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描写景物》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学习描写景物》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学习描写景物》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3页
《学习描写景物》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4页
《学习描写景物》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7《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的方法,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多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3.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教学重点】1.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多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2.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教学难点】1.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多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2.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七年级时我们跟随朱自清体会过春的生机勃勃,跟随老舍欣赏过济南的冬天的独特魅力,跟随宗璞驻足过紫藤萝瀑布前,领悟生命哲思。本单元我们又借着郦道元的文章游览了雄奇壮丽的三峡;立足陶弘景的发现总结了山川之美的共性;透过崔颢的诗歌登上了历尽沧桑的黄鹤楼;隔着时空长河陪伴孤独的王维领略了奇异的边塞景象……四季更替,各有特色,世间美景,美不胜收。有没有哪些景物让你印象深刻,想要把它们描写出来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如何描写景物。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创作欲望。二、技法指导技法回顾1.提出问题首先让我们回顾《三峡》《答谢中书书》《春》《紫藤萝瀑布》四篇课文中的相关内容,提炼作者进行景物描写时采用的方法,自主总结景物描写技巧。2.成果展示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顾分享,教师展示参考答案:(1)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①描写景物要抓住其外在的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的特征。如《春》中对雨的描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突出了春雨既细且密、闪闪发亮的特点。②描写景物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感受之间可以互通,运用通感手法。如《春》中对各种花朵的描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结合多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描写了花儿的态、色、味、声,还通过联想与想象,使描写富有画面感和动感。又如《紫藤萝瀑布》对花的描写:“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里从色彩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彩,将视觉和嗅觉互通,传神地描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和繁盛。(2)描写景物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要仔细,描写要丰满、生动。①对某一个景物进行描写,可以从俯视、仰视,近观、远望,正面、侧面等不同观察角度进行描写。如《答谢中书书》中:“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实是欲界之仙都。”“高峰入云”是仰视所见,“清流见底”是俯视观察所得,“实是欲界之仙都”是作者的由衷赞叹,从侧面反映了作者所见之景美到极致的特点。②对某一个景物进行描写,可以写其静态、动态的不同特征。如《三峡》一文,描写了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致,让人感受到三峡多样的美。其中春冬季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景象,俯仰结合,动静相衬,描写灵活生动,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③对某一个景物进行描写,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如《答谢中书书》中:“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先采用了仰观、俯察这两种视角来写山高水清的特点,接着改用平视的视角极目远眺。然后又由静转写动,而且描绘了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山水景色的不同特点。(3)描写景物要注意融入情感,恰当地融入情感,能使客观的景物鲜活起来,更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如《紫藤萝瀑布》中:“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上面一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间接抒发了作者看到紫藤萝瀑布后内心的愉悦,下面一段从赏花很自然地写到忆花,写出了心情的变化。紫藤萝瀑布带走了焦虑与悲痛,给自己带来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是直接抒情。3.技法小结(1)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①描写景物要抓住其外在的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的特征。②描写景物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2)描写景物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要仔细,描写要丰满、生动。①对某一个景物进行描写,可以从俯视、仰视,近观、远望,正面、侧面等不同观察角度进行描写。②对某一个景物进行描写,可以写其静态、动态的不同特征。③对某一个景物进行描写,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3)描写景物要注意融入情感,恰当地融入情感,能使客观的景物鲜活起来,更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所学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片段,总结景物描写的基本技巧,以读促写,引导学生完成从阅读到写作的知识迁移。三、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过渡:我们的身边从来都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双发现的眼睛。你有没有用自己的双眼认真观察过我们的校园?你有没有留心过自家窗外的风景呢?接下来让我们从身边熟悉的风景入手进行景物描写的练习吧。1.探究任务小组合作,选择下列两组任务中的一个,完成探究。(1)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字以内。提示:①“校园一景”,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②除了描写景物外,还可以写一写师生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校园景色的特点。③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2)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300字。提示:①注意描写范围的选择。可以将窗户当作一个“画框”,只描写“画框”内的风景,也可以将视野扩大至窗外能看到的所有景物;可以选取窗外景物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描绘,也可以整体勾勒,把握全局。②可以根据窗口所处的高度,选取一个主要的观察视角,再辅以其他角度灵活描写。还要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③可以围绕窗外景色最主要的特点,给景物描写定一个基调,如美丽、欢乐、忙碌等,描写时注意融入自己的情感。2.过程安排单数小组完成任务1,双数小组完成任务2:(1)各小组成员明确任务要求,根据刚才总结的描写景物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2)写作完成后,与组内成员交流,依照评价量表评选出小组内的一篇优秀作品。(3)每组佳作作者进行分享,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评价量表评价评选出班级优秀作品。评价量表标准评价建议优秀良好达标总分总结构,条理清晰。有表示时间或方位的提示语。有形状与色彩、近观与远观、动与静等多个方面的视觉描写。有听觉或嗅觉或触觉方面的描写3.成果展示教师展示参考佳作及设计理由。(1)校园一景在校园中,那片被教学楼藏匿,被朗朗书声藏匿,被郁郁竹林藏匿的——诱人的桂花林,是我最爱的校园一景。秋日清晨,一走进校园便被一阵奇异的香气吸引——桂花开了!秋风微动,寒叶飘飞;万物俱籁,黄花独开。秋,俨然成为它们的舞台。西风落叶,此皆良辰美景,不以时观也;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似秋水伊人,遂止步而观。秋雨绵绵,一丛金黄,秋意深浓;一丛微红,丹枫迎秋!叶上如秋光闪动,秋露为霜。黄花与红枫共染天穹。回想春夏之时,我本以为桂树的叶子会郁郁寡欢,走近观察,却发现桂树的叶子胜似雨后春笋,郁郁青青。踏入园中,满园春色;花红柳绿,春华秋实。桂树的叶子尤其绿得鲜亮。清晨的露水,似一碗仙露琼浆,由叶子流进枝干,沿着枝干流进树根,滋养着桂树。桂树日日积攒着这清露的精华,只为在秋季绽出一朵朵沁人心脾的小花,让香气流进我们的心中,让原本恹恹欲睡的人们悄然睁开双眸。此时桂树花枝招展,校园内充满桂花的清芬,似亘古的生机。微风习习,送出缕缕幽香点亮了一张张笑脸。校园桂花林,我最爱的风景!【评析】这篇文章选材独到,选取了桂花林来写,有远嗅其香也有近观其叶的视角变化,还有季节的变化,秋季、春夏,体现了不同时间段桂树的不同特点,不仅写出了秋季桂花飘香,沁人心脾的特点,还借助回忆,描写了春夏桂树的形象。作者多处运用比喻修辞和四字词语,语言生动、优美。收尾直接点明自己对校园桂花林的喜爱,既首尾呼应又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一篇佳作。(2)窗外每当我坐在书桌前,一抬头就可以看见窗外蓝天白云、高楼耸立;放眼望去,草坪上小草碧绿、各种花树争相绽放,小区里的爷爷奶奶们悠闲地推着孙儿们散步。四季在这个小花园里像个淘气的孩子,不断变化着它的姿态。春天的小花园,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高大的银杏树冒出了新芽,小芽苏醒了,从土壤里冒了出来,伸了伸懒腰,开始了全新的一年。孩子们在花园里玩着,他们穿着新衣,在这片崭新的大地上奔跑着,令我不禁有些羡慕。夏天的小花园,清幽寂静。阳光斜照在大地上,但那小芽已经变成绿叶,挡住了阳光,创造了一小片绿荫。从窗外看下去是一片绿,绿油油的,树底下的人们在那里乘凉,有的则在树下小憩,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午后的清闲。此时的小花园很清静悠闲。而大地上的小草已长成一片又一片的小野花,五颜六色,十分美丽。冬天的小花园,银装素裹。大片大片的雪花打着旋儿,跳着华尔兹,慢慢落于地中。孩子们的笑声响彻云霄,他们拿着雪球互相扔着,跑着跳着,多么天真无邪呀!棕色的树干依旧挺立,孩子们的笑声依旧不停,而我,也在这漫天飞舞的雪中,进入梦乡……窗外的小花园,窗外的四季。【评析】文章开头作者的视线从高处落到低处,自然而然地引出本文重点描写的对象——窗外的小花园,接着作者按照季节变化的顺序进行描写,条理清晰。在描写中通过用词的变化透露自己内心情感的变化,融情于景。描写中能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读起来文采斐然。4.活动小结通过写作训练,同学们可以发现描写景物并不难,只要我们平时多多观察,注意积累,下笔时就会言之有物,结合我们学到的写作技巧,就能够顺利地对一处或多处景物进行描写,写出其特点,写出自己的情感。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分别完成校园一景和窗外景物的写作,在活动中创作探究,及时实现方法到实践的转化。通过量化评价,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文章的优缺点。同时给出参考佳作,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表达经验。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对学过的文章中写景片段的回顾与提升,学习了描写景物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相互学习,在写作实践中灵活运用了所学方法。想要写好景物首先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仔细观察景物,希望同学们生活中都能做个有心人,留心身边的风景,然后用我们学过的技巧记录这些景物。设计意图:小结课堂内容,向学生提出仔细观察景物的希望,避免学生徒有技巧,言之无物。五、布置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