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教育实践中智力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研究_第1页
研学教育实践中智力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研究_第2页
研学教育实践中智力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研究_第3页
研学教育实践中智力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研究_第4页
研学教育实践中智力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学教育实践中智力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研究一、目的和意义背景:习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于今年3月下旬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面向全社会,全面部署劳动教育工作。同时教育部下发《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是《意见》的配套文件,主要面向教育系统内部,依据《意见》,细化有关要求,重点解决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结合普通高中学校的实际情况,《指导纲要》强调强化服务,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指导纲要》在评价改革方面突出强调三点:一是依据劳动教育目标,制定劳动素养评价标准,注重对学生劳动素养形成和发展情况的测评分析;二是将平时表现评价、学段综合评价和学生劳动素养监测区别开来,分别提出相应要求;三是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评价方式手段。也就是现代教育不再单一强调智力教育,强调分数了,而是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如何从高度重视智力教育到将劳动教育与智力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就是我们课题组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了,本课题就是要探索研学实践教育中智力教育与劳动教育如何融合发展。现状分析:国内:“五育并举”是蔡元培对中西教育完美结合的伟大创举,适应了民主共和政体对教育目标提出的客观要求,对中国近现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改革已势在必行,敢于打破成规,充分把学生从为考试而学习的“怪圈”解放出来,顺应完美人格发展的需求,创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这一教育理论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王世强、虢得用《谈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对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除了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生源外,更要把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具有爱国意识、生态意识、科研意识等,把他们培养成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劳动者。李卫东、农远雄《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方法技巧》指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提高对于农村初中生的劳动素养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学校通过授课的方式使农村初中生获得劳动素养,学校适时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教授学生一定的劳动技术,让学生提高劳动素养。家庭对农村初中生的劳动素养的培养作用不可忽视,而且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往往会事半功倍。石庆丰《探析“劳动实践”型中学生素质教育》从当前许多中学生身上发生的不良表现可以看出,我国在素质教育推行方面仍需要加强。特别是劳动实践型素质教育能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分析了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原因,探讨了劳动实践的意义,并就如何针对中学生实施劳动实践素质教育提出了看法。国外:美国:特色生计教育,认识劳动价值。美国社会的劳动教育以生计教育为特色,主要通过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内劳动教育以开设生产、劳动等内容的必修课程为主,这是生计教育的基本主张。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生计课程的学习,了解并接触社会形形色色的职业,以保证每个人都能根据自身兴趣、资质与特长,学习到一种或多种职业技能,得到一定的锻炼。德国:强调生活教育,体会劳动意义。德国的劳动教育主要体现在重视家政课的教学实践,以教会学生如何生活作为劳动教育的基础和目标。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和掌握烹饪、清扫等劳动技能服务于家庭生活,还要学习家庭美德、理财、营养知识等常识,提高生活质量。芬兰:关注生存教育,培养劳动精神。芬兰:注重实际操作,在中小学阶段会开设很多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技术课、纺织课和家庭经济学课程。2.目的和意义研学教育,简而言之,就是“知行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光读书识字,只能流于表面,不能深刻于内化。视野的开阔,思维的深度,“三观”的建立,不可能从划重点和死刷题当中获得。知行合一,道理浅显。但同学们太过侧重智力教育,在现在的教育制度下的“指挥棒”和家长教师的无限期许及无微不至的关怀下致力于智力因素的开发,只要成绩好,其他不重要。这样就造成学生的“知”而不“行”,致使不少青少年对劳动缺乏必要的正确认识,明显缺乏起码的劳动技能,甚至造成一些高中生都考上大学了,却连起码的做饭、洗衣、洗袜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还不足,出现“高分低能”的倾向。社会对此多有疑虑,强化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呼声不断。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和劳动教育进行深刻论述,为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的地位和条件同党和国家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地学习发展的期望还不完全适应。《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本课题《研学教育实践中智力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研究》旨在将课堂上的智力教育外化到学生可以参加的劳动中去,又通过劳动教育深化理解智力教育,做到二者的完美融合,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研学教育实践中智力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深度结合;走向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博物馆,正好是对学生平日里学习到的课本知识的印证,有效加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独立自主、增强自信,通过研学实践为学生专门设计的活动,可以让他们有信心去做以前没做过的事情,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观念和习惯。二、研究目标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实践探索为手段,以文明创建为中心,融劳动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研究目标如下:(一)学生素质目标1、形成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态度;2、学会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养成使用劳动工具、主动参与劳动的习惯;3、学会运用劳动技术实践所学知识去观察社会生活,能够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开发智力、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二)教师培养目标劳动教育课题的研究开展需要教师深刻理解劳动教育工作的内涵,真正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具有良好的自身素养和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需要教师理解劳动教育所负载的价值和意义;需要教师具有观察、发现、应对、灵活深入地处理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丰富性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要求在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要以课题研究为契机,积极创造条件,对劳动教育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和专业教法方面的定期培训和学习,不断完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锻炼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三)具体目标高一年级,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学习宿舍内务卫生整理,学习班级、校园卫生值日,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开展智力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融合发展,比如,由生物老师指导开展校内无土栽培技术实践,种植水果番茄、青椒等。由语文老师、历史老师等指导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开展包粽子活动。高二年级,在学生准备学业水平考试前后,结合劳动教育,开展一系列活动,如由化学老师指导学习手工皂的制作。由生物老师指导研究蔬菜害虫种类分析。将课堂上的智力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科学指导劳动锻炼。一、研究内容具体研究内容:(1)形成智力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研学内容体系,明确研学方向。从传统文化、科学技术、实际生活三个方面来研学智力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增强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劳动并由劳动促进知识的理解升华。(2)研学实践中劳动教育,端正学生的劳动观念。突出劳动教育中的动手实践能力,以校内劳动的形式进行具体的劳动,包括种植蔬菜、水果等,以及体验传统文化等形式来进行劳动体验,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3)研学实践中劳动教育,家庭反馈跟踪调查经过研学实践劳动教育,要让学生真正在行动上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还要和家长沟通。做到家校一致,真正树立一种劳动精神。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劳动习惯的养成问题把握劳动教育的体验式原则,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劳动感受,养成劳动习惯。(2)劳动观念的纠正问题纠正以劳动代替处罚的教育方式。认识到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新时代,不能只把体力劳动、简单劳动看成是劳动,而是要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群体劳动和个体劳动、有偿劳动和公益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和重复劳动、生产领域的劳动和非生产领域的劳动等,都看成劳动。各行各业、所有岗位的工作都是劳动,都需要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3)智力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问题,即课堂知识和田间劳作的融合问题。学校在进行研学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时候,强化两者的关联性和协调性,结合当地地域特色,科学的融入种植、收获等劳动实践教育课程,真正实现智力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发展。二、研究范围1、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界定研究对象是指被研究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或者是研究所指的其它社会单位,一般包括社会中具体的个人、家庭、社区、各类专门人群以及各类组织等。在教育研究中,研究对象通常是人,如:学生、教师、家长等,有时候也可以是学校、教研组、学科组等各类教育教学组织。所以,本课题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界定为:高一高二学生、教师、家长以及各个教研组2、对关键概念的界定智育即开发智力的教育。有时亦单指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五:"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尤其是德育,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朱光潜《谈美感教育》:"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育随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学校智育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大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并培养科学态度,为学生奠定比较完全的知识基础;积极发展学生的智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培育勇于探索的精神,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原始社会中,人人都要劳动才能生存。在阶级社会中,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剥削阶级把体力劳动者作为剥削和压迫的对象。在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剥削与压迫,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劳动是每一公民的光荣义务。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①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了解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懂得辛勤的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劳动是公民的神圣义务和权利;懂得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是数千年来剥削阶级思想残余;懂得把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②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③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将来担负起艰巨的建设任务。并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和分配。劳动教育,还要通过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等来实施。学生在校期间,要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适当参加劳动。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三、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两部分:教师和学生。智育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受众是学生。劳动教育的参与者主要是学生。四、研究方法和途径1.

根据课题的性质、类型选择具体的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①行动研究法:制定个性研究方案,通过学生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再研究调整重新进行实践。并将经验总结、记录,形成有价值的文字。②教育实验法:立足于制定的研学内容,进行学科实验。学生进行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进行调整。③个案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定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