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群诗主题阅读教学的三重建构_第1页
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群诗主题阅读教学的三重建构_第2页
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群诗主题阅读教学的三重建构_第3页
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群诗主题阅读教学的三重建构_第4页
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群诗主题阅读教学的三重建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在学习任务群背景下,教师应以主题引领下的学习任务构建教学板块,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创设群诗的教学场域,让学生“在适合的时候,读适合的诗;在有趣的时候,有趣地读诗”。教师需要从主题意义、实践任务、评价成果三个维度出发重构课堂,找到适宜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关键词】学习任务群;群诗主题阅读;主题意义;实践任务;评价成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课程内容,构建了“三层六项”学习任务群,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在学习任务群背景下,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有必要作出改变。而群诗主题阅读教学呼应了这种需求。教师应以主题引领下的学习任务构建教学板块,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创设群诗的教学场域,让学生“在适合的时候,读适合的诗;在有趣的时候,有趣地读诗”[1]4。具体而言,教师需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出发,进行课堂重构。一、从“意象”到“意蕴”,依“诗歌精神”建构主题意义《课程标准》强调设计学习任务,设计好学习任务的首要条件是确定“学习主题”。组织群诗主题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群诗阅读主题的确立,可以通过统整意象、走近诗人等策略达成。(一)统整意象,窥见意蕴,聚焦学习主题诗怎么写,就怎么读。诗人创作的时候往往先有“意”,后有“象”,最后才落在“言”上。而读诗的人却相反,总是直面“言”,触摸“象”,最后才探寻“意”。在这样的读写交互体验中,能否真正看见“象”、看懂“象”,是体悟诗词浅层意思和深层意蕴的关键所在。所谓“窥意象而运斤”[2],只有把握意象,感悟意蕴,方可建构群诗阅读主题的真实意义。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一文中指出:“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袁先生分析了意象中的“象”是属于客观的、物质的,意象中的“意”是属于主观的、精神的。[3]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诗歌精神的认同与接续,源自对诗歌意象的精准理解与深度把握。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一诗中,“江”“鲈鱼”“舟”“风波”都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这些意象作为个体存在,各有各的精神。比如“舟”:这舟可喻漂泊无依,杜甫晚年说“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孟浩然游吴越时说“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柳宗元也曾写过“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舟也可喻自由练达,老庄就说“泛若不系之舟”,恰如在一叶扁舟之中获得一份自然自在的精神自由,直至今天置身山水之间的时候,我们还会说“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但是,想要通过阅读诗歌意象抵达诗歌精神之地,就不可孤立地以一象为一境界,而要将诗中意象统整起来,见象之群体所孕育的精气神。《江上渔者》意象群的背后是人,是品鱼人,是捕鱼人,更是写这些人的诗人。读诗见人,见品鱼人常谓“鲈鱼美”,也见捕鱼人自叹“渔人苦”,更见“诗人忧”。从这个主题内涵出发,这首诗就不只是所谓的表达对劳动者生活艰辛的同情,还有对一切不劳而获者的鞭笞,更是体现了作者“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精神。由此衍生的群诗主题阅读就可以读那些同样反映“劳动之美”的诗歌,比如梅尧臣的《陶者》、张俞的《蚕妇》、李绅的《悯农》等等。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读范仲淹的人与文,读《范仲淹苦学》、读(唱)《岳阳楼记》,并将这些学习资源统整到“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之下,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之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二)走近诗人,直抵精神,升华学习主题诗人自己是其诗歌意象的原乡。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中有一首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选自其晚年退居家乡石湖后所写的一组(共六十首)田园诗。透过这一首诗,可读诗人的田园,读诗人的童心未泯。《孟子·离娄下》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人者”,是大写的人,是伟大的人,他们内心永葆孩子般的纯真与纯善。范成大就是这样的“大人者”。在范成大的“四时田园”里,可以说,“童孙”无处不在。细细捧读这六十首田園诗,哪怕只是浏览,也能读见“山童”“儿孙”“小童”“童子”这样鲜活的词,这样鲜活的生命。[1]56比如,通过教材中这一首,学生可以遇见一个“学种瓜”的儿童,他的脸上透露着朴实与勤勉。除此之外,在这些诗中,还有“斗草”的儿孙、“放燕飞”的童子、“编阑”的小童,以及忙着给蜻蜓、蜂儿“解围”的山童……他们虽有不同样子,但有一样的童心。在范成大的田园里寻找一个个不一样的儿童,发现一份相同的童年乐趣,就是一个很有精气神的群诗阅读主题。顺着这样的思路读下去,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陆游、杨万里……一个诗人,就是一个彰显“诗歌精神”的学习主题。由此,还可以建构起体现人文精神的“宋诗十二人”主题,当然还可以是“唐诗十二人”。总而言之,诗人和诗人创作的意象都在表达一种“诗歌精神”。当这种“诗歌精神”和当下的儿童精神、当下的课标精神,以及当下的诗歌教学的精神(语文教学的精神)高度吻合的时候,群诗阅读主题的意义才真正建构起来了。这样的主题是真实的,是有生趣的,更是有生机的。二、从“情境”到“情感”,据“要素指向”建构实践任务单元统整视域下的群诗主题阅读教学力求彰显“要素突破”的课程理念。为此,须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系列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情感体悟和表达能力,最终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一)发现—感悟—习得:创生任务统编教材中的单元语文要素,既是单元知识与能力的核心要点,也是单元之间、教材之间知识与能力的逻辑要点。古诗词虽身在单元之内,却常被排在单元之外,鉴于此,要从“要素指向”出发,建构群诗阅读主题的意义,就要以语文要素为核,建立起诗歌与要素、与单元的“柔性联结”,在要素的“发现—感悟—习得”的过程中组织单元统整教学,让语文要素在诗歌学习活动中自然落地、自在生长。[4]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编排了“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和“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两个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同时还编排了《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等课文。单元人文主题选用了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教学中,笔者围绕语文要素,以“一人一首咏物诗”的主题情境建构起合宜的、指向“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活动。简单地说,整个单元可以聚焦“根据体会到的人物品质,寻找一首适合他(她)的咏物诗,并尝试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发现—感悟—习得”的学习之旅。如此,学习三首诗歌的过程也是确立“诗以咏志”、发现创作思维的过程。《马诗》表明李贺的建功立业之志,《石灰吟》表明于谦的忠诚清白之志,《竹石》表明郑燮的刚毅高尚之志。阅读其余课文的过程则是一个不断点燃思维、形成感悟的过程。如有的学生认为,对应李大钊的咏物诗可以是于谦的《石灰吟》,也可以是王冕的《墨梅》,因为这两首诗中各有一个“清”字。石灰的“清白”,墨梅的“清气”,都与李大钊身上以死明志的光辉品质遥相呼应。举一反三,可以看到张思德、董存瑞,还有“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中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人物身上都有一首咏物诗。最后,在“写一写自己的心愿”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可引导学生抒写一首属于自己的咏物诗,既习得咏物诗的表达意蕴,又习得让观点更鲜明的表达方式,还习得在单元阅读的进程中提升理性思维的方法,可谓“一举三得”。(二)观照—契合—内生:积蓄能量笔者从自身的实践研究中发现,从诗歌内容、诗歌题材等角度切入,都可以较好地建立起诗歌与语文要素之间的“柔性联结”。以与“人物”要素密切相关的几个单元为例(见表1),借助单元中的这些咏物诗、边塞诗、赠别诗以及咏古怀今诗等,都能建构起反映当下精神、价值的阅读主题,都能基于单元统整学习建构起指向要素融合的相关言语实践活动。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学习,可通过阅读、推断、讨论等方式展开。学生可以得出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即如果古时候也有毛泽东、刘伯承、方志敏这样的伟人、人民英雄,又何愁“楼兰不破”,又何来“遗民泪尽”,“河南河北”也指日可收。于是,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呼之欲出。另外,怎样才能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建构起具有“要素指向”的、能够激发情感共鸣的实践任务?一是多维观照,建构可关联任务。可从诗歌教学的“听说读写”等多个维度出发,融合单元语文要素,建构前后相连、上下相通的学习任务。比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课的教学,可以“亘古男儿一放翁”为群诗主题阅读的主题,架构“咏梅诗,知诗人—说遗愿,晓人生—悲九州,读秋夜—踏山河,念放翁”四个环环相扣、层层渐进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内心,体悟读者本心,形成阅读审美体验。二是整体契合,建构可实践任务。“整体契合”强调诗歌教学主题与儿童成长需求的一致性;“实践任务”强调学习任务与言语实践的共融性。比如上文所讲的《江上渔者》一课,课堂上以核心问题“君,你看见了什么”为引领,通过四个学习活动(合作研读,了解忧乐;自主品读,看见忧乐;互文聯读,体悟忧乐;回扣创读,传承忧乐),让学生逐渐感受诗歌语言的形象之美,以儿童审美体验发现“忧乐观”,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和诗性表达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诗文比照,提取关键信息,了解范仲淹的人生志向;在渔者、陶者、蚕者的对比中,实现比较思维的灵活运用,感受中国士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人生哲学;通过师生问答、创编诗句、联结生活,初步感受劳动之美、文化之美,学习富有创意地表达情感。三是学力内生,建构可迁移任务。内生的学习力有助于深度学习的真正发生,也有助于终身学习的真正达成。换句话说,学习始于兴趣,但成于与兴趣相关的毅力。这毅力就是内生学力。比如,教学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古诗词三首》一课时,笔者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通过“跟着诗词去‘旅行——一个可以想开去的‘江湖”这一主题情境下的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借助比照联读、联想想象,获得古诗词审美体验,并进行审美创造。具体以四个研学任务为抓手,即:解诗题,轻扣想开去的大门;抓意象,捕捉想开去的方法;载情性,发现想开去的密码;造诗言,体悟想开去的创意。在跟着诗人游走的历程中,编写“旅行”指南,分享“旅行”见闻(见图1),促成“旅行”思辨——借本单元《花之歌》的表现手法来重塑古诗词中“月”这一意象,让学生与诗人、与诗词、与自己形成思维的碰撞、情感的共鸣,进而“一起沉醉在人与自然的情境中,感受一种奇妙;一起沉浸在联想与想象的意境中,经历一种美妙;一起沉入到阅读与表达的心境中,收获一种秘妙”。三、从“显性”到“隐性”,由“儿童立场”建构评价成果儿童立场,是指站在儿童的视角,以儿童的内心去审视教育的现代价值。《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目标是“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5]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首先要由“儿童立场”出发,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内在发展力量;其次需要“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最后发挥评价的二次促进效能,让每一种评价都成为学生新的内生力量。综观《课程标准》中的六项学习任务群,在“教学提示”中都有关于“评价”的要求,说明了评价的重要性。细读后,笔者发现这些评价要求比较集中地指向“术”的层面,相对显性,也易于操作。但是,从儿童立场出发,从诗歌教学要旨入手,群诗主题阅读的评价更应关注“道”的层面,指向高阶思维的发展,指向审美品质的进阶,更指向优秀文化的传承,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评价的隐性价值。基于这样的评价导向,教师需要在设计学习任务的时候,给学生以适宜的学习支架,展示隐藏的学习过程,融合自洽的评价要素,做到“学—教—评”一体化。如,执教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一课时,基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指引,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何谓庐山真面目”展开研讨,在课堂上经历一次具有思辨意义的诗意之旅(见图2)。在这趟关于“庐山真面目”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之旅中,首先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唤醒学生对庐山的阅读记忆、生活记忆,感受庐山之美——美得丰富,美得多变,为研讨“何谓庐山真面目”埋下伏笔,也为表达庐山之美积累语言素材。然后,教师借助图式支架(见图3),从“朗读表现”“观景角度”“想象景象”等维度入手,以星级评价的方式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辅以肢体语言评价,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积极性和思维表现扩张力,为下一环节思辨“诗人重在‘观景,还是重在‘悟理”积蓄情感力量和表达语料。展开“思辨”历程之后,学生在评价的指引下逐渐进入一种思维碰撞、观点表达、理由阐述的场景之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中心的场内维护者,更多的评价表现力来自学生的“唇枪舌剑”。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趁机以“煽风点火”式的评价语言抛出一个更大的悖论:既然诗人说“各不同”,那么是不是诗人已经见到“真面目”了?如果他已经见到“真面目”了,为何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在这个过程中,评价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推动学生卷入“问题发现—问题界定—问题解决—新问题发现”的思维风暴中。课的最后,学生借助短剧本支架展开小组演学:补充台词,融汇课堂上学习的庐山诗,进一步积累诗词;角色演读,丰富情感体验,激发舞台表现;问题设疑,突破课堂边界,再启思辨学程。《题西林壁》展演短剧本时间:暑假地点:庐山人物:小杰、小杰父亲、小杰妹妹晓敏等旁白:暑假里,小杰和妹妹晓敏跟随爸爸到庐山游玩。父亲:小杰,这三天游玩庐山,有什么感受?小杰:庐山很美!像庐山香炉峰的瀑布……晓敏:哥,李白说“

,疑是银河落九天”,但我觉得这瀑布好像小了点。小杰:你这叫没有想象力,哈哈!要说遗憾,那就是没看见大林寺的桃花。父亲:“人间四月芳菲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