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3291篇)_第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3291篇)_第2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3291篇)_第3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3291篇)_第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3291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其中最高级的需要是()。A、生理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6节>学习动机理论【答案】:C【解析】: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最高级的需要为自我实现的需要。2.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可以分为()。A、新授课和巩固课B、理论课和实践课C、讲授课和练习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4节>课程类型【答案】:D【解析】:根据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寡,可以把课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只完成一种主要任务的课。综合课又称“混合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3.数学课上,小明和小玲用不同的方法都正确解答了一道数学题,王老师并没有直接评判谁对谁错,而是让小明和小玲分别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王老师注重以下哪个教学目标?()A、知识性目标B、过程性目标C、技能性目标D、情感性目标>>>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3节>教学目标设计【答案】:B【解析】:过程性目标是指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老师主要采取的是何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题干中老师重视的是学习的过程,属于过程性目标。4.根据现代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的三个层面分别是()。A、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B、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C、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D、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1节>教学设计的概念【答案】:A【解析】:根据现代基础教育的学校教育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5.成语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下列有关金属的成语中,不符合科学原理的是()。A、火树银花B、沙里淘金C、点石成金D、百炼成钢>>>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1节>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答案】:C【解析】:A项焰色反应;B项物理方法淘金;D项炼钢降碳。6.高老师是一名青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效果,除学校统一举行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外,他还会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属于()。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研究性评价>>>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7章>第1节>教学评价的类型【答案】:A【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从题干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本题选A。7.课外活动不包括()。A、社会活动B、科技活动C、选修课D、文学艺术活动>>>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5节>课外活动概念【答案】:C【解析】:选修课是课程的一种,不属于课外活动。8.学校作业越难,学习就越有效。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受益无穷。这体现的是()的基本观点。A、形式训练说B、概括化理论C、奥苏伯尔的认知观D、相同要素说>>>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3节>学习迁移【答案】:A【解析】: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训练和改进心理官能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改善学生的各种官能,而改善以后的官能就能够自动地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一种官能的改进也能增强其他的官能。9.“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3节>学习理论【答案】:C【解析】: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刺激泛化”。故选C。10.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A、杜威B、泰勒C、布卢姆D、布鲁纳>>>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教育学的发展【答案】:C【解析】:布卢姆是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的理论业绩在四个领域中尤为突出:教育目标分类学;掌握学习理论;教育评价理论;课程开发论。11.最近,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这种学习动机是()。A、外在远景动机B、内在远景动机C、外在近景动机D、内在近景动机>>>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6节>学习动机的分类【答案】:C【解析】:从题干可知,王华是“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学习,这是为了实现短期目标,属于近景动机。排除A、B。王华刻苦学习外语是由考试这一外在诱因所引起,属于外部动机。故选C。12.教师备课需要做好的工作不包括()。A、了解学生B、钻研教材C、设计教法D、布置作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5节>备课【答案】:D【解析】:备课包括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13.陈老师从电影《陈毅市长》中选取了一些最能突出陈毅革命生涯和个性气质的镜头,对它们进行剪辑后播放给学生观看,由此导入新课《梅岭三章》的学习。这种新课导入方法是()。A、设疑导入B、直观导入C、析题导入D、以旧换新>>>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3节>教学过程设计【答案】:B【解析】:直观导入①实物、教具演示法;②实验引导法;③视听导入法。利用现有的综合媒体,获取多媒体信息导入课堂。故选B。14.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A、民主管理B、常规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1节>班级管理的模式【答案】:C【解析】: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平行管理的提出者为马卡连柯。15.在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是视觉中枢。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6节>小学儿童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答案】:D【解析】:顶叶主要是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颞叶主要对听觉刺激进行加工;额叶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枕叶是视觉中枢。故选D。16.关于教育目的,不持有社会本位论的人的是()。A、荀子B、赫尔巴特C、孟子D、涂尔干>>>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教育目的【答案】:C【解析】: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都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孟子是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故选C。17.“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属于()。A、激情B、应激C、心境D、热情>>>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节>情绪与情感【答案】:C【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故选C。18.在教学的各种备课中最为深入、最为具体的是()。A、单元备课B、学年备课C、课时备课D、学期备课>>>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5节>备课【答案】:C【解析】:课时计划即教案,它通常是指教师为某一节课而拟定的上课计划,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进程等。它是最为深入、最为具体的备课。19.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A、成绩B、目的C、过程D、方法>>>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2节>小学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数学新课标关于评价的建议。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故选C。20.老师在批评调皮不好好学习的学生时,常说:“你又不是为你父母学习的。”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A、自我意识B、学习需要C、学习目的D、学习动机>>>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6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答案】:D【解析】: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21.对于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表述不正确的是()。A、操作技能的执行过程是外显的,心智技能的执行是内潜性的B、操作技能的对象是具体的物质实体,心智技能的对象是观念性的C、操作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心智技能的动作则不能合并D、操作技能的动作不能合并,心智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3节>学习概述【答案】:C【解析】:操作技能的动作不可以合并,心智技能的动作则能合并。22.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时间是()年。A、1986B、1904C、1922D、1949>>>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教育制度【答案】:B【解析】: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奠定了小学教育在“新学制”中的法律地位,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23.冬天在室内乍一走到室外,感觉很冷,不一会就不觉得冷了,这种现象是()。A、感觉的对比B、感觉的适应C、感觉的相互作用D、感觉的后效>>>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节>认知过程【答案】:B【解析】: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不一会就不觉得冷了,这说明在温度刺激持续作用下,人对温度的感受性发生了变化。属于适应现象。故选B。24.人的喜、怒、哀、惧属于()。A、心理特征B、心理过程C、认知过程D、个性心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节>情绪与情感【答案】:B【解析】:人的喜、怒、哀、惧是情绪情感过程,属于心理过程。25.在学习过程中设置学习目标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3节>学习策略【答案】:B【解析】:元认知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元认知计划策略是元认知策略的一种,故本题选B。26.多血质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是()。A、强、不平衡B、强、平衡、灵活C、弱、不平衡D、强、平衡、不灵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节>个性心理【答案】:B【解析】: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为特征,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反应迅速、活泼好动、动作敏捷、适应性强;但是缺乏耐心和毅力,见异思迁。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是强、平衡、灵活(活泼型)。27.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A、《大教学论》B、《学记》C、《普通教育学》D、《教育论》>>>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教育学的发展【答案】:A【解析】: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教育论》的作者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故选A。2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九华开发区的迅速崛起,在全省乃至湘潭各区县都造成了轰动效应,产生了很好的领头作用。B、孩子能否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C、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广大地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天气,湖南、湖北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特大干旱。D、各级各类学校正在深入开展主题为“自我养成、自我成长”的教育活动。>>>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1节>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答案】:D【解析】:A.语序不当,应将“九华开发区”与“迅速崛起”互调位置。B.一面和两面不能搭配,删去“能否”。C.表意不明,在“湖北”后加上“两省的”。29.根据反思的时间,教学反思可以分为()。A、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B、教学前反思和教学后反思C、纵向反思和横向反思D、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7章>第2节>教学反思的类型【答案】:D【解析】:从反思时间看,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30.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说明学生认识的对象是()。A、直接的B、间接的C、具体的D、模糊的>>>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2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答案】: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学生认识的范围突破了他们个人生活的狭小范围,表明了学生认识的对象具有间接性。31.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1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答案】:C【解析】:小学课程应该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32.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A、李白B、王维C、杜甫D、李贺>>>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1节>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答案】:B【解析】: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33.()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A、视野B、视敏度C、视角D、明适应>>>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6节>小学儿童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答案】:B【解析】:视敏度,也称视力,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34.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方法属于()。A、比较法B、行动研究法C、教学诊断法D、自我提问法>>>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7章>第2节>教学反思的方法【答案】:D【解析】:自我提问法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35.20世纪以后教育的主要特点有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A、大众化B、公立化C、公平化D、现代化>>>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教育概述【答案】:D【解析】:当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有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终身化。36.崔老师在教《济南的冬天》时,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济南雪前和雪后的美景,为学生设计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情境教学法B、示范法C、演示法D、现场教学法>>>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3节>教学方法【答案】:A【解析】:情景教学法也叫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师创设的情境一般包括生活展现的情境、图画再现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言语描述的情境等。题目中张老师为学生播放济南美景属于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本题主要困惑在于区别A、D选项。D选项现场教学法主要用行动进入事实,而A选项更多侧重于“思想活动”。37.心智技能的培养,第一步是()。A、原型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