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综合实践教案(重温革命历史 赓续红色血脉)_第1页
统编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综合实践教案(重温革命历史 赓续红色血脉)_第2页
统编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综合实践教案(重温革命历史 赓续红色血脉)_第3页
统编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综合实践教案(重温革命历史 赓续红色血脉)_第4页
统编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综合实践教案(重温革命历史 赓续红色血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模块下册语文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实例

基础模块下册语文综合实践

重温革命历史赓续红色血脉

教学目标

1.品读毛泽东长征诗词,了解诗词内容,体会毛泽东的革命情怀和伟岸人格。

2.了解革命事件、英雄事迹,通过讲述革命故事,展现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

3.围绕某种革命精神,阅读经典文献,观看影视作品,选择一种文体进行写

作。

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毛泽东诗词,体会毛泽东的革命情怀和伟岸人格。

2.通过讲述革命故事,展现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

教学难点

围绕某种革命精神,阅读经典文献,观看影视作品,能用一种文体进行写作。

学时安排

1学时

基础模块下册语文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实例

课前准备

1.阅读毛泽东的长征诗词,了解这些诗词的写作背景,理解其内容主旨,课

上进行品读展示。

2.以班级为单位,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遗迹,或访问革命前辈、

英雄人物。

3.围绕某种革命精神,阅读经典文献,观看影视作品。

一、品读毛泽东长征诗词

十六字令三首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基础模块下册语文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实例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了解背景

学生课前分小组查阅以上诗词的写作背景,课上进行展示,教师可以补充。

明确:《十六字令三首》作于1934年到1935年间。1934年10月,中央红

军主力各军团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途中,红军大多数时候都在高山峻

岭中行军,并且常常在万山丛中冲破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既历尽艰辛,又充

满胜利的喜悦。毛泽东这三首小令,就是在翻山越岭的长征行军途中写下的。

《忆秦娥·娄山关》作于1935年2月。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

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

备于泸州与宜宾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阻碍,毛泽东果断决定二渡赤水,折回遵

义,于是再次跨越娄山关。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

军遭遇,黔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傍晚时分终于把这

座雄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的前程。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

诗人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挥笔写下此词。

《七律·长征》作于1935年10月。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即将迎来长征的

最后胜利。作为红军领导人的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面对即将到来的

胜利,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念奴娇·昆仑》作于1935年。1935年9月,当中央红军走完长征最后一

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时,毛泽东曾登上昆仑山支脉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

茫的昆仑山脉,生发感慨。到达陕北后,红军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巩固了

基础模块下册语文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实例

陕甘根据地。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安放在西北,由此引起了全国革命形势的

重大变化。《念奴娇·昆仑》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酝酿过程,其构思应起于“夏

日登岷山远望”之时,其写成应在到达陕北之后。

《清平乐·六盘山》作于1935年。1935年8月,毛泽东粉碎了张国焘分裂

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9月中旬,红军攻克天险

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

的青石嘴,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

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此词即是作者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作于1935年。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和红

军抗日先遣队结束了长征,到达陕北延安的吴起镇。红军长征胜利后,蒋介石派

5个骑兵团尾随而至。为了防止敌军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彭德怀指挥先遣队在

吴起镇附近进行了“切尾巴”战斗,歼灭敌军一个骑兵团,取得了中央红军到达

陕北后的第一场胜仗。为此,毛泽东特作本诗赠予彭德怀,彭德怀收到诗后,将

诗末一句“唯我彭大将军”改为“唯我英勇红军”,并把原诗还给毛泽东。题目

为后加。

2.概括内容主旨

课前学生了解诗词内容,概括主旨,课上进行展示,教师可以进行补充。

明确:《十六字令三首》描写了长征路上的山,气势博大雄浑,豪放洒脱,

气韵天成,尽显山之体势、风骨,也折射出作者宏大的胸襟和抱负。

《忆秦娥·娄山关》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作者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

行军图,描绘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紧张激烈的场景,表现了面对失利和困难

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七律·长征》回顾长征一年来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作者满怀喜悦的战斗

豪情,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

观主义精神。

《念奴娇·昆仑》上阕借景抒情,下阕缘情发议。作者从当时世界性的大冲

突出发,借助昆仑山脉的高大形象,抒发了彻底改造旧世界、埋葬帝国主义、实

现人类和平的伟大抱负。

《清平乐·六盘山》上阕从眺望远景起笔,写了登上六盘山所见到的北国清

基础模块下册语文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实例

秋之景,回顾了长征的胜利,表达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强意志;下阕则写近处,

如火的红旗在高山之巅迎着西风舒卷,烘托了红军将士胜利的英姿。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前两句描写了中央红军在地势险要的战场与敌人

骑马厮杀的场景,后两句刻画了横刀立马、指挥若定、英勇威武的彭大将军形象。

3.交流感受

提示:可抓住所要分析的诗词特色,如用词、诗词意象、营造的意境、作者

情感等方面进行交流。比如,可以运用在《沁园春·长沙》中学到的借助意象品

读诗歌的方法,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

学生分组交流感受,其他组可以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点拨:《十六字令三首》共同的显著特点在于运用了整体象征的方法。毛泽

东用山的形象来象征红军的形象,通过精巧的艺术构思,让象征者与被象征者在

气势、气概、精神、气质诸方面获得内在联系。三首各写出一个侧面、一个特点,

表面上处处写山,写山峦姿态、山野情趣、翻山滋味,实际上处处借山象征红军,

通过咏山来歌颂红军。它们虽是小令,但格调却是雄浑豪放的,意境磅礴、壮观、

豪迈。夸张、比喻、象征、衬托并举;节奏紧凑,重奏复沓,回肠荡气,非同凡

响。

《忆秦娥·娄山关》通过声音、画面描绘意境,刻画意象。描绘各种声音——“西

风烈”“雁叫”“马蹄声碎”和“喇叭声咽”,引发读者强烈的联想和感怀。上

阕“长空雁叫霜晨月”,展现了一幅由辽阔的天空、鸣叫的大雁、苍凉的冬霜、

淡白的晨晓和暗淡的月光交织而成的浩瀚、寂寥的画面。尾句“苍山如海,残阳

如血”写青山就像碧波万顷的大海,夕阳就像鲜血那样殷红,呈现出一幅绚丽夺

目、雄伟壮观的画面。两幅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红军大战前的艰辛、困

难和打了胜仗之后的喜悦和激昂之情。

《七律·长征》选取长征途中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翻岷山这

5件典型事件,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如“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等,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颔联和颈联运用了对偶,句式

整齐对称,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念奴娇·昆仑》上阕借景抒情,诗人用夸张、比喻、拟人手法描绘昆仑山

巍峨高大、绵亘千古的形象以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不便。下阕缘情发议,诗人以

基础模块下册语文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实例

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回答了上阕提出的问题,借助昆仑山雄奇高大的形象,

表达了改造旧世界、埋葬帝国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宏伟抱负。

《清平乐·六盘山》上下两阕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言志,结构对称。

上阕写眼前长征的胜利,抒发红军将士的英勇斗志;下阕进一步联想,放眼将来,

抒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气概。诗人运用借喻、借代手法,通过形象的语

言表达了以武装的革命打败武装的反革命这一思想内容。最后一句“何时缚住苍

龙”以诘问笔法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度,增强词的韵味。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整首诗节奏短促快捷、铿锵有力,画面鲜明生动,

充满赞美和欢庆之情。彭德怀将军把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展示了一

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心怀将士、居功不自傲的博大胸怀。

4.诵读展示

学生选择喜欢的诗词进行诵读展示,师生进行评价。诵读时,教师要在语气、

语势、重音及肢体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

二、讲述革命故事

1.实践活动

课前以班级为单位,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遗迹,或访问革命前

辈、英雄人物。

提示:教师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学生共同协商选定活动任务。

2.搜集资料

课前每位同学选取印象深刻的人或事,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提示:根据学生性格、兴趣及能力水平等进行分组,小组自主制定活动方案

和计划,合理分工。如选定的活动任务是访问革命前辈、英雄人物,就要先查阅

人物的详细资料,制定访谈提纲并提前预约等。

3.讲述故事

课上可借助图片、音频或实物,讲述那些意义非凡的革命事件、感人至深的

英雄事迹,展现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

提示:可以限定时间,比如每组5~8分钟讲述时间。讲述时同步展示辅助

资料。可以运用《长征胜利万岁》中按时间顺序、借助事实和细节来写人记事的

基础模块下册语文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实例

手法进行讲述。

4.开展评价

提示:可以从讲述的内容、形式两方面展开评价。内容上,是否能完整、流

畅、清晰、有条理地讲述清楚革命事件或英雄事迹,是否讲述了细节;形式上,

讲述故事辅助的图片、音频或实物是否起到了更好地让听众了解讲述内容的作用。

三、撰写反映革命精神的作品

1.阅读或观看作品

课前围绕某种革命精神,阅读经典文献,或观看影视作品。

提示:教师可以推荐书目或影视作品。比如文学作品《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