.2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

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

A.ISm/sZ,向上B.15m/s2,向下

C.1.67m/s2,向上D.1.67m/s2,向下

11、如图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计时装置A、B,A,B间距离为L=30cm,为

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一个宽度为d=1cm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以某一加速度

通过A、8,记录遮光条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0.010s、0.005s,滑块从4到6所用时间为

0.20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L±

••

@正生云

A.滑块通过力的速度为1cm/s

B.滑块通过6的速度为2cm/s

C.滑块的加速度为5m/s?

D.滑块在人B间的平均速度为3m/s

12、一物体以6m/s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s后,物体仍向上滑行,

速度大小为lm/s,若增大木板倾角,仍使物体以6m/s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s后,物

体向下滑行,其速度大小变为lm/s,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生分别表示物体在前

后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22

A.4=—2.5m/s,a9=—2.5m/5

21

B.4=-3.5m/s,a2==35mls

22

C.q=—2.5m/s,a2——3.5m/s

D.a,=3.5m/s2,^=-3.5m/s2

13、爆炸性的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点.丫S882型跑车由静止加速至100碗/11只需4.2$.

(1)求VS882型跑车的平均加速度.

(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3m/s2,它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0km/h?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BCD

解析: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

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故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一定相同,选项A错误,选项CD正确;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选项B正确。

2答案及解析:

答案:ACD

解析:A、B项,由A="一为"可得出匕一%=Ax=AvT,即a=Au。

x

在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平均速度;也越来越大,若a不变,则A将变小,若A不变,则a

将变大,故A项正确、B项错误。若A不变,则易知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止士。

2

对于前半段位移,其速度全部小于后半段位移的速度,那么可以定性的得出后半段位移所用

时间小于前半段位移所用时间,这也就是说,中间时刻的位置在前半段位移中的某处,而此

处速度显然会小于包士匕•,故C、D项错误。

2

3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加速度是矢量,符号不表示大小,而是表示方向,正号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负号

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甲、

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可能同向运动,也可能反向运动,选项B错误;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

向相同,物体加速,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减速,选项D错误。

4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图可知,汽车的速度变小,汽车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汽车的加速度方

向与小,的方向相同,与匕、匕的方问都相反,选项上D错误,选项C正确.

5答案及解析:

答案:BD

解析:10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0m/s,选项A错误;108km/h=30m/s,则2.5s

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0-30m/s=-30m/s,选项B正确;火箭的加速度

q=竺=5&m/s?=10m/st汽车的加速度4=^-=^^m/s2=-12m/s2,故火

A/10-"2.5

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慢,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6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由题图甲、乙可知汽车的初速度%=60km/hb16.7m/s,末速度v=20km/hs=5.6m/s。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得a=匕员1.4m/s2,故选项D正确。

t

7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解: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o=8m/s;

运动员立即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v=-12m/s,方向为负.

加速度为:a=-——=—~-m/s2=-100m/s2;

t0.2

故选:C.

加速度.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已知初速度和末速度,则由加速度的定义可求得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加速度为矢量,故在解题前应先设定正方向;这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应注意培养的一个好习

惯.

8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取末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包得。=匕一(一、)=500nVs2,方向与v,方向相同,

△t\t

水平向左,故选项C正确。

9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方法A偶然误差较大。方法D实际上也仅由始末两个速度决定,偶然误差也比较大。

只有利用实验数据画出对应的v-t图象,才可充分利用各次测量数据,减少偶然误差。由于

在物理图象中,两坐标轴的分度大小往往是不相等的,根据同一组数据,可以画出倾角不同的

许多图象,方法B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根据图象找出不同时刻所对应的速度值,然后利

用公式a=Av/At算出加速度,即方法C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w=8m/s,%=-10m/s,贝I。=上——~-m/s2=-15m/s2,

Ar1.2

负号说明加速度的方向正方向相反,即向上,选项A正确。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滑块通过A的速度以=旨=lm/s,故选项A错误;滑块通过B的速度%=卷=2m/s,

故选项B错误;滑块加速度a=九二%=5m/s2,故选项C正确;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

t

v=—=1.5m/s,故选项D错误。

t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题中规定以沿倾斜木板向上为正方向,则初速度v„=6m/s,在木板倾角增大前后,

物体在2s末的速度分别为v^lm/s,v2=-lm/s,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詈可

2

得:q——2.5m/s,a2——3.5m/s,选项C正确。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1.末速度:v.=\00hn/h=---机/s=27.78m/s

13.6

平均加速度:4=乜二应=27-78-°mls-=6.61,"/?

t}4.2

2.所需时间:f,=乜二殳=卫生二2s=9.26s

a23

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

(5)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所得纸带点间距过密,若利用该纸

带分析小车运动情况,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每隔9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2s

B.每隔2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4s

C.只研究纸带后端几个间距较大的点所在区域

D.只研究纸带前端较密的几个点所在区域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中有益的

是()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大些

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和计算

D.作图像时,必须要把描出的各点都连在同一条直线上

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调节,使小车、纸带、细绳和定滑轮上边缘在一条直线上

B.坐标轴单位长度越小越好

C.开始前要先开电源后放纸带,打完点要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D.钩码的质量越大越好

4、以下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的一些步骤,其正确顺序是

①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上;

②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铝板上,并接好电路;

③更换纸带,再做两次;

④把长铝板放在桌面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⑤使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

⑥将细绳拴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下面挂上适量的槽码;

⑦断开电源,取出纸带。

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

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

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VB=m/s;(2)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

6、小车牵引纸带沿斜面下滑,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周期为0.02s。

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填写表格并求出加速度为nVs2,作出v-t图像。(保留3

位有效数字)

自ifX普三•

6.65cm5.60cm4.55cm3S5rm2.45cm1.45cm

分段第1段第2段第3段第4段第5段第6段

时间t/s0~0.10~0.20.2~0.30.3~0.40.4~0.50.5~0.6

隔断位移

1.45x10-22.45x10-23.55x10-24.55x10-25.60x10-26.65x10-2

x/m

平均速度

v/(m-s-1)

r/(m•R'1)

0.7

0.6

0.5L

0.4

0.3F

0.2卜

研正碓云.

0OJ0.20.30:405067.

7、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

其上取了A、B、aD、E、F、G7个计数点,如图(a)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

个点没有画此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50Hz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

打8、C.D、E、尸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表:

计数点BCDEF

速度(m/s)0.1410.1800.2180.2620.301

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以{点对应的时刻为"0,试在图(b)坐标系中合理选择标度,作出

物体的u-r图象.根据图象求出打G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m/s.(保留两位有

效数字)

2.当交流电源的频率变为49Hz,电压变为210V时,该同学测得的物体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

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交流电频率为50Hz,如图给出了从

。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

那么:

x,=1.40cnvv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4=3.87cm,

1.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伫

2.3计数点处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计算表达式为,加速度的大小是—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

数字)

9、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得到如图甲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

上共取了A、B、C,D、E、F、G七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六条(分别叫么氏c、d、&/),将这六条纸带由短到

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直方图。最后将各纸条上端中心

连起来,于是得到表示U-Z关系的图象。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

y

,A..B..C.....D......EF

图甲

1.为表示v—f关系,图中的X轴对应的物理量是时间t,y轴对应的物理量是速度以m/s若

纸条c的长度为5.0cm,则图中八为s,匕为;因为各纸条上端中心

连线是,所以可以直观地看出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在纸带未剪断时,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是X"=4.22cm、xBC=4.65cm、

xCD-5.08cm、xDE-5.49cm、xEF-5.91cm、xFG-6.34cm)。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z,打下〃点时小车的速度为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实验中既要考虑减小实验测量时的相对误差,又要得到尽量多的数据以减小误差,只

有A项可行

2答案及解析:

答案:ABC

解析:选取计数点适于使被测量和计算的相邻点间的间隔较大,这样在用刻度尺测量这些点

间的间隔时,在一次测量绝对误差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相对误差较小,因此A正确;在实验中,

如果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偏小,纸带上打出的点大部分会很密,这样测量长度的相对误差会较

大,测量准确度会降低,因此小车的加速度尽量大些,B正确;为了减小测量长度时的相对误

差,舍去纸带上过干密集甚至分辨不清的点是必要的,因此C正确;作图像时,将偏离比较远

的点舍去,D错误。

3答案及解析:

答案:AC

解析:实验中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小车、纸带、细绳和定滑轮上边缘在一条直线上,可以减

小摩擦,A正确;要适当地选取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使图象尽量分布在较大的坐标平面内,B错

误;开始前要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这样可以使实验效果更好,打完点要先断开电源后取纸

带,C正确;钩码的质量要适中,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D错误。

4答案及解析:

答案:④②①⑥⑤⑦③

解析:在实验中,应先固定好铝板,再固定打点计时器,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固定在小车

上,将细绳拴在小车上,绕过定滑轮,并挂上适量槽码。准备就绪后应先让小车停在打点计时

器附近,然后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点结束后关闭电源,更换纸带,再做两次。故实验的正

确顺序为④②①⑥⑤⑦③。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1.38(2)12.6

解析:(1)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每打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则每相邻的两

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0/0,.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

士,x27.60X10'2

为:=—A^C=---------利/s=1.38m/s

"2T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